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AP手机版 RSS订阅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渭南村史

华阴县历代自然灾害记录

时间:2014-10-21 8:19:05   作者:代峰\编辑   来源:华阴县志原创   阅读:4243   评论:0
内容摘要:陕西渭南华阴县(干旱、水灾、地震、冰雹)灾难记录,华阴县自古有“十年九旱”和“三年一小旱,十年一大旱,百年一特大干旱”的成灾规律。因受高空气流和地形的影响,华阴县水涝灾害比较频繁。特别是1961年三门峡库区拦洪以后,水涝灾害的威胁更为严重。华阴县位于渭河新生代断陷盆地的东西缘,属汾渭强震带。境内有华山山前断裂和宝鸡一咸阳一渭南断裂通过,存在着发生强烈地震的地质构造背景。
干旱灾害纪实
华阴县自古有“十年九旱”和“三年一小旱,十年一大旱,百年一特大干旱”的成灾规律。
    周幽王二年(前780) 三川(西周时以泾、渭、洛为三川)竭。
    周襄王六年(前646) 秦旱饥。
    汉高祖二年(前205) 关中中岁大饥,人相食。
    汉本始三年(前71) 关中五月大旱,东西数千里。
    汉建始二年(前31) 关中夏大旱。
    汉建武二年(26) 关中旱饥,人相食。
    汉永元元年(89) 三辅(即长安、东府和西府地区,亦即关中地区。周、秦、汉、唐时期,习惯上称关中为三辅)少雨,麦根枯焦。
    汉阳嘉三年(134) 三辅大旱。
    汉兴平元年(194) 四至七月,三辅大旱,人相食啖,白骨委积。
    魏嘉平四年(252) 关中旱饥。
    晋元康元年(291) 七月关中旱饥。
    晋元康七年(297) 大旱,关中饥,斗米万钱。
    晋永嘉元年(307) 关中饥旱,百姓相啖。
    晋建兴五年(317) 关中七月大旱。
    晋太宁二年(324) 关中正月至四月大旱。
    晋义熙十一年(415) 秦中大旱,赤地千里,昆明池(在长安)水竭。
    北魏太和元年(477) 关中六月饥。
    北魏太和十二年(488) 华州旱饥。
    西魏大统二年(536) 关中大旱饥,人相食,死者十之八九。
    隋开皇四年(584) 六月,雍、同、华、岐、宜5州旱。
    隋开皇十四年(594) 七月,关中大旱人饥,率户口就食于洛阳。
    唐贞观十二年(638) 华阴旱。
    唐总章二年(669) 陕西40余州旱,关中尤甚。
    唐咸亨元年(670) 七月,雍、华、蒲、同4州旱,八月,40余州旱,百姓乏饥,关中尤甚。
    唐咸亨三年(672) 关中旱饥。
    唐开耀元年(681) 关中旱,大饥。
    唐垂拱三年(678) 关中四月旱,去冬无雪,全国大饥。
    唐长安二年(702) 关中大旱,春至六月不雨。
    唐神龙二年(706) 华州冬不雪,至次年五月,京师(即长安)旱饥。
    唐景龙三年(709) 关中六月旱,十月旱。
    唐开元元年(713) 关中自去秋至十月不雨,人多饥乏。
    唐开元二年(714) 关中自去冬至正月不雨。
    唐开元十二年(724) 九月,蒲、同等州旱。
    唐天宝十二年(753) 关中水旱相继,大饥。
    唐宝应元年(762) 关中旱蝗,死者相枕于路,人相食。
    唐永泰二年(766) 关内大旱,自三月至六月不雨,冬无雪。
    唐大历八年(773) 华州大旱。
    唐大历九年(774) 华州六月旱。
    唐贞元六年(790) 春,京师,关辅(泛指关中)旱,河南无麦苗,夏大旱,井皆无水。
    唐贞元十年(794) 关中自春至六月不雨。
    唐贞元十九年(803) 三月至七月不雨,关辅饥。
    唐贞元二十年(804) 关辅旱饥。
    唐元和六年( 811) 六月,华、同二州旱。
    唐太和元年(827) 夏,京畿、同州旱。
    唐太和八年(834) 夏,华、同等州旱,八月华州旱。
    唐会昌六年(846) 关中春不雨,冬无雪。
    唐中和四年(884) 关内旱饥。
    后唐清泰元年(934) 秋冬旱,民多流亡,同、华尤甚。
    后唐清泰三年(936) 同、华自夏不雨,京师旱。
    后晋天福八年(943) 陕西旱蝗相继,人民流移,饥者盈路,关西尤甚,死者十之七八。
    宋乾德三年(965) 七月,华州旱。
    宋乾德四年(966) 七月,华州旱。
    宋开保七年(974) 关中饥,十一月秦、晋旱。
    宋太平八年(983) 同州饥。
    宋淳化元年(990) 正月至四月不雨,乾、同等州旱。
    宋祥符八年(1015) 陕西各州府旱饥。
    宋天圣六年(1028) 同、华等州旱。
    宋庆历三年(1043) 同、华等州冬大旱,饥民相率东徙。
    宋熙宁三年(1070) 关中旱饥。
    宋建炎三年(1129) 关中大旱,泾、渭皆竭。
    宋绍兴十二年(1142) 陕西十二月不雨,五谷皆枯,泾、渭、灞、浐皆竭。秦民以饥离散,壮者为北人所掳。
    元至元八年(1271) 陕西关中饥馑。
    元至元二十五年(1288) 五月,商、耀、乾、华等16州旱。
    元大德六年(1302) 正月,陕西关中旱,禁民酿酒。
    元大德十年(1306) 关中东部,春夏大旱,二麦枯死。
    元大德十一年(1307) 关中七月旱饥。
    元延佑二年(1315) 五月,奉元路旱饥(元时省以下设路。奉元路治咸宁(长安)除长安附近外,亦辖同、华、耀、乾、商5州)。
    元天历二年(1329) 陕西,四月久旱,关中大旱,人相食。
    元至顺元年(1330) 自泰定二年(1325)以来,陕西六年不雨,大饥,人相食。
    明洪武四年(1371) 西安府、华州、蒲城、同州等州县旱。
    明洪武十七年(1384) 华州九月旱。
    明宣德二年(1427) 陕西各地亢旱,自四月至七月不雨,秋田无收。至次年,陕西大旱饥。
    明宣德九年(1434) 关中五月至七月亢旱,田禾枯死,人民饥困。
    明正统二年(1437) 陕西西安等6府连年干旱,二麦不收,人民饥馁。
