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AP手机版 RSS订阅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宝鸡村史

凤县古今名人

时间:2016-11-29 18:02:30   作者:天地熹宝   来源:凤县志   阅读:863   评论:0
内容摘要:宝鸡市凤县古今名人:强循、 张珏、孟乔芳、牛光斗、贾汉复、龙登云、朱子春、邓大才、赵廷壁
强循
    强循,字季先,唐,凤州人,仕累雍州司士参军,掌管工役之事。华原(今耀县)无泉,人畜多暍死。强循教百姓凿渠引沮河水,灌溉农田,供人畜饮用,号“强公渠”。朝廷给予嘉奖,调东宫太子右春坊任右庶子,后任大理卿。强循身居高位,办理政事刚直不阿,秉公执法,位显而不骄,对下属知人善任。
    耀县“强公渠”,历代皆疏浚,建国后全面整修,渠道延伸11.75公里,可灌溉耕地5000余亩。
    张珏
    张珏(约1213~1280),字君玉,南宋,凤州人。18岁从军合州(今四川合川市)知州王坚部下,守合州钓鱼城。他足智多谋,英勇善战,赏罚分明,屡建战功,誉称“四川虓将”。
    1258年2月,蒙古军分三路大举伐宋。蒙哥大汗率兵4万进攻四川。破阆州,攻顺庆,拔广安。次年进驻武胜山,围合州钓鱼城,并派降将晋国宝招降之。王坚、张珏于钓鱼城阅武场斩晋国宝示众。蒙哥得知,十分恼怒,亲率精兵攻城。张珏与王坚指挥10万军民抵抗,屡挫蒙军。6月,蒙军前锋元帅汪德臣单骑于钓鱼城镇西门劝降,被城内炮石击毙。蒙哥气急败坏,命在钓鱼城新东门对面高地——脑顶坪筑台建桥楼,楼上接桅,窥视城内动静,欲以决战。张珏识其诡计,置火炮于城内高地——土地垭门。7月21日,蒙哥亲临脑顶坪指挥,瞭望时,被城内炮石击成重伤。次日张珏派人捕鲜鱼两条和特制面饼掷于城下赠蒙哥,并附信日:“尔北兵可烹鲜、食饼,再守10年,亦不可得也。”。自此,蒙兵士气大落,加之久旱酷热,疫病流行,伤亡日增,军心涣散,遂撤兵愁军山。蒙哥遗诏日:“我之婴疾,为此城也,不讳之后,若克此城,当赭城剖赤而诛之。”不久,蒙哥死于金剑山温汤峡。
    1260年王坚奉诏入朝。张珏继守合州钓鱼城,修固城池,操练步卒,组织生产,以应更大事变。
    同年,忽必烈继大汗位。1262年命阿珠为征南都元帅,领兵南下再次侵蜀,占领合州和渠州之间的大良坪,阻断钓鱼城与外界联系,不时出击忠、万、开、达等州,使宋军受到很大威胁。
    1263年10月,张珏受命为兴元府驻劄、御前诸军都统制,兼知合州。1266年10月,蒙军又攻占开州,危及钓鱼城,四川制置使夏贵、副使刘雄飞调集大军,强夺开州不下。张珏认为,要收复开州,必先夺大良坪,切断蒙军主力与开州的联系孔道。11月,张珏选择蒙军认为最安全的地方,秘密上山,凿石开道,派遣统制史炤、监军王世昌率敢死之士50人夜袭大良坪,告成。并又攻下蒙军据守的虎啸城,收复开州,钓鱼城之危遂解。
    1267年4月,忽必烈派平章赛典赤军数万,破重庆夹道向钓鱼城进击。张珏以大量载石木船,沉入江中,阻止蒙军进攻,取得胜利。7月,张珏受任正团练使,带行左领军卫大将军,赐金带。
