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AP手机版 RSS订阅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陕西非遗

陕北志丹羊皮扇鼓(非物质文化遗产)

时间:2014-4-15 9:15:49   作者:霸主哥哥   来源:志丹县文体事业局   阅读:1042   评论:0
内容摘要:志丹扇鼓的发展历史可以上溯到宋朝年间或者更早。有案可暨的是上世纪70年代,在志丹县与甘泉县交界处发现的宋代古墓出土的一块画像砖中就能得到证实。
   志丹扇鼓,又名羊皮扇鼓(因其鼓面用羊皮鞔制,形似扇子故名羊皮扇鼓)。古时的志丹(保安)在北宋年间为边塞地区,是北方游牧业和关中耕作农业的结合部,是一块多民族集居地。扇鼓最早起源于当地人们为了对付野狼恶兽的威吓而采用的击打工具。后来渐渐演变为对抗各种自然灾害和各种厄运的法器,再后来远离民间成为祭祀活动中专用的震慑邪崇之物。最早的扇鼓,舞时为对付自然灾害及野兽的侵害为群体表演。采用左手拿鼓右手槌,一边扭动身体,一边呐喊助威,最终达到驱逐妖魔鬼怪求得一方平安之目的。随着时间的变迁志丹扇鼓逐渐发展为独舞形式,并为巫神用以驱病防灾之专用器具。
  
    志丹扇鼓的发展历史可以上溯到宋朝年间或者更早。有案可暨的是上世纪70年代,在志丹县与甘泉县交界处发现的宋代古墓出土的一块画像砖中就能得到证实。此画像砖32公分见方,厚约5公分,保存完好。记述的是一位古人,一手拿一园形状扇鼓,一手拿鼓槌,边舞边唱的神态,其造型精美,栩栩如生,刷?人寻味。

    1996年延安市文化局正式确定志丹扇鼓为该县“一艺一品”(一件艺术品一种美术晶)开发项目。同年12月延安市又将志月?扇鼓确定为延安五鼓(即安塞腰鼓、洛川蹩鼓、宜川胸鼓、黄龙猎鼓、志月?扇鼓)之一。随着志丹县开展民间艺术保护工程的实施,确立了保护项目,成立了相应的领导机构。经过专业艺术工作者的挖掘整理和艺术加工,并从动作、音乐、服饰、道具等方面加以完善提高,使之逐步走向成熟。使志丹扇鼓这个古老的民间舞蹈艺术唤发了勃勃生机,成为该县的艺术晶牌之一,成为中华民间艺术宝库中的奇芭。

 

