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AP手机版 RSS订阅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陕西历史

世界佛都-人文扶风

时间:2013-5-30 9:32:58   作者:   来源:文史资料   阅读:1211   评论:0
内容摘要:周原膴膴,堇荼如饴!炎帝生息,周室肇基!扶风县位于陕西八百里秦川腹地、地处关中城镇群的核心层、西宝交通大动脉的黄金点、西咸都市经济圈和关中—天水经济区的结合部、关中高新技术产业带的中点,毗邻杨凌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总面积713平方公里,辖9镇2乡169个行政村43万人。扶...
{cke_protected}{C}{cke_protected}{C}{cke_protected}{C}

周原膴膴,堇荼如饴!炎帝生息,周室肇基!扶风县位于陕西八百里秦川腹地、地处关中城镇群的核心层、西宝交通大动脉的黄金点、西咸都市经济圈和关中—天水经济区的结合部、关中高新技术产业带的中点,毗邻杨凌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总面积713平方公里,辖92169个行政村43万人。扶风属黄河流域,处暖温带。年平均气温为12.4℃,水量充沛。地域南北长东西窄,地势北高南低,呈阶梯跌落,依次为北部乔山山脉、低山丘陵、中部黄土台塬、南部平原川道。全县的交通、通讯、电力等基础设施比较优越,被称为欧亚大陆桥的陇海电气化铁路、西宝公路中线、北线、高速、法门寺——汤峪二级旅游公路、法门寺——乾县二级旅游公路等交通干线穿境而过。扶风是陕西省农业大县和教育名县,也是一个全国旅游强县。以“辅助京师、以行风化”而得名,又以“青铜器之乡”著称,佛教圣地法门寺在世界享有盛名。

法门寺位于陕西省宝鸡市扶风县城北3.6公里处的法门镇,东距西安市120公里,西距宝鸡市96公里。原名阿育王寺,唐初改名法门寺。始建于东汉末年恒灵年间,兴于南北朝,鼎盛于唐。唐代,法门寺为皇寺、国寺、佛指舍利朝拜中心,内道场。建有瑰琳宫24院,面积10余平方公里,僧人万人以上。距今约有1700多年历史。法门寺是中国首批“AAAA”国家级景区,陕西八大景区之一。号称"关中塔庙之租",是目前世界上唯一珍藏佛教始祖释迦牟尼佛指骨真身舍利的寺院。

法门寺塔初建阿育王寺,唐贞观年间改为四级木塔,保存近千年后在明朝倒塌。不久佛徒募资建成高41米的138棱砖塔。清朝末,爱国志士朱子桥对饱经沧桑的法门寺塔进行了整修。但最终还是在1976年的绵绵秋雨中垮塌。1985年,陕西省政府决定依照明代样式重新建塔,在清理塔基时,发现了深藏塔下达千年之久的地宫。

1987 43日,在沉寂了1113 年之后,佛祖指骨舍利和2499件大唐国宝重器,重回人间。唐代地宫终于面世,被誉为20 世纪中国最重大考古发现之一,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将其列为世界第九大奇迹,引起海内外专家学者的关注。良卿法师自焚护塔的故事和唐密曼荼罗文化,佛指舍利之谜、佛骨“放光”(灵异)之谜,更让世人为之敬仰与惊叹。随后,法门寺佛指舍利先后于1994年、2002年、2004年、2005年四次应邀被迎请至台湾、泰国、香港和韩国供奉瞻仰。法门寺博物馆收藏展示的唐皇珍宝先后赴英、日、美等10多个国家展出,轰动世界。佛指舍利已成为中外佛门弟子及世界佛教徒心目中的最高圣物。法门寺也从此成为世界佛教文化交流的中心。

如今,本着精神文明提升和佛法宗脉传承的法门寺景区的一期建设工程已经全面竣工,整个景区可容纳10万余人,释迦牟尼真身指骨舍利于200959日被数万人迎接并安奉在当今世界最高的佛塔合十舍利塔地宫,以供世人瞻礼。“千载佛家圣地,万世人文经典”的法门寺再次迎来举世瞩目的光芒!法门寺文化已成为中华文明的又一瑰丽奇葩!