    明正统九年(1444) 陕西连年旱,西安府、华州等州亢旱。人民缺食,流途死亡。
    明天顺五年(1461) 西安府等33州县,冬无雪,春又无雨,二麦不收。
    明成化十七年(1481) 西安府属州县,冬至春久旱,陕西连年亢旱。
    明成化二十一年(1485) 正月,陕西、山西、河南赤地千里,井邑空虚,尸骸枕籍,流亡日多。
    明成化二十二年(1486) 关中七月至八月不雨,西安大饥,斗米万钱,死亡载道。
    明弘治二年(1491) 陕西大旱。自成化十六年(1480)迄今,陕西、山西、河南12年连岁荒旱,赤地千里,斗米万钱。
    明正德十六年(1521) 自正月至六月不雨,陕西诸郡大旱疫。
    明嘉靖六年(1527) 华阴、大荔等县五月至九月不雨,旱荒民流。陕西,五月大旱,人相食,饿死无算。
    明嘉靖七年(1528) 陕西,五月大旱,华阴、大荔五月至九月不雨,人相食,饿死者无数。
    明嘉靖三十三年(1554) 自上年至是年陕西凶歉,经岁恒炀,赤地千里。后大水腾溢,田畎成河。子女充餐,道馑相望。
    明万历十四年(1586) 中夏,西北诸处大旱,道馑相望,民不聊生。九月,朝延以内帑(系皇帝亲自掌握的部分国库银两)三十万赈饥。
    明万历十五年(1587) 陕西,旱,大荒疫,连年亢旱,是年尤甚,米涌贵,人相食。
    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 华阴岁饥。
    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 关中自去年六月不雨,三辅嗷嗷,民不聊生,草木既尽,夜窃成群。村空无烟,坐而待毙者18万人。
    明万历四十年(1612) 华州饥。
    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 夏七月,陕西全省大旱。
    明天启七年(1627) 华州,六月旱。
    明崇祯二年(1629) 陕西大旱,草木枯焦,饿尸载道。为明代陕西最重之灾荒。
    明崇祯十三年(1640) 秋,全陕西大旱饥,斗米二两五钱。
    明崇祯十五年(1642) 大旱荒,关中林木几尽,人相食,木皮石面皆食尽,父子夫妻相剖啖,道馑相望,十亡七八。斗麦价至六两银。
    清康熙二十九年(1690) 关中大旱,渭水仅尺许。民饥,继以疫,民死大半。
    清康熙三十一年(1692) 春,同州大旱。
    清康熙三十九年(1700) 夏,关中以衍阳为害。
    清康熙四十年(1701) 西安等26县、卫旱灾。
    清乾隆十二年(1747) 正月至五月,几次下雨止可湿土,渭河南收二三成,渭河以北收获不够谷种。西安、同州、乾州尤甚。饥寒交迫,乞食无门。
    清乾隆十五年(1750) 夏,陕西大旱,华县、华阴七月旱。
    清乾隆三十九年(1774) 陕西春旱,华州歉收。
    清乾隆五十七年(1792) 陕西大旱,华阴秋大旱。
    清乾隆六十年(1795) 华阴秋大旱。
    清嘉庆五年(1800) 西安等38州县旱灾,华阴秋大旱。
    清嘉庆十年(1805) 长安等51州县,秋禾被旱成灾。华阴秋夏大旱,次年三月粮食昂贵,斗粟银一两五钱。
    清嘉庆十四年(1809) 入夏以来,陕西雨泽稀少,华阴被旱稍轻。
    清道光八年(1828) 夏,华阴大旱。
    清咸丰七年(1857) 关中夏大旱,赤地千里。
    清同治元年(1862) 夏五月,渭水涸,可徒涉。二华夏旱。
    清光绪二年(1876) 闰五月以来,天气亢炎,土地干燥,陕西各属虽间得雨泽,总未透足,几种秋禾未能长发。
    清光绪三年(1877) 秦、晋历冬经春及夏不雨,夏粮颗粒未收,赤地千里;同州府属灾情尤甚,十分生灵亡之六七;鬻女弃男,指不胜算,秦、晋人相食。
    清光绪十二年(1886) 立秋后亢旱,秋收减成,陕西各属91州县秋禾约收六分。
    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 陕西大旱灾。入夏以来雨泽衍期。春收仅一二分;夏大旱,秋禾多未播种。渭水几涸,粮价奇昂,至次年六月始降大雨。
    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 陕西各属,上年亢旱成灾,冬春雨泽仍缺,二麦多未播种,灾情未减。
    民国四年(1915) 陕西夏收全无,秋田颗粒未登,灾情之大涉及全省。
    民国九年(1920) 陕西大旱,春雨稀少麦收薄歉,夏以来数月不雨。民国十年(1921) 陕西夏旱,灾情惨酷,全省灾区72县,灾民1243930人。
    民国十一年(1922) 陕西自入秋以后数月亢旱,渭河北各县二麦多未下种。
    民国十二年(1923) 自去秋以来雨泽衍期,东路一带冬麦无勃兴之状。人心惶惶,渭河南尤甚。
    民国十七年(1928) 陕西自春至秋滴雨未沾。泾、渭、汉、褒诸水平时皆可通舟,是年夏间断流,车马可由河道返行。三道夏收不到两成,秋季颗粒未登。省会麦价每石增至30元,赤地千里,遍野苍凉。
    民国十八年(1929) 二月,华阴大风数日,飞沙拔木禾苗尽被吹萎。春夏之间雨泽衍期,二麦无收,秋收不及二三。八九月间。亢旱不雨种失麦时。全省91县重灾88县,赤地千里,青草毫无。是年冬,雪大奇冷饥寒交迫,日毙饥民累百盈千。
    民国十九年(1930) 自十七年(1928)以来,陕西不雨6料未收。灾情尤以西府和渭北最重,横尸遍野,十室九空,为祸之惨空前未有。本县于此次灾荒中减少18036人。
    民国二十一年(1932) 陕西入春以来,始之以霜继之以旱,禾苗枯焦,田野复赤。民心恐慌,流亡日多。
    民国二十二年(1933) 去冬雨雪衍期,麦豆皆枯,是年又重返灾情严重时期。
    民国二十三年(1934) 陕西旱,华县、华阴自七月起半月内天气酷热,华氏表至110度,秋禾枯萎成灾。
    民国二十九年(1940) 入夏以来天雨衍期,全省各县俱成灾象。华阴、华县、渭南、蒲城、白水、富平亢旱不雨,收获绝望。
    民国三十二年(1943) 二华春雨衍期,二麦歉收。
    民国三十四年(1945) 陕西全省夏旱,灾及79县。
