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AP手机版 RSS订阅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咸阳历史

武功县历史大事记

时间:2014-11-15 13:56:17   作者:霸主哥哥   来源:武功县志   阅读:10379   评论:0
内容摘要:咸阳市武功县历史大事记:远古时代(约前50世纪至前21世纪)经多次文物普查和考古发掘所得的文化遗存证明,在公元前50世纪前后,今武功地区漆水两岸台地、渭水以北一级阶地及二道塬边,已是先民聚族而居的密集地区。游凤街、香尧村等半坡型仰韶文化遗址可作为代表。到公元前40世纪,境内先民制陶工艺已比较考究,器物品类和形制增多。岸底村...
远古时代(约前50世纪至前21世纪)
    经多次文物普查和考古发掘所得的文化遗存证明,在公元前50世纪前后,今武功地区漆水两岸台地、渭水以北一级阶地及二道塬边,已是先民聚族而居的密集地区。游凤街、香尧村等半坡型仰韶文化遗址可作为代表。
    到公元前40世纪,境内先民制陶工艺已比较考究,器物品类和形制增多。岸底村等庙底沟型仰韶文化遗址可代表。
    公元前30世纪前后,本县种植业已经兴起,原始农业较为发达。以浒西庄为代表的庙底沟二期型仰韶文化遗址在境内分布较多。
    约前28世纪至前21世纪,以赵家崖、客省庄二期型文化和王烧台等仰韶龙山型文化为典型。这一时期种植业有新的发展,粮食种类增加,除人主食外,还用作饲养马、牛、羊、猪、狗、鸡等畜禽,且有富余和储存。
    约公元前23世纪,武功境内居住着由炎帝姜姓部落分离出来的有邰氏部落。有邰氏之女姜嫄,怀孕生子,虽几经抛弃而不死,故名弃。弃小时候就以种植麻、菽、麦为戏,成人后遂喜爱耕稼,善“相地之宜”,适时播种,庄稼长得很好,其他部落都来向他学习。此事被尧知道后,便任用弃为农师,号曰后稷。帝舜时仍命他教民稼穑,天下尽得其利,弃因功被封于邰,赐姓姬,为周人始祖。
    夏(前21世纪至前16世纪)
    夏王朝建立之初,划全国为九州,今武功地区属雍州。
    此时以武功为中心的周人向四面发展,活动范围迅速扩大。
    夏帝孔甲时(约前18世纪初),夏后氏政衰,诸侯多叛,“去稷不务”。太康时弃之后代不窋,因而丢掉了“后稷”的官职,逃奔于戎狄之间。
    当周人传至公刘作首领时(约前16世纪),为了躲避夏帝桀的暴政,公刘率领族人离开祖居的邰地,越过梁山,进入豳地(今彬县、旬邑、长武一带)开荒种田而定居。
    商(前16世纪至前12世纪)
    夏帝桀被商汤所败,武功地区为羌、戎、狄人占据。武丁当政时(约前13世纪),发动了规模很大、时间很长的伐羌战争,直到帝小辛、辛小乙时还未停止。有邰地区长期被战争所困扰。
    周
    周人首领古公亶父,因受戎、狄不断侵扰,不得安宁,遂又率领部族由豳地南逾梁山,循漆水,过有邰,西行至岐山下之周原,垦种荒地,发展农业,使周族很快强盛起来。 
    周宣王元年至六年(前827~前822),关中大旱。自元年起旱,至六年始雨。
    周平王元年(前770),平王东迁雒邑(今河南洛阳),史称东周。秦襄公护送平王有功,被封为诸侯,并赐岐(今岐山)以西之地,使其自行从戎人手中夺取,时邰地亦常被戎人侵占。
    周平王二十一年,秦文公十六年(前750),秦文公打败戎兵,得周在岐地之余民,献岐以东于周,邰地仍属周辖。
    周桓王六年、秦宁公二年(前714),秦兵过有邰,击荡社(今西安市东南)。之后,邰遂为秦地。
    周襄王五年,秦穆公十三年(前647),晋旱,求助于秦,穆公下令周原地区包括邰地在内的百姓运粮至渭河岸边,然后装船沿渭入黄济晋。秦粮船自雍(今凤翔南)至绛(今山西绛县),络绎不绝,史称“泛舟之役”。
    周显王十九年、秦孝公十二年(前350),秦迁都咸阳,在势力所及范围普遍设县,置令、丞。武功县即为本次始置,治所在渭河南今周至、眉县之间,今武功南、西部为邰县,北部为美阳县。
    秦
    秦始皇二十七年(前220),始皇首次出巡,从咸阳沿渭水北岸西行,过邰、美阳,到陇西郡后折向北,经回中宫(今陇县境)返咸阳。同年,秦始皇在全国修驰道,其中一条经兴平过今武功南部入甘肃。
    秦始皇三十五年(前212),调集70万民工、隐宫(受宫刑者)、刑徒,建阿房宫和骊山陵,邰及美阳均有民工服劳役。近年,在该两处发掘的残砖上刻有“工”、“美阳工”可证。
    汉
    汉王元年(前206),灭秦。西楚霸王项羽封秦降将章邯为雍王,都废丘(今兴平东南),邰、美阳、武功均属雍。不日,刘邦接受丞相萧何举荐,拜韩信为大将,韩信遣将军周勃、曹参、樊哙还定关中,攻取邰,进而围章邯于废丘。
    汉王二年(前205),周勃、樊哙、曹参合力攻破废丘,章邯自杀。是年,关中大旱饥,米斛万钱,人相食,刘邦使民就食于巴蜀。
    惠帝三年(前192),征调长安周围600里内(包括邰、武功)男女146000人筑长安城,30日而罢。
    惠帝五年(前190),又征集长安周围600里内男女145000人筑长安城,30日而罢。
    武帝元光年间(前134~前129),成国渠建成。自今眉县引渭水东北行,过漆水,至兴平入蒙笼渠。灌今眉县、扶风、武功、兴平、咸阳部分田地,并收关中西部漕运之利。
    武帝太初元年(前104),改左、右内史、主爵都尉为京兆尹、左冯翊、右扶风,合称三辅。武功、邰、美阳均属右扶风管辖。
    武帝天汉元年(前100),中郎将苏武(武功人)奉命送匈奴使者北还,因副使张胜与在匈奴的汉人谋杀匈奴丁零王卫律事败,苏武被扣。拒降,匈奴令武居北海(今贝加尔湖)牧羊。
    昭帝始元六年(前81),匈奴放苏武回汉,被扣达19年,汉授武典属国之职。
    平帝元始元年(1),群臣盛陈王莽“功德”,“宜赐莽安汉公,增其户畴爵邑。”太后下诏以莽为安汉公,谥封二万八千户。
    元始五年(5),以武功为“安汉公”王莽采地,改名汉光邑。
    新莽居摄二年(7),东郡太守翟义起兵反莽,自茂陵以西至汧二十三县响应,拥众十余万。槐里(今兴平)赵朋、霍鸿自称将军,烧官寺,杀右辅都尉及邰县(今武功)令,后被莽军镇压。翟义、赵朋等败死。
    新莽天凤二年(15),王莽托古改制,百官、宫室、郡县尽易其名,改封地武功为新光。
    刘玄更始元年(23),析县人邓晔起兵讨莽,二辅皆应晔。邰县严春与茂陵董喜、槐里汝臣、盩盩厔王扶、杜陵屠门少等,各以数千之众,假号汉将,会兵长安。九月,刘玄兵入长安,王莽被杀,碎解其尸。
    汉明帝永平八年(65),复改新光为武功县,自渭河南移县治于故邰城。
    永平十年至十二年(67~69),是时连年丰收,粟每斛三十钱,牛羊满野。
    汉安帝永初二年(108),陇西诸郡羌人因徭役繁重,起兵东入三辅。西域都护副校尉梁瑾,于武功、美阳间连破羌众。
    汉永初五年(111),先零羌大举进犯北部边境,居民大量南迁,来自安定郡的边民,多半迁居美阳及武功北部一带。
    汉灵帝中平二年(185)胡人北宫伯玉、李文侯率汉、羌等族众起兵,拥金城人边章、韩遂为将,东攻三辅,行至美阳、武功间,被司空张温统董卓兵所破,败走。
    三 国
    魏明帝青龙元年(233),司马懿令卫臻扩修汉成国渠,上引汧水自陈仓(今宝鸡市东)至咸阳西(今渭城区阳陵东南),增灌田地千余顷。
    西 晋
    武帝泰始三年(267),置武功郡,领武功等四县。
    东晋及十六国
    晋元帝永昌元年(322),武功男子苏抚“化为女子”。
    安帝义熙十四年、夏赫连勃勃昌武元年(418)十一月,赫连勃勃入长安,关中为其所有。十二月称帝,此时,武功、美阳均属夏之北秦州。
    南北朝
    北魏太武帝神三年(430)十二月,夏之武功、长安等处守将皆逃走,关中悉为魏有。
    太武帝太平真君六年(445),省武功、入盩厔。
    孝文帝太和四年(480)四月,雍州氐族齐南王反,杀美阳(今武功)县令,被斩。
    孝庄帝永安三年(530)三月,将军贺拔岳、副将尔朱天光智攻万俟奴将尉迟菩萨于武功渭水两岸,生俘3000人,降步兵万余人,尽得其辎重。
    西魏文帝大统元年(535),武功人苏绰,任大行台左丞,受命始制文案程式,朱出墨入及记账、户籍之法,后世多有尊用。
    西魏大统十二年(546),大行台尚书、司农卿苏绰去世,年49岁。魏丞相宇文泰痛哭流涕,亲为送葬。
    大统十三年(547),于成国渠过漆水处设六斗门以节制水流,习称六门堰。
    北周武帝天和元年(566)秋七月,筑武功城于中亭川(今武功镇)。十一月,周武帝观武功城。
