• WAP手机版 RSS订阅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周至村史

翠峰镇.马家庄村、刘家寨村历史概述

时间:2015-12-18 8:51:27   作者:丰镐裔子   来源:丰镐裔子   阅读:2065   评论:0
内容摘要:周至翠峰镇.马家庄村:马家庄村有有600余年历史,明朝时期马姓首先在此定居,开发耕种,兼营“染坊”,后相继有孙、吴、段、刘、李、杨等姓氏家族,先后在此定居繁衍,由于马姓立足最早,是开发此地的先驱,故称“马家庄”。刘家寨原名南寨堡,村民聚集于元末明初,村中原有城墙,原址在现城墙遗址西南隅。

周至县翠峰镇马家庄村

     马家庄属翠峰镇,位于翠峰镇东北片,北与刘家寨相连,南以新联村为邻,西同陈东堡接壤,东与广济镇小留村隔河相望,总面积6.2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380亩.(丰镐遗子)

    据考证,马家庄村有有600余年历史,明朝时期马姓首先在此定居,开发耕种,兼营“染坊”,后相继有孙、吴、段、刘、李、杨等姓氏家族,先后在此定居繁衍,由于马姓立足最早,是开发此地的先驱,故称“马家庄”。

翠峰镇刘家寨村

     刘家寨地处周至县城西南方15公里处,属翠峰镇管辖。位于翠峰东北角,南距环山公路2公里;南环路1公里;与本镇马家庄村接壤;东南方与广济镇小留村临界;东与广济镇北留村隔河相望;东北方本镇东肖村连畔;西北与本镇西肖村相邻。县道哑翠一路从村东头南北贯通。现有四个村民小组,275户,1175人,耕地面积1328亩。村落占地38000平方米。

    刘家寨原名南寨堡,村民聚集于元末明初,村中原有城墙,原址在现城墙遗址西南隅。这里地势偏高,以利于防洪排涝,筑屋修城,抵御外患,可惜老城毁于明朝末年。今小学所在地为原关帝庙,修建于明嘉靖年间,位于村东北方约二百年米处,乾隆三十九年(1759年)关帝庙曾复修一次,庙内壁画均出之本村有名画师张兴之手。清乾隆年间村人刘继周在朝为官,老年回乡,皇帝钦赐黄衣,刘姓人以此荣,在关帝庙西边修刘氏宗祠一座(1963年被拆除),加之新城内居刘姓族裔最多,至此南寨堡变更名为刘家寨至今。

    

    明朝初年本村建村以后,人口剧增,民居北移,老城被毁,随于雍正十年又建新城。新城内外住有张、刘、高、周、吕、王、华等姓氏五十余户,二百余人,街道东西南北呈“丁”字形,城开两门,南门朝向偏东南,开两扇;东门朝向亦偏东南,开一扇;南门为正门,村内红白喜事皆出入南门。新城代代有修葺,毁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

    新城开建时,村民刘明卿在城东捐出一亩五分地,用于东城筑城用土,东城取土后顺势开挖了一亩二分大的涝池。解决了村子排水,村民刷洗、牲口饮水的实际问题。直至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人们还使用着涝池。为解决涝池岸边道路泥泞不堪,村民出入不便,刘明卿又慨然捐出几十条又长又大的石条。自今涝池上还用着这些石条。村民深感刘明卿恩德,乾隆二年曾为他竖立善士碑一通,现今安置在涝池东南角。涝池东南角原有刘明卿当年栽植的一棵白杨树,解放初已长到直径三米多,高约三十多米的参天大树。解放前后,人们上县,回家出县西门站在铁爷庙门前就会远远看见大白杨树。可惜上世纪五十年代初,为解决学校桌凳问题被伐。

 

     刘家寨村在清咸丰、同治年间是该村的发达时期,土地约二千七百余亩,九十余户、四百余人。仅当时大户张宪家就有二十几匹骡马、三百余亩土地。村有中药铺两家一是张宪家,另一家是名医张效庸家,张曾著有医药著作《良脉归正》、《万病回春》两部。村中典当铺、染坊、糖房、粉坊等一应俱全。人称四大家、八小家、二十四个银货家。那时东欢乐春节耍社火,邀请该村出马。据老人传说;马队前头都到了欢乐河,后边的牲口才出城东门。民国八年(1919年),先经第七师抢窃,后又遇民国十八年年馑(1929年灾荒)刘家寨大伤元气,年馑时村子48家饿死人绝了户,民国二十年全村人口降之不足200人。死人成堆,良田荒芜。

    在村子东南方位三百米处有一座索仙圣母庙,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被列西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民国初年,有志之士就组织村中文人,利用庙宇、祠堂及民间闲房屋兴办学堂。1981年修了戏楼,当代书法家舒同题额曰“文英楼”。几乎每年都邀请剧团演出。后村中又组织了秦腔自乐班舞蹈队、秧歌队、合唱队等,中老年组织起来学习太极拳,开展广场舞。全民健身活动蓬勃发展。使村人精神面貌为之一新,村民关系更加和谐。


欢迎您投稿“秦之韵 陕西村史”公益网。 (投稿EMAIL:30999626@qq.com 在线投稿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