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AP手机版 RSS订阅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陕西历史

民国陕西(陕南、陕北、关中、绥远匪患)横生研究

时间:2014-5-14 6:51:39   作者:李云峰\袁文伟   来源:陕西文史   阅读:38989   评论:0
内容摘要:民国时期陕西土匪,西北各省几乎无时无匪,无处无匪。王三春|李刚武|沈笠亭|周寿娃|王志胜|李水娃|韩世昌|玉友邦|杨猴子|张庭芝|高怀雄|奇玉山|离硕秀|王廷桂|赵老七|余明有|咸阳惯匪杨大奇|兴平恶匪周彦昌|关中西部|恶匪王海山|王六娃|陕南土匪|袁刚|绥远土匪|武万义|张大双喜|王英|卢占魁|杨猴小|马步青、马鸿邃|郭栓子、周墩子、梁凤惠|

西北土匪活动概观


    综观民国时期,西北各省几乎无时无匪,无处无匪。就时段而言,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土匪活动最为猖獗;就地区而言,陕南、陕北、关中与绥远匪患最为炽烈。下面分地区略作介绍。


(一)陕吉

    民国初期,陕西土匪数量之多,危害之烈,位居西北各省之首。早在1914年6月,陆建章督陕时,大小股匪活动猖獗,勒索绑票,拦路抢劫,闹得全省"农民不安.商旅裹足。"①南京政府统治时期为陕西土匪全盛期,大小股匪遍布全省。至三十年代中叶,匪众多达十余万人。陕南土匪为患尤为严重。其中千人以上的大股土匪有王三春、李刚武、沈笠亭、周寿娃、王志胜等18股,当地群众戏称为"十八路诸侯"。百人左右的小股土匪与三五成群的散匪.更是多如牛毛。关中也是土匪成群.千人以上的土匪有李水娃、韩世昌、玉友邦等股。陕北土匪,千人以上的有杨猴子等股,百人以上的有张庭芝、高怀雄、奇玉山等股。陕北土匪主要云集于榆林一带。1914年,离硕秀匪众800多人.经内蒙伊克昭盟窜入榆林北乡罗家湾、乌兔采当等地,奸淫掳掠,无所不为.百姓叫苦连天。1916年6月,黄龙山悍匪王廷桂(绰号穿山甲)等步骑600余人.被省稽查员李振甲招抚,意图来榆安置.不意匪部野性难训.竟扣留出城款待之道尹张立德、县长王叔度、警备营长裴尼臣、营副余天祥、团副高镇五、士绅自中雄等,要求交付快枪200支,军衣600套.大米10石,银币1万元,如不交付,回~I斯票破城,后遭警备营突袭,狼狈逃窜。王匪于途中被击毙。1922年,包头滩上的土匪马二营骚扰沿边,榆林难民纷纷进城,后该匪被陕北镇守使井岳秀收编,但驻防安边宁条梁的马匪部属在任三海子煽动下,发生兵变,枪杀井岳秀侄于井清泉.勒索安边商会白银6000两,继迫士绅交臼银4000两,闭城抢劫三天而去。1931年3月,杨猴小匪众3000余人流窜于陕北各县及榆林西北乡,1933年被孙殿英收编为师长,随孙军进攻宁夏,失败后率残部回归察、绥,被察省主席兼二十九军军长宋哲元收编为骑兵独立团,但杨匪野性难改,复丑叛变,流窜于绥陕边境,蹂躏人民。