    民国三十六年(1947) 二华六月大旱,秋禾歉收。
    1950年 渭南地区春、夏旱,大荔、渭南、潼关较重,华阴秋旱。
    1951年 渭南地区夏旱。
    1955年 渭南地区春旱。
    1959年至1961年 全地区连续3年干旱。1959年秋后至1960年春,出现两个百日大旱。1960年晚秋播种时雨量很少,1961年夏春之际又是缺雨。加上其他原因,这3年是解放后人民生活最困难的时期。“低标准、瓜菜代”,境内有浮肿病发生。
    1962年 全地区大旱,经春至夏未降透雨,夏粮严重减产。
    1966年 春、夏均旱。渭南地区粮食实种面积仅占播种面积66%。
    1972年 陕西大旱。面积之大、时间之长、旱象之重为百年之罕见。先一年抗旱播种的小麦,春季遇春寒春旱。抽穗后,由于干热风袭扰青干旱熟,严重减产。
    1976年至1978年 两年连续大旱。自1976年9月至1978年5月,全地区持续干旱达20个月。两年麦田受旱均在200天以上。
    1980年 全地区特大旱灾。是50年来仅次于民国十八年(1929)的一次旱灾。自1979年秋后至1980年夏收未降透雨。降雨量仅30—50毫米,比平年同期减少30—70%。全地区60%的水库干涸,多年积水的三门峡库区水位下降3米。渭南地区夏粮总产减少一半。
    1984年 春大旱。后又发生伏旱。孟塬、观北、硙峪受旱成灾2万亩,全县受旱成灾5.9万亩。
    1985年 春旱,7月发生严重伏旱,秋田受灾9103亩。
    1986年 全地区春旱。全县受灾面积36800亩。
    1990年 春季缺雨旱,沿山和塬区旱地小麦减产2—3成。7月,伏旱。全县受旱秋田7.78万亩。其中旱象严重5万亩,死苗约0.5万亩。发生棉花落铃、花生枯死现象。焦镇乡3000亩花生,1700亩死苗半数。
    《华阴县历代水旱灾害史料》(华阴县水利局高国忠、王振山1989年编辑)记录了自周历王二十二年(前841)至1987年2828年间有关本县354年的干旱灾害情况。其中有节令记述的258年次。无节令记述的96年次。
    在有节令记述的258年干旱中,在春季发生86次,占33.3%;夏季发生110次,占42.6%;秋季发生45次,占17.4%;冬季发生17次,仅占6.7%。说明干旱多出于春夏,以夏季最多,秋季为少,冬季更少。
    干旱年次表明:明洪武元年(1368)至民国三十八年(1949)的581年中,出现干旱年份159次,平均每3.6年一遇。
    明洪武元年(1368)至1980年的611年中,大旱年份59次,平均每10.3年一遇。
    汉高祖二年(前205)至民国十八年(1929)的2134年中,特大旱灾21次,平均每101年一遇。后晋天福八年(943)至明正统九年(1444)的501年中,特大旱灾5次,平均每百年一遇。
    特大旱灾出现频率最高的是明代。明正统九年(14440至明崇祯十三年(1640)的196年中,特大旱灾8次,平均每25年一遇。明崇祯帝在位17年(1628—1644)中,本县先后旱灾10年,旱涝兼灾3年。
    历史上出现连续3年以上干旱年份共22次。其中7年的两次、6年的两次、5年的1次、4年的1次、3年的16次。
    上述情况表明:本县确有“三年一小旱,十年一大旱,百年一次特大干旱”的旱灾发生规律,和民间相传的旱灾频率恰相吻合。


水涝灾害纪实
因受高空气流和地形的影响,华阴县水涝灾害比较频繁。特别是1961年三门峡库区拦洪以后,水涝灾害的威胁更为严重。
    周赧王四十二年(前273) 渭水赤三日。
    汉惠帝三年(前192) 六月,华阴雨雹,深三尺。
    汉中元五年(前145) 六月,天下大潦。
    汉始元元年(前86) 关中,七月大雨至十月,渭桥绝。
    汉建始三年(前30) 三辅霖雨40余日,凡刹4000余人,坏官、寺、民舍8.3万余所。
    汉延平元年(106) 渭、济、洛各水盛涨泛溢,伤秋稼。
    晋元康八年(198) 秋九月,雍、同等州大水。
    晋太宁元年(323) 陕西,大雨霖。
    晋永和十年(354) 华州、大荔霖雨,渭水溢。
    唐武德六年(623) 秋,关中大雨成灾。
    唐永淳元年(682) 关中,六月雨,麦涝损。
    唐景云元年(710) 西京霖雨,60余日。
    唐开元二年(714) 陕西五月大雨,陕州刺史姜师度(后任同州刺史)在华阴西24里开凿敷水渠,排泄山洪。
    唐开元五年(717) 雨涝,刺史樊忱复凿敷水渠,使通渭漕。
    唐天宝十三年(754) 秋,关中大霖雨,六旬不止。
    唐广德元年(763) 九月,关中大霖雨,平地水数尺。
    唐元和八年(813) 六月十一日,渭水暴涨,时在霖雨,百源皆发,川渎不由故道。
    唐宝历元年(825) 九月,华州暴水。
    唐大中四年(850) 四月,关中霖雨。
    唐广明元年(880) 八月,关中霖雨。
    元至元二十三年(1286) 六月,华阴、华州大雨,潼关水涌,平地3尺。
    元至大四年(1311) 陕西诸县水旱伤稼。
    元元统元年(1333) 六月,关中水灾,黄河大溢。
    明宣德九年(1434) 八月,陕西东部水灾。
    明景泰三年(1452) 八月,大雨,黄河泛决。
    明天顺四年(1460) 陕西关中,雨水连绵,秋成失望,人民乏食。
    明成化二十一年(1485) 十月,以水灾免陕西西安等5府夏粮子税。
    明嘉靖十一年(1532) 夏,渭河大水,淹没民田庐舍。
    明嘉靖十三年(1534) 五月二十二日,水自西来,深一丈,华州北至明沙,南至柳枝,漂流人民不可胜记。
    明嘉靖三十四年(1556) 渭河大泛,十二月十二日华州、华岳大地震,官吏军民压死83万,许多水井、水泉被毁。
    明隆庆四年(1570) 陕西大水,六月华阴河溢数丈,浮尸遍野。
    明万历八年(1580) 秋,华阴、大荔淫雨害秋,冲崩田野舍庐。
    明万历二十一年(1593) 华阴、华县大水滂渭居民,溺死者众。
    明万历四十一年(1613) 七月,关中水灾。
    明崇祯四年(1631) 华县淫雨如注,长达余月,渭河暴涨。
    明崇祯十三年(1640) 八月,华阴渭水溢。
