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AP手机版 RSS订阅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陕西秦腔

周至的秦腔戏班(明代至今)演变

时间:2014-6-21 14:44:09   作者:任齐斌   来源:陕西文史   阅读:3707   评论:0
内容摘要:西府秦腔在这片人文积淀厚重的土壤里生根发芽、茁壮成长。产生了杰出的秦腔班社,同时孕育出的眉户、弦板腔、曲子、楼观道情、山区花鼓等剧种,也为古老的秦腔增添了绚烂的色彩。明代秦腔演出多以乐户和家班为主。周至当时有名的戏曲班社有三个,秦腔的杰出班社张家班,“秦腔鼻祖”康家班和创立汉调桄桄的郭家班,他们都对秦腔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张家班位列秦腔四大名班之首。
  第二章  百花齐放
 
   在周至这块古老而富饶的土地上,民富而好乐。西府秦腔在这片人文积淀厚重的土壤里生根发芽、茁壮成长。产生了杰出的秦腔班社,同时孕育出的眉户、弦板腔、曲子、楼观道情、山区花鼓等剧种,也为古老的秦腔增添了绚烂的色彩。
   周至的秦腔班社形成时间早,活动范围广,带动能力强,影响力广泛,是西北五省知名剧团的根据地,是西府秦腔名角的摇篮,为秦腔事业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中国戏剧史上都具有较高的地位。我县戏班班主大多由失意官员、军警等人员担任,他们有着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和一定的实力。班社都有自己的名角台柱和表演风格,演员走社搭班,聚散自由,流动性大,大部分来自本县,他们演技精湛,各有绝活。遗传下来的特技很多,有铡人、换头、吹火、跑马、打秋、摇帽翅、鞭扫灯花等,表演得绝妙惊险,令人啧啧称奇,拍手叫好。起初戏班只有头帽、发髻及衣箱,随着戏班的壮大,戏妆、道具也不断添置。现在,伴奏器乐、灯光、布景、音响也成为了秦腔必不可少的艺术表现手段。
    
      (一)明代  花蕾初绽
   明代秦腔演出多以乐户和家班为主。周至当时有名的戏曲班社有三个,秦腔的杰出班社张家班,“秦腔鼻祖”康家班和创立汉调桄桄的郭家班,他们都对秦腔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张家班位列秦腔四大名班之首。创始人为张附翱,周至县城人,明弘治十四年(1501年)中举人,官居山东青州推官。任职期间,刚正不阿,不畏权贵,深得百姓爱戴,但却遭到同僚的诬陷中伤。