    武帝建德三年(574),撤武功郡,别立武功县于中亭川新城。
    隋
    文帝开皇二年(582)三月,尚书李询亲自监督民工开渠引杜阳(今麟游)水于三畴原(今扶风、武功境),灌两县田地数千亩。又在武功东南乡开永丰、普济渠(今普集街乡境)。
    开皇十七年(597)十二月十六日(598年1月28日),岐州刺史李渊之夫人窦氏生次子李世民(唐太宗)于武功别馆(另有李世民生于开皇十八、十九年之说)。
    炀帝大业十三年(617)十月,李世民率刘弘基、长孙德顺、杨毛等将,沿渭水北岸西进,至武功南趋,渡渭后东折,经盩厔、鄠县直指长安。
    唐
    高祖武德元年(618)七月,薛举袭扰岐州(今凤翔一带),李世民率刘文静等以拒。世民病,委文静统军,嘱其免与争锋,宜持久。文静冒险,战败,兵退长安。
    武德二年(619)九月,高祖杀户部尚书刘文静。文静,武功人,首与李世民筹划起兵,因官位在裴寂下,有怨言。旋被人陷害,寂遂劝高祖杀之。
    武德三年(620),分武功与始平接壤地设扶风县(治所在今长宁乡政府驻地),太宗贞观元年(627)复撤。
    武德四年(621),隋重臣苏威(武功人)求见高祖,被拒,旋死,年82岁。
    武德六年(623)十二月初九,位于本县南乡的武功宫(原称武功宅,武德元年改)被改为庆善宫。
    武德七年(624)十月初一,高祖至庆善宫,二十四日猎于围川(今水一带)。
    太宗贞观元年(627),全国基本统一。二月,划全国为十道,道下设州、县。武功属关内道。
    贞观二年(628)春,关内(含武功)。大旱,民多卖子女。三月,太宗遣使巡察各地,出府库金帛赎取饥民所卖子女还家。
    贞观四年(630)十月,赦武功等处死罪以下囚徒,免武功全年租赋。
    贞观六年(632)九月,太宗至其出生故宅庆善宫,与群臣宴集并赏赐当地故老。太宗欢甚赋诗,起居郎吕才谱成乐曲,配以管弦,名《功成庆善乐》,使儿童为九功之舞。太宗此行停留七日后还京。
    贞观十一年(637)冬,太宗猎于武功,赋《冬狩》诗。
    贞观十六年(642)十一月十五日,太宗又猎于武功。二十三日,赐所过六县高年孤、疾等人毡、衾、粟、帛,至庆善宫,欢宴武功故老,故老与帝“涕泣论旧事”,并喜极纷起为舞,为太宗祝寿。
    高宗龙朔三年(663)三月,发陇、雍、同、岐等15州民修长安蓬莱宫。武功民工自在其中。
    咸亨二年(671),引卒(670--727)水,开升原渠,至武功六门堰与成国渠合。
    唐初,骆宾王,义乌人,七岁能赋诗,曾任武功主簿,为“初唐四杰”之一。后随徐敬业起兵反对武则天,兵败,不知所之。
    武周天授元年(690)三月,被武后称为“南衙宰相”、打过武后宠侍薛怀义的武功人苏良嗣去世,年85岁。
    睿宗景云元年(710)苏瑰卒。瑰字昌容,武功人。累宫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三品,封许国公。睿宗即位,进左仆射。瑰为宰相,力陈当世利病甚多,于时政甚有补益。
    玄宗开元二年(714)十一月,葬殇(少)帝李重茂于武功西塬。重茂时年17岁,谥曰殇皇帝。
    开元十五年(727),苏卒(670--727)。,字廷硕,武功人,以文章名世,与张说齐名,称“燕许大手笔”。
    天宝十五载(756)六月初八,安禄山叛军入关。十一日,玄宗与杨贵妃兄妹及诸姊、皇子皇孙等仓皇西逃。十五日,从马嵬驿出发西行,经长宁到武功县城。十六日,从武功出发继续西行入蜀。十月,以宰相房琯为招讨西京、防御蒲、潼两关兵马元帅,兵部尚书王思礼为副,组成南、中、北三军。中军驻武功。旋以中、北军在咸阳与安军接战,房军大败。
    肃宗至德二载(757)正月,安禄山被其子庆绪所杀。二月,肃宗回到凤翔,唐将王思礼驻军武功,兵马使郭英义驻武功东塬,王难得驻西塬。叛军攻武功,郭英义面部中箭逃走,王难得望之不救,亦逃走。四月,以郭子仪为天下兵马副元帅,攻长安。五月,郭子仪为安守忠所败,退保武功。闰八月,唐将崔光远、行军司马王伯伦、判官李椿率军于骆谷破叛军,乘胜追至中渭桥(咸阳东)、京城苑门,时叛军屯武功,闻讯烧营回军援长安,击溃唐军。九月,长安收复。
    代宗广德元年(763)七月以后,吐蕃乘安、史之乱以来唐西北边境军力空虚,联合党项、氐、羌等20余万人,对唐军发动进攻,前锋深入到奉天(今乾县)、武功一带。十月,联军攻破长安,代宗逃往陕州。郭子仪裨将王甫入长安,结少年扰敌,吐蕃兵退走。下旬,高晖引吐蕃兵又犯京师,进军武功、盩厔、奉天等地。
    永泰元年(765)十月,代宗下诏亲征,邠宁节度使马璘,以50骑击杀吐蕃前锋游兵400余人于武功东塬。
    大历八年(773),一大鸟出现在武功城,因其形状怪异,见者皆惊诧呼噪,神策军行营将张日芬将其射杀。此鸟肉翅狐首,足有爪,翅展四尺,状如蝙蝠。
    大历十二年(777)十二月,京兆尹请修六门堰,朝廷许之。
    德宗贞元三年(787)八月,吐蕃联合羌、浑之众侵扰、陇,连营数百里,京师震惊,派神策军将石季章率兵三千戍武功。
    宪宗元和四年、(809)正月初六,本县人张英奴因撰写《回波辞》而被加以“惑众”罪名杖死。
    懿宗咸通三年(862),开通升原渠,灌扶风、武功三畴塬田地。
    咸通十一年(870),咸阳县民薄逵等上言,以六门堰淤塞,沿成国渠之地不得灌溉,请借公库钱修浚,渠通后以得利户之水税偿还。诏准,命武功令李频雇民专其事。至十三年(872)始完工。渠长300里,灌武功、兴平、咸阳等县农田,“谷以大稔”,获益居关中各渠之首。
    咸通十四年(873)三月,诏令大德僧数百人于法门寺(今扶风法门镇)迎佛骨,“从京城至寺三百里间,车马日夜不绝”。过武功时,僧俗男女,守候道旁,顶礼膜拜,争献布施,至倾尽家财而不计。
    僖宗中和元年(881)三月,唐宥州刺史拓跋思恭屯武功。七月,唐忠武监军杨复光遣牙将王建等率兵八千进驻武功。
    中和二年(882)正月,唐以拓拔思恭、王处存、李孝昌为京城西、东、北三面都统,杨复光为南面都监使。四月,唐诸路军进逼长安,武功以东至京西均有兵营。
    昭宗天复元年(901)十一月,朱全忠自长安继续西进,凤翔李茂贞遣将符道昭领兵万余屯武功以截其锋,为全忠将康怀英所败。次日,全忠至武功。
    天复二年(902)正月,朱全忠兵屯武功。四月,朱全忠再败李茂贞于武功、兴平间。五月,全忠兵发凤翔。
    五代十国
    后梁太祖开平元年(907)四月,武功属大安府辖。
    开平二年(908)四月,凤翔、邠、蜀联军5万谋攻长安,后梁同州刺史刘知俊在武功、漠谷间迎战,联军大败。
    后唐庄宗同光元年(923)十月,后唐灭后梁,以大安府复为京兆府,武功仍归京兆。
    明宗天成元年(926)四月,洛阳兵变,庄宗被杀。庄宗长子魏王李继岌率伐蜀兵2万返回。行至兴平,闻洛阳乱,复退驻武功,旋自杀于咸阳附近渭河南岸,其军东还。
    长兴元年(930)九月,武功令薛文玉因勒索百姓,激起民变,三千民众执竿入县城,击官吏,分县库。
    后晋高祖天福三年(938)十月,后晋以西都长安为晋昌军,武功隶之。
    后汉高祖天福十二年(947)二月十五日,沙陀人刘知远在太原称帝。六月,知远至大梁,改国号为汉,史称后汉,知远为后汉高祖。次年(948),武功始归后汉。
    后周太祖广顺元年(951),郭威即位,改国号为周,史称后周,都汴京(今河南开封),郭威称后周太祖。武功属后周。
    宋
    太祖建隆元年(960)正月,宋朝建立,史称北宋,武功属宋。
    开宝九年(976)十月,赵光义即位,以太祖子德昭为永兴军节度使兼侍中,封武功郡王。时武功郡属永兴军路。
    仁宗天圣(1023-1032)中,夏人侵犯边境,自新平(今彬县一带)以下遭屠杀抢掠,凶讯传至武功,民情大恐。知县种世衡组织县民子弟习骑射。不数月,远近皆知武功人善射,金人遂不敢轻易进犯,全境百姓均赖以安。
    神宗熙宁元年(1068),著名理学家张载,应武功主簿张山甫之邀,讲学于县城(今武功镇)南关外之绿野亭。
    哲宗绍圣元年(1094),卫尉少卿游师雄(武功县人),针对庆历以来夏人不断掳掠和边臣施置之利弊、朝廷谋议之得失,向哲宗提出今后御敌之要务六十条(一说十六条),时称“绍圣安边策”。
    绍圣四年(1097)七月,直龙图阁、陕州知州游师雄死,葬本县(今武功镇)西北八里。
    徽宗崇宁元年(1102)秋,西安府14县举行贡生会试,考取人数武功居第一。
    崇宁二年(1103)春,奉上年十二月命各地建立县学之谕,上级拨官钱五十四万,本县儒学在县署东北(今武功镇学前街西段)建成。