    明崇祯十七年(1644) 连年洛、渭涨溢,二水交流,平地水深四五尺,傍渭村落尽遭水灾。
    清顺治十二年(1655) 春,渭南一带大雨60余日。
    清康熙元年(1662) 陕西阴雨连绵达半年之久。六月,华州大雨,渭河泛溢。
    清康熙三年(1664) 六月,华州雨灾。
    清康熙十六年(1677) 五月二十七日,华阴山区大震雨,河道俱溢,男妇毙者数百人。
    清康熙三十年(1691) 大荔、华阴河决。
    清乾隆元年(1736) 六月十九日潼关一带骤雨,大水自西方流来,西城墙决倒四十四丈。九月,大雨滂沱,渭水横溢。
    清乾隆五年(1740) 七月,雨水过多,西安等16州县水灾。二华雨水泥淤,秋禾损伤。
    清乾隆十六年(1751) 六月,雨水溢,伤大荔、华阴禾苗。
    清乾隆十八年(1753) 华阴、大荔、蒲城等地夏雨颇多,黄、洛诸河涨溢,六月二十二日至二十六日,沿岸洼地被淹。
    清乾隆二十年(1755) 八、九月雨多,渭水泛溢,潼关、华阴、华县、大荔沿河村庄秋禾被冲。
    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 八月,洛、渭溢。渭水自渭南浸溢东下,华阴、大荔浜渭秋禾被淹,浸倒房屋。
    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 华县、华阴因山水涨发,各有田禾被伤,间有冲塌房屋之处。
    清乾隆三十一年(1766) 八月中旬,阴雨连绵,潼关、华阴、华县、渭南、大荔等相近黄渭村堡,排泄不及,田禾被伤。
    清乾隆三十六年(1771) 五月十六、十七,连降大雨,渭水泛涨。华阴、大荔洼下之区,多月浸溢损坏民房。
    清乾隆五十年(1785) 秋七月,黄河漫溢十余里,大荔、华阴秋禾被淹。
    清嘉庆七年(1802) 入秋以来雨水过多,各处河流盛涨。七月二十五日至二十七日,大雨如沱,渭河陡发。渭南、华阴、华县、潼关、大荔临河两岸秋禾多有淹浸,民房间有倒塌。
    清嘉庆八年(1803) 七月,黄水、洛水涨。华阴、大荔附近村庄间有被淹之处。
    清嘉庆十六年(1811) 六月初十,黄、洛、渭同时水涨,渭南、华县、华阴、潼关、大荔等县冲淹村庄民房,淹毙人口与田禾。
    清嘉庆十八年(1813) 秋雨过多,渭河泛溢,潼关、华阴、华县、大荔等县两岸村庄地亩多被淹没。
    清嘉庆十九年(1814) 潼关、华阴、华县,秋禾被水。
    清嘉庆二十年(1815) 八月,阴雨连绵,河水涨发,华阴孙庄等33村堡被淹。
    清嘉庆二十二年(1817) 潼关、华阴被水。
    清嘉庆二十四年(1819) 陕西自七月二十二日至八月初六大雨连绵。黄、渭、泾、洛各河俱发,渲泄不及,华阴东北、西北两乡被水淹没。三阳等村堡尤甚。
    清道光元年(1821) 六月至七月,大荔、华阴洛水溢。
    清道光七年(1827) 入夏以来,华阴间有被水冲塌庐舍,伤及人口,淹没田禾。
    清道光十九年(1839) 六月,渭水大溢。
    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 六月,大荔、华阴,洛、渭大溢。
    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 夏,连雨40余日,华州一带麦穗出芽四寸许。
    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 黄河暴涨,龙门流量27200立方米/秒,为百年一遇大水。
    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 渭南、华阴夏秋大雨40余日,黄、洛、渭俱涨,田庐淹浸。
    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 夏六月,渭水大溢。华阴、华县河沙压民田无数。
    清咸丰五年(1855) 洛河暴涨,洪峰流量达10700立方米/秒(历史最高流量)。
    清同治二年(1863) 五月二十日,华县、华阴渭水溢,秋雨40余日。
    清同治六年(1867) 华县、大荔八、九月多阴雨,渭水溢。
    清同治七年(1868) 二华、渭南、大荔被水。
    清同治十一年(1872) 秋八月,陕西阴雨60余日。黄河冲崩境内定城、公庄地24顷。
    清同治十三年(1874) 大荔、华阴七、八、九月三月,阴雨数十日。
    清光绪八年(1882) 黄河冲崩境内三阳各里地25顷。免粮224.2石。
    清光绪十年(1884) 六月初六,华山峪大水,淹死香客男女无数。
    清光绪十一年(1885) 秋八月,华阴霖雨数十日。
    清光绪十三年(1887) 七、八月,陕西雨过多田禾有伤。
    清光绪十六年(1890) 华阴沙渠、柳叶等河堤岸决口,沿渭河约长60余里,宽5—8里不等,地内积水数尺,秋禾被浸淹。黄河冲崩公庄各里地25.45顷。
    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 四月初三等日,华阴连日大雨,境内各河堤同时涨决,一片汪洋,华阳等里地亩亦被水冲淹。
    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 八月二十八日并九月初五等日,华阴先后大雨冲决河堤。附近地亩俱被水淹,秋收无望。
    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 华阴、华县因连年水患为害,陕西巡抚魏光涛于上年奏请朝廷核准,是年开修华阴河渠排水工程。
    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 四月十九日和二十日,华阴大雨,昼夜不止,山水俱发。同时渭河暴涨,华县洪峰流量达10800立方米/秒。
    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 六月,罗敷河上游特大暴雨,最大洪峰流量达560立方米/秒(罗敷河历史上最大流量)。华阳刘家河洪水冲淹了华阳街道。