    关中土匪:关中包括西安、威阳、宝鸡、铜川、渭南等地区.人口稠密,土地肥沃。民国以来,政局的动荡,经济的破败,往往将大批生活元着的贫民推向当兵吃饷或为匪行劫的生涯。特别是二三十年代.抢案频发。如1939年4月17日夜,永寿县匪首赵老七等土匪至王家庄,潜伏郊外,侦察肉票,乘机抢劫,事发被县长带人捕杀。余明有籍隶兴平,为咸、兴、周、户四县边界有名惯匪,曾于1938年伙同贾老么、李六娃、赵连印、阎子杰、李毛龙、赵东锤、张得永等人去周至尚村西庄持枪抢劫,得大洋6元,烟土22两,衣服几件。同年卫去祖庵镇吃增村抢劫.得烟土30余两。杨大奇.亦咸阳惯匪.1937年10月,同刘永双、安生耀、张凤岐等抢马庄南街升茂烟房大洋10余元,烟土数两,衣服数件。1938年,又同户釜玉等三人去礼泉寨于抢包袱几个.11月复抢马庄西门上三毛儿头烟房大洋40余元.烟土10余两。兴平恶匪周彦昌,多次行劫.1938年6月,持械至兴平温汤坊抢大洋50余元7月至大谷村抢烟土两老碗(约50两).大洋数十元8月至水道谷子李志远家抢衣服被于,同月卫去南安谷坊牢四家中抢烟土-坛.大洋18元,去凤令坊抢劫财物若干,至集家庄张老五家抢烟土两大碗(约60两).大洋60元。11月14日下午,周匪窜至咸阳石羊村抢壮丁训练队枪械,被发觉捕获入狱。


    关中西部之宝鸡,本为土匪出没元常之地。自抗战军兴,兵商难民纷至.更是抢案层出,剪径时闻。每至傍晚,城站之间,商贾衰退,一二里内,行旅断绝。除零星散匪不绝于途外,还有大股土匪,著者有活跃于二三十年代的恶匪王海山。王海山,宝鸡县八鱼原姚家沟人。早年投入王六娃匪伙,后伺机枪杀王六娃,独揽枪支,自成一伙。宝鸡县长余鸿知,看到王海山势力渐大,称霸一方,不受制约,便以招抚方式.委以第七区地方民团长头衔,从而使王海山的抢掠合法化。王匪趁机大肆扩充实力,联络士绅,出入官府,甚嚣尘上,当地群众对其恨之入骨。1931年,由宝鸡县民团局何雪堂负责收集地方武装,把王海山编为常备第一团,给养薪饷由县里安排,负责全县治安。但王仍自行其是,气焰更加嚣张,其抢劫烧杀、绑票勒索日离不断。王匪凶残如兽.其排长苏有坤死后.王以苏妻不样为由.将苏妻活埋。连长叶永清给父亲做帽材,木匠迟来-步便被枪毙。群众不堪忍受,联名控告.杨虎城遂派杨竹松团协助地方民团围剿王海山。1932年5月.王匪部攒散,王逃往河南。


    陕南土匪:陕南山高林密,地方势力盘根错节,土匪活动猖獗,著名悍匪有王三春、袁刚、周寿娃等。王三春素以奸掠烧杀著称,曾活动在镇巴、宜汉、宁陕等川陕边界20多个县,极盛时期武装力量达4个团.5000余人。1914年.王三春把持大小通江河及大巴山一带,坐青山,把塌口,掌红吃黑.坐地拉肥。1929年,王已有200多支枪,五六百人,并与大匪陈德三句结一气。1930年,王三春将陈匪赶走.独占一方,招兵买马.和、草屯粮.设税局、铜元局、制币厂等,施行财政独立,并设立军械处.制造枪支弹药。巨匪袁刚,占据川陕交界的西乡西南大河坝高洞子,横行10余年。他在西乡渔渡坝私设关卡,巧立名目,征收护商、印花、查验等税款,同时还暗劫富商大户,聚敛财富。卫以练"神团"为名,大肆扩张势力.大河、河西、尤池、骆家坝一带,均成势力范围。周寿娃,外号"周狼..商县大荆周岭人。他为匪10余年,在商县大荆、III!寺、板桥、黑龙口及洛南、华县、渭南、蓝田等县边界烧杀掠抢,称霸-方。1935年,周流窜于马角山、大荆一带为匪抢劫,不断纠集同伙,扩大实力。1937年4月.周寿娃突袭大荆另一巨匠古世珍,夺其枪支100余支,击毙古匪80余人,于是周便牢牢控制了大荆地区。


