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AP手机版 RSS订阅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临潼村史

代王街办“姜塬村”历史概述

时间:2018-3-20 9:16:43   作者:丰镐裔子   来源:睁眼看西安   阅读:1812   评论:0
内容摘要:临潼区代王街办“姜塬村”历史概述:姜塬村村子不大,分姜东、姜中、姜西3个小组,村名大部分为姜姓,是明朝初年山西洪洞大槐树移民。传说村子这地方落过凤凰,曾名“凤凰村”,明朝时期,为了防匪防盗,村中修有城墙,得名“惠德堡”,清朝末年,本村姜姓为大户,此地居于鸿门塬上,随改名“姜塬村”。

        在代王街道西北方向有一个姜塬村,地处鸿门塬,和刘邦的鸿门宴遗址,项羽的项王营遗址,及秦始皇兵马俑离得都不远。村子不大,分姜东、姜中、姜西3个小组,村民一千出头。村中大部分为姜姓,是明朝初年山西洪洞大槐树移民。传说村子这地方落过凤凰,曾名“凤凰村”,明朝时期,为了防匪防盗,村中修有城墙,得名“惠德堡”,清朝末年,本村姜姓为大户,此地居于鸿门塬上,随改名“姜塬村”。村子现在的健身广场,原先为村子的学校,最早是一座关帝庙,是村人商量议事的地方,足见村庄历史之悠久。

代王街办“姜塬村”历史概述

      佛界自古流传 “东庆山,西法门”的“偈语”,说的是在古长安的东边,佛界最神圣的地方是庆山寺;在古长安的西边,最神圣的地方是法门寺。法门寺因出土佛骨舍利而天下驰名,庆山寺虽屡见史端却苦无遗迹佐证。1985年5月姜塬村西北一里处处,本村农民取土时在村前塬上发现有唐垂拱二年的庆山寺遗址,出土舍利宝帐、舍利塔、金棺银椁,佛祖释迦摩尼真身舍利48颗/唐三彩狮子、金禅杖等100多件佛教文物,为保护这些文物,临潼特意修建了博物馆。

代王街办“姜塬村”历史概述

      庆山寺始建于隋代开皇年间,名曰“灵严寺”,武则天登基称帝,佛教为其大造声势,功不可没,所以登基之后第一件事就是大修寺庙。据《唐书·五行记》载:“唐武则天垂拱二年十月,在新丰露台乡有山涌出,高二十丈,武后名其山曰庆山,遂将新丰县改为庆山县,同时在新丰东南修建庆山寺。”武则天改“灵严寺”为“庆山寺”,由朝廷拨款把庆山寺建成了可与法门寺比美的皇家寺院,建地宫、阿育王塔,打造专门珍藏佛祖舍利的金棺银椁,安放释迦牟尼真身舍利,地宫之上按照供奉舍利的修建舍利宝塔。到了唐武帝时期,由于灭佛,所以庆山寺被毁,1985年5月重新发现,今已开始重建宝刹。


欢迎您投稿“秦之韵 陕西村史”公益网。 (投稿EMAIL:30999626@qq.com 在线投稿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