    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 黄河泛溢,冲崩华阴土地24.46顷。五月二十二日和二十三日大雨,仙、瓮、罗敷等峪蛟水陡发,罗敷河水头约高丈余,峪内峪外水冲石压,致伤人口、牲畜、房屋、桥堤,灾情残重。
    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 华阴南北、义合等里,夏秋渭河涨发,仍复一片汪洋;七月二十七日至八月初七等日,大雨滂沱各河涨溢,平地水深二三尺。
    清宣统元年(1909) 八月,关中大雨,40日不止。
    清宣统二年(1910) 八月,华阴大雨兼旬,滨渭各里被淹最重,冲崩民地17顷,决入河流,难期涸复。
    民国七年(1918) 秋,华阴大雨数日,诸山洪皆发,河渭俱溢,平地水深数尺。
    民国八年(1919) 渭河冲淹南北分界、义合等里土地,免公粮231.6石。夏,蒲峪山区特大暴雨,白龙涧最大洪峰流量473立方米/秒。
    民国十年(1921) 陕西各地水灾极重,被灾区域53县。
    民国十二年(1923) 大雨如注,河水暴涨冲决河堤,华阴灾情极重,淹没秋禾100余顷,渭河冲崩辛洛、普洛两里40余顷,次年免粮230石。
    民国十四年(1925) 六月,华阴阴雨连绵,河堤冲决淹田禾。
    民国十八年(1929) 黄河冲崩三阳、定城、公庄、诸里地34.82顷。
    民国二十年(1931) 渭河陡涨,淹没华阴民田南北十余里,东西二十余里。冲崩辛洛、普洛、北社等里田禾,免粮289石。
    民国二十一年(1932) 华阴暴雨成灾。
    民国二十二年(1933) 七月二十日,山洪暴雨,罗敷峪水高二丈余,水过之处淹没一空。冲毙人畜无算,淹没敷水、托定、新兴等13里。
    民国二十六年(1937) 夏,大暴雨,方山河最大洪峰流量237立方米/秒,葱峪河最大洪峰流量177立方米/秒(该两河历史最高流量)。
    民国二十七年(1938) 六月,华县阴雨连绵,麦积出芽。
    民国二十八年(1939) 华阴水灾。
    民国三十一年(1942) 八月三日,黄河暴涨,龙门洪峰流量2.4.万立方米/秒,灾及平民,朝邑、华阴、潼关等6县。
    民国三十二年(1943) 七至八月,关中各地暴雨,秋禾淹没。
    民国三十四年(1945) 夏,华阴、潼关、大荔水灾严重。
    1949年 7月中旬,连日大雨,渭河暴涨,境内五大害河多处决口,铁路两侧全为洪水淹没。灾及20个乡(镇)的耕地,受灾面积190300亩,遍地汪洋,禾苗俱废。
    1951年 9月6日至7日,全县大雨,渭河上涨(流量5000立方米/秒以上),境内各支流暴满,难以排泄;7日晚罗敷河洪峰流量200立方米/秒,丁家湾至北洛村区段,大小决口7处,淹地5815亩。长涧、柳叶、方山、白龙涧等河各有决口,淹没58156.9亩。
    1952年 4月9日至10日,山区暴雨,罗敷河骤涨,敷水桥13眼全部过水。下游和排水渠道11处决口,淹地4.7万亩。6月21日渭河倒灌,长涧河决口17处,淹地10120亩。7月31日下午至8月1日,山区连降暴雨,山洪暴发。罗敷河石桥南决口3处,磨沟河于东泉店决口1处,两河淹地15022亩。8月1日凌晨3时,山区特大暴雨,倾泻如注,发出吼声。华阴乡水岔村12户农民房屋被冲毁,毁坏耕地17亩,并损失了许多粮食、农具、衣物和家俱。
    1953年 7月31日晚,山区暴雨。8月1日特大暴雨。渭河倒灌至冯家庄以上,境内各支流暴溢,罗敷河洪峰流量349立方米/秒,长涧河309立方米/少,柳叶河226立方米/秒,方山河156立方米/秒,葱峪河116立方米/秒,白龙涧68立方米/秒。其中长涧河、柳叶河达到历史最高流量,罗敷河仅次于清光绪二十七年(560立方米/秒)的流量,河床暴溢,入渭受阻,各支流多处决口。罗敷河水桥南和长涧河长宁坊南两处决口最大,淹没田禾4万余亩(8月5日前所决各处全部堵复)。全县共淹没土地204293亩。
    1954年 8月18日,渭河暴涨(华县洪峰流量7660立方米/秒),各河决口17处,淹地32405亩。
    1956年 6月,麦登场,连降霖雨,麦生芽损失严重。
    1961年 7月13日(阴历六月初一),局部山区特大暴雨。竹峪、桃峪、瓮峪山洪暴发,冲毁兴建、六合等村田禾。桃峪内滑坡倒房,塌死赵甲娃一家三口。
    1963年 5月25日至26日,渭河大涨(流量在4570立方米/秒以上)。库区335高程以下全部淹没。5万亩成为芦苇地,10万亩被迫弃耕。
    1964年 4月,动工修建干沟排水程,全长49.9公里,境内26.6公里(1965年底完工)。8月14日,黄河涨水,龙门洪峰流量17300立方米/秒,渭河泛涨,罗敷、长涧河多处决口,库区又被淹没。
    1965年 7月20日晚,倾盆大雨,山洪暴发,21日凌晨5时,罗敷河流量210立方米/秒。
    1966年 7月28日,渭河暴涨(华县流量5180立方米/秒),沿渭河南岸和夹漕地区全被水淹。8月11日龙门洪峰流量高达2.1万立方米/秒。库区驻军142团各连队全部撤离南靠。
    1973年 8月27日至9月1日,渭河3次涨水。9月1日渭河暴涨(华县站流量5010立方米/秒),库区被淹。
    1975年 8月30日至9月24日,26天阴雨连绵,总降雨量334毫米,渭河及各支流暴涨,堤岸多处决口,夹漕区一片汪洋。
    1976年 8月29日,渭河涨水(华县站流量4600立方米/秒),本县库区淹没5.2万亩。
    1977年 7月7日,渭河涨水(华县站流量4600立方米/秒),黄河水涨支流倒灌,本县库区淹没123000亩。
    1980年 7月1日至4日,渭河倒灌,生产堤和干沟决口28处,淹没120800亩,损失粮食43万斤,冲淹驻军450部队炮区公路5公里。
    1981年 8月23日,渭河暴涨(华县站流量5380立方米/秒),支流倒灌长达4公里,淹没13万亩,冲淤机井120眼。