    绥远土匪•绥远因地处偏远,人口稀少,加之官吏贪污受贿,苛捐杂税层出不穷,凶年灾荒不断发生些不逞之徒,相聚为匪。绥远土匪.汉人称为"刮野鬼"飞.蒙人称为"忽忽拉盖"\.以棍撑打劫的卫叫.不浪队代著名匪首有武万义、张大双喜、王英、卢占魁、杨猴小等。绥匪胆大包天,官府、军队和洋人都敢打劫.1923年打死了比利时神父苏伦.1926年卫偷抢冯玉祥部400余枪。著匪卢占魁,虽曾参加过辛亥革命,但民国成立后趁局势混乱纠集1000多匪徒.霸占-方。1913年,绥远都统张名招抚了卢匪,授卢以统领名义,驻防五原县一带。卢匪被收编后,仍不断吸收各地亡命之匪,扩大势力,使其防地由乌加河扩展到搬山一带,东西长达百皇之远。在辖区内,兵匪不分,亲如一家。绥东土匪张大双喜(浑名大老汉)• 在集宁、陶林地区烧杀掠抢,作恶多端,闹得农民四散逃亡。盘踞于东胜县的匪首格计老五,拥匪众300多人,曾一度烧毁东胜县公署。土匪五十四(姓名不详)流窜于兴和县北大肆抢劫,绑票勒索.鱼肉百姓,用一种特殊的写字条方式要求某人按限定时间、地点送来财物,否则严办,接字条者,无一不从。兴和县南区大滩村更有一土匪世家卢氏,从1909年至1949年,卢氏-家常年在兴和、丰镇、商都等地区樵行抢劫,杀人越货。他们的口头语是"生而为强盗.做鬼也不冤.."宁我欺负人.不能受人欺.."年轻不刁人,到老后悔迟..王八水蛋,有钱就是好汉..丈夫不怕死,死后早托生\"与其死于病,无声无息:不如死于匪,英名千古"。在这种思想指导下.40年间,卢氏家族中祖孙、父子、权伯、兄弟、于侄相率为匪者甚多,其中被军队枪决的达到余人。


(二)甘肃、宁夏的民~


    甘肃-部及宁夏自20年代末成为马步青、马鸿邃的天下,实行残酷的军阀统治。在军阀体制下,民不聊生,兵匪频发。马仲英是20年代末30年代初甘肃实力较强的土匪军队.部众多为骑匪,所过之处..肆行劫杀,寡人妻,孤人子,掠人财物,经道河、临桃,灾达陇西、甘谷、武山以及天山.徽成等县,所到之地,尽成丘墟。"又在道河、永昌、武戚、镇番等县焚掠屠杀,死人无数,其"暴行日著,神人共愤.不第以甘、青、宁三省之汉族悉以死抵抗,即回族之贤能,亦皆群起而攻"。l931年,马匪窜据甘凉一带,时甘肃政局殆危.河西反变,更形险恶,漳关行营主任顾视同令马步芳痛剿,一举击溃马仲英匪部,收降其余部。宁夏土匪多活动于贺兰山一带。贺兰山地形复杂,交通不便,成为土踵滋生的天然场所。著名匪首有郭栓子、周墩子、梁凤惠等。郭栓子.祖籍平罗县,贺兰山巨匪。1931年.马鸿逮对郭匿迹行围剿,郭为自保,经梁凤惠等匪伙说合,与另一股匪周墩于联合到一起,以周为正首领,郭为副首领。合并之后.势力陡增,眶焰更涨。随后,郭栓于收买周匪亲倍,趁其不备,一举将其消灭吞并,从此郭栓子就成为贺兰山的山大王。郭占据贺兰山后,到处烧杀掠抢.奸淫妇女,无恶不作,平惠一带来往商旅为之裹足。1931年.郭匪与张怀忠、牛占元等率匪徒100多人,抢劫九泉子董生华家,获自银1000多两,大烟一罐,并将董枪杀。1934年,郭匪又率100余人洗劫了台家堡一家商铺,抢走大量物资。同年冬,马鸿遥以"若要想太平.必须贼杀贼"的计策.封官许愿.招抚郭栓子.郭为升官发财.技降了马鸿逮.被封为平罗县保安大队大队长。


