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AP手机版 RSS订阅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陕西秦腔

周至秦腔(源起、文化、演变、传承)

时间:2015-9-7 18:42:31   作者:任齐斌   来源:秦之韵文史   阅读:6491   评论:0
内容摘要:周至:秦腔,起源于古代陕甘一带的民间歌舞,西周末期关中地区被称为“秦”,秦腔由此而得名。它又称“乱弹”,是我国戏曲四大声腔之一,是京剧的鼻祖。秦腔西府秦腔,诞生于周至,周山至水的沃土滋养着秦腔这棵大树茁壮成长。清代即盛行的牛皮灯影,
周至的秦腔

 第一章  源远流长

      群众喜闻乐见的地方戏---西府秦腔,诞生于周至,周山至水的沃土滋养着秦腔这棵大树茁壮成长。勤劳富裕的周至人和秦腔结下了不解之缘,历史悠久的秦腔和人文资源丰富的周至相得益彰,交相辉映,形成了鲜明特色的周至秦腔。
(一)秦腔的源起,关中
      秦腔,起源于古代陕甘一带的民间歌舞,西周末期关中地区被称为“秦”,秦腔由此而得名。它又称“乱弹”,是我国戏曲四大声腔之一,是京剧的鼻祖。
秦腔“形成于秦,精进于汉,昌明于隋,完整于唐,传播于明,盛行于清”。秦腔是一个角色齐全、人物众多、情节复杂、结构完整的大型戏曲剧种。表演风格朴实、粗犷、豪放,富有夸张性。角色行当分为四生(老生、须生、小生、幼生)、六旦(老旦、正旦、小旦、花旦、武旦、媒旦)、二净(大净、毛净)、一丑,计十三门,又称“十三头网子”。
秦腔剧目抄存的有2748本,既有历史剧、神话剧,又有民间传说故事剧。从类型上分,有喜剧、悲剧、荒诞剧、讽刺剧等。主要内容多如群众所流传的那样:“奸臣害忠良,幺婆害先房,姑娘拐相公。”
(二)秦腔,周至人的最爱
    秦腔最适于表达周至人憎爱分明、刚正不阿、淳朴仗义、嫉恶如仇、坚韧不拔、诚实友善、讲礼重信的品质,表达周至人内在情感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所以从古到今周至的秦腔久盛不衰、历久弥新。
    戏楼是周至村庄的文化标志,是风骚和名片,忠实记录着秦腔的兴衰沉浮。清代和民国时期,大多数村的祠庙前,建有砖石砌基的露天戏台或戏楼,仅清代就有戏楼111座。侯家村镇中旺、哑柏镇上阳化、广济镇欢乐等村的清代戏楼至今保存完好,是珍贵的文化遗产。哑柏镇上阳化村南街的古戏楼“遏云楼”,始建年代无考,现存建筑为清同治元年(1862年)重修,至今村子过会还在古戏楼演出。“文革”以后全县二百余村建成了高大宽敞的新型戏楼,为演出提供了良好的场所。
搭台唱戏给周至人留下了绵长美好的记忆。演戏前全村青壮年就要拉碌碡,架木板,栽木杆,篷芦席,搭建起一座威风的临时戏台。1945年之前,晚上唱戏使用大油灯照明,后来烧汽灯。当汽灯点燃,在男女老少一片欢呼声中,大戏就开场了。1979年农历7月13日,东风村戏楼“淳风楼”打楼。“文革”期间停唱的老戏恢复不久,当时请来咸阳人民剧团,有郭明霞等名演,周围十里八乡乡亲,包括县城群众,一时观者如堵,七亩大的场地还是坐不下。为了安全,东风大队用木椽把场地围起来,中间用木桩隔离,男女观众各分一边,间隔五米左右有一名手持竹竿的民兵维持秩序。由于安排周详,台下秩序井然,但是夫妻分开看戏却传为笑谈。
周至人爱唱戏。自乐班遍及城乡,现在仅登记在册的就有150多家。无论是县城新修的南大门广场,还是乡间的村落,只要锣鼓一敲,附近的人就会聚拢而来。爱唱的、会唱的就会提袍甩袖,吼上几段。唱者投入,听者陶醉。只要听众们能来点掌声,或者叫声“好”、“唱得美”、“嫽得很”,演员就非常得意。
    周至人爱看戏也颇有名气,周边的武功、眉县、户县、杨凌唱戏,戏台下的周至人就占了一小半。本村唱戏,几天前家家都割肉买菜,呼亲唤友。正会期间,看戏的少则几千人,多则数万人。过去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主要靠秦腔滋养,白天干活,晚上十几里、几十里路去看戏。去得迟了,拿的凳子低了,就往中间挤,一场戏要挤“起来”两三回。这时候民兵的竹竿挥起来,横扫着,打得举在头顶的小凳子啪啪啪地响。平息了,戏接着演。很多人的鞋子被挤丢,看完戏才在台下找,有穿别人鞋的,有光着脚回家的。路上,津津乐道哪个村的戏好,哪一次挤得美,哪个村子的民兵厉害。遇到唱戏出现连阴雨,主人就很懊丧:“豆芽菜泡了一丈,客叫了一炕,一个戏没唱,把人急得转向。”今年九十岁的郭耀堂,是县城周围有名的铁杆戏迷。“宁舍一天十分工,不舍十里外的戏”是他的口头禅。八十岁前,周边区县有好戏时,他都骑自行车清早出门,看完晚场才回家。过去看戏有五件宝:车子、马叉、茶缸、眼镜和手电。如今外出看戏更方便了,戏迷一大片,朋友遍天下。戏看了,饭吃了,瘾过了,甚或一桩婚姻也说成了。儿女给的钱都不用花,来回的路上还尽情地唱乱弹。
周至人会看戏。唱戏的村子在与剧团签订演出合同时,要确定八个以上的本戏。戏开演前需演神戏,首场必须有名角清唱,正戏必演平安戏《龙凤呈祥》、《二进宫》等。戏台下,戏迷们有的用手打着节奏,有的轻声附和,有的摇头晃脑,沉浸在名角的精彩表演之中。演到高潮处,掌声、吼声响成一片。演员若唱错了台词,走错了台步,没有赶上节奏,台下也会喝倒彩。好些演员说,周至县的戏不好唱,懂戏的人太多。而戴着石头墨眼镜看戏是周至戏台下一道独特的风景。
周至人更爱品戏。“吃饭要吃打赌饭,看戏要看对台戏。”上阳化南北街正月会、哑柏东西街会、马召十月十会、桑园交流会等期间,都要请两个戏班来“对台”竞争,各推名角,各亮绝活,舞台对着舞台,观众挨着观众。台下看戏的观众“脚踩两只船”,哪边戏好哪边走。更绝的是哑柏蒋村庙会、集贤皇会讲究唱戏不落台,昼夜不停地上演,剧团没有48本大戏不敢承担演出任务。
 (三)周至,秦腔的沃土