    1982年 7月30日至8月1日,境内连续大雨,降雨量288毫米。其中7月31日上午6时至8月1日上午7时特大暴雨,25小时内降雨255.7毫米(历史上少见的特大暴雨),境内各支流暴溢,决口61处,长3162米。10余座桥梁沉陷,长涧河驻马桥(县西桥)被冲毁,老西潼公路、夹漕地区一片汪洋,淹没田禾38406亩。冲毁道路及地边石埝多处,沿山一带多处滑坡,陇海线中断行车10小时。塌房3180间,伤12人,死19人。全县损失达1044万元(不包括驻县中、省、军、垦单位)。水利设施破坏严重,仅自流灌区即毁渠4600多米。冲毁渡槽、水坝、抽水站、排水站多处,淤毁机井115眼,水利设施损失共173万元。
    1984年 7月24日,境内大雨,日降雨量70毫米。蒲峪水库日降雨量103毫米,水库暴满,水位达850,超地区限制水位840以上。
    1985年 8月,阴雨连绵,长涧河暴涨。本县黄河鲤鱼原种场以西决堤30米,淹没3个鱼池和土地3056亩。
    1986年 6月28日和7月11日,渭河两次暴涨,渭河倒灌于境内支流3—5公里,干沟排水渠倒灌2—4公里。水淹成灾面积10120亩。
    1987年 8月2日,华阳山区暴雨,并伴有7—8级暴风,吹倒树木193棵。全乡2950亩秋田,受灾2250亩,减产25.5公斤。8月6日5时至11时,境内降暴雨61.4毫米。山洪倾泻,各支流暴涨。长涧河干沟以北东堤3处决口,淹地600余亩。五合、北社两乡倒塌移民庵棚9座。
    1988年 7月15日13时24分至18时45分,本县遭受特大暴雨袭击。中午烈日当空,以华山为中心的暴雨区突然乌云密布,狂风大作,电闪雷呜,震耳欲聋,暴雨冰雹倾泻。13时24分至14时14分,50分钟内华山降雨70毫米,山洪暴发,淹死旅客和商贩19人、伤9人,约1000名旅客被围困。仅华山旅游区内,冲毁道路33处计1200米,毁输电铁塔5座,高压电线多处中断,毁微波通讯设备两套。长涧、柳叶等支流决口冲毁农田35119亩,1600亩鱼塘进水。华山、五方、岳庙、五合和华阳5个乡镇受灾较重。冲毁桥梁10处,倒塌民房138间,淤没机井18眼,毁坏树木5050棵,冲毁路面9800米,加上其他物资在内,经济损失计1499.4万元。
    1989年 8月19日,渭河洪水引起支流倒灌,淹没耕地约1万亩,南严村和西渭北等地房屋、棚舍倒塌,粮食被洪水浸泡,损失严重。
    1990年 3月渭河西阳湾崩塌,毁地450亩。
    根据《水旱灾害史料》记述:自汉建始元年(前30年)至1982年的2012年间,本县共发生水涝灾害218次。其中有节令记述的157年,无节令记述的61年。
    在有节令记述的157年中,水涝灾害春季6次,占3.8%;夏季59次,占37.6%;秋季92次,占58.6%。水灾多发生在夏秋,秋季最多,春季很少,冬季无灾。
    在2012年中,共发生较大水灾67次,平均每30年一遇。历史上水涝灾害频率最高的是清光绪年间(1875—1908),关中及本县水涝年份19次,其中较大水灾6次。
    在2012年中,共发生特大水灾19次,平均每106年一遇。
    由清顺治元年(1644)至1982年的1624年中,一般性水涝成灾年份101次,平均3.3年一遇。
    自晋太宁元年(323)至1949年的1624年中,1个月以上霖雨共54次。其中夏季15次,占27.8%;秋季39次,占72.2%。最早出现霖雨的是4月。即唐大中四年(850)四月的关中霖雨。
    在54次霖雨中,持续1个月的30次,持续40天的15次,持续60天的5次,持续100天的3次,持续180天的1次,即清康熙元年(1662)关中霖雨。
    自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至1987年的86年中,特大暴雨9次,平均每10年一遇。
    新中国建立后本县3次特大暴雨,均出现于7月30日至8月1日。1952年7月31日下午至8月1日,山区连降暴雨,山洪暴发;1953年8月1日凌晨3时,山区特大暴雨,境内各支流洪峰流量达历史最高流量和接近历史最高流量;1982年7月31日至8月1日,特大暴雨,25小时降雨达255.7毫米(日降雨量245.5毫米),成为陕西关中日降雨量“之最”。
    受地形、气流与黄、洛、渭影响等原因,本县水涝灾害成因比较复杂。自清顺治元年(1644)至1982年的338年中,共发生水涝灾害101次。其中主要因暴雨成灾14次、大雨成灾13次、霖雨成灾21次、渭河暴溢成灾40次、黄河洛河暴涨泛岸7次、灾因不详6次。以渭河暴溢和支流暴满相遇为害最大。三门峡库区拦洪以后,更加增大了本县防洪排涝任务。在原来黄、洛、渭暴涨、支流排泄受阻的情况下,又增加了一次新层次。三门峡大坝自1961年拦洪到1982年的22年中,本县大小水灾11次,其中受暴雨和霖雨成灾各1次,因渭河暴涨与支流暴满排泄受阻成灾就有9次。这是与历代水涝灾害成因不同的一个新特点。
    本县水涝灾害原因较多,主要有3个基本因素。一是受南高北仰中间低洼地形的限制,各支流进入夹漕地段后,成为悬河易于破堤决口。自民国八年(1919)到1986年的67年中,支流决堤共28次,其中夹漕地段决堤竟高达25次(占90%6)。二是秦岭山区暴雨过多,常常引起山洪暴发。受高空气流的影响,关中暴雨多集中于秦岭北麓的华阴和宝鸡以南山区,华阴是关中东部的一个暴雨中心。历史表明,7月下旬和八月上旬是本县易于出现暴雨的非常时期。三是本县位于黄、洛、渭交汇之处,此3河相遇泛岸之灾对华阴来说,自然首当其冲,三门峡水库拦洪后,本县致灾率上升了35%。在水涝灾害方面总的规律是:暴雨有灾,霖雨有灾,无雨也会有灾(黄、洛、渭暴溢),支流畅通出小灾,渭河泛涨是常灾,南北相遇成大灾。

地震灾害
  华阴县位于渭河新生代断陷盆地的东西缘,属汾渭强震带。境内有华山山前断裂和宝鸡一咸阳一渭南断裂通过,存在着发生强烈地震的地质构造背景。1978年国家地震局出版的《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中标明,在未来百年内华阴县地震烈度为8度区。同年国家地震局出版的《中国地震危险区划图》中,标明华阴县位于未来百年内可能发生的最大震级为6.5级的关中东部地震危险区内。
    我国地震工作者曾考察了位于本县魏惠王十二年(前358)修建的魏长城,由探孔查明,已接受沉积达2.7米;在本县西的王莽墓的探孔及探井资料表明,已接受沉积1.4米。地震时所发生的形变,是漫长岁月中形变积累的结果。上述情况表明:本县渭河平原与秦岭山地强裂差异升降运动,平原地壳下降,积累了一定的形变能量,未来有发生强烈地震的因素。
