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AP手机版 RSS订阅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渭南村史

薄太后庙 太后塔纪事

时间:2017-12-10 21:42:42   作者:刘宏伟   来源:富平县地方志   阅读:961   评论:0
内容摘要:薄太后庙 太后塔纪事:薄太后,汉文帝生母,初为西魏王魏豹妃子,后被汉高祖刘邦纳入后宫为妃。薄太后生平为人宅心仁厚,德高望重,体恤百姓,为百姓修水利、除蝗灾、免徭役、谋福利做了不少好事,得到黎民百姓的崇敬和爱戴,受到历史好评。

薄太后,汉文帝生母,初为西魏王魏豹妃子,后被汉高祖刘邦纳入后宫为妃。薄太后生平为人宅心仁厚,德高望重,体恤百姓,为百姓修水利、除蝗灾、免徭役、谋福利做了不少好事,得到黎民百姓的崇敬和爱戴,受到历史好评。

薄太后庙 太后塔纪事

薄太后去世后,人们修建了多处庙宇和寺院等来纪念她的恩惠德泽。其中,在富平县老城附近,温泉河与顺阳河交汇处,自西向东的一条浮塬(即疙瘩塬)之上,沿温泉河之侧,就依次建造有三座祭祀薄太后的庙宇,分别为上庙、中庙和下庙。曾经几度几时,前来三座庙宇祭祀参拜、祈福求愿的香客络绎不绝,香火旺盛,庙会期间更是往来如织、比肩接踵,各种社火杂耍、戏曲表演等集聚上阵,热火朝天,好不热闹。惜因种种原因,三座庙宇现都荡然无存,只留遗址依稀可见。

上庙在今淡村镇亭子村北隅的浮塬西端,俗称疙瘩庙。根据《富平县志》孙志记载:“汉薄太后庙在浮山西邱,山南薄台川,故温泉河名曰薄台河,县川曰薄台川。宫妆类与一……山南麓,创建甚古,不审俑者谁氏。徽宗政和间旱,县令居仁往祷,岁果大熟。百姓德甚,营廊庙总一百楹,为宁神殿,为荐献亭,后为环翠亭,而风云雷雨师毕备,望之焕然。居仁即纪事而勒诸石中。先是,邑令文林,屡旱屡祷,应若桴鼓。节度推官赵公,亦记碑。神之福姓,来者远矣。嘉靖间庙貌颓,一望瓦砾。万历间知县兑令俢之,以为民祈福。”以上就是上庙万历年间的情景,解放后废祀旧址几次被拆改另作他用。

中庙位于城关街道办窦村堡内,俗称“窦村大庙”,今富平县人民政府位置。

存世时间最长、保留最为完好的要属下庙,惜毁于文革,现仅存其名。下庙建于温泉河北岸(现东华街道办的下庙村),塬侧沟端,土堆突起,高出地面约两丈,地势宏伟,占地八亩有余,略称尖角形(南小北大),当地人美其名曰“金线吊葫芦”。庙门向南,门前有石狮一对,相对蹲立,栩栩如生。庙前,怀德渠水径流东过,一泓清水长流不息,两岸遍植杨柳,间杂杏梨,绿荫掩映,极为幽静。庙内建有戏楼、“三官庙”“马王庙”“药王庙”“观音菩萨庙”“薄太后正殿、寝殿”“圣母殿”“圣母行宫”及禅房、客房等建筑。其中薄太后正殿规模最大,房屋高峻,气势雄伟,中悬一金字匾额,上书“德惠万民”四个大字。正殿之后的薄太后寝殿,正中塑有薄太后坐像一尊,慈祥端庄,装饰精美,层次分明,全是重彩汉装。衣褶迭绉,乍看疑似绫罗丝织,临近细看方为泥塑而成,其精湛工艺,令人叹为观止。

薄太后庙 太后塔纪事

下庙的建造立会不知始于何时,据老百姓的世传和庙内铸有“万历丙子”钟文的古钟可知,当为明代中叶,明之前无从考证,系一古刹无疑。起初立会时,每年举行春秋二祭(农历二月初二和七月十五),分别由东朱、西焦、何仙及东关各村堡轮流值年。春祭最为热闹,唱大戏,跑马竹,耍灯火,出故事。但有一原则,如果小麦差价超过制钱二百文时,只举行香会。秋祭相对简单,大戏只演两天,主要是交接值年会长。至清同治中期,回民起义,庙内房舍焚毁殆尽,庙祀无奈停止,直至光绪十年得以重修,经费全由捐、化、摊派而来。重修完工后,开光唱戏,热闹一时,东朱堡朱二先生(名延桢,清岁贡生)还为山门题写了一副对联,云:“大小姐,上下庙,南北路上买东西;”下联:“小老爷,进退厅,冬夏房中看春秋。”为戏台上题写的是:“装谁像谁,谁装谁,谁就像谁;”下联为:“看我非我,我看我,我也非我”。

在纪念薄太后的诸多古迹中,富平的三座薄太后庙因种种原因已不复存在,不禁让人为之感到惋惜,而如今在咸阳的礼泉县东25公里的薄太后村的香积寺内,屹然矗立着一座古塔——薄太后塔。

薄太后庙 太后塔纪事

薄太后塔是汉文帝刘恒为纪念他的母亲薄太后而建的。薄太后村原名为许张村,相传,薄太后被刘邦诏令纳入后宫为妃后,生下文帝刘恒。为躲避吕后嫉恨,薄姬在刘恒出生不久,就带刘恒来到徐张村居住下来。薄姬在徐张村不但教村妇纺织,而且教刘恒读书,教子有方,远近闻名。后来,薄姬随刘恒赴代(今山西太原)居住。刘恒登基后,视徐张村人为舅家人,遂将徐张村改名为薄太后村。后来,人们在村中建香积寺,以纪念薄太后,寺内建塔名香积寺塔,因寺处薄太后村,又称塔为薄太后塔。

可惜的是,随着岁月流逝和战火兵灾的破坏,原塔早已毁损。现在看到的是唐代文宗皇帝太和八年(公元834年)大兴佛教之时在原地所建,宋代有修葺,再后来寺毁塔存。塔为砖结构,全用青砖砌筑,砖缝黄胶泥,平面正方形,七层,高约36米,空心楼阁式,占地面积39.5平方米,造型雄伟,秀丽别致,在中国古塔建筑中独具风格,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整理编辑:刘宏伟)


欢迎您投稿“秦之韵 陕西村史”公益网。 (投稿EMAIL:30999626@qq.com 在线投稿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