    宁夏南部山区另一匪首杨白描(绰号杨老二).拥匪众1∞0余人,气焰嚣张。1928年10月,杨匪明火执仗,攻打吴忠。吴忠乃银南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有"水旱码头"、"小上海"之称,城防坚固。杨匪久攻不下,乃纵匪扰事四乡,抢劫农民!Jl马财物,搜索民间防匪用的大刀、长矛、土枪、土炮和粮食,以装备土匪,重新围攻。杨匪还勾结马鸿义、马建升、马树华等匪首,相约联合攻城,坐地分赃。守军寡不敌众,被迫撤出城外3土匪入城后,掠抢三日.烧杀奸淫,毁坏民房、庙宇、官府等建筑不计其数,伤亡百姓甚巨。1929年5月.马仲英匪伙进攻宁夏域,被吉鸿昌部击溃.万余部众分为六般,各自为政,其中有3000余残匪逃入吴忠市,并在金狈、灵武两地烧杀掠抢.闹得当地田园荒芜,民不聊生。


(二)新疆匪
    青海、新疆地广人稀,多为牧区,土匪活动与农业区迥异。他们常七八人,或十几人,或数十人,最多可达百余人,骑马待刀,往来迅速,凶悍无比。牧匪抢劫,多在夜间进行,白天化整为零.隐蔽侦探,主要抢劫过往商队、较富牧户、有钱活佛及富格寺院。牧民们称匪恩、瘟疫、火灾、鼠害是

牧区四大害。藏语称土匪为"巨化"和"恰巴格麻前者指规模较大的职业性土匪,与官府勾结,有一定政治色影;后者类似经济土匪,多为赤贫户。草原土匪在抢劫时,一般奉行"兔子不吃窝边草"的原则,到本部落之外.甚至到外县去抢劫,每次抢劫牛羊,少则几十头,多则百余头,甚至可这千余头。但草原土匪抢劫-般不洗劫一空,往往还给被劫者留下些盘缠和干粮。青海黄南牧区最大的土匪首领有泽库县麦秀部落的龙泉尔久赛,夏德日部蓓的公保加知妥,河南蒙族自治县达参部落的尼什江东杂,外斯部落的萦南←热海和越洛,循环县刚察部落的宗吾加洛•阿卡江斗宁等。


   新疆地处内陆,各民族杂居,矛盾复杂,土匪滋生往往与民族冲突高关。1939年,盛世才限令北疆青河等七县于1940年s月将所有的武器,包括刀、枪、于弹一律上交,并扣压七个县的头目,激起民变,富蕴、青河县群众打死了收枪士兵,盛世才派大军血腥镇压,死伤无数.大部为哈族群众。194呻年5月,大约有1500人被迫流亡野外,成为土匪。①1940年10月,盛世才派岳父邱宗睿去谈判,答应取消阿山领导中的汉人,方才安抚了此事。


   新疆还有一些外籍土匪。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后批沙皇将领发动叛乱,失败后溃逃中国,一部分进入黑龙江,一部分进入新疆。进入新疆的自俄匪帮,主要由沙皇时代的贵族、地主组成,活动在北疆的伊犁、培城、阿勒泰地区。他们时而接受招抚,潜伏一时,时而攻城掠地,肆意抢掠。活动在伊犁的主要是阿连阀夫、杜托夫等率领的5000多白匪。1920年,阿匪进人乌鲁木齐,接连向地方当局索粮,卫向俄国商行派款,还武装抢劫,引起民怨沸腾;杨增新遂派兵遣将,将其包围缴械,阿匪被俘,引渡给苏俄处死。留住博乐的杜托夫部举行暴乱,烧杀焚掠,被当地驻军平息.匪首被击毙。1921年10月,臼匪巴赤齐率8000余人窜据珞城,新疆省政府元力抗击,只能听任其住在塔城,并供给粮草。巴匪恶习难改,不断袭击中国驻军,还南犯乌苏、绥本(玛纳斯).其"经过蒙古哈萨克各游牧部落.焚毁喇嘛庙宇,抢掠部民牲畜"将部民"数十年精华抢劫-空,豪哈头目之未尽脱逃者,勒令分向部众办供牲畜财物,并派员持枪到处直接强索。各地农商与牧民因此损失惨重。