    据史志记载:自周文王八年(前1189)至1971年,陕西共发生有感地震469次,本县亦发生过多次,但未造成伤亡。造成伤亡的是邻近省、县强烈地震波及所致。历次地震灾害中,明嘉靖三十四年十二月十二日(1556年元月23日)华州、华岳大地震,本县损失最为惨重。

地震纪年
周幽王二年(前780) 三川竭,岐山崩(据现在考证为震级6—7级)。
    秦始皇十二年(前210) 咸阳,地动(5级)。
    汉前元五年(前175) 春二月,长安地震(4.5级)。
    汉中元三年(前147) 四月,长安地震(4.5级)。
    汉后元二年(前142) 正月,长安地一日三动(4.5级)。
    汉元光四年(前131) 五月,长安地震,赦天下(4.5级)。
    汉征和二年(前91) 八月,长安地震,压死人(5.5级)。
    汉后元元年(前88) 七月,长安地震,涌泉出(5级)。
    汉建昭四年(前35) 六月,蓝田地震,山崩,壅灞水(5.75级)。
    汉缓和二年(前7) 九月二十一日,韩城一带地震,坏城廓,凡杀415人(6—7级)。
    新天凤三年(16) 二月,长安地震,大雨雪,关东尤甚,深者一丈,竹柏皆枯(4.5级)。
    北魏太延四年(438) 西岳华山发生崩裂。
    唐开元二十六年(738) 三月二十五日,京师地震(4.5级)。
    唐大历二年(767) 十一月二十六日,京师地震(4.5级),有声自东北来,如雷者三。
    唐建中三年(782) 正月十三,京师地震(4.5级)。
    唐贞元三年(787) 十一月二十九日夜,京师地震,东部(洛阳)、蒲、陕亦然(4.5级)。
    唐贞元十年(794) 四月初六,京师地震,五月十四又震(4.75级)。
    唐贞元十三年(797) 七月十二日午时,震从东来,须臾而止(4.5级)。
    唐元和十年(815) 十月,京师地震(4.5级)。
    唐大和九年(835) 三月初十,京师地震,屋瓦皆坠(4.75级)。
    唐大中十四年(860) 五月初一,京师地震,山谷禽兽惊走(4.5级)。
    唐乾符六年(879) 二月,京师地震,有声如雷,蓝田山崩水涌(5级)。
    宋至道二年(996) 九月十九日,秦、晋诸州府昼12震。十月,潼关以西(止甘肃、宁夏)又震(7—8级)。
    宋熙宁五年(1072) 九月二十一日,华州少华山前阜头峰崩,东西5里,南北10里陷居民六社,凡数百户。山崩水出,后成莲花池。声震百里外,西岳庙门皆震动,钟鼓成声(5.5级)。
    宋宣和六年(1124) 闰三月初四,京师、河东、陕西地震(5.75级)。
    宋建炎二年(1128) 正月十三,长安大震(5级)。
    元大德七年(1303) 八月初六,山西洪洞赵城大震(8级),震及关中东部各县。
    元泰定元年(1324) 十二月初八,奉元路同州(今大荔)地震(4.5级),有声如雷。
    明洪武十年(1377) 正月十四,西安府地震(4.5级)。
    明成化十四年(1478) 正月初一,关中及河套地震(4.5级)。
    明成化十七年(1481) 正月初一,华阴地震(3.5级)。四月十二日,陕西同州地震(4.5级)。
    明成化二十年(1484) 十月初七,陕西西安府地震(4.5级)。
    明成化二十三年(1487) 七月二十二日,临潼地震,声如雷,房屋坏,男女死1900余人(6.25级)。
    明弘治五年(1492) 九月十九日,陕西渭南县地震(4.5级)。
    明弘治十四年(1501) 正月初一,朝邑、华阴地震(7级),华阴县丞张鉴陪关内道参政章元应祭华山。陕西同、 华等州,潼关等卫,咸阳、长安等县地皆震。
    明正德四年(1509) 十月二十日,陕西华阴地震,有声(4.5级)。
    明正德五年(1510) 四月十一日,陕西华州、朝邑,山西蒲州各地震(4.5级)。十月,潼关地震。
    明正德七年(1512) 二月十一日,华阴、同官(今铜川),山西蒲州等地地震(4.5级),三月初三,陕西渭南地震。
    明正德十一年(1516) 七月二十三日,陕西西安府地震(4.5级)。
    明正德十五年(1520) 六月二十二日,山西蒲州,陕西华州及华阴县各地震,华州次日又震(4.5级)。
    明嘉靖二年(1523) 五月初二,陕西同州地震(4.5级)。
    明嘉靖十一年(1532) 五月十六日,同州地震,有声如雷(4.5级)。
    明嘉靖十三年(1534) 五月二十二日,陕西同州、华阴、朝邑等县各地震,声如雷,数日方止,连震15次(4.5级)。
    明嘉靖二十年(1541) 七月初三,华州、同州地震,有声如雷(4.5级)。
    明嘉靖二十二年(1543) 十一月十三日,陕西同州等处地震(4.5级)。
    明嘉靖三十四年(1556) 十二月十二日(1月23日),华州、华岳地震(8级)。重灾面积28万平方公里。震中地区地裂、地陷、山崩、滑坡等现象,到处可见,压死官吏军民奏报有名者83万,未报者不可数记。灾及陕西、山西、河南、甘肃等省,震撼半个中国,有感范围远达福建、两广。伤亡人数之多,居世界震灾之最。
    明嘉靖三十六年(1557) 正月初二,华县大地震余震。华山、渭水皆鸣。凡六日而止,地屡震(4级)。
    明嘉靖三十七年(1558) 十月十二日,陕西华州地震,声如雷,越6日再震,倾陷庐舍甚众(5.5级)。
    明嘉靖三十九年(1560) 九月,华州再震(3.5级)。
    明隆庆元年(1567) 十二月,蓝田地震,房屋树木多倒(5级)。
    明隆庆二年(1568) 三月初四,西安府及临潼一带地震,倒房伤人。皇帝派都御史祭西岳华山之神(5.75级)。
    明隆庆三年(1569) 四月,潼关地震裂,涌水内有鱼(5级)。
    明隆庆五年(1571) 十月二十五日,西安府地震两次(4.5级)。
    明万历十三年(1585) 七月十七,西安府及高陵县地震势如风,声如雷(4.5级)。
    明万历二十三年(1595) 十二月二十五,陕西西安地震,声如雷。(4.5级)。