     历史悠久。明代中期,周至诞生了秦腔史乃至中国戏曲史上的璀灿明珠——张家班。班主张附翱,周至县城人,弘治十四年(1501)中举,出任山东青州推官。看不惯官场黑暗,辞官归里。因为喜欢戏曲,便在骆峪暖泉寺募揽曲艺人才和优秀戏曲演员,结成近百人演出班。张家班名震关中,在中国戏剧史上辉煌四百余年。
    底蕴深厚。世界上最早的哲学家老子在楼观台著讲《道德经》,白居易在仙游寺写成《长恨歌》,清 代周至人李二曲的才学列为“关中三李”之首,这些对周至的民风、习俗等都有深刻的影响。周至具有深厚的文化积淀,人们从小就受到戏曲教育的启蒙和熏陶,为普及发展戏曲和文化奠定了根基,培养了一大批文化艺术人才。目前,从周至走出去的国家级作家、艺术家、美术家、书法家80余人,仅西安市,有22家刊物主编为周至人,40多家文化策划、演出公司为周至人创办。
地大物博。周至是西安市面积最大的县,人口67万。民间歌谣《周至颂》说:十山九出头,有水不浮舟,小富压天下,社火赛扬州。刺绣、猕猴桃、苗木花卉等产业的蓬勃发展,使群众走上了富裕之路。为秦腔提供了庞大的演出市场和物质基础。
    庙会众多。周至历史悠久,为周、秦、汉、唐京畿之地。历史淀积了丰富的庙会文化。代表性的庙会有城隍庙会、火神庙会、娘娘庙会、正月十八老王会、正月二十八东岳会、楼观台的二月古会、忙罢会、财神庙会等120余种。庙会庆典以演戏为中心,少则两三天,多则六七天。尤其是轮流过会的村子,形成了一个惯例,不唱大戏不接神。侯家村镇东风村原有庙宇十六座,现存庙宇九座,每年就要过九个庙会。“金辛庄、银槐花、有钱还算上阳化”。上阳化村南北两条街道2012年唱了四台大戏。侯家村镇中旺村2010年过庙会也唱了四台大戏。全县各村演戏每年两千余场次,观众300万人次以上。
    风俗习惯。在周至凡遇婚嫁丧葬、满月生日、盖房乔迁、周年祭祀等大事,多数请自乐班助兴或请大戏烘托气氛。部分在外工作或者富裕家庭多请县剧团,甚至邀请省市剧团助兴演出。粗略估计,个人聘请县级及以上剧团演出每年二百多场次。
    社会重视。“周至县这么大,人这么多,没有秦腔戏叫人怎么活?”退休领导王吉泰老先生说,他在任时,剧团给领导发免费票,先天晚上的演出就成了今天开会前交流的一大话题。只要哪个村或某个厂的谁唱得好,就能调入县剧团。能导戏、会演戏的人,各村争着聘请,甚至允许在村子落户。尤其是“文革”中,文艺演出是政治任务,秦腔戏成为大队实力的体现。县西有个趣闻,冬天某个村宣传队演出,大队书记在广播上喊话:“民兵请注意,今天晚上可能有坏人破坏,谁要说咱们大队的戏唱得不好,就拉到河里摆一水。”
    戏曲神圣。封建社会,秦腔“高台教化”是历史知识、道德观念传承教育的重要方式。人们对戏楼怀有神圣的敬意,高台是用来教化人的,绝不能亵渎。戏罢台空,饱经沧桑的戏楼仍在孤独地守望,好些人想租赁戏楼办企业,被群众制止了。上阳化村流传下来的规矩,无故上戏楼罚油二斤。现在村集体公有财产不多了,所以群众总结道:“村部闲不得、神庙包不得、学校停不得、戏楼租不得。”
    剧团众多。1950年全县有三个业余剧团,1959年11个公社成立剧团,1960年有30个业余剧团。七十年代村办剧团、厂办剧团、校办剧团遍布,最有名的是变压器厂和周中剧团。当时有名的农村业余剧团是集贤、神灵寺、临川寺、终南、楼观、焦镇、新联、下三屯、辛庄、阳化、哑兴、仰天、槐花、马召、营儿、史务、双庙、谭家寨等二十余家。如今仅终南镇禅定村就有六个戏箱齐备的业余剧团,演出遍及外省十余县。
    注重培养。1978年县剧校成立,三十多年来培养学生千余名,连续5年参加全省、全国戏曲“小梅花”奖大赛均取得金、银奖,被誉为“西北秦腔艺术人才的摇篮”。除县办戏校外,一些乡镇也创办戏校,前后共计30余家。由于戏曲基础良好,吸引泾阳、凤县等地也在周至办校。现在从周至走向各级剧团的演员已过千人。
剧团引领。周至县剧团先后四次独家承办了陕西电视台春节戏曲专场晚会。2002年4月,被陕西省文化厅命名为全省唯一的县级“振兴秦腔实验团”。其晋京汇演的大型秦腔剧《母子恨》引起巨大轰动,受到文化部的表彰,被誉为“戏好风正,唱红陕甘宁”,为秦腔的发展竖起了一面鲜艳的旗帜,在陕西“文华奖” 专业秦腔大赛中,初赛的三十多名演员已顺利过关,正在等待最终的角逐。
民间资助。楼观焦镇过去出让土地,让业余剧团和戏校半耕半读,自力更生。现在好几家业余剧团的团长靠自己办的企业赚钱来养活剧团。西安中菲集团自2008年起先后接收、兼并了8家民营秦腔剧团,一年演出3000多场。2009年10月在周至县艺术学校招收免费生60名,组建了西北秦腔职业教育第一班及西北秦腔班,并建设千村千戏楼工程。2010年成立了中国秦腔发展促进会,成功发起和协办了2010年中国秦腔发展(周至)高层论坛。他们的支持有力地促进了周至秦腔的发展。
    注重创作。明代康家班班主康海,赋诗写戏,自弹琵琶写成杂剧《王兰卿贞烈传》、《中山狼》等。建国后的戏剧创作在周至也特别兴盛,全县业余剧团在“三反五反”中排演《一贯道坦白》,合作化时期演出《入社》《人往高处走》等。1959年春节,城关、哑柏业余文工团编演《月宫喜讯》《解放妇女拖累》等 6个节目。原猛进剧团教练赵俊卿创作上演现代戏《红色种子》《血债冤》。哑柏王庚辰创作《西河的春天》《婚媒记》等。1970年哑兴业余剧团排演自编《宫灯恨》。反映修建0702公路工程的《石龙口》,反映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炉火正红》,宣传法制教育的《床下君子》,宣传科学种田的《玛瑙红》,县剧团刘自修创作的《河神娶妻》等都受到了群众赞扬。特别是县文化馆倪运宏创作的大型秦腔现代剧《花乡风情》《日本女人关中汉》《浪子告御状》,县剧团新编历史剧《母子恨》,解超编写的《公主情殇》都曾引起轰动。
     “八百里秦川尘土飞扬,三千万儿女齐吼秦腔。”秦腔自古就受到陕西人的喜爱,尤以周至人最甚。在许多古老剧种日渐凋零的今天,秦腔依然是周至人喜闻乐见的文化经典,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变迁,随着社会发展而推陈出新。