1508年被罢官归家,以暖泉别墅为基地,潜心研究地方戏曲,与乐户王锦置办戏箱,在骆峪暖泉寺招揽戏曲人才达百人,组成演出班社——华庆班,周围人称其为“张家班”。开始演出于各地的庙会,随着班社的发展,演技逐渐提高,名震关中,驰名陕甘。张家班曾参与秋社活动,张附翱和康海广集千名艺人,三天唱了百本大戏,一时传为佳话。1771年至1773年张家班随军到四川演出,后随陕西商贾在全国各地巡演,传播秦腔艺术。早期演出《求真经》、《对松关》、《节虎堂》等剧目,深得民众喜爱。到了明代后期,华庆班在任班主张举因故西行,先在眉县青化张家堡暂居,后移居周至竹峪谭家寨。清康熙年间因家道衰落,想卖掉戏箱,为了使祖传家业不致中断,提出了“卖箱子不卖姓”的主张。本家族有女嫁到眉县第五村,丈夫叫张华,家底富裕,便买下了华庆班的戏箱,仍取名张家班。后来又转卖给眉县油房堡,班主先后为张书和、张宏德、张荣清,几度易主不改张姓。1932年又易名华庆班。1949年华庆班被眉县人民政府接管,与齐镇友谊社合并为眉县群众剧团。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周至华庆班为西路秦腔的发展立下了不朽的功勋。
    同期与张家班齐名的,还有武功县状元康海创办的康家班。明正德五年(1510年),康海由于藐视权贵,从而蒙冤受屈。仕途失意,于是寄情山水,在仙游寺旁边修建别墅---彭麓山房。30余年间,康海在此过起了排练剧目、自操琵琶作曲、写剧本、改脸谱的退隐生活。同时与遭贬的前吏部郎中、户县乡党王九思,改革声乐唱腔,创造出“慷慨悲壮、有阳刚之美、有阴柔之情”的“康王腔”。他们因与张附翱志趣相投,驻地相近,常常通宵达旦作曲写戏。正由于状元康海深厚的艺术修养,加上对秦腔的痴迷,使得他对秦腔的大胆改革和尝试,取得了较高的艺术成就。康家班排演出《中山狼》、《王兰卿服信明忠烈》、《杜子美游春》等戏,代表了当时秦腔艺术的最高水平。明嘉靖十九年(1540年),康海故去,殁时家中一无所有,检其遗资“借金百余”,唯余各种乐器300余件。现存康海散曲300余首、小令200余首。康海手绘明代秦腔戏曲人物古脸谱131幅,成为我国遗存最古老、最珍贵的戏曲脸谱。
    郭家班原是周至的一个秦腔班社,班主姓郭,大约在明万历年间南越秦岭,在洋县江坝一带开始赶庙会唱戏。艺人们在唱腔中吸收了汉中等地民间山歌的唱法,创新了唱腔曲调,发展为“汉调桄桄”戏班,形成自己鲜明的地方色彩和独特的风格,成为南路秦腔的奠基人。“汉调桄桄”既有秦腔的高亢激越之美,又体现出优雅柔和的陕南地方特点。民国以前,生、净演出时均不穿靴,常穿草鞋演出,旦角面部搽粉,头上插花即可出场。其服饰和化妆虽简单,唱工却十分讲究,随后成为秦腔的一大流派。
     
