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AP手机版 RSS订阅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阎良村史

阎良人生活习俗

时间:2017-6-21 8:55:23   作者:代峰\编辑   来源:《阎良区志》   阅读:788   评论:0
内容摘要:西安阎良人生活习俗:民国初年,男人多着长袍短褂,女人多穿大襟衣衫,盖脚裙子,衣裙皆绣有长边图案。
饮食
    建国前,境域人以食小麦、谷糜为主,兼食豆类杂粮。每日早、午、晚三餐。早晨小米或玉米稀饭、蒸馍、咸菜、辣子;中午多吃面条;晚饭称“喝汤”,一般为稀饭、蒸馍夹辣子、咸菜。较富有的人家,吃饭时讲究高桌子(方桌),靠背椅子,每顿饭有4个小菜碟,主杂粮搭配,多有酒肉。
    建国后,由于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普遍得到提高,基本上改变了蒸馍夹辣子,喝稀饭佐以咸菜的吃饭习惯。
    60年代初期,国家经济困难时期,境域供应粮的标准从原来月30斤降为28.50斤,粗细粮比例为6∶4,食油每人每月仅有2两,此时实行“低标准,瓜菜代”,人民生活比较艰苦。
    80年代,实行改革开放富民政策,人民全年以白米细面为主,烙锅盔、炸油饼、包饺子、蒸大米饭、炒肉菜已成家常便饭;家里来客人,立即炒几盘好菜,带上好酒、烟茶热情招待,在各家各户已成定俗。
    90年代,人民生活水平有更大的改善和提高。牛、羊、鸡、鱼等肉食已进入千家万户;瓜、果、桃、梨等是人们自食或招待客人的必备食品。
    现在,城内上等级的宾馆、招待所、饭店已有十多家;大中型饭馆、晚上夜市的小吃摊点,布满大街小巷。牛羊肉泡馍、各种水饺、牛肉拉面、火锅、米线、烤肉串等,花样多,味道可口,人们就餐十分方便。
    服饰
    民国初年,男人多着长袍短褂,女人多穿大襟衣衫,盖脚裙子,衣裙皆绣有长边图案。家境较富有者,女人带各种不同质量的手镯、耳环、穿绣花鞋。民国20年(1931),境域人着装与全国各地风俗习惯基本相同,男为上下两截装,先兴宽大短,后穿窄小长;妇女上衣长而宽大,均有扎裤腿习惯,逢年过节出门走亲戚时,才穿上裙子做为礼服。商贾穿长袍、戴瓜皮帽(形似西瓜皮而得名);读书人和在外干公事的人,则穿长袍戴礼帽。男女小孩多带裹肚、项圈、穿猫娃鞋。富商人家讲究带金、银戒子,夏穿丝绸衣裤,冬穿二毛子羊皮或狐皮大袄。贫穷人家,全年只有一单一棉,皆为自织自缝的土布衣服(也称老粗布)。
    抗战前几年,开始有人穿中山装、旗袍;抗战中期,兴起大织布机,所织白平布(当时称洋布)、花格呢成为人们做衣服主要面料。
    建国前夕,京广面料的夏布、阴丹士林和纯蓝布在境内风靡一时;呢绒、哔叽和绸缎则是做西装、旗袍的主要面料。中小学生多穿童子军服和学生服。
    建国后,境内人民群众衣着变化很大。起初,女穿阴丹士林大襟衫、黑洋布宽短裤、金黄色长筒袜、黑色方口偏带鞋。50、60年代,中山服、列宁服较为普遍。当时,兴各种条绒(也称灯芯绒),男女青年能穿上条绒衣服,即被认为是赶时髦。三年经济困难时期,每人每年只发数尺布票,给穿衣带来较大困难,所以衣着不太讲究。“文化大革命”时期,男女青年穿黄军服、戴黄军帽成为时代的标志,革命的象征。70、80年代,随着经济与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阎良已成为中外有名的飞机城,人们衣服式样、花色、种类越来越多,市面上最流行的布料是凡尼丁、的确良,干部、工人、农民,讲究穿兰凡尼丁裤子,灰的确良衫子,丝绸、混纺、毛料等广为所用。90年代,人们衣着面料档次越来越高,式样讲究,时装种类繁多,花色品种更是举不胜举。工商、税务、邮电、银行、铁路、公安、土地、治安等部门和单位都有标志服;经商的老板,公司的经理,各级党政干部以及广大工人、中小学教师也多穿西服、打领带;在中青年女性中多兴戴金项链、金耳环、金戒指;男性中穿皮鞋、皮加克、皮大衣已很盛行。
    居处
    建国前,境域山东住户住房多是用3、5、7根木椽盖起的土墙草棚。靠石川河沿岸和荆原南坡的贫困人家,大多数住的是土窑洞或地窑。本地的农户,多建土木结构厦子房(也称厢房)。有钱有势大户人家,盖的是砖木结构的前门房、后上房、两边是厢房,组成对峙檐的“四合院”,门前多有青石雕刻的门墩石、拴马桩。
    建国后,50、60年代,山东庄各户已把草棚改造成“瓦接檐”;70年代又盖起砖木结构的大瓦房。改革开放后,在农村渐渐兴起盖平房并拉廊,装有大玻璃窗,宽敞明亮。90年代,靠城区的村子,盖起门面房,大多出租给在城区做生意的外来户。城外许多农民还在城区购买带水电的单元房居住。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城区职工大多数住的是低矮的平房,有的家庭是两、三代人共居一室。90年代,区属与驻区单位职工,大部分搬进新盖的、有暖气、煤气、有闭路电视,配套设施完备的现代化的住宅楼房。室内装修新颖、朴实,大彩电、电脑、VCD、家庭影院已进入一些人的居室,电话普及率达98%。
    行走
    建国前,境域穷人外出,全靠步行,富人则骑牲口(马或驴)、坐牛或马拉的大车(轿车)代步。
    建国初,经过“土地改革”,贫苦农民生活一天天好起来,逢年过节出门走亲访友,也骑牲口或坐硬轱辘大车。60、70年代,自行车成为境内人主要的交通工具。姑娘出嫁,娘家赔送自行车、缝纫机、收录机等,已是城乡人光彩、富有、文明的标志。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全区经济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节节提高。自行车已遍及城乡各家各户,部分家庭一家就有几辆。90年代,骑摩托车、轻骑的人越来越多;从事运输业者多用小四轮、三轮蹦蹦车、拖拉机、大小卡车等工具。区内公路四通八达,乡乡通上柏油路,有三条铁路过境,人们出外办事、探亲访友多乘大型公共汽车、豪华中巴、各种小汽车、火车等,十分方便。至1995年,人们出外办事、节日探亲访友,乘坐出租车的人越来越多。
                                       摘自《阎良区志》

欢迎您投稿“秦之韵 陕西村史”公益网。 (投稿EMAIL:30999626@qq.com 在线投稿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