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AP手机版 RSS订阅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蓝田村史

灞源镇灞源街历史简述

时间:2014-6-13 8:26:44   作者:丰镐裔子   来源:丰镐裔子原创   阅读:2774   评论:0
内容摘要:灞源街村来历:村中曾有古时龙王庙一座。山门比街道高出十多个台阶。除山门外,尚有中殿、上殿。殿宇建筑华丽,雕梁画栋,民国时期神像仍在。“龙王庙”又名“大龙庙”“灞龙庙”以庙得村名:大龙庙村。后因灞河源头在此,改名:灞源街。



灞源镇灞源街

    此地地处东川和西川两河之间,环境优美,秀丽神奇。村后是龙凤山的余脉凤尾山,酷似一条长龙对空曼舞,而把一条尾巴留在了村子后边,所以村中曾有古时龙王庙一座。庙分三进,由南向北逐渐升高。山门比街道高出十多个台阶。除山门外,尚有中殿、上殿。殿宇建筑华丽,雕梁画栋,民国时期神像仍在。“龙王庙”又名“大龙庙”“灞龙庙”以庙得村名:大龙庙村。后因灞河源头在此,改名:灞源街。

村史链接


1.【江楚会馆】

   清朝乾隆、嘉庆年间安徽、湖南、湖北、广东、山西、河南等地陆续迁来的客户。垦荒耕种,经营商业,逐渐富庶,于是联合修建会馆。


江楚会馆在灞源街西南方向,地势略低于街道,靠南边西有古庙三间,座北向南;东有廊坊三间,坐东向西。再向北为东西相对的六间庙宇,供奉武财神关公、文财神赵公明。登上十二级台阶,为中殿,三间,一明两暗,供奉药王、龙王塑像。隔一天庭,为上殿,四间,供奉各族先祖牌位,各族定期进庙祭祀。出天庭有东门,砖雕门楼,花鸟鸡兽,鱼虫草竹,富丽堂皇,门楼上镶“岚迎旭日”阳刻四字,刚劲有力。


  清朝嘉庆年间翻修江楚会馆,并新修戏楼。据程康庆与葛画匠谈,“翻修江楚会馆并修建新戏楼时,是他们先从原籍安徽省请来精工良匠,并带图册,选样照修。”故江楚庙戏楼与众不同,格外华丽。三层盖顶,四檐翘角,内顶空有八卦全图,俗称“八挂全鼎”,屋架无檩,套架式,前后台用木板相隔,隔板上书“钟鼓乐天”四个大字。上场门上额书“龙飞”,下场门上额书“凤舞”二字。中间格绘一彩凤,凤身书一“鸣”字,其他部架均雕刻彩绘。刻艺精巧,耐观之。馆楼砖上刻有“江楚”二字,楼自嘉庆二十三年(1818年)春动工,至二十四年(1819年)秋竣工。院内立有碑石二通,是翻修江楚会馆竣工后开光(会首给神擦眼睛)演戏,为庆祝纪念时所立。年久碑蚀,字多模糊。而碑后书道光二年(1822年)岁次壬午季夏月,字迹清晰可辨。
 

2.【根据地】 


灞龙庙即今灞源街。位于县东秦岭山区,距县城48公里,自古为商、洛、渭、华、蓝五县来往重镇。山大林密,易守难攻,解放前是商山蓝游击根据地活动的重点地区之一,1946年9月,国民党蓝田保卫团曾盘踞此地,企图控制中共蓝田地下党和游击队的活动,后被击败南逃。
 

【灞源街古商铺群】


 位于蓝田县灞源乡灞源街。南邻灞源乡政府,西距北川河约60米。在南北约35米,东西约135米的范围内分布有古商铺建筑11座,约30余间,连续分布,古商铺建筑形态各有特点,大小从两间到五间不等,建筑规格高低不等,大部分建筑为板门阁楼式的。有的建筑雕刻精美,有的相对简陋。均为土木结构,大部分建筑为土坯四角包砖,较一般的民居建筑等级低,屋顶均为硬山顶,两面坡式,少量建筑保存原来的波涛脊瓦。古商铺建筑的保存状况较差,许多建筑年久失修,墙体倾斜,裂缝。部分建筑经过翻修,失去原来的面貌。大多数仍然为商业店铺。灞源街作为商业市镇兴盛于清代晚期以及民国时期,古街道的南部为南山的货品集散地,有木材店、粮店、药店、杂货铺等。灞源古商铺群为一处关中地区南部山区现存相对集中的一处古商铺古街区,一定程度上保存了原有的布局,为研究关中地区清以及民国时期商铺建筑的特点以及商业集镇布局形态提供宝贵的实物资料,为研究关中地区南部山区清代、民国时期的商品经济史提供了重要的资料。




欢迎您投稿“秦之韵 陕西村史”公益网。 (投稿EMAIL:30999626@qq.com 在线投稿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