    高宗建炎二年(1128)正月,金将娄室攻破长安。三月,金兵攻占凤翔。从此关中西部长期为宋、金争夺之地,武功当其要冲,深受战乱之苦。
    宋绍兴四年、金太宗天会十二年(1134),县城(今武功镇)北郭报本寺大佛旁数里长窑洞坍塌,压死千余人。传此窑洞为唐僖宗广明至中和时(880~885),当地百姓为避黄巢起义军而开凿,后一遇社会动荡即逐次加深而成。
    宋绍兴十年、金熙宗天眷三年(1140)五月二十八日,宋军拒金兵于石鼻寨(今宝鸡县虢镇西北汧河东岸)。金将撒里合受伤退守武功。六月初六日,宋军统制李师颜以骑兵追击,金兵退出扶风、武功。
    宋孝宗隆兴二年、金世宗大定四年(1164),敕赐石佛寺为“吉祥禅院”。十二月,宋、金和议又成,称叔、侄之国,武功仍属金统治。
    大定十六年(1176),敕赐唐庆善宫更名为“崇教禅院”。
    大定二十九年(1189),改武功县为武亭县。
    宋理宗绍定三年,蒙古窝阔台汗二年(1230)六月,蒙古拖雷率军攻破长宁。十月,蒙古兵大举入陕,武功遂为其势力范围。
    宋宝祐元年、蒙古蒙哥汗三年(1253),蒙古大封同姓,忽必烈受关中封地。时武功遭多年战乱,破坏严重,人口不足一万。
    元
    世祖至元十六年(1279),灭南宋,统一中国。蒙古、回、色目人大量内迁,军队就地屯田,武功军田之名,由此而得。
    至元二十年(1284),武亭县复名武功县。
    至元二十四年(1287)六月,设陕西屯田总管府,稽查管理各县闲田。时在长期战乱之后,武功人民死伤逃逸过半,田园荒芜,“闲田”甚多。
    顺帝至正十七年(1357)十月,刘福通农民起义军(红巾军)骁将李喜喜、白不信、大刀敖等率军围攻凤翔,元将察罕铁木儿率骑兵自长安西进凤翔解围,途经武功屠掠一空。
    至正二十二年(1362)三月,元将李思齐与张良弼不和,战于武功,李败走。
    至正二十八年(1368),李思齐遣部将商暠踞武功。
    元末,张良弼、李思齐踞本县期间,给县城四角增设炮楼,并根据东、西塬地形,增筑12个卫城。
    明
    太祖洪武二年(1369)三月,明镇国上将军耿炳文,从大将军徐达入陕。元将张良弼、李思齐分屯武功东、西塬,耿炳文伺机进击。历数战,李思齐败逃凤翔,张良弼溃退庆阳。
    洪武三年(1370),朱元璋封九子、一曾孙为藩王。其次子朱樉樉为“秦藩”。十一年(1378),朱樉樉始至西安就藩,武功有其“汤沐地”32826亩,所收租赋直归王府。
    洪武九年(1376),长兴侯弟、都督耿忠统兵万余屯戍关中,以备残余元军袭扰。耿本人则长驻武功而控制全军。
    洪武十八年(1385),武功人马京赴京会试,考取二甲第一名进士,授翰林院编修。
    成祖永乐二年(1404),马京官至行部左侍郎,辅导皇太子高炽。
    宪宗成化二十年(1484),久旱,岁大饥,武民流移者十已六七。李侍郎来赈关中,至武功进士丁璿家,见其妻无以为食,遂以自己全部薪俸救助,后丁妻仍以贫死。同年,陕西参政谢绶组织修“通济渠”,自宝鸡阎家营行水至武功“三江口”(今川口处),灌田116顷。
    孝宗弘治八年(1495),陕西提学副使责成武功知县宋学通,将绿野亭改建为绿野书院。
    弘治十五年(1502)春,康海殿试中旨,登三甲第一,授翰林院修撰兼经筵讲官。康为明、清两代陕西所中三状元的第一人。
    武宗正德五年(1510),宦官刘瑾(兴平人)被武宗下诏凌迟处死,康海以同乡受株连,被削职为民。
    正德十四年(1519),康海在其父搜集资料的基础上,历时一月纂成《武功县志》三卷七篇,被后人尊为“志乘标则”,“海内第一”。
    世宗嘉靖二年(1523)秋,乾州人樊伸等聚众十余万起义,后在官兵围攻下,拟由武功南渡渭河,西去郿郿县铁炉寨联络矿场兵、工时,被武功知县姜恩事先在沿河各渡口设防堵截而受阻,后被残酷屠杀。
    嘉靖十九年(1540)十二月十四日,康海病逝,年66岁,葬于武功县(今武功镇)城南浒西庄。
    嘉靖三十四年十二月十二日(1556年1月)午夜,华县发生大地震,波及本县,境内屋宇毁坏,人畜伤亡,随处可见。
    神宗万历二十五年(1597),据文献记载,玉米约于本年前后传入武功等县濒渭地带。
    万历四十八年(1620),入冬大雪,到次年二月始止,民冻馁而死者比比皆是。
    思宗崇祯二年(1629),全省仍大旱,裁武功邰城驿冗卒,以节省粮饷。被裁者无以为生,多参加高迎祥、王大梁等农民起义军。
    崇祯七年(1634)闰八月,各地义军蜂起云涌,转战山、陕。十月,各路义军20余万聚集关中,其中马守应军驻武功。
    崇祯八年(1635)五月,明将张全昌率军自咸阳至兴平东,马守应出兵迎击,自武功向东连营50里。十月,闯王高迎祥出乾州至武功,明将洪承畴追袭,高率人马自武功分道渡渭入盩厔。
    崇祯九年(1636),明解军饷西去岐山途中,至武(功)、扶(风)交界处,被农民起义军截获。陕西当局令武、扶、岐三县分赔。武功知县张含光以庙宇隙地树木赔付,未扰民。
    崇祯十年(1637)八月十四日,自汉中出栈道沿渭河东进的李自成联军,被明陕西巡抚孙传庭率军阻挡于武功。
    崇祯十一年(1638),活动于岐、扶、武功一带的农民起义军,被明将左良玉、曹变蛟多次追袭,损失巨大,逐渐不支。
    崇祯十三年(1640),陕西连年旱蝗,武功境内树皮草根皆食尽,县北之民争食崖间白土,后多癃闭致死。
    崇祯十七年(1644)正月,李自成在西安称王,国号大顺,年号永昌,并普遍建立地方政权,武功属西安府。
    清
    世祖顺治三年(1646),明将贺珍与清军大战于武功,贺珍败退,渡渭入南山。
    顺治十六年(1659),奉文裁明代屯卫军地属县,设左、右、中、前、后五卫以统辖,地名均称寨,杂于各里。
    圣祖康熙元年(1662),由知县李绍韩主持,邑人张文熙纂辑的首部《武功县续志》刊刻问世。
    康熙八年(1669),奉旨豁免本县河水冲毁田6382亩的赋银286.75两。
    康熙十五年(1676)十一月,大雪深数尺,树裂井冻,渭水结冰坚可行车。
    康熙二十年(1681),康海墓被盗掘。
    康熙二十一年(1682),本县原额地丁起存银23739.8两,奉令全行豁免,并诏发帑金,赈济邑民。
    康熙二十二年(1683),分兴平、武功、扶风渭河南地,设西安驻防兵马厂。武功境内厂地东西长52里,南北宽3~5里不等。
    康熙二十四年(1685),公差解饷银上省,至扶、武交界处被劫。西(安)、凤(翔)二知府会审,先拟由扶、武两县赔偿,后在两县绅民力争下,乃以该处为西、凤两府交界,非单为扶、武两县界为由,改由两府所辖各州、县均赔。
    康熙五十四年(1715)六月,民间遍传朝廷采童女,武功一时嫁娶殆尽。
    康熙五十九年(1720)为催科方便,奉文编乾州在本县的寄种户为一里,名“寄庄里”,至此全县增至十四里。
    康熙六十年(1721),因连年旱涝,本年全县赋银24125.7两,奉文全部豁免。
    世宗雍正五年(1727),颁行“社仓法”,县境内各镇均建社仓一所。本县始行“以粮载丁”的赋役制度,即将丁银摊入地粮一并征收。
    雍正九年(1731)因连年大旱成灾,奉文免征本年全县粮赋银22524.9两。奉文改原明秦藩采地租赋属县,以更名里统之。地杂于各里,实无村落。
    本年,关中著名学者、邑人康吕赐逝世,年88岁。
    雍正十一年(.1733),由沈青崖任总裁,王以观任监订,知县沈华等40人任编采的《武功县后志》纂成刊行。
    高宗乾隆四年(1739),邑人孙景烈中进士。
    乾隆二十六年(1761),知县玛星阿请孙景烈校注康海《武功县志》并编选《康海文集》,当年予以刊刻印行。
    乾隆二十九年(1764),邑人赵和璧捐银500两,交质库营息,作为书院、义学师生生活学习之补贴。
    乾隆四十七年(1782),豁免本县及盩厔渭河坍没地2189.39亩租赋。
    乾隆四十九年(1784),自乾隆四十六年(1781)由知县钱汝器开始纂修的《武功县续志》,至是年方由后任知县黄景略增删完成并付梓。今佚。
    乾隆五十年(1785),观音堂90岁老人何敬,因与儿孙五世同堂,和睦相处,奉旨旌赏黄绢一匹和“盛世休徵”金字匾一块。
    仁宗嘉庆十一年(1806),邑人彭某,受周围农民起义军影响,通过少年耿栖梧联络民众,登名造册,意在举事,被人告发后失败。
    嘉庆十五年(1810),邑人杨肯堂捐钱400串(每串千文),交质库生息,用作书院及义学师生学习、生活之资。