   第二章  百花齐放

   在周至这块古老而富饶的土地上,民富而好乐。西府秦腔在这片人文积淀厚重的土壤里生根发芽、茁壮成长。产生了杰出的秦腔班社,同时孕育出的眉户、弦板腔、曲子、楼观道情、山区花鼓等剧种,也为古老的秦腔增添了绚烂的色彩。
   周至的秦腔班社形成时间早,活动范围广,带动能力强,影响力广泛,是西北五省知名剧团的根据地,是西府秦腔名角的摇篮,为秦腔事业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中国戏剧史上都具有较高的地位。我县戏班班主大多由失意官员、军警等人员担任,他们有着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和一定的实力。班社都有自己的名角台柱和表演风格,演员走社搭班,聚散自由,流动性大,大部分来自本县,他们演技精湛,各有绝活。遗传下来的特技很多,有铡人、换头、吹火、跑马、打秋、摇帽翅、鞭扫灯花等,表演得绝妙惊险,令人啧啧称奇,拍手叫好。起初戏班只有头帽、发髻及衣箱,随着戏班的壮大,戏妆、道具也不断添置。现在,伴奏器乐、灯光、布景、音响也成为了秦腔必不可少的艺术表现手段。
    
      (一)明代  花蕾初绽
     明代秦腔演出多以乐户和家班为主。周至当时有名的戏曲班社有三个,秦腔的杰出班社张家班,“秦腔鼻祖”康家班和创立汉调桄桄的郭家班,他们都对秦腔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张家班位列秦腔四大名班之首。创始人为张附翱,周至县城人,明弘治十四年(1501年)中举人,官居山东青州推官。任职期间,刚正不阿,不畏权贵,深得百姓爱戴,但却遭到同僚的诬陷中伤。1508年被罢官归家,以暖泉别墅为基地,潜心研究地方戏曲,与乐户王锦置办戏箱,在骆峪暖泉寺招揽戏曲人才达百人,组成演出班社——华庆班,周围人称其为“张家班”。开始演出于各地的庙会,随着班社的发展,演技逐渐提高,名震关中,驰名陕甘。张家班曾参与秋社活动,张附翱和康海广集千名艺人,三天唱了百本大戏,一时传为佳话。1771年至1773年张家班随军到四川演出,后随陕西商贾在全国各地巡演,传播秦腔艺术。早期演出《求真经》、《对松关》、《节虎堂》等剧目,深得民众喜爱。到了明代后期,华庆班在任班主张举因故西行,先在眉县青化张家堡暂居,后移居周至竹峪谭家寨。清康熙年间因家道衰落,想卖掉戏箱,为了使祖传家业不致中断,提出了“卖箱子不卖姓”的主张。本家族有女嫁到眉县第五村,丈夫叫张华,家底富裕,便买下了华庆班的戏箱,仍取名张家班。后来又转卖给眉县油房堡,班主先后为张书和、张宏德、张荣清,几度易主不改张姓。1932年又易名华庆班。1949年华庆班被眉县人民政府接管,与齐镇友谊社合并为眉县群众剧团。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周至华庆班为西路秦腔的发展立下了不朽的功勋。
     同期与张家班齐名的,还有武功县状元康海创办的康家班。明正德五年(1510年),康海由于藐视权贵,从而蒙冤受屈。仕途失意,于是寄情山水,在仙游寺旁边修建别墅---彭麓山房。30余年间,康海在此过起了排练剧目、自操琵琶作曲、写剧本、改脸谱的退隐生活。同时与遭贬的前吏部郎中、户县乡党王九思,改革声乐唱腔,创造出“慷慨悲壮、有阳刚之美、有阴柔之情”的“康王腔”。他们因与张附翱志趣相投,驻地相近,常常通宵达旦作曲写戏。正由于状元康海深厚的艺术修养,加上对秦腔的痴迷,使得他对秦腔的大胆改革和尝试,取得了较高的艺术成就。康家班排演出《中山狼》、《王兰卿服信明忠烈》、《杜子美游春》等戏,代表了当时秦腔艺术的最高水平。明嘉靖十九年(1540年),康海故去,殁时家中一无所有,检其遗资“借金百余”,唯余各种乐器300余件。现存康海散曲300余首、小令200余首。康海手绘明代秦腔戏曲人物古脸谱131幅,成为我国遗存最古老、最珍贵的戏曲脸谱。
    郭家班原是周至的一个秦腔班社,班主姓郭,大约在明万历年间南越秦岭,在洋县江坝一带开始赶庙会唱戏。艺人们在唱腔中吸收了汉中等地民间山歌的唱法,创新了唱腔曲调,发展为“汉调桄桄”戏班,形成自己鲜明的地方色彩和独特的风格,成为南路秦腔的奠基人。“汉调桄桄”既有秦腔的高亢激越之美,又体现出优雅柔和的陕南地方特点。民国以前,生、净演出时均不穿靴,常穿草鞋演出,旦角面部搽粉,头上插花即可出场。其服饰和化妆虽简单,唱工却十分讲究,随后成为秦腔的一大流派。
     
(二)清代及民国  百花争艳
    华庆班先后积累剧目近千个,清代移入眉县后,由周至县广济大坪村人雷大坪领班多年,雷后迁居眉县城关下坡村。雷班长主攻须生,以唱功见长,把“周至腔”与“礼泉腔”柔和起来,创造出自成一派的西路老生唱腔,深受观众的赞誉和好评。
     1862年,周至举人李炳南与艺人李鸿庆组织成立鸿盛班,主要艺人有谢鸿民、刘兴汉等,积累了500多本传统剧目,招收学员随班进行培养,西北不少艺人都是鸿盛班培养出来的学员。鸿盛班的最大特点是能演不用弦索调的剧目长达3天之久。1866年,李炳南西抵甘肃天水,传班多年。1910年“鸿盛班”一行30余人,去青海西宁卖票、下乡赶庙会演出。后因演出萧条,生活无法维持,于1914年去了兰州,后改建为天水剧团。 
     1917年东风村郭家堡郭英成为县署民班班头,接管三星社戏班,聘请刘金库和杨忠明为领班。马营人康升管戏箱,陈家巷陈令名是郭英妻弟,为班社承戏。1927年在自家剧团成立剧校,培养学生。先后添置了两套戏箱,由于戏箱新、汽灯亮在县域很有名气。经常在城乡的庙会演出,其中最拿手的戏是《八件衣》、《游西湖》、《对银杯》等剧目,尤其是在骆峪两座古戏楼上,与豆村王二家戏班所唱的对台戏,至今让健在的老人记忆犹新。郭英死后,其妻管理三星社。1948年变卖了戏箱,三星社解散。
     司竹王唐村刘喜家贫,给人当家丁,由于喜爱秦腔,1935年借钱置办戏箱,起名仁义班。聘请教练李黑娃在本村排戏,培养的名演有吴新民、郭福楼多人。仁义班善演《炮烙柱》、《五典坡》、《八件衣》等本戏,经常在县内庙会演出,还在外县戏园卖票演出。1943年因管理不善,仁义班解体。
 1913年,商洛人石榴娃带领小戏班在周至县东片演出,因故被终南区公所扣押了戏箱,终南豆村王秀成(又名王二)是个武术教练,在当地威望高,便要回戏箱。石榴娃便拜王二为师,王添置戏箱,招聘艺人,成立戏班。1932年教练盖天红在本团排练了一批学生,有名的学员有万娃(楼观红)、定娃子。演出最有名的剧目是《大上吊》、《游西湖》、《金沙滩》、《伍员拆书》。1942年王秀成去世。其子王立级领班,戏班衰落,将戏箱卖给宜春剧社而停办。
1937年,周至县城仁义巷警官高杰三成立俊兴社。聘请赵俊卿为教练,在西门外“铁爷庙”排练学生。两年后高杰三因打麻将欠保安大队长王宏德五百大洋,就将戏班俊兴社顶了债务,更名醒社,由县城仁义巷名医赵觉生任社长。1943年改称太白社,周至县青化李少棠任董事长。由县自卫队队长刘志宜具体管理,聘请郭树忠为教练。先后在西府各县和户县、兴平等地演出,年演百余场,1945年演200多场。主要演出《软玉屏》、《齐双会》、《三滴血》、《蝴蝶杯》、《二进宫》、《八义图》、《双奇帕》、《五典坡》等本戏。1949年6月周至县解放,太白社人员和戏箱上交咸阳军分区,改成咸阳军区宣传队,之后成为西安五一剧团。
    西富饶村的李静宣(小名:李生春),在杨虎城的西安战干团学习,后与长安县范倚云(女 小名:范会青)结婚。李静宣后来在县国民兵团符志坚团长手下当秘书,由于范倚云有唱戏基础,先在俊兴社当学员,后在太白社当演员。1942冬天,李、范在西富饶村三霄庙组办剧校,起名宜春剧社。聘请渭北人李平忠、焦育平当教练,招来40多名学生学戏。学员中只有焦小春(女 小名:旦旦,著名秦腔演员,陕西秦腔研究会会长)和巧玉是教练从三原带来的,其余都是周至人。购买豆村王二戏箱在本村演出,第二年就在周至、宝鸡一带演出,两三年后戏箱在眉县被土匪抢走,剧团倒闭。解放前期,李静宣被土匪枪杀于马召营儿村,范倚云回到了长安唱戏。
    1940年,驻河南的国民党十七军军长高桂滋为慰籍乡思,聘请陕晋名角常智新、刘易平、耿玉祥等人组成猛进剧社。演员有周至人贾志敏(小生、集贤人)、马连成(县城人)和花旦赵甄华(时称辣子红)等人。1942年排演抗战戏和古典本戏20余本,主要在住军地慰问演出。1943年剧社随军移驻甘肃,张振民、张新青、阎振俗等入社,演员阵容强大,剧团走一处红一处。1945年夏,十七军驻西安办事处李少棠(周至青化人)重新组建剧社。先赴延安,后转回周至,由秦岭守备区司令何文鼎(广济小麦屯人)接办,著名演员肖若兰、乔新贤、苏蕊娥等加入该团。当时全社130余人,力量雄厚,盛况空前。1949年5月,解放军十七师在户县秦镇接收猛进剧社。后随王震将军开赴新疆,仍为猛进剧团,一直演出至今。

