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AP手机版 RSS订阅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蓝田村史

鹿塬古镇吴村庙

时间:2016-4-29 18:18:00   作者:挺直的松   来源:陕西文史   阅读:1539   评论:0
内容摘要:蓝田县鹿塬古镇吴村庙:吴村庙原来叫无村庙,这里没有人家,只有一座小庙。传说:平王上塬打猎,住在一座庙里。破晓,平王忽被外边的一片惊呼声吵醒,出庙门一看;只见东南方向的崇山峻岭之间,一团祥光瑞气环绕着一个雪白之物冉冉而来!刹时已看清这东来紫气的中心原是一只通体雪白的神鹿。到了清朝在此设立集市,成为当时白鹿原上最有名的三大集镇之一

 鹿塬古镇吴村庙


   朋友,不管你是在西安还是在蓝田的任何一个地方,只要你问吴村庙就没有人不知道的,就是吴村庙方圆的人只要有人问也会说是吴村庙人。那么吴村庙为啥能这么有名,远近人都知道呢?要想了解吴村庙的历史,请跟着我的笔头走一遭,你就会明白的。


   吴村庙原来叫无村庙,这里没有人家,只有一座小庙。这座庙是杨庄人和鹿走沟人在此盖的,周围的几个村人经常来此上香。后来传说:平王上塬打猎,住在一座庙里。破晓,平王忽被外边的一片惊呼声吵醒,出庙门一看;只见东南方向的崇山峻岭之间,一团祥光瑞气环绕着一个雪白之物冉冉而来!刹时已看清这东来紫气的中心原是一只通体雪白的神鹿,除一双眼睛象闪着亮光的红玛瑙外,全身无一根杂毛。白鹿口含一枚灵芝,四蹄飘云生风,忽攸而至。这时白鹿突然看见了旌旗猎猎、喊声雷动的周平王卫队,猛吃一惊,那口中所含的灵芝便掉落到荆峪沟中,白鹿随机便扭头向西南方向疾驰而去。平王随父射猎多年,从未看到也未听说过如此奇鹿,立即传旨卫队快骑,紧随白鹿去向拼命追赶。追到一个沟坡时,白鹿见再向前就要到南塬坡了,便忽又折头向西北而去。那里有一座孤零零的小庙,周围没有村庄;这个地方有庙无村,后人就把这个地方叫无村庙,慢慢地叫成吴村庙,直到现在这个村也没有姓吴的。再到了后来樊姓搬来居住,就在庙的旁边,因为这座庙有了白鹿的灵气,在此居住是想沾沾光,后世也能发达兴旺。樊姓起了个头,鹿走沟的王姓李姓也搬了来,刘姓从渭南迁来,从此王刘成为吴村庙的两大姓。随后郭姓从牛心峪逃难来到此落了户,文姓从将军岭也迁来了,其他姓氏随后也纷纷而至。


   居住的人越来越多,就形成了一个大村,到了清朝在此设立集市,成为当时白鹿原上最有名的三大集镇之一,就是城下人也来此经商。街道两边商店林立,日用百货,牲口交易,农副产品,应有尽有。逢集人来人往,川流不息。在西边后来集资重建庙宇三十六间,形成鹿塬规模最大的寺院,院中有两棵几人合抱不严的大国槐。一个在庙宇的东南角,一个在庙宇的东北角,两个树下都有一个钟房,是专门存放大钟的地方,这两个钟一敲,方圆几十里的人家都能听到。庙宇的东边还建有戏楼,坐东向西,前边是广场。每逢一年一度的三月二十八古庙会,都要在此唱戏,这个规程一直延续到现在。戏楼的西边有一座碉楼,楼上有枪眼,只要把碉楼的门一关,谁也甭想进来。后来让雷把东北角的古槐树击成半个,两个大钟到了五八年大炼钢铁时砸的炼了钢铁,树也伐了,庙宇改成学校。


   清朝时吴村庙属白鹿乡焦吴里管辖,民国时属鹿走镇联(吴村庙就叫鹿走镇)政府就住在这里,管辖着方圆10保113甲,成为白鹿原东部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解放后属鹿走区(住吴村庙)辖10个乡。1949年12月区划调整时增至12个乡。1950年4月调整后属鹿走区(住孟村)管辖吴村庙是一个乡。1956年4月对行政区划做第二次调整后属鹿塬区管辖下的一个乡。1958年“人民公社化”中属红旗第二公社(住吴村庙)辖吴村庙和香村两个乡。1962年后属于鹿塬区(住巩村)管辖。文化革命中吴村庙改为红卫,属巩村公社管辖,后政府迁到前卫,改成前卫镇仍属其管辖至今。


