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AP手机版 RSS订阅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周至村史

翠峰镇东红村历史概述

时间:2015-12-10 23:12:34   作者:代峰\编辑   来源:丰镐裔子原创   阅读:1665   评论:0
内容摘要:西安市周至县翠峰镇东红村史:东红村民国时期归属周至县竹峪乡第一保管辖。解放后(1949年—1957年)属周至县第三区(竹峪区)第一乡(翠峰乡)管辖。1957年—1960年由哑柏公社(西秦公社)翠峰管区管辖。
西安市周至县翠峰镇东红村历史概述
      东红村大堡子枣园堡位于官村正南1.5公里,东邻史务村,西接丁家凹村,南与农林村、五联村两村接壤。车峪河自西南到东北从中穿过。北邻省道107不足200米,辖枣园堡、黄家吊庄、赵家吊庄、瓮璋堡、八家村(含解家梁),5个自然村,9个村民小组,有426户,1740人,耕地面积2100亩。

   东红村所辖自然村,民国时期归属周至县竹峪乡第一保管辖。解放后(1949年—1957年)属周至县第三区(竹峪区)第一乡(翠峰乡)管辖。1957年—1960年由哑柏公社(西秦公社)翠峰管区管辖。1960年后归属于翠峰公社,2013年由翠峰镇管辖。解放初期设行政村,当时枣园堡和丁家东凹为东枣村、八家村和瓮璋堡称八瓮村。初级社阶段,枣园堡、黄家吊庄、丁家凹、南池子、软枣村堡、赵家吊庄等7个自然村成立“东红农业生产合作社”,在赵家吊庄设立青年突击队,此间称“老东红”。初级社到高级社,一步登天公社化(1957年——1958年)原“老东红社”“八家村社”“官庄社”合并成立“东红大队”。1960年人民公社权利下放,拆大变小,将东红大队划分为瓮璋、八家村、枣园、官庄、丁家凹5个生产大队。到1964年枣、八、瓮3个大队又合并,命名“东红大队”,起名“东红”以《东方红》颂歌之意而得名,现称“东红村”。

 黄家吊庄,位于官村南1公里秦岭北麓,平原地带,1952年有11户,43人。2013年有38户,172人,耕地面积196亩。相传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前后,黄姓人家由西边海子沟黄家窑搬迁此地,故名黄家吊庄(还有一部分黄姓在软枣树村居住),该村除多数黄姓外,另有谭、周两姓,谭姓祖籍瓮璋,周姓祖籍陈家村东堡。  
 
 枣园堡位于官村南1.5公里半平原,半丘陵地带,1952年有20户,92口人。2013年有78户,330人,耕地面积350亩,相传以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前已有此村,当时因村内枣树成林,而得名。清雍正《重修楼观说经台碑记》已记载为枣园堡。旧有城墙围堡,东门外有一间关帝庙,堡北有一间菩萨庙。1958年被拆除。城门东为当时的乡政府所在地,曾设立过翠峰公社拖拉机站,陈、刘等多姓人家,据传陈姓来自马营陈家巷,刘、宋姓来自哑柏上阳化。  
 
  赵家吊庄亦称二郎坡。由于此村西北坡地,有一座二郎庙,故称二郎坡。位于官村西南两公里,丘陵地带,1952年有13户45人,2013年有40户,183人,耕地面积220亩,相传清同治三年(1864年)由农林村曹家庄部分赵姓人家迁居此地,故名赵家吊庄。另有4户赵姓于1950年由上宝峪迁居此地,还有张、孙、吴、宋、许等户族。从解放前到解放后土地改革间分别从县河滩马家庄、官村、庄严村等地亦迁入此地居住。  
 
   瓮璋位于官村东南2公里丘陵地带,1979年有80户,381人。2006年有121户,550人。耕地面积700亩。据传,明嘉靖45年(1566年)此处已有人家迁来。由于村子南高北低,建村堡城墙时,只留南门一个城门出人,为了加固此门,在门外修筑一圈小城再筑一道城门,将大门围起来,古代将这种城制称“瓮城”也叫“瓮障”。一村一门,瓮璋是当时防匪保安最坚固的城堡。民国时已将“瓮障”写成“瓮璋”。残留的城门洞到1950年才拆除。瓮璋的700亩耕地分布在三条沟三条梁上。两沟有一条小河,人称“饮马河”其源头来自孟仙庵脚下的“泉眼”,虽流量不大,但水质纯净且冬暖夏凉,即使百年不遇的大旱,泉眼流水从未干涸。1958年在“饮马河”下游修了水库,由于水流小,无水可蓄,水库底一直种植农作物。瓮璋堡较大的户族有张、王、李、刘四姓,小户族有葛、杜、樊、解等。黄家吊庄的谭家原是瓮璋的老户,民国18年(1929年)的幸存者,1947年落户黄家吊庄。  解放后1949年——1950年瓮璋曾是翠峰乡人民政府的所在地,管辖神灵山,双家山、山门子、农林、五联、东红、丁家凹等地。  
  
