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AP手机版 RSS订阅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周至村史

翠峰镇官庄村历史概述

时间:2015-12-8 8:58:55   作者:丰镐裔子   来源:丰镐裔子原创   阅读:1447   评论:0
内容摘要:翠峰镇官庄村历史概述:李渊在西安建都后,取左青龙(海子沟)右白虎(孟仙庵)之风水宝地驯养马匹,在海子沟东沟岸平原沃野盖起马厩,驯熟后租给农民耕田,附近农民来此租用马匹,惯称到“官家”“庄园”拉马,后简称“官庄”。
翠峰镇官庄村历史概述
      西安市长安区斗门镇有一村名“官庄村”,其村名所来是最早此地为官姓人在此居住得名。这里说的是周至县的官庄村。
    
    官庄村位于周至县翠峰镇政府驻地西南1公里处,107环线绕村东北而过,南邻丁家凹,北接上宝玉,东毗邻官村、东红,西与竹峪镇鸭沟村隔沟相望,是一个人口居住比较集中的行政自然村。村辖3个村民小组,196户768人,耕地面积750亩。

    官庄堡子解放前隶属竹峪乡第四堡(官庄、官村、上宝玉、下宝玉、陈家村),解放后划归翠峰青龙三乡,1958年成立哑柏公社,属翠峰管区东红大队;1961年与原东红大队分离,成立官庄大队;1966年改名为“火箭大队”;1968年更名为官庄大队,沿用至今。其村名所来,其说有二:
    
     一说:北宋庆历二年(1042年)关中名士赵瞻策马西访时隐丹阳观访道读书的名儒张载,因西行坡陡沟深,系马于右槐,返回时见马啃坏树皮,遂给村老赔银。赵见此地地脉兴旺,又观槐树北“瓦落寺”香烟茂盛,即在树东临近官道处置地建庄,赵瞻后官至枢密院副使,村人崇文敬德,又以赵噡为官显赫而改名叫官庄,赵后裔在乾隆十七年置的石碾盘现存放于槐荫池旁,现村东一小地名至今仍叫赵家梁。
 二说:李渊在西安建都后,取左青龙(海子沟)右白虎(孟仙庵)之风水宝地驯养马匹,在海子沟东沟岸平原沃野盖起马厩,驯熟后租给农民耕田,附近农民来此租用马匹,惯称到“官家”“庄园”拉马,后简称“官庄”。

【官庄大槐树】
      官庄堡历史悠久,村中央涝池北边生长着一棵千年古槐树,村人叫它“官槐树”,树主身高8米,胸围7米,树冠高达22米。现古槐主身已空,但仍枝繁叶茂,远望如绿云,近观似翠冠,远近尊为圣树,被市政府标为古树名木,号称“陕西大槐树”。相传古槐为西汉末年自然生出,先民凿池蓄水、泽润槐根,村民代代相传,人人护槐养槐。大跃进时期欲伐古槐,村老仗义执言,凛然相护;1996年顽童玩火,古槐曾两度焚燃,村民奋力扑救,并有县消防队官兵及时赶到救古槐于烈火;2002年,由马福领先生组织倡导,改建原280平方米的鱼形涝池,整修为蓄渗两用的“槐荫池”;2009年市县林业部门拨款对古槐实施了支撑、修补、加固等相关保护措施,使古槐更加生机盎然、蓬蓬勃勃。

       村民姓氏以马、王、朱、周四大姓居多,其它姓分别为童、郭、任、刘、张、李、孙、肖。据传原有赵(赵家梁)、杨(杨家嘴)、郭(郭家梁)、童、周五姓于先。马姓待考为马援后裔,明永乐11年(1413年)从渭河北移居,南街东头王姓清咸丰年间从兰梅塬移居,朱姓光绪年间从东阳化移居,北街周姓咸丰年间从周家堡移居。解放初城墙及城门楼基本完整,城门楼1957年拆除。

