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AP手机版 RSS订阅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阎良村史

鸡鸣一声听四县(关山镇)

时间:2013-6-17 9:20:12   作者:西安峰   来源:西安晚报   阅读:2318   评论:0
内容摘要:关山镇是一座渭北历史文化名镇。早在新石器时代,我们的祖先便在这里居住。古时,这里被称为“上寨”。明万历五年(1577)设关山镇。四百多年来,关山镇一直是渭北重镇。如今,这里被誉为甜瓜之乡和相枣之乡,成为陕西百镇重点镇之一。  地域 阎良  建镇时间 明朝万历年间  详细资料 面积...



  关山镇是一座渭北历史文化名镇。早在新石器时代,我们的祖先便在这里居住。古时,这里被称为“上寨”。明万历五年(1577)设关山镇。四百多年来,关山镇一直是渭北重镇。如今,这里被誉为甜瓜之乡和相枣之乡,成为陕西百镇重点镇之一。


  地域 阎良

  建镇时间 明朝万历年间

  详细资料 面积85.1平方公里,人口5.6万人,辖27个行政村。

  阎良区关山镇,这里,已是西安市的最东北端。过了关山镇再向北,便是渭南市的富平县和蒲城县。关山的东边,则紧邻渭南市临渭区。关山镇南,又与临潼区相接。所以,关山镇自古就有“鸡鸣一声听四县”之说。


  关山镇地处渭河平原中部,由渭河冲积而成的平原地带平坦而肥沃,地下水位仅20余米,堪称农业生产的“白菜心”。自古,关山地区便以盛产小麦、棉花而著称。如今,关山则以生产甜瓜和相枣而闻名,成为“中国甜瓜之乡”和“相枣之乡”。阎良区“甜瓜大王”关山镇科农瓜菜专业合作社党支部书记、理事长张小平告诉记者,由于关山的土壤肥沃,且偏弱碱性,非常适宜于甜瓜的种植,每逢甜瓜的收获季节,镇里的公路都会挤得水泄不通。而关山的相枣种植则很有历史,石川河沿岸至今仍保留着有一二百年历史的老枣树。关山镇党委书记刘志强告诉记者:“在‘十二五’期间,要把关山镇打造为国家级发展改革试点镇、陕西名镇、西安都市型现代农业示范镇、中国航空城副中心,建成蒲富临渭阎之间的现代化中心型城镇。”


  曾是“官道”上的渭北重镇

  “荆山振臂于嵯峨”,关山镇西边,有一座黄土塬,名叫荆原,当地人俗称荆山。荆原从三原逶迤而东,经过富平,到阎良交界处,被石川河冲断,石川河东,荆原继续绵延20余里,关山古镇,正处于荆原东部的尾端。据说在古时,每当晴好的日子,在关山镇能看到西边低矮的荆原和连绵的嵯峨山。而关山镇也因为地处渭河平原中部,地势平坦、交通便利,自古便成为长安北面东西大道上的重镇。王成义在《古镇关山》中指出,在很古之时,在渭河北岸便形成了一条向东去的官道,这条路从长安经泾阳、三原再到大荔,渡过黄河,从而进入山西。到了秦汉隋唐,这条东西大道备受统治者的重视。关山当地人称这条路为“东丝绸之路”。关山地区也因此成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时至今日,关山及相邻地区还有“官道刘”、“官路”、“官底”等地名仍在使用、流传。


  在我国,名叫“关山”的地方有许多。“关山”二字本是山名,原指位于宁夏南部的关山,“关山”又同时泛指高峻险要的地方。然而,位于阎良区的关山镇并没有高峻的山,为何要以“关山”为名呢?关山镇的退休教师、《关山村志》作者、73岁的于克泉老人告诉记者,在古代,关山镇虽然没有险要的地势,但是因为地处交通要道,成为西安北部的政治、经济、军事重镇,其作用和地位很重要,所以便以“关山”命名。关山老城的南门上,曾经有一块大石匾,上面刻着“渭北长城”四个字,这足以说明关山镇的军事和战略地位。