    明万历二十七年(1599) 七月,蓝田地震,大雨10日昼夜不止,土窑皆陷(4.75级)。
    明万历三十五年(1607) 八月十二日,西安府地震(5级)。十一月初九,渭南地震,东来有声。
    明崇祯十五年(1642) 六月初四,山西安邑(今运城平陆之间)地震。华阴、朝邑震动有声(6级)。
    清顺治十一年(1654) 六月初八,天水大地震(8级),波及关中东部各县。
    清顺治十二年(1655) 二月十一日,三原、渭南地震。似雷非雷,火光如炬(4.75级)。
    清顺治十七年(1661) 十二月十二日,华州地震,声如雷(4级)。十二月二十五日,又震。
    清康熙二十七年(1688) 四月,临潼、咸阳地震(4.5级)。
    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 四月初六,山西临汾大震(8级),波及关中东部各县。
    清康熙四十三年(1704) 七月十三日,泾阳地震,压死人畜无算(4.74级)。
    清乾隆五十四年(1789) 九月二十日,潼关地震,坏民舍人有压死者(5级)。
    清嘉庆二十年(1815) 九月二十日,山西平陆地震(6.75级),华阴房屋倒塌,压毙人口。
    清光绪八年(1882) 三月二十六日,华阴地震。潼关、大荔、朝邑地微动。人畜房屋无伤(4.5级)。
    清光绪十二年(1886) 六月十四日,朝邑地震(4级)。
    民国九年(1920) 十一月初七,宁夏海原地大震(8.5级),波及华阴,十六日晚8时华阴地震由北而南,墙垣倒塌,闪出地穴数里。
    1959年 8月11日,晨7时,韩城地震(5.4级)。关中东部、山西河津和河南陕县以西均有震感。
    1960年 8月12日,澄城地震(4级)。
    1965年 11月13日,山西坦曲地震(5.5级),震及关中东部,华阴有感。

华州、华岳大地震
明嘉靖三十四年十二月十二日(1556年1月23日)午夜,华州、华岳大地震(新中国建国后国家定名为华县大地震),一场巨大的地震灾难袭击了秦晋汾渭大地,轰然如雷,华岳山鸣,天摇地动,房倒屋塌。许多人在睡梦中被夺去了生命。渭南、华县、华阴、潼关、朝邑和山西蒲州均为极震区,同、华之民死者十数有六。此次震灾压死官吏军民奏报名者有83万,未报名者不可数计。重灾面积达28万平方公里,分布陕西、山西、河南、甘肃等省,震撼了大半个中国,有感范围远达福建、两广等地。伤亡人数之众,为世界震灾之最。震后20年内,重灾区未有恢复原状。
    本县为极震区域,损失惨重。据明、清《华阴县志》记载:“嘉靖三十四年十二月十有二日,夜半,月无光,西南轧轧有声,如万车奔腾,星陨如雨,垣屋尽倾,人畜压死不可胜计,自古灾伤无此惨也。县城覆塌,儒学殿舍尽圮。”
    另据记述,这次地震中,西岳庙内庙祠尽倾,后寝皆圮,汉碑断毁;境内华岳观、龙神庙、龙王庙、三皇庙、三义庙、云台观、丞天观、寿圣寺、山荪亭、青柯坪、崔府群庙、陈真人祠均被震倒;驻马桥、杨震冢被震毁。
    这次震灾所造成的损失,除民死过半外,官府、民房、庙宇、城墙20年内未及恢复。为有史以来,本县遭受最大的地震灾害。

冰雹灾害
晋元康三年(293) 六月,华阴雨雹,深3尺。
    明万历十二年(1582) 华阴雨雹。
    清顺治十八年(1661) 四月,华山北峰雷雹交作。
    清乾隆十二年(1747) 华阴有遭雹之村。
    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 五月初九,同州府属大荔南乡和华阴之北乡,有遭雹之村。
    清嘉庆十九年(1814) 四月,大荔、华阴、潼关一带雨雹伤二麦。
    清道光八年(1828) 七月初五,华阴间被冰雹。
    清道光十四年(1834) 四月初一、初三,华阴、华县、潼关雨中带雹,打伤麦苗轻重不等。
    清同治七年(1868) 四月二十四日,大荔、华阴雨雹大如核桃,平地积寸许,麦苗俱伤。
    清光绪六年(1868) 五月初七,华阴大雨雹,麦禾被伤十分之七。
    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 华阴雨雹。
    清宣统元年(1909) 夏秋,华阴遭雹。
    民国二十一年(1932) 华阴雨雹,有灾。
    民国二十二年(1933) 五月,华阴雨雹。
    三十六年(1947) 关中暴雨冰雹,夏秋歉收。
    1952年 7月16日下午3时左右,华阳山区雨雹,大如胡桃。
    1959年 6月23日和24日,均在下午4时左右,华阳山区草滩一带冰雹,秋作物被灾。,8月中旬,华山连续3天内,下午3时左右雨雹。
    1971年 6月和7月,本县两次冰雹。
    1974年 7月,金堆、华阳一带雨雹。
    1977年 5月29日,蒲峪村冰雹40分钟,积5寸许,73亩麦田和193亩秋田被灾。
    1980年 4月,本县发生冰雹。
    1984年 10月27日,15时至16时,全县普遍冰雹20分钟。涉及11个乡镇,孟塬、硙峪、观北等乡较重,72个村庄受雨雹灾害。
    1985年 8月30日晚10时30分至11时15分,孟塬地区暴风雨雹夹作。仅45分钟降雨34—45毫米,风力11—12级。雨雹所到之处,树木折断,房屋倒塌,农田被毁,线路中断。是解放后本县局部地区一次特大雨雹。灾及孟塬、观北、硙峪、华山、岳庙、城关6乡镇。受灾面积7536亩,成灾3094亩(其中孟塬镇成灾2428亩);倒房83间、死1人、伤3人;毁坏输电线路13.25公里;冲毁路面31900米;毁坏树木2624棵、水利工程10处,生产桥10座。
    1987年 8月9日下午,华阳等山区雨雹,打伤庄稼。8月11日,孟塬镇小寨、司家等6村突降冰雹,历时20分钟,受灾4195亩,成灾2832亩,绝收500亩。
    1988年 5月30日下午6时,焦镇乡冯东、演家、庆华、孙坊等村雨雹15—20分钟,棉花受灾严重。7月15日13时24分至14时10分,华山及附近山区暴雨冰雹夹作。

欢迎您投稿“秦之韵 陕西村史”公益网。 (投稿EMAIL:30999626@qq.com 在线投稿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