(三)解放后   万紫千红
1953年全县有专业剧团1个,业余剧团3个。1959年11个公社成立剧团,1960年有30个业余剧团,1969年自乐班有64个。民间曲子会20个,最著名的是清河老二屯和马召熨斗曲子。皮影社10个,马召上孟家村、朱家查等皮影社最为有名。有20多个剧团能褂衣演出,而且演遍东府、西府十多县,其中有4个业余剧团,戏箱齐备,演到了甘肃十余县。民间组织的自乐班,仅登记在册的就达到120余家。 
 解放后破除迷信,古典戏曲停止演出,大部分戏社因失去演出机会而解散。在倡导秦腔革新的风气下,眉户戏盛行,上演了《梁秋燕》、《血泪仇》等新编现代剧。上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样板戏开始流行,各单位基本都成立剧团。随着经济的发展,戏曲班社日趋兴盛。
解放初期,周至中学成立剧团。由县委宣传部派人领导,教师景庆勋任导演,演职员抽调学生担任,配合土改,排演秦腔现代戏《穷人恨》、《血泪仇》等。主要下乡进行演出,有时1日2场,深受群众欢迎。后又排演歌剧《赤叶河》、《刘胡兰》、《王秀兰》等剧目,演出达百余场,轰动一时。1952年学生毕业,周中剧团停演。
    1956年合作化时期,谢云发和张建帮在西骆峪村成立自乐班,唱秦腔和眉户戏。随后演员出钱购买戏衣,成立骆峪剧团。唱戏的有新村的张义财、七里管的杨生云、红旗村的张景龙、宋志友等人。最有趣的是第一次在骆峪街道古戏楼演出,一个演员由于紧张,把自己整本戏的独白和唱词在第一场全部唱完,把其他演员晾在一边,至今为人们津津乐道。
1952年由眉县华庆班返乡的艺人张捷民,在周至县成立了新兴剧团。在民主人士李少棠的倡议下,改名为周至县人民剧团。1958年,周至、眉县合县后,原周至县人民剧团和原眉县剧团统称为周至县剧团,但仍分设两个团,眉县剧团改为周至人民剧团一团。周至剧团改为周至人民剧团二团。周眉分县后二团划归周至,改名周至县剧团。现在周至县剧团演出阵容强大,行当齐全、舞美新颖、质量上乘,以精湛的演艺、严谨的作风,受到社会各界、广大戏迷的一致好评,荣获陕西省文化厅授予的“陕西省振兴秦腔实验团”。
     2002年,周至剧团演员赵巧苗和丈夫田满洲创办巧苗剧校,随后成立周至县巧苗剧团。剧团汇集了雷平良、高广杰等众多优秀青年秦腔演员,他们都是经过专门培训的专业人员,具备较强的创排能力,能够上演传统剧目达30多部。排演的反映海峡两岸亲情的秦腔现代戏《续断》,广受观众好评。现在被中菲集团收编为西舞秦腔三团,是一家集培训、演出为一体的民间职业剧团。剧团以严谨的舞风和高水准的艺术质量,创造了每年演出300多场的奇迹,走在民营剧团的最前沿。
 全县先后有木偶剧团10余家。木偶戏戏箱设备轻巧,舞台简便,以秦腔为主,巡回于本县平原山区和西府各县演出。木偶头型清代是泥塑,民国时实心木雕,50年代镂空木雕。1978年后纸塑,头型减轻,身形增大,头型彩绘脸谱,色彩鲜艳细腻。1955~1966年马营村舒秦东木偶剧团较出名,动作舒展洒脱,唱腔慷慨激越,长于表演悲剧,以演《伍员逃国》、《崇祯王上煤山》、《大上吊》、《窦娥冤》等见长。1979~1987年文化馆木偶剧团运用光电技术,表演的神活剧《三打白骨精》、《三调芭蕉扇》等引人入胜。有名的杆手叫梆子,边舞边唱,灵动自如。现在楼观大玉木偶剧团最有名气,已成为省级“非遗”保护项目。         
    清代即盛行的牛皮灯影,舞台多搭建于大车箱中,4角缚椽,围席苫顶,台口绷薄纱。以前皮影主演者将生丑净旦集于1身,双手可舞3~4个皮影。艺人要身兼数职,乐器伴奏和道白配唱同时兼顾,人称“四人忙”。上世纪50年代,全县皮影社20余家,每社4至6人,以演唱弦板腔为主。马召上孟家村侯三嗓音宏亮浑厚,唱腔粗犷激昂,表演出神入化,舞动人物走兽,传神而富于情趣,曾被观众赞誉为“铁嗓子”。周至皮影长于表演武打场面,影人兵戈交错、上下翻腾,刀砍头落,马踢头飞等,热闹非常,令人目不暇接。上演的《薛仁贵征东》、《瓦岗寨》、《点红灯》等武侠戏富有特色。在周至县收藏协会韩明德的大力支持下,广济西欢乐村皮影社和朱家查皮影社联合,成立了周至三秦皮影艺术团。整理了100多个传统剧目和10多个现代剧,2012年正月在西安曲江会展中心表演15天,反响较大。
  周至秦腔班社的发展与演变,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民族文化——中国戏曲这一宝库。在弘扬中华传统文明和真善美的社会道德中,起到了积极的教化作用,使优秀的传统文化和传统文明得到发扬光大。同时也看到,艺术永远是社会生活的附属品,周至秦腔班社的发展史几经沉浮,历尽沧桑。但总是在艰难中一次次崛起,尽显周至人倔强的性格,也诠释了秦腔深入西北人心的艺术魅力!

明代张家班诞生地

明代张家班诞生地
   明代张家班诞生地——-骆峪暖泉寺    任齐斌摄

 周至西秦皮影团
周至西秦皮影团在演出    任齐斌摄
皮影剧团在八云塔下演出
   皮影剧团在八云塔下演出
 康家班班主康海在武功的墓葬
康家班班主康海在武功的墓葬
       
第三章  群星璀璨

  在周至秦腔历史上,各戏班都能按行当建置,设立三路角色制。头路角色包括头道须生、正旦、花脸和小旦,二路角色包括小生、二道须生、二花脸和丑角,其他老旦、老生等角均为三路角色。各路角色的佼佼者,均可挂头牌演出,其他即为配角。条件优越的戏班,常不惜重金邀请名角,努力在唱腔、表演、化妆造型等方面有所创新。
  我县秦腔名演经常表演的剧目大约有三百多本,内容广泛,数量众多,故事复杂,情节曲折。主要有《双锦衣》、《双罗衫》、《二进宫》、《三滴血》、《五典坡》、《八件衣》、《八义图》、《十五贯》、《十八扯》、《软玉屏》、《游龟山》、《游西湖》、《游地狱》、《玉堂春》、《白玉楼》、《窦娥冤》、《破宁国》、《金沙滩》、《苏武牧羊》、《铡美案》、《狸猫换太子》、《法门寺》、《棒打无情郎》、《乾坤带》、《黄河阵》、《卧薪尝胆》、《闯宫抱斗》、《状元媒》、《回荆州》、《玉虎坠》、《打銮驾》、《出五关》、《转昌壶》、《抱火柱》、《赤桑镇》、《王连哭五更》、《司马拜台》、《走雪》、《烙碗计》、《黄天荡》、《卖华山》、《黄鹤楼》等,有些剧目是台台必演。但是,不少剧目已经失传。 