    1269年春,张珏奉命领兵护送钱粟慰劳宁西军,回师至水硙头,主动出击当地蒙古驻军,获胜而归,受朝廷奖赏。1273年7月,忽必烈派合刺在马鬃山和虎顶山筑城屯兵,控扼三江,欲夺合州。张珏侦悉蒙古军意图,在嘉(陵江)、渠(江)口设疑兵,并以精兵从渠江上游渡平阳滩,捣蒙军营垒,烧其辎重粮草,越寨70里,焚金沱子造船厂,使蒙古军筑城马鬃山的图谋破产。
    1275年2月,张珏受任宁远军节度使,5月升任四川制置使、知重庆府、加检校少保。6月,蒙古军西川、东川行院兵分五路合围重庆。张珏派史炤率小股精锐部队沿嘉陵江进入重庆赴援。之后于1276年,趁蒙古军注意力集中于攻夺重庆之际,张珏派统制赵安领兵奔袭东川行院留守补给重地青居山,俘蒙安抚刘才、参议马嵩,将其辎重给养焚毁殆尽。6月再派赵安、王立轻装奔袭西川行院留守屯兵重地神臂门,惩杀叛将梅应春和蒙古千户熊耳,一举收复泸州,重庆之围遂解。12月赵应定迎张珏入重庆。
    1277年11月,蒙古军再次围攻重庆,并遣泸州降将李从诱降张珏,遭严词拒绝。1278年1月,成都总兵李德辉又对张珏投书招降,日:“君之为臣,不亲于宋之子孙;合之为州,不大于宋之天下。彼子孙已举天下而归我,汝犹偃然负阻穷山,而日忠于所事,不亦惑乎?”张珏未为所动。2月,蒙古军对重庆发动总攻,张珏率部出薰风门与蒙古军鏖战,先败蒙古军大将塔海、铁木儿于城郊,次日又与也速儿大战扶桑坝。蒙军两面夹击,迫使张珏退回城中。后受蒙古军策反而动摇的部将赵安,劝张珏降。珏死不肯。当夜赵安与帐下韩忠显开镇西门降蒙。蒙军进城后,张珏仍督师巷战。因寡不敌众,拟饮毒酒自尽,毒酒被左右藏匿,遂率余部、携妻子乘舟东下涪州。张珏眼望江山破碎,人民涂炭,痛不欲生,欲沉船一死,部下夺其斧;欲跳水自尽,部下拖其衣,至涪州被铁木儿俘获。1280年张珏在安西(今西安)含愤以身殉国。1280年12月文天祥曾在北京狱中集杜诗写《悼珏诗》一首,序说:“蜀虽糜碎,珏独不降”。诗曰:“气敌万人将,独在天一隅,向使国不忘,功业竟何如”。
    牛光斗
    牛光斗,明,凤县人,恩贡,任河南省开封府丞。父牛彩,贡生,官四川成都府教授。
    崇祯年间,李自成部决河堤,城被水淹,牛光斗作筏拯救溺水百姓,捐俸设粥厂救济灾民,修复河堤,安抚百姓,因功升开封知府。1644年明亡,辞官归里,讲学于凤州洪利寺。
    孟乔芳
    孟乔芳(?~1654),字心亭,直隶永平人,清顺治年间任川陕总督。顺治十年(1653)来凤县发现人口稀少,土地荒芜,即召引四方百姓指山为界,开荒施种。明令垦殖者所垦之地永归已有,严禁兵卒骚乱,百姓咸受其益。凤县从此始有流民迁入落户、垦荒、赁地之俗。
    贾汉复
    贾汉复,字胶候,山西省曲沃人。清康熙年间任兵部尚书,总制川陕。康熙三年(1664)秋,巡视汉南,怜连云栈道崎岖,捐金募工,亲授计划、策略,引荐关南分巡使范发愚共商修栈道之策,命参戎李承恩、司李曾王孙监督管理施工事宜。自煎茶坪抵鸡头关,绵亘600里,剔险披隘,尽成坦途。共用营兵、驿夫、各匠69083工日,不到三月工程告竣。贾汉复又奏免荒芜丁役皇粮。百姓感戴,内翰林国史院大学士兼太子太傅党崇雅写《贾大司马修栈道记》和《贾大司马修栈咏》;浙江按察使宋琬、梁清宽作《栈道平歌》和《贾大司马修栈道歌》,歌颂贾汉复为民造福事迹。现凤岭南天门仍留存贾汉复中丞德政碑一方。