  此外,古时候,常将边缘之处,或交界之处称为“关山”,这在陕甘宁交界处比较常见。阎良区政协文史委的李飞先生告诉记者,《关山镇志》中载:“关山镇位于荆山之上,又处于四县之交,旧称边缘之处为关,故名关山。”那么关山之名源于何时呢?李飞说:“关山镇正式设立是在明万历五年(1577),不过,根据我看到的石碑等资料推断,关山之名至晚应源于明隆庆末年(1572年~1573年)。只是当时的‘关山’指的是关山地区,并非具体指哪一个村堡,直到万历五年,设关山镇,关山之名才正式确定下来。”


  自建镇以来就备受地方政府重视

  关山地区的历史,则远远早于明代。于克泉老先生告诉记者,关山地区已知的最早的历史,恐怕要推算到5000年以前的新石期时代。关山老城西门外的关山遗址,属于仰韶文化晚期类型,当地人常能在自家的地里,发现红灰陶碎片、石斧、石铲、石簇等器物。


  关山村党支部书记、主任于全寿说,关山镇的特殊地理位置,决定了这里自古就是渭北的一座重镇。历史时期,关山曾被称为“上寨”。汉代时,关山地区属于栎阳县。


  元初,关山地区划归临潼县。明万历五年(1577)设关山镇,筑关山城,并设“社学”。同时,将西安府同知,以及抚民厅转移到关山镇。当时,同知为知府的副职,负责分掌地方的盐、粮、捕盗、江防、河工、水利,以及清理军籍、抚绥民夷等事务。当时的抚民厅即在今关山镇人民政府所在地。


  到了清代,根据阎良区政协文史委李飞的考证,在雍正八年(1730)农历九月,临潼县丞移驻关山镇。当时的县丞官职仅次于县令,相当于现在的副县长,主要负责文书、仓库等的管理。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后,县丞逃跑。民国二年(1913),临潼县将县佐署设在了关山,管理临潼地区渭河以北的政务。1919年,陕西靖国军在此设立临潼分县。由此可见,关山地区历来就备受地方政府的重视。


  历史上,关山镇长期籍隶临潼,到了1987年8月划归阎良区。关山镇党委组织员冯友智告诉记者,2002年,由关山镇和原康桥镇合并成一个关山镇,成为阎良区最大的乡镇。


  侠义组织“关山刀客”的发源地

  便利的交通,使得关山镇成为集市贸易的中心地带。如今的关山镇,将原先关山镇和康桥镇的集市贸易延续了下来,在每旬的3、7、10日过会,康桥则是每旬的4、9日过会,这样,关山地区每10天就有5个集日,每个月就有15天逢集,商业贸易非常繁荣。每到关山逢集的日子,蒲、富、临、渭等地区的人都会赶来。集市上,生产工具、生活日用品等应有尽有。关山镇集市最热闹的时候,赶集的人甚至有三五万之多。


  便利的交通,繁荣的商贸,使得关山镇吸引了众多的外来人口。《阎良村情》的撰写者、关山镇党政办的老干部宋永忠、高育章告诉记者,关山地区除了原居民以外,从山西、山东、河南等地迁来的外地人也很多。早些时候,从山西洪洞县来了很多移民。清末社会动荡,关山地区人口大量减少,致使土地荒芜,当时,担任知县的焦云龙是山东人,于是,他便动员自己的山东亲朋来关山落户。山东移民来到关山后,很快便分到了土地,这样,便招来了一批又一批的山东移民。从清末到抗日战争时期,山东人向关山,以及阎良地区的迁移从未间断过。如今,在关山地区的许多村落里,村民之间仍在使用山东方言。此外,上世纪六十年代初由于修建三门峡水库,部分华阴、华县的移民也迁到了关山。历史上外来人口的迁入,使得关山地区特别有包容性,关山人不排外,而且非常勤奋,有创新意识。


  清末,这里兴起了一个特殊的侠义组织——刀客。他们反对清朝统治,多以保镖为生,投师拜友,练习拳术,行侠仗义,并且都佩戴有“关山刀子”,顾名思义,这种特殊的刀,便产自关山。宋永忠、高育章告诉记者,关山镇是关中刀客的发源地之一,而延安革命纪念馆陈列的渭华起义所使用的著名的“关山刀子”,便是出自关山镇的于老铁匠之手。关山刀子长约一尺五寸,厚背薄刃,尖端锋利,前刺或剁砍都得心应手,便于携带,再加之选料考究,工艺独特,深为“刀客”们所喜爱,以至于刀客们都以能拥有一把出自于于老铁匠之手的“关山刀子”为荣,就连杨虎城将军也佩戴了一把关山刀子。