    除白俄土匪在北疆活动外,在喀什还有英籍土匪。1935年5月.马仲英匪部马占仓攻下喀什葛尔汉城(疏勒县).著匪乌斯满(柯尔克孜族〉也攻入喀什。不久,有"和阑王"之称的伊敏与沙化提大毛拉亦率部开往喀什,几路人马各怀鬼胎,都想做喀什王。英国侨民胡南本哈直在此混乱之饥.到处招兵买马,自立山头,充当土匪蕾长,肆无忌惮地抢掠民众财物,然后在7月间流窜到叶尔羌-带。1936年,胡眶扩充至500多人,遍布喀什各县,到处抢劫杀人,弄得人心惶惶,秩序混乱。胡匪"强迫群众供给他们驴马、牛羊、粮食和女人,不遵命者立即拘押,轻者受到皮鞭抽打之苦,重者杀头。"(3)为消除匪患.1938年1月,盛世才成立了边卡大队.经多方努力,终将英籍土匪根除,稳定了南疆的局势。三西北土匪对乡村社会的严重负面影晌长时间、大范围土匪的不断侵袭和破坏,在相当程度上撕裂了民国政权的地方权力网络.削弱了国家对乡材社会的控制力,进步加剧了西北乡衬的失范状态和社会危机。一些地方劣绅、土豪、恶霸地主趁机勾结土匪形成新的权势网络,有些乡忖甚至是土匪、地主、商人三位-体。这种状况对西北乡村社会的变迁过程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

基层权势更远的短暂性和残暴性
   在传统的乡材社会里,士绅作为一种权势力量,发挥着管理本地部分公共事务的重要功能,扮演着政府官员与平民百姓中介人的重要角色,有时也会对地方政府的施政提出批评以至反对和抵制 本稳定和缓慢发展。民国肇建以来,军人"变成了政治斗争的主角'咆,政局动荡,战搞不断,使士绅这一乡村精英阶层逐渐被推向了社会边缘。在土匪的频繁骚扰下,→部分士绅流向城市,而另一部分则被迫与土匪合作甚至合流,这就引发了乡村社会权力结构的逆向变动和权势的转移。借重学衔、功名、身份、社会地位等主导乡忖社会事务的开明士绅.不得不让位于以暴力为于段的劣绅。随着乡村精英阶层的退出乡村事务的中心舞台.乡村社会的治安状况便急剧恶化下去。代之而起的是一个土匪、土豪、劣绅和恶霸地主的世界。一些土匪直接控制着一个或几个乡村,留居村里的土豪、劣绅和恶霸地主为维护自己的利益,利用各种关系网,重新构筑自己的权势范围。有些乡村里甚至土匪与劣绅含而为,形成绅匪统治的局面。据1940年对陕西省7县60个乡(保)长的调查.其中出身军人、土匪者占28.3%哇。而

同年的另一份调查则显示,陕西退伍军人也多与土匪有密切关系,有的本身就是土匪出身,如退伍将宫中的李宪臣、孙辅臣、沈笠亭、韩世本、赵翰章、薛子敬,退伍校官中的张子厚、韩于芳、张志强等①。这种情况表明,获得乡村极势的主要因素已由原来的"功名学历"转换到"暴力资本"上来,暴力成为建立乡村威望的重要资源。土匪势力对乡村的渗透,乡衬社会中暴力权势阶层的崛起,意味着更加野蛮的掠夺和更大的压迫与剥削,使乡村的自我治理和修复功能大部丧失。匪绅依靠暴力所建立前乡村权威,随着土匪之间的争斗火并而不断改换门庭,使其与乡村社会的公共利益关系极度弱化,这又导致了基层权势更迭的短暂性和残暴性。