   当年吴村庙最有名的财东李志华,人叫李老二,心地善良,为人耿直,人称李善人,年轻时脱着光脚卖糖蛋,后来交往了一个大官师长,那人对他很是信任,又没有妻小,就把钱交给李老二管理,他两人合伙在西安做生意。后来那个师长在中条山战役中牺牲了。他把钱又没处给,就成了自己的。从此后就在城下东关开了一家门面叫“宝源堂”,又在凤凰嘴开了一家门面,这个地方属于蓝田,柞水,郑安三个县的交界处,也是一个大集镇。他家看有高脚,经常来往于其间。在吴村庙开的门面叫“选德堂”。他自己挣了钱不忘回报乡里,捐资给高桥修了一座石桥,极大地方便了当地群众的出行。还捐资在汤峪修了五个池子,解决了群众的洗浴问题。解放前他是县参议,他对国民党当局极为不满,当省长祝绍周请他当参议时,他破口大骂而去。他同情共产党,解放后是人民代表直到老汉去世。


    从清朝到解放后吴村庙一直是鹿塬物资的集散地,交易粮食的主要衡器就是庙斗,比焦岱斗大,一斗40多到50斤。塬上塬下的人们都来此交易,成为可与狄寨相比美的大集镇。


   到了民国吴村庙是鹿走镇联第一保,王应涛任第一任保长,他人品好,办事公道,深受群众好评,人都说他是一位好保长,当的时间最长一直到解放。


   最早在吴村庙任乡长的是马振乾当的时间最长,随后是刘罗旭,冯志杰,最后一任是安村陈**。吴世斌曾当过联保主任,这里还设立有民团,团长已知不道名字,王应世当过连长。民团内部还发生过一次暴动,死了不少人。


   解放后田培龙,任过乡长,柳玉昌任文书,皮兴顿任指导员。
   在人民的解放战争中,吴村庙人民也作出了贡献,最著名的有李百岺,王随记等。
   据《蓝田县志》载:丁 基(1917~1944) 原名李百岑,巩村乡吴村庙人,自幼随母读书。“九一八”事变后,他在校积极投入抗日救亡活动。1935年在上海大厦大学参加地下学联(学生救国会前身)。后又去北平,曾参加“一二肪拧毖硕?936年3月27日,上海学联发起各大学师生在大厦校园集会,抗议“三二五”国民党当局逮捕复旦大学抗日学生。国民党出动大批军警冲击会场,百岑发现后立即在“天台”敲钟报警,使集会师生安全疏散,而他被捕入狱。在刽子手压杠子、灌辣椒水的酷刑折磨下,他坚贞不屈,回答只有一句话:“抗日无罪”。后被关进苏州反省院,中共地下党组织通过冯玉祥出面说情营救出狱。上海“八一三”全面抗战开始,百岑被迫返陕入西安临时大学,适逢上海救亡演剧一队来陕,他便投入演剧活动,很快成为演唱骨干。由于他揭露国民党当局的卖国罪行,动员全民抗日,1937年又被捕入狱,后经韩兆鹗保释。次年北上延安,先后在陕北工学、鲁迅艺术学院学习,改名丁基。是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9年分配到华北联合大学文艺团,从事文艺创作及演出工作。1940年,丁基被派到一二○师任《战斗报》编辑和记者,随军转战晋西北一带。此间,他经常到连队放哨、站岗、做饭,到村上帮助老百姓排忧解难,深入生活实际,密切了军民关系。1946年6月,丁基随政训团到三分区实习,突遇敌人袭击,丁基紧密配合指挥员指挥,使部队冲出了火力圈。丁基在战地采访期间,注重体验战地生活,经常投入激烈的战斗。在赤尖岭埋伏战中,他孤身直入,捣毁日寇据点,后又随军占领北山头,牵引敌人火力。在身负重伤情况下,又替一小战士背地雷,终因负伤落于队尾,遭敌围击而牺牲。他在战地采写的“在敌人的门口打敌人”的稿件,全被鲜血染红。晋绥军区为他立了墓碑,《战斗报》出专刊颂扬他的英雄业绩和精神。


    1955年他的骨灰移葬于西安烈士陵园。


    王隋记生于1928年,小学毕业后就当了兵。在1野6军工兵连当战士。1949年在甘肃省狗娃山战斗中光荣牺牲。


   解放前这里早就成立了党的地下组织,陈庄的陈志正就是共产党员,街道就有他家的房。经常在他家里召开秘密会议,据老人回忆,他是汤峪游击队队长。西安事变后,在屈光领导的游击队改编为抗日救国自卫军,任队长,屈光改任指导员。1937年4月,陈志正同屈光、惠尚贤等党员在康禾村恢复了中共蓝田特别支部,屈光任特支书记。10月,中共蓝田党组织时为区工作委员会,屈光任区工委书记,惠尚贤、陈志正任区工委委员。组建蓝田抗日救国军(后更名为蓝田抗日义勇队),人员扩大到60多名,由屈光任大队长,赵子侃任副大队长,胡达明任政治指导员(胡达明调省委后由陈志正任大队长、屈光任政治指导员)。