  自古就是重视教育的文化大镇

  关山人不仅喜好练武,行侠仗义,而且也重视文化教育。明代关山镇初设时,这里就有了“社学”。到清代,关山的“渭北书院”可谓是当时临潼县最著名的两大书院之一,也是清朝关中渭北地区有名的书院之一。这里曾培养了辛亥革命志士郭希仁、民主人士郭则沉等一批英才。民国时期,“渭北书院”停办,将这里改为关山国民小学,建国后成为关山中心小学。现在,关山小学已经成为阎良区规模较大的学校之一。


  清代,除了渭北书院外,在关山地区的一些村子里,还设有私塾,或称“义学”,可见当地人对教育的重视。1940年,关山镇建成了“四维中学”(是临潼渭北地区最早),“四维”之意,取自《管子》:“国有四维,……一曰礼,二曰义,三曰廉,四曰耻。”又有说法称“四维”意为:蒲、富、临、渭四县维持之意。四维中学后来改名为关山中学。如今,在关山中学的校门门楣上方,仍镶嵌着由当年的教育厅厅长王捷三题写的“四维中学”青砖门匾。


  今天的关山镇,仍保留着重视文化教育的传统。现在,关山中学已成为陕西省标准化高中。此外,改革开放之后尤其是近年以来,关山镇在各方面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阎良区形成了以关山镇为核心的5.9万亩国家级早春厚皮甜瓜标准化生产试验示范区,被命名为中国甜瓜之乡,相枣则获得了国家地理标志认证。如今的关山镇,形成了以农业为基础、以全省面粉加工能力最强的产业集镇和乳品加工产业集群为主体的农副产品加工产业链,同时,拥有国际先进技术的制胶业等新兴产业的落户,使得古老的关山镇焕发出新的光彩。

关山老城
关山镇老城墙遗迹
保存了四百多年的关山镇老城墙遗迹。
嵯峨拱翠 石碑
曾镶在关山镇老城墙西城门上的“嵯峨拱翠”石碑。

城墙与护城河,至今仍保留着


  如今的关山老城墙,还保留着北边的部分城墙和护城河。我们在关山镇关山村的西北角,找到一段土黄色的夯土墙,虽几百年岁月无情,老城墙依然精神地矗立着。城墙外,绕着一条10米宽,3米深的壕沟,《阎良村情》的撰写者、关山镇党政办的老干部宋永忠、高育章告诉记者,这条深沟就是关山老城过去的护城河,护城河和城墙、城门一起,形成一套完整的防御体系。关山古镇无需多言,只用它沧桑的老城墙,便向我们证明了这里曾经重要的战略地位。今天,站在关山镇老城墙下,虽然它残缺,我们依然能感受到这里曾经的宏伟气势。单是那一道深阔的护城河,就叫人望而生畏。


  关山人骄傲地说,自从古镇建成之日起,这里的老城墙便以它的高大、险峻而远近闻名。几十年前,在距离关山镇几十里以外的地方,都可看见它的雄姿。明朝万历五年(1577)关山设镇,关山城墙的修建,也应当在那时。如今,在关山镇的一户人家里,仍保存着以前城墙南门门楣上镶嵌的青石匾,上面题写着“渭北长城”,其落款为“万历乙丑春”,即1577年春天。


  曾经的老城是什么样子?关山镇的退休教师、《关山村志》作者、73岁的于克泉老人,将自己的记忆和生平所见资料联系在一起,为我们勾勒出一幅关山老城墙的“结构图”。曾经的关山老城极具规模。老城呈矩型,东西长三里,南北长一里半,当地百姓俗称城墙周长“九里三”。城墙很宽,“上面可以跑车”,城基宽5米,墙顶宽约2米。曾经,城墙上的女儿墙、垛口、马面、炮台、城门楼等都保存完整。女儿墙高一米五六,墙上开有垛口,便于防御。为了加强防御的功效,关山老城的城门上方有城门楼,供守城官兵之用。城墙上的四个角向外突出,形成炮台。炮台和城门楼之间,每隔一段距离便筑有“马面”,设计非常科学,整座城墙就是一座抵御外来入侵的金汤。四座城门楼分别位于东南西北城墙的正中间,城门楼和门洞都用青砖与石灰包砌。城墙其余的部分则是由黄土夯筑而成,墙体虽然没有包砖,但也非常坚固。据当地人说,关山镇的城墙全硬如砖石,解放初,人们凿挖城墙的夯土肥田,常常为其坚固而感叹不已。