     民国初期,军阀混战,民不聊生。军阀吴新田第七师残部张万盛盘踞在青山深处。其中降峪梁二台子的悍匪头目马玉和,纠集地痞游兵、乌合为匪,打家劫舍,为害四方。1925年11月19日晚,抢劫官庄村,抢劫3家,杀害4人。村人商议,保村剿匪,组织丁壮,请何家村人刘玖任民团教练,又称硬肚团。刘玖曾参加义和团,练得一身硬功夫。1926年10月16日,民团派王绪绪、周岳贵、王勤3人进山秘密侦察了匪情,打探匪徒约10余人,商定以过倍的团丁剿匪。不料17日,张万盛残匪20余人从骆峪逃窜至降峪梁背后,于马玉和结帮,且带有枪支10余支。匪情发生变化,民团未知底细。1926年10月19日凌晨,刘玖率村青壮年团丁26人,手执梭标大刀,头上扎上黄表,列队集合在大槐树下,个个摩拳擦掌,全体村民群情激昂,为壮士助威送行。天明已行至降峪梁顶,这天天气晴朗,清晨土匪营地清晰可见,团丁见匪营一片沉寂,便快速挺进匪巢。前锋刘玖箭步上前刺死一名匪哨,团丁周岳贵抡起大刀一阵乱砍。王绪绪手执梭标刺倒一正在穿衣的土匪并用鱼儿刀割断一人质绳套。“杀尽土匪”的喊声震天动地,刀矛齐向匪徒杀去。匪营突遭奇袭,不知民团虚实顿时乱作一团,惊慌中互相践踏,喊声大作。慌乱中便放枪射击,前锋刘玖中弹负伤倒下。团丁顿时慌了阵脚,纷纷掉头撤退。团丁王勤临走回头又刺死一名匪徒,并快速挑走人质包祔,夺命退走。其余团丁急速调转方向,逆行爬坡撤退。由于坡陡人拥,路窄难行,6人中弹倒下,19人冒着枪林弹雨,先后爬上梁顶。集合清点人数,方知凶多吉少。团丁士气未减,商定扑救同胞,因无枪支,火速返回求救史务民团上山救人。第二天等援兵到达匪巢时,马玉和匪帮已逃至架沟,将民团7人活活杀死,其场面惨不忍睹。7壮士尸体被村民抬回,集体置七口棺材放在古槐树下公祭,七日后公葬。此情此景,全村父老唏嘘不止,悲痛万分,势下决心要为壮士报仇。具有团结坚强的官庄村民,血泪祭奠了英灵。

    本村靠近秦岭,既有散兵游勇,更是匪患严重,民国1935年春天,秦岭土匪头子张宗昌(此人带土匪参军到山西参加过抗日)从渭河以北地区调遣人员,率部攻进翠峰乡公所,当时乡公所内正好大摆宴席,有人举行婚礼,张宗昌个头不高,方实有力,一袭白衣,白人白马,马到枪响,婚礼现场乱作一团,张宗昌大声喝道,乡亲们,大家都不要动,与你们没有干系,女眷们都蹲到桌子底下,我们是来找乡长的。妇女儿童皆俯下身去藏入桌下,未伤一人,此役张宗昌未伤一兵一卒,队伍缴枪14支,在俘虏队伍中未发现乡长朱老九,张宗昌带队追向官庄朱老九家,到达官庄村闻知音讯的朱老九早已逃脱,张宗昌队伍中有人跳上朱老九的瓦房,举火便烧,张宗昌喊道,慢着,先把住房两边的房脊搂掉,不要着了邻居百姓的房子,大家看着烧掉朱老九一家的房屋后,队伍才缓缓向南山撤离。

      本村天一堂位于村之北麓,海子沟大桥南东侧。创始人“硬肚团”教练何家村人村刘玖,与马宗堂、朱廉贵、王忠、二屯李居士商议共捐地六亩,确定位置后,在荆棘横生之崖壑,凿窑取土,不畏寒暑,于民国三年动土,民国八年开光。民国十五年刘玖剿匪阵亡后,由广济西寨人李志贤(外号:四木匠)继任住持,窑洞内雕塑绘画神采各异,惟妙惟肖,敬奉儒释道三圣,即释迦牟尼、老子、孔圣人,为防匪患,窑洞北拐窑凿有天井可通高窑(横窑地道)。立正月初八、六月十八为庙会,香客络绎不绝。1946年当地文人学者数十人在堂内成立“道德学社”宣讲儒家孔孟之道,解放后自行解散。堂内原有民国时期供奉的鎏金佛像千手佛三尊,现存一尊,密供民间。原庭院内栽植有名贵花卉,有活石头、闻瓜树、干股梅、君子兰等奇花异石,文革中被政府强行移迁至县文化馆,1965年汤房三间被拆盖了大队部。1973年由高庙乡居士李徐清(法号永仙)立势复修,四方奔走化缘伍仟余元于1989年兴修,90年四月底竣工,堂楹洞壁焕然翻新。
     
    2003年10月28日,在村西北角出土有石器石斧、陶盆、陶鬲和一个完整的锥形尖底器等新石器时期原始人类的生产生活用品,属仰韶文化类型,对研究古人类的发展具有较高的价值,西安晚报报道称“半坡人有了乡党”,周至县人民政府[2005]13号文件公布属县级第四批文物保护单位,划定保护范围,西止村西沟岸,向东250米为东介,南至村界,向北400米为此界。

欢迎您投稿“秦之韵 陕西村史”公益网。 (投稿EMAIL:30999626@qq.com 在线投稿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