   吴村庙学校也很早,民国时就有。郭甄选任教时只有28个学生。小学的校长和几个教员就是党员。周永恒是党员,解放后才恢复原名王永恒,妻子田淑芳也是党员。王是商州人大约四七年被逮捕过一次,最后又释放了。解放以后是商州市人民医院院长。谢维杰(谢沟人)也是党员,坐了一辈子监。地下党时就让国民党逮捕过,解放后又说他是叛徒,逮捕了,最后才平了反,任县汽车站站长。到了八十年代又在这里建起了中学,当时小学和中学在一起,十多年前另盖了小学,中小学才分开。


   解放吴村庙时鹿塬游击队的谢怀德任队长(坡头人),王栓锁,貟建云,王管(安岱),王玉玺(巩村),孙生荣(迁河),王同锁都是游击队员。当国民党部队兵败如山倒时一个师从此经过,游击队把其吆成数节,收拾了其中一节,消灭了一些敌人。最后游击队和平接受了鹿走镇政权及民团武装。


   解放后,公私合营,在这里建立了供销社,吴村庙是总社,前卫是吴村庙管辖下的一个分社。当时在供销社工作的有凫峪的樊金荣,吴村庙的王化奇,后来在此工作的有康万玉,齐淑娴,田秀琴等。随后在此又设立了信用社和兽医站等机构。在信用社工作过的有齐养安(齐家湾)。在兽医站工作的有朱寨人人叫马医官,陈根上(凫峪),张顺贤(马庄),谢生莲(金崖),张武群(宋嘴),到改革开放后随着机械化程度的提高,看牲口的越来越少,兽医站也就解散了。


  解放初,吴村庙成立了两个初级社,王广顺为第一社主任。杜堂顺为第二社主任。到了高级社时,才把狼湾,吴家庄划归吴村庙村来。吴家庄主要由吴姓王姓和陈姓组成,吴姓是从徐塬的吴家湾迁来,陈姓是从凫峪迁来。王姓是从长安县杨庄的侯官寨迁来。狼湾的门姓是从将军迁来,孟姓和穆家湾的穆姓不知是哪里来的。


   高级社王兴顺的主任,孟兴贤的副主任,到了六零年刘建民任大队长,穆兆华任支书。六四年穆启仁任支书,刘建成任大队长。在刘建成任职期间建起了窑厂,现在因经营不善已经倒闭。


  解放后才有了法庭,当时管辖着黄埔三川,鹿塬。北原的刘军彦是第一任审判长,第二任是白水人,第三任是葛牌人姓郭,最后一任是孙德国县川人。几年前才迁到前卫去了。张清彦,罗保民,张增亮都在法院工作过,特别是张增亮还受到过上级的嘉奖。


   七十年代这里建起了变电所,管辖着鹿塬方圆的供电用电。九十年代任红儒还在吴村庙建起了皮件厂后因经营不善而倒闭。


   打击投机倒把时只准一个公社一个市场,人们上集交易被市场管理人员往走撵,从此后吴村庙的集市慢慢地就衰败了下来。到了二三十年前供销社撤走了,这里的集市更是一落千丈,从此后一蹶不振。从此后就失去了昔日的辉煌。


  现在街道两旁只剩几家商店,集市上人也少的可怜,买货的人还没有卖货的人多,只是附近的人偶尔来走动走动,远没有昔日的兴盛了。


   朋友,你可能随着笔头走了一遭,却还不知道吴村庙在啥地方,好我就告诉你。
   吴村庙位于蓝田县城南的白鹿原的东南方,离县城有二十多公里。前卫镇的东边,离前卫三四公里,荆峪沟的南面,这里地势平坦,只是到狼湾处才有了一点洼。交通便利,蓝汤路从村东通过,107省道从村中穿过。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村中的巷巷道道已经打成或正在打成水泥路面。过去的土木结构房屋已逐渐被水泥结构的楼房所代替。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居住条件也在不断改善。
   我相信,在党的惠民政策的辉照下,吴村庙定会焕发出新的迷人的光彩。
 


欢迎您投稿“秦之韵 陕西村史”公益网。 (投稿EMAIL:30999626@qq.com 在线投稿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