  为了保护城墙的根基免受雨水的侵蚀,曾经的老城墙根外,还筑有旱台,宽约1米。旱台下则是护城河,当地人俗称为“城壕”。这道城壕不仅起到了防御作用,还有防洪排涝的作用。每道城门外,都设有桥,护城河中的水能一周流通。除此之外,关山城墙内侧与居民区的地界墙之间,还留有宽约十米的“更道”,以便守夜人沿更道打更、巡逻。战时,更道可用来为守城将士运送物资和人员。于克泉老人说:“我小的时候,城墙内侧的更道还保留着,绕城墙一周,一般人不得占用。”


  关山古镇老城东、西、南、北四座城门的门楣上,各镶嵌有一块巨大的青石,上面刻有与各个方位的地理特点相关联的题词。东门石扁上刻着“洛水环清”,因为洛河绕过关山镇的东面,自北向南流入渭河。西门上则是“嵯峨拱翠”,意即位于关山镇西边的嵯峨山,仿佛在守卫着关山镇的西大门。南门上刻“渭北长城”,指关山古镇是一座渭河北面的关防要塞。北门上题“山屏斗耀”四个字,因为关山镇北方的山原犹如一扇屏障,而北斗星正照耀在上方。于克泉老人说,如今,这四块刻字的石扁仍散落地保存在关山镇内的几户人家里。经过一番周折,记者在镇西的老八路王成武老人家中,找到了关山老城西门门楣上的刻字青石,只见“嵯峨拱翠”四个大字俊秀有力,青石两边的题款为“大清嘉庆甲子桐月吉日立”(1804年),落款为“临潼分县赵渭滨重修”。关山村(关山镇城关所在地)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于全寿告诉记者,当地百姓之间传说城墙曾在清代时塌损了一部分,后来清政府又重新修好,这块牌匾,证明了这个传说的真实性。


  老城里曾有“三街十巷”、“六大部”

  在宏伟坚固的关山老城墙内,关山老城的布局也很有特色。关山古镇城内并不是我们常见的“十”字型格局,而是“井”字型格局。退休于阎良报社、现任阎良区政协文史研究员的王成义先生在《古镇关山》一文中,为我们描画出一幅关山古镇旧时的图卷。关山古镇老城内有“三街十巷”,并设有正东、正南、东北、正西、西南、西北六部。关山古镇这一独特的格局,从建镇之初起,一直延续到民国。直到现在,老城里的一些老人,仍以东北部、西南部来称呼相应的地方。关山老城的形制为何如此特别?长期以来,当地人中就流传着一种说法,北宋时,曾有一位王室后裔来到关山居住,他在关山期间,便将关山按照当时京城的布局、形制来建设,后来,关山人便将这种特殊的布局保留了下来。不过,关山镇始设于明万历五年,这则有关北宋王室后人的传说,究竟是真是假,也便无从考证了。


  除了“三街十巷”、“六大部”之外,关山古镇内最繁华的街道,要算做是“关山正街”了,即城内的东西商业街。另外,还有七条小巷,也很热闹,即冉家巷、东涝池巷、鸡市巷、王家巷、景家巷、西涝池巷、当铺巷(又称房家巷)。关山村党支部书记、主任于全寿告诉记者,现在关山镇政府所在的文化路,就是以前关山老城里的东西大街,别看这条路现在看起来并不宽阔,但在过去,一直是关山最繁华的大街。


  作为交通枢纽和军事重地的关山镇,在明清时期已成为人口稠密、商贾云集的渭北大镇。到了清末民初时,城内的店铺商行已具备相当的规模。据老人们说,过去,城内的商铺有粟行、花行、布店、肉店、饭店、大车店、醋坊、糖坊、染坊、油坊、当铺、京货铺、杂货铺、木匠铺、中药铺、牲口市、线布市、坐堂诊所等各类店铺几十家。当地人在店铺里可买可换、可欠可赊,十分方便。