    嘉庆十八年(1813)冬,知县张树勋主持修纂的《续武功县志》完成并付印问世。
    嘉庆二十年(1815),县境内疫痢流行,人畜死亡严重。
    宣宗道光四年(1824),渭水冲毁本县地368.2亩。
    道光二十七年(1847)一月,清廷户部议准武功县开垦渭河边马厂地33.46顷。七月,又议准兴平、盩厔、武功开垦马场地65.04顷,均照旧例升科纳赋。
    文宗咸丰三年(1853)五月,清廷下令增加本年田赋六成。十月,又下令“借”征明年钱粮,并限令明春征完。武功民不聊生。
    咸丰八年(1858),本县开征烟土厘金。因据本销、外销数量分别征收,故全年征、解无定额。
    穆宗同治元年(1862)六月,受当局蒙骗,武功、兴平两千余民众前往咸阳,与围城的回民起义军大战,结果惨败。仅武功赴咸阳民众死亡即达781人。本年,回民起义军在县东、南20余村与当地豪绅组织的民团作战,各村民团共死亡263人。
    同治二年(1863),县内25村死于回民起义战乱中的男女共156人。
    同治五年(1866),太平天国张宗禹部出入于本县境内各村寨。
    同治十一年(1872),本县奉命禁种罂粟。
    德宗光绪元年(1875),停征烟土厘金。
    光绪八年(1882),境内大雨成灾,知县李嘉谟发薛固镇义仓积粟,以赈灾民,并请求上司豁免当年粮赋。罂粟种植又成泛滥之势。本年起,县内恢复开征烟土厘金。
    光绪十四年(1888)元月,奉命刊布钦定《武功县差徭局章程》。章程规定按民地正赋银一两,加收差钱357文,全县共可加收制钱2120串360文,用以支差,此外不许超收。
    是年,知县张世英总纂的《武功县续志》刊刻出版。
    光绪十八年(1892)七月,黄昏后星殒如雨。
    光绪二十三年(1897)六月,奉陕甘总督令,更订鸦片纳税新章。规定水地罂粟每亩纳税银三钱,川塬旱地二钱,山坡地一钱二分。种植罂粟又成合法。
    光绪二十六年(1900),渭、漆河暴涨,渭河流量11500立方米/秒;漆水河流量2260立方米/秒。
    光绪二十七年(1901),为筹集“庚子赔款”,本年起,每田赋正银一两,附加差徭银四钱,原钦定《武功县差徭章程》自废。
    光绪二十九年(1903),本县撤儒学署,成立学务局。
    光绪三十一年(1905),本县裁教谕,改设视学。成立初级师范学堂,学生20名。
    是年《武功县乡土志》纂成并石印刊行。本志由南乡人张尚谦、张尚龄主笔墨,党桂森、张闻多主采访,知县高锡华总其成。
    光绪三十三年(1907)正月初一,为营救扶风县群众领袖张化龙,本县西部各乡村聚集万人,协同扶、岐、郿等县共十多万人围困扶风县城。
    光绪三十四年(1908),县教育分会奉命成立。
    是年春,本县水渠乡郑三善,在同盟会员张仲良的谋划下,同知县刘升槐、省禁烟委员黄秉潍的敲诈勒索罪行进行面对面的斗争。
    溥仪宣统元年(1909),焦易堂经井勿幕介绍加入同盟会。
    宣统二年(1910),同盟会员焦易堂任武功县劝学所所长,焦首次在本县提出禁止妇女缠足的主张。
    是年,武功同盟会成立。
    宣统三年(1911)十月底,为响应武昌起义的胜利,武功城乡民众纷纷举起“兴汉灭旗”白旗,拥入县城游行。
    十一月,清残余势力进行反扑,凤翔、乾州告急。武功新军领导人组织民团1200人分兵驰援,与清军连战三个多月,解凤翔、乾州之围。
    中华民国
    民国元年(1912)
    春,袁世凯派毅军赵倜部“援陕”,进驻武功及兴平。赵军一到驻地,即四出劫掠,后被革命军赶出潼关。
    4月,张仲良被选为陕西省临时议会议员。
    12月,焦易堂被选为省第一届议会议员,旋由省议会推举为国会议员。
    民国3年(1914)
    元月,设关中、榆林、汉中三道,本县属关中道。
    4月7日(农历三月十二日),白朗义军从盩厔分两路北渡渭河,一路经普集(今普集街)到武功县城(今武功镇),知事赵德容逃匿。县署三班总管、哥老会首领马逵,受全城商、民之托,出城用哥老会暗语与白军中的哥老会哥弟搭话,送其白银600两(一说10000两)、烟土1000两,白军即不再入城,径直北上经临平开往乾县。另一路经马坊(今普集街乡的柳林、高王等村)、长宁、乾县王乐、薛禄等镇,直逼乾县县城。
    5月,袁世凯以陕西当局对白朗义军“剿办不力”,派其亲信陆建章为“剿匪”总司令,率北洋军第七师入陕,武功为其重点驻地之一。
    本年,武功官办有邰钱局在县城开业。
    民国4年(1915)
    陆建章入陕后,向各县大量摊派所谓“公债”。本年武功派额为17000元。
    冬,为策应云南护国战争,掀起“反袁逐陆”斗争,焦易堂参加了陕西革命党人康毅如、王绍文、李养初、吴希真等在西安的秘密集会。会上决定组织讨袁义勇军,并确定了具体行动方案和有关人选,旋因事泄未果。
    同年,焦易堂出资在故乡河大村办起了女子小学堂,首先将自己的女儿焦敬礼送进学校。后因生源缺乏而停办。
    民国5年(1916)
    元月末,焦易堂、李向荣参加了陕西讨袁义勇军西路司令吴希真在乾县五凤山召开的秘密会议。会议决定2月17日(农历正月十五)晚,关中西部各县同时夺取地方武装。后因有人被捕叛变,起义计划落空。
    6月,陈树藩替代陆建章,任陕西督军兼省长。陈一上台,就以节约开支,裁掉禁烟总局,撤回派驻各地的禁烟委员,暗使武功、兴平、扶风等数十县广种罂粟,每亩征款9元。被新闻媒体揭露后,又以禁烟为名,大肆敲诈勒索。
    民国6年(1917)
    2月7日,著名秦腔剧作家范紫东奉委署理武功知事。
    4月,焦易堂在省议会提出禁止妇女缠足法及施行法共37条。
    同月,郭坚统领的陕西警备军由西安开往凤翔途经武功时,因“强索车马,勒供支应”而被民众呈控于省督军府。
    民国7年(1918)
    2月10日(农历除夕),革命党人李向荣、张仲良、黄彦英、焦步辕等带领各自组织起来的反陈(树藩)武装,攻克武功县城。知事李子瑜和总管马逵逃遁,支应局总管张围州被杀。张仲良之子在攻城时阵亡。
    同月,李向荣和焦步辕在增援岐山靖国军与陈树藩军的战斗中牺牲。
    同月,广州中华民国军政府大元帅孙中山委焦易堂为陕西劳军使。
    秋,陈树藩派驻武功的直军张鸿远被靖国军郭坚部赶走。11月,张鸿远又攻占武功。
    民国8年(1919)
    元月,靖国军卢占魁、郭坚及滇军第八师叶荃所属各部与陈树藩、奉军许兰洲、直军张鸿远、张金印等部30营大战于武功、兴平、乾县接壤地区。双方攻战多日,互有胜负。武功县城被张鸿远、张金印占领。
    本年,靖国军总司令于右任派张仲良为驻四川代表兼讲武堂陕籍学生监督。
    民国9年(1920)
    春,直军张鸿远部仍驻武功。
    4月,靖国军第三路第一支队杨虎城率千余人,全歼张鸿远部,进驻武功。
    12月16日(农历十一月初七)晚8时许,地大震。声如狂风怒吼,房屋轧轧作响,鸡飞犬吠,人人惊恐。普集街一里多长的街道上,沿街民房霎时全部向东倾斜。
    同月,武功筹赈分局成立。
    民国10年(1921)
    3月18日,西安《鼓昕日报》载:由于近几年水旱灾害频仍,武功县积欠支差款项白银一万余两,刻下每镇催缴欠款的差警不下40余名,薪水、口食、车价等项每月即达制钱三四百缗(串)以上,似此状况,犹如雪上加霜。
    7月10日,冯玉祥诱杀靖国军第一路司令郭坚于西安。靖国军二、三、四、五路先后受直系军阀和镇嵩军刘镇华改编。至此,靖国军只有杨虎城一支力量仍然坚持在武功。
    12月14日,陆海军大元帅孙中山发布“任命焦易堂为大本营参议”令。
    本年,杨虎城拨银元三千,开办大庄新民高等小学(今雸湟殿小学)。次年,于右任到武功后亲为该校题写校名。
    民国11年(1922)
    3月23日,于右任在杨虎城的敦请下,由于凤岗带队护送到达武功,杨率军民近千人出城欢迎。
    同月26日,杨虎城部在乾县铁佛寺截获甘军张洪涛所购过境枪械1000余支,子弹近60万发,增强了战斗力。
    同月,于右任重组靖国军总司令部及武功行营,任命杨虎城为第三路司令,李夺为第一路司令。
    4月22日拂晓,杨虎城部一举攻占兴平马嵬镇,全歼直军二十师阎治堂的两个整营。次日,阎即纠集郭金榜、柴云升等部约3万人反扑,杨军奋勇抵抗,战斗极为激烈。终因孤军应敌,力量单薄,被迫退回原设防之长宁、普集(今普集街)、贞元之插柳、西岭,大庄之史家等地坚守。
    5月初,阎军倾巢全线猛攻。杨与超过自己十余倍的阎军在武功东部从南到北数十里战线上血战半月,寡不敌众,于5月5日夜撤出武功县城西去。
    民国12年(1923)