(一)成熟老练的生角
  生角是秦腔的一个主要行当。分为老生、须生、小生、娃娃生、武生等。
  雷大坪,广济大坪村人,清末在华庆班领班多年,人称雷班长,在西府和陇东一带颇负盛名。他主工须生,以唱工见长。20岁时因倒嗓,离开戏班,在家务农和修筑周至城墙过程中,将“周至腔”与“礼泉腔”揉合起来坚持调嗓练唱,经两年多的苦练,终于练出了独具一格的西路老生唱腔。以孔明、关公、岳飞戏见长,出演的《赵德胜带箭》唱腔,人称绝调,尤以自创的“跑马”、“打秋千”、“骑骆驼”等特技表演经常赢台。
  李炳南(金娃),鸿盛班领班,我县清代著名须生。嗓音宏亮,表演大方,以扮相清俊威武和身段动作优美出名,舞台演出的综合性效果好,驰名西北各地。代表剧目有《大报仇》(饰刘备)、《四进士》(饰宋士杰)、《金沙滩》(饰杨继业)、《铡美案》(饰王延龄)、《烙碗计》(饰刘志明)等。
  刘金库,艺名有娃子,民国时期三星社演员。工小生、须生,唱腔苍劲酣畅,运音得当,情真味浓。所饰《周仁回府》中的周仁、《游西湖》中的裴生、《蝴蝶杯》中田玉川等,表演形象逼真,绝招之多,为人称道,西府观众常常叫好鼓掌。刘后来离开三星社,组建了武功秦兴社。
  高登云,又名舍娃,太白社名演员。嗓音清亮宽厚,道白清晰,行腔沉稳,富有韵味。拿手戏是《拷红》,后进入陕西省戏曲研究院。 
  光蛋,须生,音色好,重情感,唱戏经常给肖若兰当配角。小生贾志敏、焦秀成、马连成、刘志远,须生邸德民、郭效民,周忠祥等,表演风格各具特色。这些周至演员为猛进剧团增光添彩。
  吴新民,小名召秦,四屯镇下三屯人,著名须生。学成于王唐村刘喜戏班,唱腔声情并茂,动作舒展大方,台架好,功力深。更绝的是双指弹耳胡特技,潇洒飘逸,至今无人能出其右。《闯宫抱斗》中的梅伯、《打王强》中的吕蒙正、《八件衣》中的杨廉、《葫芦峪》中的诸葛亮等角色,他都演得惟妙惟肖,栩栩如生,至今在老观众中常常乐道。尤其是在《卖华山》中的赵匡胤,更是别具一格。故县城以西有句歇后语:“召秦的卖华山---单另的样法。”
韩振民,豆村王家班演员。工文武须生、红生,表演潇洒,唱腔优美,字正腔圆。后来成为县剧团的骨干演员,他扮演《金沙滩》中的老杨业,获咸阳地区表演一等奖。
乔德福,又名定娃子,与韩振民同团。工文武须生,以表演精湛、技巧娴熟、嗓音洪亮而著称,最擅长官衣生纱帽戏,后来西去兰州市秦剧团。 
   1953年成立的周至县剧团,也涌现出了不少的著名演员。于冬梅,最为著名的女小生。在上世纪五、六十代,可以说
是家喻户晓,名噪一时。当时,群众对县剧团知名度高的演员有
四句顺口溜:“代秀芳(正小旦)的三击掌,黑豹(舒新勤 须生)
梅伯把宫闯,冬梅的详状人爱看,还有药药(郭凤贤 正旦)的秦香莲。”
高广杰,有相当实力的著名须生。县剧团原业务副团长,退休后仍活跃在秦腔舞台上。他出身秦腔世家,嗓音浑厚,表演规范,所扮演的赵匡胤、杨继业、黄飞虎、刘彻、杨波、刘延昌等一大批须生行的重头角色,受到了广大观众的一致好评。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曾先后五次参加过陕西电视台举办的春节戏曲晚会。
刘随社,哑柏上阳化人,著名须生演员,是继高广杰之后县剧团须生行当的台柱子。他扮相俊美,嗓音高亢洪亮,做工稳健扎实,表演大气细腻,大板唱腔响遏行云,扣人心弦。后调入秦腔最高学府---省戏曲研究院。现任眉碗团艺术指导,国家一级演员,在西北广大观众中享有极高声誉。

(二)委婉细腻的旦角
  旦角是秦腔又一重要行当,分为正旦、小旦、花旦、武旦、老旦、闺门旦、泼辣旦、贱旦和媒旦。
  明代秦腔男女演员齐全,后来因受传统观念及封建迷信思想的影响,妇女不能登台演戏,女角均由男人扮演。1945年后,我县有的戏班才开始招收女演员。
  王兰卿,周至县城人,自幼随父亲王锦学艺,吹弹歌舞,所事皆通,明代弘治年间,嫁给县城庞家为妻。由于倾心张家戏班班主张附翱,后嫁张附翱为妾,献身于秦腔艺术事业。她唱做俱佳,其情感人,出色的表演艺术,为西府剧坛之冠,成为明代中叶最著名的秦腔演员,也是我县秦腔历史上有记录的第一位女演员。张附翱病死后,王兰卿悲痛欲绝,又有富家郎慕兰卿才艺,欲娶为妾,兰卿贞烈无比,服毒自杀以殉情。康海为了纪念张、王,写成杂剧《王兰卿传》上演,成为反映明代社会生活的力作。
  张氏,康海继室。出身乐户,能唱善舞,声振秦中。明代弘治年间,在康家班教授康海、王九思创造的“慷慨悲壮、有阳刚之美、有阴柔之情”的“康王腔”。培养出较有名的演员双蛾、小蛮、春娥、端端、雪儿、燕燕等,深受观众喜爱。拥有“随身四帅”:金菊、小斗、芙蓉、彩莲等一批技艺超群的歌儿家伎, 因“歌有新词、舞有娇姿”而红极一时,对秦腔发展影响很大。
    姚琐儿,又名姚朱,小名素兰,马召黑水峪人。乾隆时秦腔著名男旦角演员,入曲部江东班,所扮演的角色维妙维肖,号称秦腔三绝之一。乾隆四十年因其弟被父母卖给村中富户为奴,姚琐儿请巡抚幕僚严长明给周至县令写信,琐儿以数倍之金赎回其弟。姚回到周至县城,县城的人慕其风采,群聚观看,数百人挡住车马,姚进入衙署,千余人拥入,县令派兵护送才回到家中。姚下田劳作,邻里一睹为快,邻近数十村人互相转告,前来观看。琐儿不胜烦苦,在家不到一年就返回长安,乾隆四十三年患病亡。
  新润子,清咸丰、同治年间华庆班著名艺人。长于刀马旦,喜唱吹腔与昆曲,时人歌赞曰:“新润子身带多少宝,《泗洲》、《降香》、《收三霄》;《水漫金山》真个好,《跑马》、《打秋》实在超。”
   宝宝,人称嫽宝宝。民国时郭英戏班名重一时的小旦。人样标致,以善唱、善做而有名,吹火功夫独到,民间生动地描绘为“看了宝宝的《走雪》,做起活来不用歇”。朱来娃、张奶奶、陈志美等,为同时期的鸿盛班男旦演员。
  石头娃、水水娃、庄稼汉娃,均为太白剧社先后培养出的著名男旦角。石头娃长相比一般的女人还俊俏,嗓音好,动作柔美,在《走雪》中演曹玉莲,走路比女人还好看。水水娃的《三上轿》,音质优美,表演细腻,非常像女人。庄稼汉娃表演的《贺氏骂殿》,凭着逼真、激昂的表演,名震一时。
万娃,人称“楼观红”,豆村王家班社花旦。他扮相俊俏、身段利落、嗓音清亮,感情充沛,技巧性强。他的《王娟娟点炮》、《杀狗》、《卢林捡柴》最拿手,所饰演的人物逼真生动,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
猛进剧团的花旦赵甄华(辣子红)、白正易,正旦高符中、肖明华、贾善华,小旦黄有林、姜迪华,武旦张月华。刘喜戏班的正旦韩林娃、小旦赵义华等演员都比较有名。
    范绮云,马召西富饶人,是我县民国时期第一位秦腔女旦角,初唱时间比史料记载的秦腔第一女旦孟遏云还早。嗓音清亮,以其行腔委婉,风姿妩媚,功底扎实。善于刻画人物的身份、气度和性格,誉满周至,后来自己创办了宜春剧团。
肖若兰,秦腔表演艺术家。1934年9月出生在西安市未央区含元殿村,祖父演皮影,父亲肖筮易是易俗社七期学生,工青衣小旦。肖若兰6岁学戏,人称“八岁红”。她受过王天民、封至模、李正敏的指教真传。1946年随父亲到猛进剧团演戏,拜十七师师长何文鼎(广济小麦屯人)为干父,在我县许多村子演戏。至今,周至许多老人对肖若兰、苏蕊娥等人的唱戏情景记忆犹新。
    在中国戏剧界的最高奖项——梅花奖评选活动中,我县有三位名旦分别获此殊荣,为家乡赢得了美誉。她们分别是:
  侯红琴,侯家村镇渭洲村人。1971年出生,1985年考入西安市艺术学校,师承秦腔名家肖玉玲,工正小旦。演唱委婉缠绵,韵味深长,念白字正腔圆,抑扬有度。台风沉稳,扮相俊美,音域宽厚,行腔圆润甜美。2000年5月,荣获第17届中国戏剧梅花奖,现任西安市秦腔剧院副院长兼三意社社长。
   屈巧哲,集贤镇邵家堡人。原是我县变压器厂业余剧团的演员,1980年考入甘肃张掖艺校,师从“七岁红”王毓芳先生,工正小旦。毕业分配到七一秦剧团,1985年底调入青海西宁市秦剧团,任艺术总监。其代表作《赶坡》屡获大奖。她不仅有副得天独厚的“金嗓子”,而且扮相俊雅端庄,身材高挑婀娜,擅长扮演带悲剧色彩的古今妇女形象。2009年5月,获得第24届中国戏剧梅花奖。
  李淑芳,艺名小若兰,1968年8月出生于广济镇团结村。八岁时便随农村的“自乐班”四处演出。1985年考入周至县剧团,1988年拜著名表演艺术家肖若兰为师,成为肖若兰的关门弟子。她的唱腔委婉,嗓音纯正,韵味淳郁,承袭了肖派鼻腔共鸣的唱腔,1998年调入易俗社。是第25届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她所主演的肖派名剧《藏舟》、《河湾洗衣》、《数罗汉》等在西北戏迷中有极高的声誉,并且深受秦腔界专家一致好评,是少有的业内外共认的著名小旦。她也是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秦腔)最年轻的传承人。