  每逢集日,镇子周围几十里外的人都会推车挑担,由四个城门鱼贯而入,有的买卖货物,有的走亲访友,还有的就是为了来看热闹。街道两边空地上,杂耍、说书、曲艺、拉洋片者就地摆摊表演,常常引来一群群的围观者,将街道堵得水泄不通。


  早在解放前,关山的交通运输业就已十分发达。关山东通渭南,渡黄河可达山西;西可抵咸阳,远到甘肃、宁夏;向东南可到潼关;西南通西安;北可到铜川。往来的行商们给关山古镇带来茶叶、煤油、食盐、卷烟、绸缎、洋碱胰子、笔墨纸张、京广杂货、铁锅铁铧、扫帚、山货、煤炭等货物。向外则输出当地的粮棉线布等土特产。从古代起,关山镇的交通线路就非常繁忙。到了1936年,由于陇海铁路直通西安,渭北这条官马大道失去了昔日的重要作用,关山古镇作为官马大道重镇的地位便也逐渐消退。


  精彩的“牛拉蹩鼓”和“跑骡车”

  便利的交通和繁荣的经济,给关山的民间艺术文化也带来了生机。从明代直至今天,关山地区一直是驰名百里之外的文化名镇。它的社火等民间艺术,更是源远流长,丰富多彩。其中,最出名的,要数“锣鼓”,“跑骡车”和“牛拉蹩鼓”了。


  过去,关山古镇的“六大部”都有各自独具特色的“锣鼓”。每逢春节和喜庆的日子,都少不了“锣鼓”助兴,尤其到每年腊月二十前后,更是每天鼓声不绝,城内各处“锣鼓”声此起彼伏,遥相呼应。关山的“锣鼓”都有一定的曲调,如《三英战吕布》《南瓜蔓》《堆子调》等等,节奏明显,铿锵有力,音调激越。


  在众多“锣鼓”中,“跑骡车”是最为惊险刺激的项目了。于克泉老人向我们介绍,跑骡车时,将一面大鼓安置于骡车的中间,击鼓手头戴缨花,飒爽英姿站在鼓旁,执锣钹者围坐四周。由四匹壮骡拉车,骡子佩戴彩缨,脖系串铃。驭手都是精壮后生,他们身着紧衣紧袖,头裹白毛巾,脚蹬轻便靴,手执长鞭,英俊而威武。礼炮鸣过之后,御手鞭扬长空,四批壮骡便奔跑起来。同时,骡车上锣鼓骤起,街边人们也随着欢声雷动。等车行到最热闹的路段,几个头扎白毛巾、身着黑坎肩的年轻后生从人群里窜出,忽地腾身上骡,双手力击骡背,不停地翻腾转身,打着呼哨。四头牲口也随之四蹄腾空,如飞一般。这一惊险刺激的“锣鼓”极受当地人的喜爱。如果遇到几辆骡车比赛,则更是精彩绝伦。


  “牛拉蹩鼓”是清代时派生出来的“锣鼓”项目。它的鼓调与普通锣鼓一样,只是比普通的“锣鼓”更加艺术化。参加“蹩鼓”演出的人员都要化妆,并穿上特制的戏衣,他们往往头扎彩色包头,身着珠光宝气的坎肩,有时还要戴上胡须,同时,打鼓手还身挂串铃,以便在翻舞时,增加音乐感。演奏“蹩鼓”前,要将一面大鼓置于架碌碡的木“卜架” (打碾田禾时安装在石滚上的架子)上,用绳固定好,并由一头牛拉着。演奏时,一边赶牛,一边敲鼓。鼓手在敲鼓的同时,还要将一些简单的武术、舞蹈动作其中,在鼓声极短的停息中,打鼓人要在鼓面上作“鹞子翻身”、“犀牛望月”、“转身包脚”、“鼓上斤斗”等高难度动作。“牛拉蹩鼓”因为花样层出不穷,精彩热闹,深受当地人喜爱。如今,“牛拉蹩鼓”已经成为西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了保护。




欢迎您投稿“秦之韵 陕西村史”公益网。 (投稿EMAIL:30999626@qq.com 在线投稿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