    本年起,缴纳田赋由银两改为银元。原民粮征银一两,按荒银1.897两的比率折收银币3元。
    西(安)宝(鸡)公路武功段,奉命征集本地民工,沿长宁至贞元至县城至扶风一线的古驿道修成。宽约4-6米,黄土路面。
    据陕西省邮政局调查,本年全县人口数为143652人。
    民国13年(1924)
    元月,中国国民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焦易堂以陕西省代表身份出席了大会。
    春,国民二军第十二混成旅党海楼团进驻本县普集、大庄、县城等地。该部成份复杂,纪律极坏。一到武功,即自委官吏,自定税捐,自征自用,实行军阀独裁统治。
    民国14年(1925)
    春,为抵御驻军横征暴敛和无端骚扰,本县第一个农民自卫武装——“硬团”,在河道村左思明、左信等人倡导下成立。至下半年,县内东乡、南乡凡城墙完好的村寨,都相继成立硬团守护。
    7月中旬,杨虎城军李德升、杨明斋、冯钦哉等部至武功,追击西逃之吴新田军沈仲裴、陈世钰等部。吴军受重创,仓皇奔命。
    秋,霪雨40多天,渭水暴涨,冲毁县境北岸土地1299.8亩,南岸1947.7亩。经呈请豁免田赋库平银70.82两,按银一两1.5元的比例,共折银元106.23元。但实为一纸空文,因为当时官府同驻军予取予求,征调无度,早已没有限额。
    本年,党海楼军王宝发、张春堂部驻大庄,陈生军驻长宁,陈发荣驻普集,所需粮饷杂支,均向驻地及周围村庄摊派勒供。
    民国15年( 1926)
    入春,本县四乡新建硬团的村寨急剧增加,与入村强索钱粮的劣绅、驻军、土匪作斗争。
    3月5日,党海楼派兵到赵村黄家骚扰,被以黄清泰为首的黄家村硬团拒于村外。党海楼闻讯恼羞成怒,增兵围攻黄家村。黄家硬团在全村人的支持下,利用本村城坚壕深的条件,坚持抵御,党军连攻三日不下。此时,附近各村硬团齐来援助,党军撤退。
    3月17日,下寨村逢石佛寺古会,经常摧残东南乡的大土匪康志德(蓝田人)、夏发彦、张黑狗、傅旦娃来逛会,被下寨村硬团发现,报告给首领杨致和。杨即集合周围30多村1500多名团众将他们擒获,并按罪恶轻重,将康、张二人斩首,剁掉夏发彦双脚,傅旦娃为胁从,当场释放。
    4月,左思明带领硬团200多人,将一贯敲诈勒索的河道及附近13村总乡约冯怀德,斩首于村外四郎庙前。
    秋,党海楼部的一个排驻在未建硬团的铺邑村,为非作歹。一晚,南可村硬团派人暗藏在城门洞里,将一名半夜出城的士兵砍死。
    冬,陈生军带一营兵力围攻河道硬团,左信之父左茂及弟森林阵亡。
    冬,河道皇甫村人吴德印,经兴平人曹碧轩在乾县特别支部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这是本县已知的第一个中国共产党党员。
    民国16年(1927)
    元月,吴德印以皇甫村小学校长的身份作掩护,先后介绍张百忍、吴自兴等三人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3月上旬,国民党武功县党部由王克仁、李景弼负责筹备成立。地址在武功镇学前街学署内。
    共青团特别支部在皇甫村小学成立。书记先为姜崇德(中共陕甘区委派),后为吴德印。
    经国民党陕西省党部农民部部长张含辉(中共党员)批准,河道村农民协会成立。会长左思明,副会长左信,直属省农民协会领导。
    4月初,南可村农民协会成立,会长王烈、副会长王四海。
    不几天,冯玉祥叛变革命,省农民协会被迫解散,各县农协亦自行停止活动。
    5月5日,武功县知事王价向冯玉祥密呈:各地硬团林立,违抗命令……均有负固不服情事。冯接呈文后指示王价与县党部和驻军妥商办法。19日,党海楼在驻地薛固镇永渠村,邀请河道硬团首领举行和谈,左信与团员冯圈羊受骗前往,被党杀害后坠石弃尸渭河。
    7月,中共皇甫村支部在本村小学成立,吴德印任书记,受中共陕西省委直接领导。
    9月10日,全县硬团在河道村集会,准备公葬左信和冯圈羊,当晚党海楼部攻入。天明,左思明被抓往县城,数十户房屋被党军烧毁。13日,左思明被杀害于县城西门外。
    官办有邰钱局倒闭。
    民国17年(1928)
    元月1日,武功县救济院成立。
    2月,占驻本县4年的党海楼部东撤。武境大乱,土匪纵横。党拐子(玉琨)踞普集、长宁、薛固;陈发荣占杨陵:永安;常有义驻游凤、魏公;冯逸安踞贞元、大庄;赤亚武(炳文)独霸三厂;张万胜占县城。这些虽都称民军,但无恶不作。全县10镇600余村,无一处不遭洗劫。后甄寿珊部助宋哲元军经50余日追剿,将其各部尽扫。
    9月,上海“中国济生会武功孤儿收容所”成立,王廷选任所长。
    12月,武功救灾分会奉命成立,宗旨为“自养本县灾民”。马屏西被委为分会主任。
    县长委马屏西负责“编修新志材料”,编成上报,获省府“择精语详,殊堪嘉许”的表扬。
    据冯法和著《中国农村经济资料》载:本年末武功人口为179099人。
    民国18年(1929)
    2月7日(腊月二十七日),按救灾分会决议,县城粥厂提前开办,灾民日就餐者两千余人。之后,贞元及各区乡粥厂亦相继开办,总经理张梅庵。
    2月1日至20日,县救灾分会募集到粮、款26宗,合计现金1278元,小麦5.91石,玉米2石。其中:罗月峰捐粮5石、钱100元,张梅庵捐120元,商会100元,李克明70元,马亮50元。
    2月24日,县救灾分会主任马屏西领衔发出第一次《吁请救济书》,省拨面粉500袋,由分会设法从潼关自运赈饥。
    3月,因募借困难,粥厂难以为继,赈济分会通过县府按每亩八分,在全县摊收地亩捐。
    4月,中共西府区委特派员陈云樵结识苏坊陈奇武和赵村黄彦文,鼓励他们组织武装,用游击战打富济贫。于是,陈即联络北乡饥民30多人,在盩厔与栒栒县交界的槐芽等地活动;黄彦文集结100多人,活动于武功、扶风等地。11月下旬,冯玉祥军教导师师部近400人进驻武功,师长支应林立脚未稳,即被陈、黄两支游击队在县城至牛家河一带全歼。
    7月,马屏西亲自赴省,向当局及各报馆和在西安的各慈善团体痛陈武功灾情之烈,灾民之苦,引起了各方的关注。此后,直到22年(1933),先后来武施赈的有华北慈善联合会、汉口同愿实济会、上海济生会和陕西赈济会等。
    本年,大旱持续,灾情加重。下半年,本县灾民大批逃往南、北山区及甘肃、山西、河南等省,死亡急剧增加。当时,武功镇东关只有一个万人坑(或称乱葬坟),到21年(1932),有三个万人坑,其他各镇或大的村落,也都有这种埋葬死者的场地。
    本年夏季始,武功镇、长宁、普集等地先后出现“人市”。夫携其妻,父引其女,头插草标,入市求售者满目皆是。身价最高20多元,最低只有四五元,不够一斗粮钱。当买卖说定,骨肉分离之际,男哭女嚎,撕肝裂肺,致有昏厥倒地,顿时气绝身亡者,其状之惨,让人心悸。
    民国19年(1930)
    元月,黄彦文按陈云樵指示,将游击队向栒栒邑转移,在泾河石桥渡被当地民团截击,伤亡很大。余部被乾县张西坤收编,黄只身返回。4月,黄力图重整旗鼓再起时,遭冯玉祥部袭击身亡。
    3月,甄寿珊将陈奇武游击队收编,任陈为西北民军第七师师长,驻守兴平,兼兴平县长。11月,刘郁芬以一师之众围攻兴平,激战多日。陈在夜间上城巡防时,失足伤腿,遂突围转移麟游。
    4月,以甄寿珊为总指挥,黄彦英为军长的“西北讨逆军”第一路,进驻武功、扶风等处。一切供给,全向当地摊征。
    8月,县长裴作舟被甄寿珊军罗凌霄、李秉乾部拉走,不知去向。
    10月,省政府颁布《陕西省各县编查保甲户口法》,要求推行联保制。本县因灾情继续加重,人口逃亡大半,工作尚难开展。
    秋,蝗虫食禾,所过之处,颗粒不收。
    本年,仍亢旱少雨,塬上夏、秋无收,塬下沿漆、渭可浇之地,虽有庄稼,但已成“白日饥民强要,晚上土匪又抢”的集中地带,全县灾情严重。然而,省、县催征钱粮却急如星火,粮差多达120余人,遍布城乡,四出追索。入冬,灾民啼饥号寒,一片惨象。
    民国20年(1931)
    从元月10日至3月底,马屏西及各界知名士绅,就武功灾情,急电连呈省府,请求“免征税款。”省上一面回电承认武功灾情惨重,又表示无法减缓。一面又急电县长,要求将本年钱粮税款限期“飞速报解”。
    元月22日,省财政厅训令:扶、武提款委员王保龄,因“报解寥寥,殊嫌办理不力”,要其回省销差,而王已不知去向。王在出走前,曾向省财政厅呈报在武功看到的情况:“虽民欠田赋甚巨,而花户死亡、逃外无从追缴者十有八九,目下即有零星收数,亦不敷县府经费开支。”