(三)五抹六道的净角
  净角俗称“花脸”、“花面”,分为正净(俗称大花脸)、副净(俗称二花脸)、武净(俗称武二花)。副净中又有架子花脸和二花脸。
候大豹,清朝同治年间鸿盛班的花脸,我县早期著名的净角。
王生云,艺名纪娃子,马召人,民国时期西府秦腔净角泰斗。三星社名演,工大净,气足声洪,霹雳怒吼,吐字清晰响亮。其拿手戏《斩单童》、《甘露寺》、《黑叮本》、《打銮驾》,人称潼关以西没有第二个。表演朴实自然,塑造的人物形象,神形兼备,性格各异,尤以出演的单童最有名。化妆功夫过硬,一分钟就能画出脸谱。
齐升民、王省民,猛进剧团的大花脸。赵义忠,猛进剧团的二花脸。他们都功底扎实,演技过硬,各有特色,非常有名于当时。
  王兴国,豆村王家班社二花脸,套路娴熟,表演《芦花荡》闻名遐迩,被誉为“活张飞”。
 王半吊,太白社大花脸,表演端庄,音域宽阔,韵味纯正,架子功扎实。
野骡子,又叫韩娃,太白社二花脸,刚劲豪爽,喷口有力,性格火爆,架子功好。
豹子,东阳化人,城关文工团花脸演员。上世纪六十年代颇有名气。他扮相大气,嗓音高亢,在老年观众中口碑颇佳。后进入甘肃庆阳剧团。

(四)演技高超的丑角
  丑角化妆时在鼻梁上抹一块白粉而俗称“小花脸”,俗称“三花脸”,可分文丑和武丑两大分支。传统剧中丑角多扮演滑稽调笑式的人物。在表演上一般不重唱工,以念白的口齿清晰流利为主。
李清彦,马召红岩头人,初学净角,后改学丑角,均无名气。文化水平虽然不高,但记忆力超常,可以几乎一字不漏地唱出48本古典戏,剧团演出时,缺少什么角色,他都能替补,人称“戏背篓”。1984年突然亡故,十分可惜。
阎振俗,猛进剧团的丑角。早年曾在周至多地进行演出,寓庄于谐,笑中藏机。阎振俗塑造了《白先生看病》中的白先生、《法门寺》中的刘媒婆,《窦娥冤》中的张驴儿等众多的不同个性的丑角形象。同团的牛东武、张毓芳、常新智等丑角诙谐幽默、风趣机智,亦深受观众喜爱。
乔慷慨,著名秦腔丑角,早年在周至县变压器厂演戏时,即拜秦腔丑角大师阎振俗为师。在《祝福》中扮演的卫赖子一角,受到好评,随后进入铜川市剧团、西安易俗社工作。他的表演风格自然大方、丑而不俗,语言诙谐幽默、耐人寻味,动作滑稽有趣,让人百看不厌。同时,他善于钻研,好多段子、小戏都是自编自演。
  张武宏,西安三意社著名丑角。1972年生,1984年学戏,是楼观戏校培养出来的高才生。1989年进入耀县剧团工作,1995年调入西安市五一剧团,以贫丑、方巾丑、袍带丑见长。他嗓音宏亮,吐字如珠,快而清晰。他常演的剧目有《拾黄金》、《教学》、《打沙锅》、《杨三小》。
  
周至秦腔名角荟萃,流派纷呈,涌现出了许多著名演员。他们的表演或朴实粗犷,或细腻真挚,做到了声情并茂、以情动人,很多演员成为西北五省剧团的主角,在秦腔界具有较大的影响力。他们像颗颗璀璨的明星,照耀着秦腔的历史天空,为秦腔艺术留下了诱人的魅力。 

 
 