(ι)阻碍歹乡村经济的发展,如深J乡村社舍的赞困化程度
    土匪是-群无业游民,他们一不做工,二不务农,三不从事正当的经商活动,为聚敛钱财、维持生存,只有去抢劫、绑票、摊派、贩毒。这些非法活动对原本就十分贫困的西北乡村来说,更是雪上加霜,严重阻碍了乡村正常的经济发展,加深了西北乡村社会的贫困化程度。以绑票为例,土匪频繁
的绑票使得乡村的富户急剧减少,而绑票的对象也从富户转移到中农,导致了乡材经济水平的普遍下降。陇县吴山土匪王友邦常把绑来的肉票押入石洞内,以粗米淡饭维持其生命,然后派人勒索钱钞(主要是白洋),当时的白洋以尺、丈计算(白洋一百为一尺,一千为一丈)...一票"索要一尺到几尺,甚至达一丈以上的白洋,或者索要大烟土、布匹、绸锻等贵重物品,如不按时送来,JlIJ要"紧栗子..即拷打肉票。许多家庭为赎出人质,往往倾家荡产。还有摊派,王友邦在吴山即直接向梨林川南村征粮派款.而且随派随收,三日之内必须交滑,并有土匪专门催款.稍有抗拒.即遭杀害。陕南商县土匪周寿娃,1944年一次就派给大荆、腰寺壮丁费ω00银元,小麦1000石。宝鸡的王海山,除了在宝鸡县私自派粮收款外,还要当地百姓供其四弟上学,宝鸡七区30多个村,每衬20块硬币,全年负担600多元。砸窑更是土匪对乡村的疯狂掠夺。1925年4月,吴山土匪王友邦去砸枣林寨.千余土匪于黑夜潜伏衬庄四周,趁黎明木门栅栏刚打开之机,蜂拥而入,烧杀抢掠,房屋大部化为灰烬.村民伤亡四五百人.被绑票10余人。丢条于是土匪较"文明"的一种掠夺方式,他们将写好的纸条偷偷放入农户家里,指明索要钱粮数额,限期缴纳。绥远土匪"五十四"在兴和县就常以无名帖向群众丢条子,且以单丢为主,并限定时间让其送来财物、牲畜、粮食,逾期不交者.严惩不贷。一般百姓在此淫威之下,莫不服服帖帖,按条交纳。

(主)冲击立传统伦理道混规范.ZETι立社舍风气土匪中的绝大部分都是来自社会的摄底层,他们饱受凌辱和盘剥,内心充满了对上层社会的愤恨和忌妒。为匪之后,他们就通过疯狂的烧杀淫掠向不公平的社会进行变态的报复。这种强烈的反社会性使土匪丧失了社会角色意识,他们元妻元子,缺乏文化教养.无责任感和廉耻感,也没有文饰习惯,只看重眼前利益.盲目崇拜武力,行为极端残暴和野蛮。土匪的意识和行为都脱离了主流社会.在他们的生活世界里,传统伦理道德完全失效.反之则形成一种特殊的"犯罪亚文化"并以此来主导他们的一切活动。在肆元忌惮的烧杀抢掠中,土匪们将这种迷信暴力、藐视伦常的变态观念四处描徽.严重破坏了人们普遍信守的基本伦理道德规范,恶化了社会风气。如绥远兴和县南区大滩材的卢氏家族,世代为匪,其信条就是"不能抢夺人.一辈子*受穷"。在此思想观念指导下,卢氏家族相继为匪40余年。专门从事鸦片毒品走私贩运及抢夺的烟匪,以及贩卖人口的拐匪,都对道德的沦丧和世风的败坏负有不可饶恕的罪责。烟匪横行,使得鸦片泛滥成灾,对社会危害极大。以陕西为例.1933年至1935年,外运鸦片数量总计达2400多万两。烟匪贩运的伎俩层出不穷"或沟通奸商,充作制毒原料:或依恃特殊势力,夹带入境"..有由邮局寄递者.有沟通轮船、火车、水手、司机及民船代运者;亦有用种种秘密方法夹带走私者。"(1)甚而组成武装走私团伙.公然贩运。抢夺烟土也是土匪的家常便饭。据{陕西司法公报}载1927年9月.土匪抢去乾县慈母材王荣烟土300多两1928年9月,土匪抢去横山县韩家岔永盛德等三家商号烟土1600多两1929年l月,土匪又在南郑县下坝村李润家中,抢去臼桂华寄存的烟土800多两。1933年初,陕北悍匪杨猴子事数千匪众,将三边地区民间烟土掠夺净尽。1939年,陕南匪首周寿娃纠合匪众2∞多人,占据商县大荆镇,四处抢掠民间烟土,然后武装贩卖。