志丹羊皮扇鼓的基本内容
基本内容(1)
    志丹羊皮扇鼓道具制作:
    志丹羊皮扇鼓的制作对工艺要求非常严格,对材料的质量要求很高。羊皮采用上等青草板羊皮(春天的羊皮),一张羊皮最多能绷制两个扇鼓。铁框则采用优质钢材,并由民间最好的铁匠锻造。制作时将铁条锻造成寸许宽一分左右厚的铁条,然后将铁条卷成扇子形状的铁框,连接处为手柄,手柄与扇框的结合部留有酷似眼睛状的图形称作龙眼。手柄下端有三个扭着匀称纹棱的倒挂铁园圈呈三角形,每个圈内又各套三个公母小环,暗含三三)J乙连环之意。园形横截面为园形和扁形两种。此环有着民俗图腾内涵。扁园形为母环,园形环为公环,公母相套,环环相连。整个铁框、铁圈忌用焊接而不留缝隙。皮面用青草板羊皮由外向里缠裹,不用任何钉铆就将羊皮面绷紧固定在铁框上。羊皮绷好不能直接使用,不能立即烘干,也不能太阳爆晒,只能放在通风干燥的地方自然阴干后,方可使用。
    志丹羊皮扇鼓鼓面直径左右为45厘米,上下为30厘米,柄长约20厘米。鼓面印有各种图案和花纹,手柄处缠有红稠。击槌采用质地柔软、纤维质丰富的上等木料,经反复打磨、制成长约40厘米,粗约0。5厘米的木棒,然后在棒尾吊上各种颜色的彩条,以提升志丹扇鼓的整体艺术效果。
    基本内容(2)
    志丹羊皮扇鼓的服饰:
    志丹羊皮扇鼓属于文场鼓舞艺术,男女均可表演。一般采用男50人,女50人的队列方阵,男者头扎红布巾、上穿自马夹、下穿灯笼裤、足蹬黑布鞋.女者头扎花头饰、上穿红绣衣、下穿绿彩裤、足蹬绣花鞋。舞时男女双方左手拿鼓、右手拿槌,在铿锵热烈的锣鼓声及豪情奔放的唢呐声中,不断变换队形,变换动作,时而激烈时而平缓,鼓声清脆环声宏亮。在鼓声、环声、唢呐声、打击乐声,并辅之以优美的形体动作和古老的民族艺术服饰融为一体。使之成为彩色的世界、艺术的海洋。其音色清脆嘹亮,动作粗犷剽悍,服饰奇异无比,富有特色给人以精神和力量。
    志丹羊皮扇鼓由原来单人表演演变为群体表演,由民间祭祀舞蹈发展为群体广场舞蹈,由古老的自发早期民间艺术发暖为具有完整要素的综合性艺术。经过多年的发掘整理和艺术提炼,使其形成了一整套具有鲜明地方特色和完整的动作、音乐;道具谱系,成为志丹县独有的艺术门类。
    基本内容(3)
    志丹羊皮扇鼓主要动作套路
    志丹羊皮扇鼓的表现形式有行进鼓舞和场地鼓舞两种。动作主要有鞔头鼓、踢腿转身鼓、对鼓、跑鼓等基本套路。心情表露阳刚正气,显现出抗争奋斗气概,于飘逸中见英姿,深厚中见灵泛。
    (一)鞔头鼓
    鞔头鼓套路为:舞者先上左脚,再上右脚,在走到第四步的同时,左手绕过头顶配合身体旋转180度,然后面向起点,这样的动作循环往复,便构成了鞔头鼓。其打击乐的鼓点是:
    2/4 匡  匡 |  匡  匡 |   匡才  乙才 | 匡  0 ‖
    (二)踢腿转身鼓
    踢腿转身鼓的动作套路为:舞者左右手在第一小节第一技,然后迈出左腿;第二小节第一拍左右手技;第三小节第一拍转身击鼓面向起点;第身返回原位。打击乐节奏欢快激越,声震长空。在大鼓、小鼓、大钹、小钹的有机运用下,气壮山河趋势壮观,其打击乐谱为:
    2/4龙咚  匡 | 龙咚  匡 |   龙匡  龙咚 | 匡  嚓嚓 ‖
   (三)对鼓
    对鼓的动作套路为:男女演员面对面表演。第一拍时舞者头部和上身向左方倾斜击鼓;第二拍向右方倾斜击鼓;第三拍、第四拍相同于第一、第二拍;第五拍、第六拍时演员向180度击鼓;与此同时面向相反方向击鼓,下一个环节循环往复,打击乐速度可快可慢,==视情而定。锣鼓字谱为:  
    2/4匡才 才才 |  匡才  才才 |  匡  匡  |   匡才  衣才 | 匡  0 ‖
   (四)跑鼓
    跑鼓的动作—般用于行进表演,有时场地表演也用。主要用于表演队伍之间的衔接。如队形距离松远,则运用跑鼓的动作,以快速整理队伍恢复队形。跑鼓的基本动作为边跑边舞,时而舞姿粗犷豪放,时而温柔平稳。打击乐谱同鞔头鼓乐谱。
    基本内容(4)
    志丹羊皮扇鼓队形排列:
    志月?羊皮扇鼓的队形排列一般采用双数排列。在行进表演时一般为四行横向排列,有时也可横向二行排列。在四行排列时,男女有时交错排列,有时男外女内,有时女外男内。在二行排列时,男女各为一排纵向排列,有时也将女演员全部排在前面,男演员随后,但此种排列法运用较少。在场地表演时运用多种几何图形,如园形、方形、晶字形、三角形等。有时摆出许多字型和数字。
    基本内容(5)
    志丹羊皮扇鼓打击乐
    志丹羊皮扇鼓的打击乐非常丰富、运用自如。主要击乐为大鼓、大钹,辅以堂鼓、小钗。经过艺术家们精心编配和音色组合,使之形成了一部较为完整的音乐体系,其主要锣鼓字谱有:
    基本内容(6)
    志丹羊皮扇鼓吹奏乐
    志丹羊皮扇鼓的吹奏乐运用独具匠心,风格独特。为了突出民族特色和地方风格,而且把陕北人在春节闹秧歌热烈、喜庆、欢快的唢呐曲调及其民歌音调得到广泛运用。主要采用陕北人民非常熟悉的歌颂刘志丹将军的民歌《刘志丹颂》为常用曲调。在此基础上将陕北人民喜闻乐见的陕:比唢呐曲《得胜回营》、《大摆队》、《十对红》等曲牌交错运用,有时也将一些现代歌曲及流行音乐运用在扇鼓音乐中。


欢迎您投稿“秦之韵 陕西村史”公益网。 (投稿EMAIL:30999626@qq.com 在线投稿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