    2月初,省财政厅派李绍南继任扶、武两县提款委员。李亦因毫无办法,被召回。同月26日,又委阴毓元为雩、武、盩、 郿等县提款委员。阴到武功后即同县长视察各地,并将亲眼所见到的实情呈报财政厅:“武邑三年荒旱,灾情过重,加之兵燹频仍,土匪滋扰,民生凋敝达于极点,灾民无衣无食,专赖赈粮生活。虽民欠田赋甚巨,所有民户,死亡强半,委实征收困难。遑论遍地荒草,村落多毁,即未掩死尸,尚有一万余具。”
    3~4月下旬,视察陕甘党务中央委员、邑人焦易堂,以梓里之情,分别致函省财政厅和省主席杨虎城,代民请求暂缓催征,结果换来的是“万急”的催解代电。
    5月底,华北慈善会结束由该会主办的武功镇第一、二粥厂工作。自19年11月起,半年时间,两粥厂共散杂粮3082.24石,种子102石,杂支经费3340元。
    冬,武功田赋及各项派款,仍由县府派差催征。搜家掠舍,捆绑拷打,致残致死者比比皆是。
    据天津《大公报》及西安《民意日报》调查,本年全县废弃耕地约占总耕地的80%。撂荒原因:人口大量减少,无力耕种。
    本年,经省善后清查处派员会同县长调查“上报全县共种罂粟28012.39亩(按:实际绝不止此数),应征善后专款及军事附加费各为112049.56元,即224099.12元。
    西(安)凤(翔)公路武功段,由县府征派民工修成通车。
    中央国医馆成立,焦易堂任馆长。
    民国21年(1932)
    春,国民政府主席林森偕考试院长戴季陶,由焦易堂陪同视察陕西。到武功后,目睹灾情惨重,荒地极多,焦、戴建议在此设立农林专科学校,林主席应允在中央提议。秋,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通过了戴季陶、于右任、焦易堂、张继等人提议在武功筹建西北农林专科学校(今西北农业大学)的议案。
    3月,开始实行“烟灯罚款”,以示“寓禁于征”。省上分配县上烟灯一万盏,按商一民九向各乡镇分摊,每月每盏商灯罚款0.5元,民灯0.3元,全县每月应收3200元。由于烟灯无法落实给烟民,只好人人负担。
    3月中旬,中共陕西省委通过《关于春荒斗争的决议》,要求西路以武功、岐山等县为中心,领导群众“吃大户”、“缴农”,建立和扩大游击队。
    3月14、15日连降两晚黑霜,麦苗、烟苗全被冻死。3月21日、24日,4月21日,杨陵、贞元、长宁、普集等地农民,先后三次共约2000余人,拿着各式农具去县城“缴农”。与此同时,到贞、长两镇催收田赋的粮头,有的被赶走,有的被拘缚、殴打。
    7月,贞元镇赎马村伊家堡灾民20户,因无食呈请张道芷县长开路条两张,外出“吃大户”。到23年(1934)10月,外出各户陆续返回。回村后,他们尚无栖身之地,而田赋即摊到头上。
    7月底,因“虚糜经费,毫无营业”,陕西省银行宣布将该行武功兑换所撤销。该所开业于上年6月1日,是本县民国以来的首家金融机构。
    下旬,省汽车管理局改武功汽车(管理)分站为售票处。此为本县专设汽车售票业务之始。
    10月11日,同盟会会员、陕西辛亥革命元老、本县人张仲良病逝于西安。23年(1934)12月15日安葬于武功南仁祖茔。
    民国22年(1933)
    元月,经多处查勘,始确定将西北农林专科学校建于武功县杨陵张家岗。8月,筹建工作开始。
    春,县府购回省拨钻井机械6套,价900元。派王克明、张慎亚赴省接受技术培训后,在今普集街城南试钻第一口井。历时月余,“终因石层太厚,无法钻进”而失败。
    4月中旬,县长填报内政部的一份报表中有:全县12183户,80725人,小学26所,教职员38人,学生683人。
    由于连年大灾,蒿莱满目,饿殍遍野。本年春夏之交,恶狼成群结队,日夜出没于道途村舍,袭击人畜,受伤甚至毙命者四处可闻。
    5月末,北平研究院徐旭生、白涤洲两先生来本县考查古迹。 
    8月底至9月初,省赈济会先后两次发来急赈洋3000元、种子洋7000元。
    同月,上海济生总会王兰天先生捐助本县1000元,作为凿井之资。
    10月,陈奇武在麟游被冯玉祥部抓捕,解送西安后,旋被杀害于习武园,时年29岁。
    据统计,自民国18年(1929)至本年,上海济生会、华洋义赈会、万字会、华北慈善会、汉口同愿实济会、省赈济会等团体,先后对本县散放赈济款或实物折价约计60万元。
    民国23年(1934)
    3月,西北农林专科学校筹委会公推于右任为该校校长。9月,农专附设高级职业学校首先开学,招农科、林科、补习三班学生。
    为催收地方摊派款,县保卫团官、丁增加到205人。这些人的服装、伙食、俸给全部靠向各镇索取,全年预计2.3万余元。
    6月,经调查全县已耕地约25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46%左右,余皆仍被荒弃。仅千亩以上连片荒地即达5万余亩。
    省水利局应县府要求,拟用火犁(拖拉机)翻耕全县大片荒地。
    本年,武功环境电话所成立,开始架设乡镇间环境电话,至35年(1946)底,共完成90公里。
    本年,编查保甲户口任务初步完成,全县共分第一至第五区联保、第三分区联保(三厂)。每联保又根据地域广狭,人口多少,设立多少不等的保、甲。年底,又在五区、一分区之下,将全县划为17联保、165保。
    民国24年(1935)
    本县保甲制全面推行,实行“连坐切结”,成立“保甲队”。全县设一总队、17联队、165小队、10200队丁,经费由地方“统筹统支”或“附加于田赋内征收”。
    5月,武功县修志馆正式成立,马屏西任馆长。
    6月17日,县府广贴布告,针对当时放款百元加利七八十元的骇人剥削,限定“利息每月最高不得超过三分”。并重申:今后“如再大利剥削,倘经查出,或被人告发,定即依法严惩不贷”。但农村中的重利盘剥,依然普遍存在:
    7月,本县县长王嗣昌向省府呈请取缔娼妓。省府除照准外,还转发全省92县,要求一体遵行。时本县有娼妓27人。
    8月,渭惠渠工程武功段与其他段同时开工,次年12月第一期(郿县魏家堡至本县金铁寨)工程完竣,并试水成功。
    据省民政厅调查,本年武功人口为85380人,其中男48647人,女36733人。
    民国25年(1936)
    2月7日(正月十五日)下午4时15分,本县发生地震约十余分钟,无损失。
    入春以后,县府强迫群众自筹材料、劳力,于城乡交通路口大修碉堡,至6月上旬全县已修成土木碉楼113座。
    6月,陇海铁路自咸阳通车至武功,次年元月通车到宝鸡。
    据统计,6月上旬,仅武功镇就有一至五等鸦片烟馆21家,专门向烟民出售熬熟的烟膏。
    本年,经省上核准,本县种植罂粟21000亩,征收烟款21万元,亩均10元。全县领种烟执照者达15895人。
    西安事变后,在西安上学的武功学生韩克宁、刘希贤等人,返回本县,成立“武功学生抗日救国会”。书写标语、散发传单7000多份,分赴各乡镇,召开群众大会,积极宣传中共和杨虎城、张学良将军的抗日主张,为广泛开展抗日救国运动做出了贡献。
    与此同时,西北农林专科学校的“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简称“民先队”)也秘密成立。民先队是中共领导下的进步青年组织。
    本年,西北农林专科学校在本校西侧建成畜牧场,设猪、羊、鸡、役畜及畜料作物等部,主要工作是推广杂交配种、改良土种畜禽。此为本县科学养殖事业之始。
    民国26年(1937)
    元月,武功县禁烟委员会成立,委员7人,其中常务委员3人,负责处理日常事务。
    同月,县政府上报省政府,全县有烟民8003人,月吸烟量20323.45两。
    同月,武功县戒烟所正式成立。以前,曾于24年(1935)初,亦宣布成立了戒烟所,但因经费短缺,有名无实,并未开展业务。
    4月30日,杨虎城在西安新城大楼举行宴会,庆祝西安“双十二事变”和平解决,本县人郭仰汾应邀参加,并与杨虎城、叶剑英、周恩来、顾祝同等人合影留念。
    5月,本县公膏局成立,烟民经登记领证,凭证可向公膏局购买加工好的鸦片吸食。除此,凡售、吸鸦片者,即以违禁私售、私吸论处,轻者罚款,重者拘押。
    上半年,本县实种烟田面积13620.2亩,征烟款136202元。烟价由上年的每两0.6元涨至今年初的1元,最高时涨至每两3元,年末外省客商离去,复跌至每两2元。
    7月,按省上规定,本县始行禁种罂粟。
    10月,杨陵某村查出一老农偷种烟苗而被逮捕,后奉西安行营令被枪杀。