     拐匪在利润的驱使下.使用最奸诈、最虚伪的谎言.以索债、诱赌、诱酒、诱食、说诈勒索、介绍职业、合伙开店、强行绑架等种种手段.将无辜的妇女儿童以至老实乡民拐骗他乡。特别是在大灾之后,被拐妇女、儿童成倍增长。如陕西1929年大早后..两年内由陕卖出之儿女,在风陵渡山西方面,可稽者四十余万。"①她们中绝大多数都被拐匪卖到妓院,成为娼妓.有的则卖给有钱人,做小老婆,结局十分悲惨。当然,情况也不是一刀切的。土匪总的来说是-股作恶的势力.但不可否认.土匪中除了任意劫掠式的恶匪之外,还有一种劫富济贫式的"义匪也就是霍布斯鲍姆所说的"社会土匪"。霍氏认为"社会土匪(侠盗)往往出身于农民,政府与地主乡绅视其为罪犯,但民众却把他们当作英雄来崇

拜。在民众的眼中,他们是勇士,是复仇者,是献身正义的元畏斗士.甚至是自由的领路人,他们由此而得到敬仰和帮助。"Ql就西北来说.劫富济贫式的"义匪"即是有名的关中刀客。刀客起源于关中农村,以打富济贫、反抗官府为目标,决不祸及百姓。著名刀客领袖严孝全就宣称谁替老百姓办事,我就跟谁t,,@可见,奉行替天行道.打富济贫义举,是刀客规范自己活动的标志。刀客前期首领王狮子为货主护商渐富.且行侠仗义,保商抗宫,声名远扬。蒲城刀客首领李满盈、郭东生,朝邑刀首甲午儿等亦慕名投顺。


     杨虎城也曾是刀客的活跃人物,曾发起组织"孝义会民开展抗暴抗捐斗争,后因打死稍城恶霸李帧,拖枪为"匪"武装反抗官府。王狮子、严孝全、杨虎城的行为,充分表现了刀客同情贫民、敌视官府、匡扶正义、打抱不平的特点。


结语


从本文上面的论述,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1)民国时期的西北地区,军阀割据,政局动荡,战祸连绵,吏治腐败,灾荒频仍,整个乡村社会呈现出持续的生存危机。大量农民被迫流离失所,弱者转子沟蟹,强者怪而走险,或直接沦为劫匪,或吃粮当兵攒散后拖枪为匪,说明生i1无着的流民是土匪的主要来源。


(2)民国近38年间,西北的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以及绥远各省儿乎无时元匪,无处无匪,尤以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为土匪活动的猖獗阶段,陕西和绥远的匪息最为炽烈。与-般农业区有所不同,西北牧区、民族杂居区的土匪则多为事j悍异常的骑匪.边疆地区也有-些外籍土匪。西北土匪大都是任意劫掠式的恶匪,但也不排除有少数行侠仗义、打富济贫的"义匪"后者常常会发展为农民武装反抗官府的抗暴抗捐斗争或投身于民主革命行列,应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不可一概而论。


( 3 )凡土匪都具有天然的叛逆性、反抗性和破坏性。民国时期西北土匪的绵延不绝,既是西北乡村符续生存危机的产物,也反映了广大农民对民国地方政权的严重不满和离心倾向。而土匪的不断侵袭和破坏,卫进一步加剧了西北乡衬的失范状态和社会危机,从而形成一种恶性循环。西北如此,全国亦如此。不消说.民国时期的社会病所在多有,土匪不过是民国肌体上衍生出的致命的社会毒瘤之一罢了。


(4 )土匪的极端反社会行为,一方面彰显丁民国时期乡村社会矛盾的尖锐性、乡村社会制度的不合理性,另一方面则说明社会变革(无论是革命与改良)极其必要,只有社会变革才能使乡村社会整合与道德规范重构成为可能。





欢迎您投稿“秦之韵 陕西村史”公益网。 (投稿EMAIL:30999626@qq.com 在线投稿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