第四章 一枝独秀


    周至山清水秀,物产丰富,人杰地灵,自古素有“金周至”美誉。民富而好乐,秦腔以跌宕起伏的剧情,粗旷豪放的唱腔,苍凉纯朴的韵味,深受周至人所喜爱。而作为周至大地上崛起的周至县秦腔剧团,在这片热土上生根发芽,茁壮成长。在历史的长河中,周至县秦腔剧团经历了成立、发展、   、辉煌,尤其是文革后的复兴时期,古典戏上演名扬全省。改革开放以后,周至秦腔走进京城,轰动全国。
(一)剧团历史追溯
    在明代中期,周至的戏曲已具雏形。举人张附翱,字于鹏,周至县城人,自幼天资聪颖,出身世族书香门第。曾祖父张询,出仼山东佥亊。祖父张成,通晓经史,为邑儒者。父亲张俊,任山西晋王府教授多年。张附翱弘治十四年(1501年)中举,出任山东青州推官,治狱明白,刚正不阿,不畏权贵,除暴安良,深得百姓爱戴和好评。但当时明廷政治已极为黑暗,贪官攫财成风,他的耿直性格和认真态度, 反而屡遭同僚、太守的嫉妒中伤。他深感自己不合时局,感叹地说: 如今世上贪心之徒,肆意剥夺民脂民膏,盖偌大宅院,养偌大家口,重绸而卧,列鼎而食,孰不知百姓之疾苦。
明武宗正德三年(1508年),张附翱被罢官,由于在老家县城居住不便,便在骆峪暖泉寺旁建立别墅,本人爱好秦腔,便利用暖泉寺场地排练戏曲。以乐户女王兰卿为主,组成家庭戏班,又吸收了一些民间艺人,组织了秦腔班社。他自任班长,名日“华庆班”,亦称“张家班”,是陕西历史上最早的秦腔班社之一。最初在周至的庙会演出,后来逐步向户县、扶风、岐山、凤翔、宝鸡、兴平、长安和咸阳等地扩充, 不久就在省城以西、渭河两岸红火起来。张附翱经常与同期被罢官归里的武功人康海(弘治十五年状元)、户县人王九思(弘治九年进士)等人往来,相居于暖泉,饮酒赋诗,作曲演唱。随着班社的发展,演技的提高,还曾随陕西盐商、木商到江浙诸省演出。
张家班著名女红角王兰卿,周至县城内乐户王锦之女,出身梨园世家,自幼学艺,吹弹歌舞,所事皆通。性格贞良雅典,习诗知礼,颇有姿色。她唱做俱佳,以情感人,出色的表演艺术,婉转动人的嗓音,为西府剧坛之冠,是名扬三秦的秦腔表演艺术家,成为明代中叶最著名的秦腔坤伶。由于王兰卿倾心张附翱,便嫁张附翱为妾,夫唱妇随,献身于秦腔艺术事业。明正德八年(1513年),张附翱死后,王兰卿悲痛欲绝。与大妇治丧毕,忽有富家郎慕王兰卿姿色才艺,千方百计欲娶为妾。大妇百般推诿不过,王兰卿闻知,劝大妇消愁解忧,而自己却服毒殉情,毒性发作,才向大妇言其故。康海为纪念这两位艺术家,专门写了本秦腔剧《王兰卿传》,王九思填乐府《一枝花,歌儿王兰卿》为祭文,康海等旧友敬王兰卿贞烈,共祭奠之。正由于这些名人的记载,才使这段历史得以传承。
    华庆班自正德年间成立以后,几经沧桑,由骆峪迁入广济桑园村,到了清康熙年间,张家戏班的后代又迁居竹峪谭家寨。由于经济衰败,戏班难以维持,便以240两白银的低价向外出卖,条件是“张家班”名称不能改变。谭家寨张家有女嫁给眉县县城西边的第五村,便动员婆婆家购买,由张华接办,仍取名“张家班”,几经转手,到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又易名“华庆班”。1949年解放后,华庆班由眉县人民政府接管,与齐镇友谊剧社合并为眉县剧团。1952年冬天,眉县剧团的张杰民和张连民等人受邀回周至,创立了周至县剧团。
(二)新时期的发展
    1950年周至县民主人士、太白剧社董事长李少棠在礼泉县观看秦腔剧社演出时,得知辛武山(小名 禄娃 )两口都在戏班唱戏,也都是名演员。并且是周至辛家寨村人后,上台与辛交谈,希望他们回周至县成立剧团。辛武山和妻子张秀云觉得自己没有本领,便邀请都在周至张家班的延续眉县剧团唱戏的哥哥张杰民和弟弟张连民回周至县创建剧团。张杰民和张连民是亲兄弟,出生于长安县梨园世家,两人一同在西安三意社学戏,张杰民成为著名的坤角演员。1953年,他们成立了周至县新兴剧团,县政府任命县政协副主席李少棠为名誉团长,张杰民任团长,后更名周至县人民剧团。
    张杰民又邀请妹妹和妹夫回到周至剧团,另外还招入大寨子村束兴秦,以及李敬宗、田景义、党翔训等人。开始排练古典秦腔戏,演出剧目有《双锦衣》、《软玉屏》、《玉虎坠》等。年底就能出门演出,由于没有戏箱,便将马召红崖头戏班的部分人员和戏箱一同招入,随同的艺人有李青彦、崔生财等人,剧团直到1960年才将红崖头戏箱钱还清。后来县文教科派来张红建任剧团书记。由于缺少演员,随团招入余冬梅、戴秀芳、李景中、田法正、田效文、史丛淑、胡忠义、韩镇民等一大批学生,他们以后都成为剧团的骨干和名演,为剧团的蓬勃发展奠定了基础。
    1954年,文教局派户县人李俊义任团长,已经住入周至县集贤的张杰民任副团长,随着第一批学生的进入,剧团演出力量和水平不断提高,排练的《下河东》、《美人换马》、《游西湖》、《火牛阵》、《春秋笔》、《穷人恨》、《血泪仇》、《白毛女》等40多本大戏在县里外演出不断, 1955年参加宝鸡专区汇演,荣获集体奖,同时又招入学生培养。
    1958年,周至、眉县合大县,由张家班延伸下的两个剧团又合团了,眉县剧团改为周至人民剧团一团,周至人民剧团改成周至人民剧团二团。二团排练的《三打白骨精》、《貂蝉》等本戏都轰动一时,所到之处,深受群众喜爱。在哑柏演出《追鱼记》时,由于群众较多,进场时把剧场的大门都挤烂了。
1960年,文教局派周至县楼观黄池人黄帮彦任团长,张杰民任副团长。随着陕西省红旗剧校毕业的周至籍景丰龙、高荣杰、田栋梁等8名学生的进入,剧团演出水平有了进一步提升。县剧团小生余冬梅,在1961年获省青年演员汇演二等奖。
1962年,终南甘午人师达德任团长,张杰民任副团长。1963年,由县文化局副局长曲养明兼任团长和书记,张杰民、符景祥任副团长。聘请咸阳人民剧团的京剧导演张德荣、朱贵珍夫妻来剧团排练《三打白骨精》,年底又聘请陕西省艺术学校教育主任刘启才来团导排《黛诺》、《八大锤》。
    1964年时,由于禁演古典戏剧,剧团全体演职人员进入周至县马召农场劳练两个月,开始排练八大样板戏。1965年剧团分为两个演出队,一队由田景义负责在平原地区演出,二队由曲养明负责在山区演出。
1966年时,国家出台23条规定后,副团长张杰民性格耿直,加之与妹夫辛武山关系搞僵,离开县剧团,到周至县马场菜园工作,直到1979年退休回家。徐堃接任副团长。1967年李景林任团长,徐堃任副团长。1968年何炳元任团长。县剧团在此期间先后在宝鸡峡水库、周至三河归一等工地进行慰问演出,丰富了工地群众的文化生活,获得了好评。
1970年李培直任副团长,主持剧团工作。县委书记王天元由于喜爱秦腔戏剧,从北五县调来了大花脸演员王正兴,须生王益民,正旦严秋蓉。并从陕西师范大学给剧团要来了钢琴,组织了县剧团数次在0702工地慰问演出。“县委书记王天元对周至县剧校、周至县剧团的支持和帮助,功不可没,能把易俗社的导演都请来排戏,这些都要载入周至县戏剧史。”已经70多岁的县剧校教练,蓝田人张继行提起往事还激动不已地说。
     1972年调哑柏中学校长魏尚英任剧团团长,李培直任副团长,成立周至县少年文艺训练班。1973年文艺班排演的《小八路》在咸阳人民剧院连演一月,久盛不衰,虎新城扮演的小嘎子活灵活现。郑金莲一出《周仁回府》唱响了八百里秦川,被称为秦腔界第十五代周仁,受到时任陕西省委书记马文瑞的接见,在咸阳地区少年文艺调演中屡获殊荣,为周至人民争了光。现在上海电影制片厂的任伟,铜川剧团的杨瑞晓,延安剧团的雷红,甘肃金昌剧团的郑金莲、虎新城、张宏、郭康劳等一大批名演都是训练班走出去的学员。