             (二)清代及民国  百花争艳
华庆班先后积累剧目近千个,清代移入眉县后,由周至县广济大坪村人雷大坪领班多年,雷后迁居眉县城关下坡村。雷班长主攻须生,以唱功见长,把“周至腔”与“礼泉腔”柔和起来,创造出自成一派的西路老生唱腔,深受观众的赞誉和好评。
 1862年,周至举人李炳南与艺人李鸿庆组织成立鸿盛班,主要艺人有谢鸿民、刘兴汉等,积累了500多本传统剧目,招收学员随班进行培养,西北不少艺人都是鸿盛班培养出来的学员。鸿盛班的最大特点是能演不用弦索调的剧目长达3天之久。1866年,李炳南西抵甘肃天水,传班多年。1910年“鸿盛班”一行30余人,去青海西宁卖票、下乡赶庙会演出。后因演出萧条,生活无法维持,于1914年去了兰州,后改建为天水剧团。 
1917年东风村郭家堡郭英成为县署民班班头,接管三星社戏班,聘请刘金库和杨忠明为领班。马营人康升管戏箱,陈家巷陈令名是郭英妻弟,为班社承戏。1927年在自家剧团成立剧校,培养学生。先后添置了两套戏箱,由于戏箱新、汽灯亮在县域很有名气。经常在城乡的庙会演出,其中最拿手的戏是《八件衣》、《游西湖》、《对银杯》等剧目,尤其是在骆峪两座古戏楼上,与豆村王二家戏班所唱的对台戏,至今让健在的老人记忆犹新。郭英死后,其妻管理三星社。1948年变卖了戏箱,三星社解散。
司竹王唐村刘喜家贫,给人当家丁,由于喜爱秦腔,1935年借钱置办戏箱,起名仁义班。聘请教练李黑娃在本村排戏,培养的名演有吴新民、郭福楼多人。仁义班善演《炮烙柱》、《五典坡》、《八件衣》等本戏,经常在县内庙会演出,还在外县戏园卖票演出。1943年因管理不善,仁义班解体。
 1913年,商洛人石榴娃带领小戏班在周至县东片演出,因故被终南区公所扣押了戏箱,终南豆村王秀成(又名王二)是个武术教练,在当地威望高,便要回戏箱。石榴娃便拜王二为师,王添置戏箱,招聘艺人,成立戏班。1932年教练盖天红在本团排练了一批学生,有名的学员有万娃(楼观红)、定娃子。演出最有名的剧目是《大上吊》、《游西湖》、《金沙滩》、《伍员拆书》。1942年王秀成去世。其子王立级领班,戏班衰落,将戏箱卖给宜春剧社而停办。
1937年,周至县城仁义巷警官高杰三成立俊兴社。聘请赵俊卿为教练,在西门外“铁爷庙”排练学生。两年后高杰三因打麻将欠保安大队长王宏德五百大洋,就将戏班俊兴社顶了债务,更名醒社,由县城仁义巷名医赵觉生任社长。1943年改称太白社,周至县青化李少棠任董事长。由县自卫队队长刘志宜具体管理,聘请郭树忠为教练。先后在西府各县和户县、兴平等地演出,年演百余场,1945年演200多场。主要演出《软玉屏》、《齐双会》、《三滴血》、《蝴蝶杯》、《二进宫》、《八义图》、《双奇帕》、《五典坡》等本戏。1949年6月周至县解放,太白社人员和戏箱上交咸阳军分区,改成咸阳军区宣传队,之后成为西安五一剧团。
西富饶村的李静宣(小名:李生春),在杨虎城的西安战干团学习,后与长安县范倚云(女 小名:范会青)结婚。李静宣后来在县国民兵团符志坚团长手下当秘书,由于范倚云有唱戏基础,先在俊兴社当学员,后在太白社当演员。1942冬天,李、范在西富饶村三霄庙组办剧校,起名宜春剧社。聘请渭北人李平忠、焦育平当教练,招来40多名学生学戏。学员中只有焦小春(女 小名:旦旦,著名秦腔演员,陕西秦腔研究会会长)和巧玉是教练从三原带来的,其余都是周至人。购买豆村王二戏箱在本村演出,第二年就在周至、宝鸡一带演出,两三年后戏箱在眉县被土匪抢走,剧团倒闭。解放前期,李静宣被土匪枪杀于马召营儿村,范倚云回到了长安唱戏。
    1940年,驻河南的国民党十七军军长高桂滋为慰籍乡思,聘请陕晋名角常智新、刘易平、耿玉祥等人组成猛进剧社。演员有周至人贾志敏(小生、集贤人)、马连成(县城人)和花旦赵甄华(时称辣子红)等人。1942年排演抗战戏和古典本戏20余本,主要在住军地慰问演出。1943年剧社随军移驻甘肃,张振民、张新青、阎振俗等入社,演员阵容强大,剧团走一处红一处。1945年夏,十七军驻西安办事处李少棠(周至青化人)重新组建剧社。先赴延安,后转回周至,由秦岭守备区司令何文鼎(广济小麦屯人)接办,著名演员肖若兰、乔新贤、苏蕊娥等加入该团。当时全社130余人,力量雄厚,盛况空前。1949年5月,解放军十七师在户县秦镇接收猛进剧社。后随王震将军开赴新疆,仍为猛进剧团,一直演出至今。
 