    11月底,本县经陕西联运所驻武功办事处派兵押送至西安准备销往省内外的烟土已达120万两,仅县内征收的“特货正税”就有18万余元。而上年外销只有58万两,税收7万余元。
    冬,大庄张堡村南漆水河上渭惠渠渡槽全部完工。
    本年,国民政府宣布实行征兵制。规定凡年满18岁至45岁的男子,均有服兵役的“义务”。武功县兵役委员会随之成立。
    民国27年(1938)
    3月初,县府于城乡要道遍贴布告,重申禁种大烟。同时,县长史新三会同省派禁烟委员路循公、张宗及政务警察等10人,赴联保村堡检查,发现烟苗,即令业主及甲、保长及联保主任具结,保证当即铲除,否则将依法处治。
    4月20日至5月21日,史新三仍同检查人员历时一个月,对各地有无烟苗进行复查。查出全县尚有40户共49亩多烟苗未翻犁,其中面积最大的为川口村李玉堂4亩。
    本月,陕西省县际联络电话武功至扶风段开通。
    7月,中共西北农林专科学校支部派于忠会到武功县合作指导室以搞信贷为名,开展党的地下工作。很快就发展了李继堂、薛维亚、史凌云(女)、王根乾、王玉莱(女)、张白煜、邵培岳入党。10月,中共武功党支部成立,于忠会任书记。次年(1939)元月,因党内文件失密,支部成员被捕,组织遭到破坏。
    同月,第九行政督察区专员公署成立于凤翔,武功属其管辖的十县之一。
    12月18日至21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蒋介石,在西北农林专科学校主持召开了第一、二、五、八和冀察、苏鲁等长江以北六个战区及西安行营直接指挥的师以上军、政主官会议。
    本年,武功接收抗日战区难胞480余人,县府按比例分配到各联保村寨。直至32年(1943)下半年,寄食于本县的难民始由上级组织其赴宁夏垦荒而先后离境。
    民国28年(1939)
    3月,为所谓强化保甲制度,颁布保甲新编制。本县将原17联保归并为11联保,165保归并为67保。次年(1940),又将11个联保改为10乡、1镇。
    4月,由西北农林专科学校和西北联合大学农学院、河南大学农学院畜牧兽医系合并而成的西北农学院在武功张家岗成立。
    5月,西北农学院与国民政府经济部中央水工实验所合办的武功水工实验室,在渭惠渠南(今武功水利学校区)筹建,于次年(1940)11月建成,是今西北水利科学研究所的前身。
    同月,由个人集资17000元筹建的裕生铁(纺织)工厂于大庄镇建成,此系本县近代兴办的第一家工厂。
    民国29年(1940)
    元月,内政部令:“限各省烟民一律于本年6月底以前完成戒绝。”到6月底,全县上报的戒绝人数仅240余人,而当时登记的烟民就有2800多人,未登记的所谓“私吸户”更多。
    2月统计,本县公膏发售所及官办或委托分售所增至25处,分布于全县各镇及车站,专为已登记烟民购吸熬制好的鸦片,月耗量约4000余两。当时县府职员、联保以及公教人员,凡年龄稍长的几乎全部吸食鸦片。
    3月,县合作指导室成立,时本县已有信用合作社和麦棉生产合作社213处,社员总数14647人。
    8月30日上午10时许,日本飞机24架分两批轰炸西北农学院,投弹120多枚,炸毁房屋136间,毁坏门窗玻璃10190块,死伤种马5匹,毁蜂30余箱,共计损失28.3万元。
    本年,在县长田屏轩倡导下,向地方士绅及各级公务人员募集12万元,创办了武功县初级中学,校址在今武功镇。本次募捐中缴款较多的有:张海如3000元,焦易堂2500元,冯老太1000元,罗伯辅500元。
    民国30年(1941)
    元月,推行新县制,将联保改为乡、镇。全县设10乡、1镇。即杨陵、永安、大庄、普集、薛固、长宁、贞元、魏公、游凤、三厂乡,武功镇。
    7月4日下午8时,忽然狂风大作,卷石拔木,县府地政处院内东北角一棵千年古柏被吹倒。
    8月1日,武功县银行成立。但因资本尚不足10万元,未达应有资本30万元方准开业的标准,不能领到营业执照。直到33年(1944)6月,在凑齐30万元后,方领到财政部颁发的执照正式开业。
    8月5日上午8时30分,日机7架轰炸西北农学院。投弹20多枚,炸死员工3人,损毁器物约值8万余元。 
    9月21日上午11时许,发生日全食。一时天昏地暗,繁星满天,鸟雀乱飞,犬吠鸡鸣。尽管事前曾有预报,但本县农村中敲击铜器者有之;求神祷告者有之;惊恐不安,到处乱跑者亦有之。
    11月30日上午8时许,日机1架,下午4时日机4架,先后两次轰炸西北农学院。投弹30多枚,重伤1人,物品损失11万多元。
    本年,全县按省上强制分配,给国民党各部队共征派“壮丁”1625名。
    民国31年(1942)
    年初,县禁止妇女缠足委员会到各乡村检查,发现缠足者即罚款10元,限期停缠,如继续缠足,则再次罚款。本县虽自民国初年即提倡天足,但收效甚微,妇女缠足之陋习依然炽烈。
    4月,“关金券”在本县发行,以关金1元折合法币20元的比率,与法币同时进入市场流通。
    秋,县立初级中学附设的简易师范班成立,学制4年,当年招生一班,共29人。
    军政部第七十一后方医院医护及伤员176人进驻本县。时驻武功的还有东北讲武堂军官大队、军政部粮食运输总队二大队、骑兵第三师、第十师部分官兵等10个军事单位近千人。
    民国32年(1943)
    本年夏,小麦每斗由上年的50元涨至175元,玉米每斗由上年的40元涨至150元。
    元月,驻本县七十一后方医院接收自华阴一九三后方医院转来的伤员400名;4月,又接收第四十五陆军医院转来伤员300人。至此,小小一座县城,驻有军人及伤员近2000人。不仅造成了市场供应紧张,物价飞涨,而且一些伤员自恃抗日有功,“伤愈亦不返前线”。在地方寻衅滋事,甚至与地痞勾结贩卖鸦片,一时被百姓视为一害。
    4月,署名“武功县青年团体”向省民政厅控告:县府秘书缪伯炎初来时任民政科长,公开称自己是民政厅长彭昭贤的亲戚,常向各乡长“借钱”、“借枪”。各乡长心领神会,曲意巴结。从此贿路大开,各乡长借机舞弊,而张震南县长却一味袒护,不理不睬。
    8月16日,县长张震南因绅民不断控告其受贿贪赃而被解职,遗缺由温而理接任。
    同月,一架美军B29重型轰炸机坠落在本县普集乡郑村以南渭河滩,机上11人无一伤亡。后将飞机就地解体,由当地派农用大车拉至普集镇火车站,经陇海铁路东运西安。
    民国33年(1944)
    2月,武功县军事征用委员会奉命成立,县长温而理兼主任委员。主要职责是经办各类军需用品的征用、征购、转运等事项。
    8月,武功县第一届临时参议会成立,议长郭宰丞,副议长张秀峰,议员15人。同时,召开第一次大会,中央参议员焦易堂回乡探亲,应邀出席会议并作演讲。
    10月,武功县知识青年志愿从军委员会奉命成立,西北农学院和武功县中学,两校近百名青年入伍。
    本年初,九区专署分配武功“公益储蓄”额1133.9675万元和为第五、第八战区代购军麦等“不容稍缓”的任务,到年末都毫无进展。期间虽曾派警员将长宁乡长薛维宽钉上镣铐带赴各保催办,却亦然无效。
    县军法承审员周象乾在参议会报告,本年仅1~6月即发案353件,已结299件,未结54件,其中以抢案最多。
    本年度,全县田赋额征、借征、带征粮数为101639.118石。其中额征58045石,借征29023石(为额征的50%),大户借征4635.238石(为额征的8%),带征地方公粮9935.88石(留作地方经费)。当年,全县有效耕地50多万亩,亩均负担2斗,而每亩收成仅4斗多。人口11.4万人,人均负担9斗多。
    民国34年(1945)
    4月,全县发生蝗蝻。夏,天旱严重,渭河一度断流。秋,蝗虫复起,三厂、游凤、魏公受害最大。
    8月,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消息传来,全县一片欢腾,饱经忧患的武功人民,喜形于色,奔走相告。
    8月11日,中央经济部在本县杨陵镇傅家庄创办“黄土高原区防止冲刷试验站”,即今西北水土保持研究所的前身。
    同年,临时参议会议长郭宰丞提议:为庆祝抗日战争胜利,把本月纪念孔子诞辰的祭品,由去年6猪、6羊、1牛、糯米3.5斗,增加为9猪、9羊、1牛(作价1.5万元)、糯米8斗、青油15斤。祭毕,由各单位到各肉架子按分配多寡领取祭肉。温县长当即表态:照办。并立即让秘书用“传票”方式,命各乡镇依比例刻日送来,“违者严惩”。
    据档案:本年全县人口出现负增长。全年出生746人,死亡899人,较上年减少153人。其中女减185人,男增32人。