    1974年县委调城关公社社长、户县元驾村人司瑞生任剧团团长,李培直、李景林、韩斌先后任副团长。当时排练的《杜鹃山》最为有名,在西安解放剧场卖票演出,一票难求,《陕西日报》做了专门报道。演员王正兴,人称王八五,工资85元,是当时县城工资最高的人之一。扮演的雷刚行神兼备,后调入咸阳大众剧团。严秋蓉扮演的柯香、赵惠兰扮演的杜妈妈、梁引星扮演的温习九等都名噪一时。创作小戏《套车》,参加咸演地区文艺汇演,获优秀奖。新编剧目《河神娶妻》,获咸阳地区创作二等奖。县委书记王天元主持聘请著名的须生演员王玉民、旦角演员尹秋蓉、丑角吴广进入剧团,同时剧团派出行政股长,尚村西凤头人鹏志远创建周至县戏剧学校,为西部地区培养了一大批演员,也为周至县剧团后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1979年古典戏演出初始松动,剧团派出导演景丰龙等人外出考察演出市场,回来立即排演第一本古典戏《逼上梁山》,接着又排第二本古典戏《十五贯》,由易俗社导演樊小余、县剧团景丰龙编排,演员余冬梅、王玉民、吴广、王惠领主演,开创了当时陕西古典戏曲表演先河。在县城群众堂连演一月,场场爆满,人满为患,人们为购票想尽办法。稍后,剧团在西安西关剧院、春光剧场、红旗剧场、纺织城剧场等地先后演出两个月,在陕西省引起巨大轰动。西安市文化局局长余信带领西安易俗社、三意社、尚友社领导连续观看,普遍认为比西安的大剧团表演的好。报纸、电台不断给以宣传和报道。此后又排出《三滴血》,在群众堂连演40多场,“双生双旦一丑”最为有名,余冬梅、严秋蓉,王慧珍、尹秋蓉,田法正成为全县人人皆知的演员。随后还排演的《铡美案》、《游龟山》《徐九经升官记》等剧目,深受群众喜爱。
1980年张红建任团长,终南辛庄人魏志德和鹏志衍任副团长,分两队演出《风雨洞房》《下河东》《黑叮本》《金沙滩》《葫芦峪》《出棠邑》等剧目。
1983年余冬梅任团长,此时剧团进入低谷。由于多元文化冲击,剧团经费拮据,人才流失,几乎陷入绝境。地处县城繁华地段的剧团里,杂草丛生,污水横流,一片荒凉。因为常年交不起电费,晚上一个宿舍就靠发一根蜡烛照明。11月,剧团经整顿仅留12名演职人员,其余人员安排到教育、商业部门工作。
(三)转折与勃发
    1984年7月,县委派宣传部宣传组组长王鹏辉任县剧团团长兼书记,邵重义、高广杰、张精武任副团长,他们对县剧团进行了重组,将30名县艺校毕业生补充进来,从邻近县区“招兵买马”,充实骨干队伍。按照“财政断奶、自谋生路”的原则,对吃着“皇粮”的周至县剧团进行了改制。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管理。首先进行了市场调研,在陕西甚至西北农村,每逢红白喜事和大小庙会时都有请戏班子唱大戏的传统。于是,剧团主动把陕、甘、宁西北三省每年的农村庙会时间、地点,作了详细调查和登记,有针对性地上门“推销”,把过去以剧院演出为主的剧团变成了行走在乡间的“背包剧团”。精心编排了中老年观众爱看的本子戏和折子戏,本着“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精,以质取胜”的经营理念,不断增加新的看点,让传统的剧目焕发出了新的生机。为了激励大家的积极性,建立各种规章制度26类281条,在分配制度上,剧团推出了底薪加奖励工资的办法,演员收入的多少要看演出场次和扮演角色。首先排演倪运宏编剧,曲波、景丰龙导演的现代剧《花乡风情》,获西安市首届戏剧节演出三等奖,剧本二等奖。马喜婵、刘建获表演二等奖。稍后聘请豫剧教练黄玉振集中冬训,提高演员素质,又排练《安安送米》,次年正月开始下乡演出。另外还排练了《黄河阵》、《狱卒平反》。1986年移植《封神榜》第一集《进妲己》,由高广杰、朱乃群等主演,由于在舞台装置、灯光布景、特技运用等方面予以创新,引起巨大轰动。1987年排演了《封神榜》第二集《黄飞虎反五关》,1988年排演了第三集《哪吒闹海》,1989年排演了第四集《黑叮本》。1989年8月,《封神榜》四集在陕西电视台《秦之声》连续播放,引起巨大轰动。1990年时,外地剧团以优厚的待遇从县剧团挖走12名主要演员,导致县剧团正常的演出出现问题。但在随后的改革中,县剧团不断创新,顺应观众的需求,不断增加新的看点,努力创作新的剧目,开创了县级剧团繁荣发展的先河。1992年,先由刘随社、赵巧苗等主演的《母子恨》,后改由齐小春、柳水涛、陈鹏军主演,受到了业内外的一致好评。
    1995年王鹏辉调入周至县广播电视局任局长,同时兼任剧团团长,邵重义副团长主持工作,县剧团获得文化部表彰。排演倪运宏编剧,刘随社、李淑芳主演的《浪子告御状》获奖,1997年6月邵重义任团长后,主抓了剧目的创新和年轻演员的培养,当时所排演的《双锦衣》、《双罗衫》等十几本戏唱红了西安、宝鸡和甘肃等地,以至于在陕北等地出现了假冒的周至县剧团演出。新创编排演的《母子恨》、《青山魂》,受得了群众喜爱和赞赏。稍后被誉为西北第一须生的刘随社和柳水涛等五位尖子演员,被调到省戏曲研究院,肖派掌旗人李淑芳也调入西安市易俗社。他们的离开,对周至县剧团影响较大。但是他们对县剧团的培养和教导,至今仍念念不忘。
2007年,眉县人孙多祥任团长。县剧团在演好秦腔的基础上,又根据年轻观众的需求,编排出歌曲、舞蹈、小品、相声等现代晚会,既高雅,又耐看。2010年转企改制后演出802场,实现收入240多万元;2011年演出806场,收入300多万元;2012年演出过千场,收入400多万元。同时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被陕西省文化厅评为陕西省先进演出单位、先进管理单位,被国家文化部、人事部评为全国文化先进集体,并成为全省设立的七个振兴团中唯一的县剧团。《下河东》、《黄河阵》、《劈山救母》、《斩黄袍》、《忠保国》、《法门寺》、《飞犬奇案》、《大报仇》、《进妲己》、《黄飞虎反五关》、《哪咤闹海》、《烙碗记》等13本大戏被录制成碟片向社会公开发行。先后四次独家承办了陕西电视台春节戏曲专场晚会。陕西省宣传部、文化厅领导先后几次来周至县,就“周至剧团现象”进行调研,陕西日报等多家新闻媒体均对此做了专题报道,引起社会强烈反响。2009年11月16日至23日,周至县剧团作为唯一一家被选定的县级秦腔艺术演出单位,与陕西省戏曲研究院、西安易俗社等5家演艺单位一道,参加了由省文化厅组织主办的“陕西秦腔文化周”晋京演出活动,新编古典剧《母子恨》在北京梅兰芳大剧院、解放军歌剧院等地进行了演出,轰动京城,获得了极大好评。中央、省、市多家新闻媒体予以关注。在京陕西籍著名作家王巨才、评论家阎钢、周明、雷抒雁,国家四十余位司局级领导亲临现场观看演出。慕名而来的首都各届人士及广大群众将剧院门口围的水泄不通。大批观众,热泪盈眶。他们由衷地说:看了演出,真正领略了秦腔的风采,周至的秦腔为我们奉献了一道丰盛的文化大餐。
    在多元文化的冲击下,古老的秦腔艺术还散发着弥久沥香的气味。2013年11月,周至县剧团在甘肃演出时,方圆几十里路程的人都来观看,每场人数多达三、四万人,当地不得不动用武警维持秩序。从中可以看出,只要演技高超,人气就旺盛,秦腔就会更加辉煌。
周至剧团从华庆班的创立到今天,一脉相承绵延了500多年,依然活跃在西北五省、金周大地,虽几经兴衰,但深受西部人民群众的喜爱。因为有一方厚土的周至人民的大力支持,有一代又一代演员们的倾力奉献,有西北五省乃至华夏儿女对戏剧的热爱。周至剧团在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中,在教化风俗、弘扬民族传统美德中,在振兴秦腔、传承历史文化的努力中,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永远留在人们的心中。




照片:
1、张家班发源地———骆峪暖泉寺
2、张杰民,(1919年---1987年)祖籍长安县,后住周至县集贤镇。是周至县剧团的创始人。     <照片已经在马愿军处>
3、周至剧团在北京演出《母子恨》剧照淑芳拜肖若兰为师照片


欢迎您投稿“秦之韵 陕西村史”公益网。 (投稿EMAIL:30999626@qq.com 在线投稿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