   八家村位于秦岭北麓,东红村东部,其村南北走向。南邻瓮璋,北和庞家吊庄相接,西与枣园接壤,东与史务泥河渠为邻。地貌极其复杂,南以丘陵为主,有解家沟、旧堡梁、中嘴、金家坡、汪家坡、黄家梁、山门口,有3个居民小组,86户,642口人,674亩耕地。据传该村起初有解、蒲、杨、司、姬、朱、张、王等八大姓氏居住此地,故名八家村。  盛唐时期,村中有座寺院,名叫宝宁寺,住有十多位僧人,寺庙壮观恢宏,昼夜灯火辉煌。嘉庆年间,因不慎失火,寺庙化为灰尽,只留寺内一口大钟(钟高1.8米,口径1.3米)钟体上铸有童姓700家,葛姓800家,其它姓24家。  村内有庙宇2座,土地庙和地母庙。地亩庙曾办过私立小学,五十年代,八家村和瓮璋村民共同在此庙前东侧建起了三间汤房,且又把汤房作为校舍,请陈家村陈厚成先生任教多年。1954年由于庙宇年久失修,已破烂不堪。由于村干部蒲景福、王益田负责,将原庙拆除,在原址重新修建了四间房屋.

   解家梁亦称解家沟,在同治年间有六户解姓家族,居住在旧堡梁(亦称解家沟),从此以后,他们就开垦荒地,种植粮食,繁衍生息,沟内水源丰富,水质优良,解家族就利用这一有利资源,在此修建了两处蓝窑,每年夏秋两季专给邻村十里八乡的村子种蓝户提供了加工的良好基地(蓝是染布的原料),当时生意十分红火。到了八十年代,由于他们的生活有了极大的改善,原来的住地已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所以就陆续地往北梁迁走(即现在的解家梁),沟内的村民现已全部迁完,解家梁现已是28户,150口人的小村庄。绝大多数属解姓,故名解家梁。  

  村南孟仙庵亦称旨殿观,乃享誉四方著名道观, 孟仙庵始建于唐朝初年,距今已历经1300多年沧桑,据传唐朝时期,唐太宗李世民游猎途经此地时,遇一童颜鹤发老翁,暗指治国迷津。太宗认为这是老子显圣。即拨巨资,着能工巧匠修建一座巍峨壮观的老君庵。据存留的残碑记载,庵内原有三清殿,玉皇殿,东道房,西汤房等十二间气势宏伟的殿宇,为一方之名胜。庵两侧高耸参天的苍松翠柏,繁盛茂密,东侧坡底有一口清澈透底的甘泉。相传当时方圆几十里的民众争先恐后,在此地汲取神水,当时人来车往,络绎不绝,坡上碗口粗的修竹连绵成林,庵中香火颇盛,善士云集,经常有盛大的道教活动在此举行。盛唐时期,此庵在西北五省乃至全国都有很大的影响,堪称一方名胜。当时民间流传着一句口头禅:“东楼观、西楼观、景物不如老君庵”。但到唐朝末年五代十国时期,由于战争连年不断,庵内殿宇屡遭战火摧残,几成一片废墟。后至元朝忽必烈三年,有一位孟姓善士慷慨捐出巨资,三社民众亦踊跃解囊,重修老君庵。历经三载,老君庵顺利竣工。其规模雄姿,惊人的风貌,不减当年。但这位孟姓善士却隐姓埋名,飘然而去。当地百姓为了纪念其高风亮节,遂将老君庵更名为孟仙庵。其后在嘉靖十七年间,由民间集资,曾对庵作过一次维修,前殿门右侧安放一座直径近两米的金钟,每月初一、十五,值班道士准时撞钟,其声音之悠杨,宏大经久不息,可达方园数十里之外。民国十三1924年,县广育堂善士吕清明捐麦十三石,又对此庵进行了一次维修。到了民国末年,由于战乱不断,饥荒连年,千年古庵已呈现一派衰败景象,民间善士虽有维修心愿,怎奈国衰民穷,政府无人问津,以致千年古刹荒草丛生,墙裂顶漏,圣像毁坏,道教活动日渐萧条。1958年后,由于历次政治运动的冲击,庵内殿宇被拆除殆尽,周围林木被砍伐一空,昔日之仙风盛茂荡然无存。 八十年代以后,善男信女募集资金十余万元,义务投工两万有余,历经四载三期,孟仙庵终于于2002年元月竣工,并按时举办了隆重的开光典礼。

欢迎您投稿“秦之韵 陕西村史”公益网。 (投稿EMAIL:30999626@qq.com 在线投稿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