扶风是炎帝姜氏部落的故里,是周文化的发祥地。周文化是一种以“天”为精神信仰,以“德”为价值原则,以“和”为社会行为准则的完整而协调的文化体系,是中国历史的轴心时代为中华民族遗留下来的宝贵文化财富,至今仍有其巨大的精神魅力。

周文化经过发展完善,对中华民族在各个层面影响深远。几千年古老的中华文明史,无处不显现着它耀眼的光芒。早在周朝,其礼仪规范及礼仪观念就反映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夏道尊命”,“殷人尊神”,“周人尊礼” 这些礼教就是教化百姓按照一定的规矩行事,这些律条近于天。今我们国家的法律法规中无处不隐含着周人的法治理念。不仅如此,西周的圣贤们也在社会、经济、文化中创立的敬德保民、明德慎罚思想以及礼贤勤政风范,铸就了博大精深的周文化。这也是周文化的本源和底蕴所在。

周文化作为东方文明的重要内容和重要标志,不但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是十分深远的,而且对世界文明的影响也是十分巨大的。从周原博物馆中收藏出土的文物及《山海经》、《穆天子传》等书中的描述可窥见一斑。周文化在当时及其以后的一个时期内,已经由新疆、内蒙传入西伯利亚、中亚细亚,东北传入朝鲜,东南传入越南、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西南传入印度等地,早在周朝时期我国就已经开始了著名的“丝绸之路”。而后来,源于周文化的儒家文化,更是以其博大精深的内涵底蕴,影响传播世界各地,与希腊文化、阿拉伯文化、印度文化等各种文化交相辉映,水乳交融,形成并支撑起了世界古代文明和现代文明的大厦。

扶风是中外闻名的周原文化宝库,文明昌盛,历史悠久,可谓地灵人杰之乡。名垂青史的汉史学家班彪、班固两代三人著成《汉书》,外交家班超出使西域,为实现民族团结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东汉名将名儒马援、马超、马融和机械发明家马钧等等,都是叱咤风云的天下名士,蔚为周原地域文化的独特霞光。现在,扶风更是人才辈出,群星闪耀。活动在党政军正厅(师级)以上的高级干部34人,突出贡献的专家教授40余名。奋斗于大江南北的扶风知名人士多大两千余人。扶风教育久负盛名,人才遍及天下。每年为各类大中专院校输送人才一千多人。

近年来,全县人民共同努力,先后获 “部级平安畅通县”、 “中华名族文化生态旅游名县”、“全国食品工业强县”、“全国农产品加工创业基地”、“中国旅游强县”、 “全国文物工作先进县”、“省级平安创建工作先进县”“省级园林县城”等荣誉称号。站在新的历史起点,面对新的时代挑战,扶风人民正在以战略性的思维谋划经济发展,以国际化的视野推进城镇建设,以一体化的服务延伸产业链条,以更加清晰的思路和有力的措施,做强县富民大文章,建和谐奋进新扶风。

在旅游经济产业迅猛发展的今天,县委,县政府举全县之力,开发建设以佛文化和周文化为主题的法门寺文化旅游区、周原遗址公园、野河山生态景区、城隍庙、大明寺、贤山寺等景区,将周文化和佛文化特有的历史文化底蕴、完备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丰富的旅游资源展示于世人,让每一位来扶风的人都能切身体会到那种“因过竹院逢僧话, 偷得浮生半日闲”的惬意。这些举措不仅为扶风县地区经济发展带来光辉的前景,也为全国各地的投资商家带来不可多得的大好商机。

新年伊始,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县上下认真贯彻党中央会议和省市委全会精神,继续坚持解放思想,扩大对外开放,坚持“四个第一”坚定不移,“四大突破”加力提速,突出项目建设、环境优化、区位提升、民生改善四个重点,强力推进文化旅游、园区、新农村、城镇化、生态环境五大建设,确保关天规划高点起步,努力在县域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城乡一体化和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上迈向新台阶。各级部门聚精会神抓落实,一心一意谋发展,县域经济社会发展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去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51亿元,同比增长15.2%。全县完成财政总收入7808万元,同比增长71.3%;完成工业产值40.3亿元,同比增长25%;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5亿元,同比增长44.6%;招商引资62亿元,到位资金27亿元;实现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800元,同比增长17.6%。“民生八大工程”起步良好,教育、卫生、文化、民政等各项事业全面进步,全县大局安定和谐。

 

 


标签:世界 人文 凤翔 

欢迎您投稿“秦之韵 陕西村史”公益网。 (投稿EMAIL:30999626@qq.com 在线投稿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