               (三)解放后   万紫千红
1953年全县有专业剧团1个,业余剧团3个。1959年11个公社成立剧团,1960年有30个业余剧团,1969年自乐班有64个。民间曲子会20个,最著名的是清河老二屯和马召熨斗曲子。皮影社10个,马召上孟家村、朱家查等皮影社最为有名。有20多个剧团能褂衣演出,而且演遍东府、西府十多县,其中有4个业余剧团,戏箱齐备,演到了甘肃十余县。民间组织的自乐班,仅登记在册的就达到120余家。 
 解放后破除迷信,古典戏曲停止演出,大部分戏社因失去演出机会而解散。在倡导秦腔革新的风气下,眉户戏盛行,上演了《梁秋燕》、《血泪仇》等新编现代剧。上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样板戏开始流行,各单位基本都成立剧团。随着经济的发展,戏曲班社日趋兴盛。
解放初期,周至中学成立剧团。由县委宣传部派人领导,教师景庆勋任导演,演职员抽调学生担任,配合土改,排演秦腔现代戏《穷人恨》、《血泪仇》等。主要下乡进行演出,有时1日2场,深受群众欢迎。后又排演歌剧《赤叶河》、《刘胡兰》、《王秀兰》等剧目,演出达百余场,轰动一时。1952年学生毕业,周中剧团停演。
    1956年合作化时期,谢云发和张建帮在西骆峪村成立自乐班,唱秦腔和眉户戏。随后演员出钱购买戏衣,成立骆峪剧团。唱戏的有新村的张义财、七里管的杨生云、红旗村的张景龙、宋志友等人。最有趣的是第一次在骆峪街道古戏楼演出,一个演员由于紧张,把自己整本戏的独白和唱词在第一场全部唱完,把其他演员晾在一边,至今为人们津津乐道。
1952年由眉县华庆班返乡的艺人张捷民,在周至县成立了新兴剧团。在民主人士李少棠的倡议下,改名为周至县人民剧团。1958年,周至、眉县合县后,原周至县人民剧团和原眉县剧团统称为周至县剧团,但仍分设两个团,眉县剧团改为周至人民剧团一团。周至剧团改为周至人民剧团二团。周眉分县后二团划归周至,改名周至县剧团。现在周至县剧团演出阵容强大,行当齐全、舞美新颖、质量上乘,以精湛的演艺、严谨的作风,受到社会各界、广大戏迷的一致好评,荣获陕西省文化厅授予的“陕西省振兴秦腔实验团”。
2002年,周至剧团演员赵巧苗和丈夫田满洲创办巧苗剧校,随后成立周至县巧苗剧团。剧团汇集了雷平良、高广杰等众多优秀青年秦腔演员,他们都是经过专门培训的专业人员,具备较强的创排能力,能够上演传统剧目达30多部。排演的反映海峡两岸亲情的秦腔现代戏《续断》,广受观众好评。现在被中菲集团收编为西舞秦腔三团,是一家集培训、演出为一体的民间职业剧团。剧团以严谨的舞风和高水准的艺术质量,创造了每年演出300多场的奇迹,走在民营剧团的最前沿。
 全县先后有木偶剧团10余家。木偶戏戏箱设备轻巧,舞台简便,以秦腔为主,巡回于本县平原山区和西府各县演出。木偶头型清代是泥塑,民国时实心木雕,50年代镂空木雕。1978年后纸塑,头型减轻,身形增大,头型彩绘脸谱,色彩鲜艳细腻。1955~1966年马营村舒秦东木偶剧团较出名,动作舒展洒脱,唱腔慷慨激越,长于表演悲剧,以演《伍员逃国》、《崇祯王上煤山》、《大上吊》、《窦娥冤》等见长。1979~1987年文化馆木偶剧团运用光电技术,表演的神活剧《三打白骨精》、《三调芭蕉扇》等引人入胜。有名的杆手叫梆子,边舞边唱,灵动自如。现在楼观大玉木偶剧团最有名气,已成为省级“非遗”保护项目。         
    清代即盛行的牛皮灯影,舞台多搭建于大车箱中,4角缚椽,围席苫顶,台口绷薄纱。以前皮影主演者将生丑净旦集于1身,双手可舞3~4个皮影。艺人要身兼数职,乐器伴奏和道白配唱同时兼顾,人称“四人忙”。上世纪50年代,全县皮影社20余家,每社4至6人,以演唱弦板腔为主。马召上孟家村侯三嗓音宏亮浑厚,唱腔粗犷激昂,表演出神入化,舞动人物走兽,传神而富于情趣,曾被观众赞誉为“铁嗓子”。周至皮影长于表演武打场面,影人兵戈交错、上下翻腾,刀砍头落,马踢头飞等,热闹非常,令人目不暇接。上演的《薛仁贵征东》、《瓦岗寨》、《点红灯》等武侠戏富有特色。在周至县收藏协会韩明德的大力支持下,广济西欢乐村皮影社和朱家查皮影社联合,成立了周至三秦皮影艺术团。整理了100多个传统剧目和10多个现代剧,2012年正月在西安曲江会展中心表演15天,反响较大。
  周至秦腔班社的发展与演变,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民族文化——中国戏曲这一宝库。在弘扬中华传统文明和真善美的社会道德中,起到了积极的教化作用,使优秀的传统文化和传统文明得到发扬光大。同时也看到,艺术永远是社会生活的附属品,周至秦腔班社的发展史几经沉浮,历尽沧桑。但总是在艰难中一次次崛起,尽显周至人倔强的性格,也诠释了秦腔深入西北人心的艺术魅力!

欢迎您投稿“秦之韵 陕西村史”公益网。 (投稿EMAIL:30999626@qq.com 在线投稿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