    年末,本县仍有驻军或军事单位16个,粮秣供给仍由驻地筹办。
    西北农学院职工组织印发“银元券”,曾在县城、杨陵、普集一带流通。
    武功县参议会正式成立,议长郭复唐、副议长阎睿,议员13人。
    民国35年(1946)
    元月起按省上规定,县内公教及杂务人员工资,改由征收田赋时带征县级公粮三成,再以市价折合法币发给。
    4月,省府规定“县级人员待遇,由本年度起,薪俸增加50倍,生活补助费6000元”,由5月份起实施。时火柴一小匣值法币60元。
    8月,李先念率解放军中原部队某部出秦岭,过渭河,经薛固乡柳林村北上。武功县长温而理得盩厔县府电话,令警察局及乡保人员数百人堵截,不敢正面靠近,远远跟随,胡乱放枪。后,县府以清乡为名,将因病疏散于县境农村的解放军战士王修宜、张春生、高兴旺、傅根叶、鲁西春、郑长林、张承志抓送省保安司令部。
    本年,县上多次向乡镇派壮丁,对于有兄弟俩的农户,即抽一人当兵,如自己不愿意,可雇别人顶替。时支应一个壮丁通行价80余万元。一些游手好闲之徒——人称“壮丁油子”,专门替人当兵,待身价到手,即乘机逃回。逃回后亦无人过问。尔后,再遇人雇兵,则又卖身入伍。
    10月10日,陕西省禁烟协会武功县分会成立。
    本年,除每年的田赋、地方公粮照常摊派外,武功县又强征中央“筹借公粮”9000石。
    民国36年
    春,国民党陕西省当局令本县派“陕北自卫兵”。此时,雇一名顶替的身价已涨至130余万元。
    3月29日国民党政府在南京召开国民代表大会,本县焦易堂被选为代表,参加了这次历时一月多的大会。
    10月4.日,“武功县民众自卫团”正式扩编成立,编制官佐69员,士兵876名。次年(1948),自卫团改称“武功县民众自卫总队”。
    同月,“武功县戡乱建国委员会”奉命成立,参议会议长郭复唐任主任委员。国民党武功县党部书记长胡望瑗任副主任。
    本年起,西北农学院中共地下党组织,陆续向陕北根据地输送革命青年。开始时,每次三五人,最多时一次送走30多人。仅37年( 1948)冬至38年(1949)春,即护送100多人到解放区。
    民国37年(1948)
    春,中共西府工委先后派孙晋、马伯援、马麟、李逢春等以特派员身份到本县做地下工作,重点是发展党的组织。打入国民党地方武装内部,积极作策反工作,以便准备力量,迎接解放。
    4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北野战军出击西府各县。20日晚,第二纵队所属教导六旅围攻武功县城,与胡宗南的第一师×团(团长姓梁)及保警大队激战。至21日中午城未克,教导六旅主动向麟游方向撤去。
    8月23日,国民政府宣布以“金元券”取代法币。规定金元券1元折法币300万元,本县即强行收兑法币。
    9月7日,陕西省主席兼保安司令董钊发给各县的“代电”中称:“本省七月份文职人员生活指数(上涨)为:宝鸡、咸阳160万倍,武功、西安190万倍,陕西区(平均)130万倍。”
    12月,本县各中心国民学校因物价上涨,办公经费及教员薪俸已亏空数月,提请县参议会研究解决办法。县参议会讨论中形成两条决定:一、“按各校上学期预算增加十倍,就地筹给”(即由学校所在地的乡、保向群众摊派);二、“着各校减少教员一名,以资弥补,不准再由各乡(摊派)补助”。
    本年,全县额征、借征、加征、带征粮食总计67231.87石,按全县人口平均,每人5斗多。而当年夏季小麦因吸浆虫为害,基本绝收,而所征粮食却规定小麦应占八成。
    民国38年(1949)
    元月,陕西省当局令西北农学院搬往汉中,但由于学校中共地下党组织发动护校,大部分职工及学生都不愿离开而作罢。
    2月,薛固乡下雷家人雷秉钧,在本县东南乡一带,为刚在盩厔成立的秦岭守备区招兵。后以不足两营之众,被编为守备区第四团,雷任团长,下辖三个营。
    3月,贞元乡高望川人王景春,以西北绥靖公署第一旅第三团的空衔招兵200多人。中共西府工委特派员孙晋与贞元乡中共地下党员王克训,动员其将所招之兵带往边区,王景春找借口不愿前往。
    4月,绥靖公署一旅三团以“编制已满,给养无法解决”为由,对王景春所招之兵不予接纳。王景春率众投靠秦岭守备区雷秉钧团一营任第三连连长。孙晋指示王克训打入该部,伺机做策反工作。
    5月12日,武功县政府为“添购自卫队及警察局枪支”向各乡镇发出要求“筹款”的训令。
    入春以来,物价一日数涨,金元券完全失去信誉,人人拒用。已废弃多年的制钱、铜元、银元又在本县公开流通。
    5月18日,国民党军第五兵团司令裴昌会等过武功。县长陈奎昌从其口中得知解放军已经逼近,胡宗南正命令其所属部队西撤的消息后,当即收罗党、政、军、警数百人离县城南逃。
    5月19日凌晨,跟随陈奎昌的县民众自卫团第一大队大队长张儆懿,带领400多名官兵哗变,夺了县府大印,返回贞元乡铺邑村宣布起义。
    同日上午9时,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北野战军第二军司令员王震将军率部进入武功长宁地区,派联络部长张希康和某团政治部主任薛益接管了起义部队,并进驻县城,宣告武功解放。
    5月20日,由部队、地方人士和起义部队三方代表组成的临时领导机构——武功县人民治安委员会成立。马伯援任主任,李逢春、张儆懿、郭希汾任副主任。
    同日,王克训带领秦岭守备四团部分武功籍官兵,从盩厔哑柏泅渭河回县,向县人民治安委员会投诚,被改编为武功县人民武装大队。张儆懿任大队长,李逢春、贺万全(解放军营长)任副大队长。同时改组县人民治安委员会,由薛益任主任,马伯援任副主任,郭希汾、张儆懿任委员。同日,王震和王恩茂将军前往西北农学院同师生见面,受到热烈欢迎。
    5月21日,国民党湃山守备区司令李梦笔(大庄乡张堡人),派所部一个工兵班,炸坏陇海铁路漆水河桥,企图阻拦解放军西进。
    5月23日,雷秉钧带领秦岭守备区四团余部80人,回县投诚。
    5月底,晋绥老区81名干部奉派来武功帮助接收旧政权,建设新政府。
    6月5日,中共武功县委员会和武功县人民政府成立。张志诚任县委书记,张世杰任县长,马伯援任副县长。随之建立了区、乡两级政权机构。
    6月11日,青海马步芳陇东兵团、宁夏马鸿逵援陕兵团与胡宗南部队联合向咸阳、西安反扑逼近武功时,中共武功县党、政、军人员和西北农学院教职员工随解放军东撤。
    6月12日,国民党陇南兵团119军244师占领武功县城及东北高地,并任命其宣传股干事王浩鼎为武功县长。胡宗南部65军187师占领县南漆水河以西高地和陇海铁路沿线。
    6月14日,逃往秦岭佛坪县的部分国民党武功县党、政、军、警人员返回武功,全县秩序又陷入极度混乱。
    7月10日,扶、 郿战役拉开序幕。
    7月11日晚10时,中国人民解放军18兵团62军184师所属550团向武功县城发动猛攻,城中之国民党军仓皇弃城西逃。中国人民解放军第7军配合62军全歼漆水河两岸及史家村、赵村之国民党军骑兵团后,继续西追。此次战斗国民党军被俘数百名,死18名,解放军战士亡6名。武功重获解放。
    7月15日,中共武功县委、县人民政府的工作机构和人员全部迁回。
    同日,中国人民银行武功县支行成立,并开始营业。
    7月18日,本县1200余人的支前大队组成。副县长马伯援任大队长,宣传部副部长管巨才任政委,任务是随挺进汉中、四川的解放军部队做好支前工作。
    支前大队出发后,本县在半个月内,筹集粮食1.2万多石,柴草4.5万多公斤,发动妇女做军鞋3万多双。动员民工2500多人,新修了县城至普集车站(今武功车站)、武功车站(今杨陵车站)至普集车站两条共25公里的简易公路及漆水、牛家河两座桥。特别是当时普集车站集中了来自乾县、盩厔、醴泉、永寿等地支前大车约4000辆,牲口约3万匹(头),民工5000余人。每日需大量食物、饮水、草料,任务相当繁重,负责安排供给工作的仅有21名干部。
    8月,经陕、甘、宁边区政府和咸阳专员公署批准,将本县三厂区划归盩厔县管辖。
    9月21日,武功县召开第一次中共党员代表大会,总结支前、建政,讨论安排生产运动和开展“三反”(反土匪、反特务、反恶霸)等项工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49年

欢迎您投稿“秦之韵 陕西村史”公益网。 (投稿EMAIL:30999626@qq.com 在线投稿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