    龙登云
    龙登云,字遥青,凤县双石铺龙家坪人,少时就读至太学。其家八世同居,二百余人,登云料理家政,内外整肃。凡公益事业,乐于慷慨解囊,喜济人急,捐立义学,供附近子弟入学读书。
    道光十一年(1831),暴雨成灾,龙登云着龙家坪一带百姓修复河堤、农田,以工代赈,灾民得以安心。十六年(1836)又生灾荒,登云以家中积蓄之粮,解灾民燃眉之急。二十二年(1842)秋,连降大雨,山洪暴发,凤州城西门外乐善桥倾塌,知县黄本诚召集县内经济富裕者商捐资修桥事宜,龙登云慷慨自认建桥资费。因时已寒冬,未即兴工。次年春龙登云支白银三百数十两,备齐材料,召集工匠,动工建桥。并亲临工地指挥,监督五十余日,直至竣工。知县黄本诚嘉其为民造福,赠“乐善可风”匾一面,继任知县王道立又立碑详记其捐银建桥事迹。
    朱子春
    朱子春(1850~1905),字绪宣,号香畹,清,湖北鄂州人,癸未进士。光绪十二年(1886)任凤县知县,十五年(1889)充已丑进士同考官。他严于法度,勤于政务,常跋山涉水,遍历县境,考察吏治得失,收成丰歉,体恤百姓疾苦。经朝廷考察政绩卓异,于十五年、十八年(1892)两度调朱回任凤县知县。
    旧时方石铺(今双石铺)嘉陵江无桥,朱感乡民涉水之苦,于光绪十五年创建官渡,造船两艘,往返摆渡,不索渡资。朱子春聪颖好学,知识渊博,工诗文书法。光绪十八年(1892)主持编修《凤县志》一部共十卷,刊刻出版。还先后于光绪十六年、十八年捐俸银修葺城皇庙,建果老洞铁棋亭,使文物古迹得以保护。
    邓大才
    邓大才,凤县马鞍山农民。光绪十六年(1890)马鞍山(今红光乡驻地)办义学,邓大才与其伯母邓李氏捐瓦房一院,以为学址,捐地二段(年可收稞九石余,每石折粮700斤),作学堂支用。知县朱子春佳其助学精神,书赠匾额予以表彰。
    赵廷壁
    赵廷壁,字谷伯,凤县平木人,清光绪年间拔贡,曾任富平县教谕,凤县凤翼书院山长。光绪三十二年(1906)与贡生段凤仪在凤翼书院旧址,创办凤县高等小学堂。光绪三十三年(1907),同盟会员刘乐天任教习,改革教育,设置新课程,他受聘继续任教,讲授新课。
    赵廷壁学识渊博,行为高尚,教书育人有方,被尊为凤县学界泰斗,工古文,善书画,尤精欧体,平生所书牌匾、碑文、对联颇多。民国时病故于凤州,终年75岁。
    刘乐天
    刘乐天,名仰薇,号乐天,西安人,同盟会员。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受凤县高等小学堂之聘,来凤县任教习,以改革忠君尊圣封建教育为宗旨,推行新学。开设国文、算术、修身、自然、史地、体育等新课。聘请地方知名人士任教。当时人们思想守旧,多不愿送子弟上学。第一届(甲班)仅有学生10余名。后在刘的力倡下,群众对新学渐有认识,至第二届(乙班)学生即增至30余名。任教期间,刘乐天宣传革命,反对封建,尤对妇女缠足之祸害深恶痛绝,大声疾呼,提倡放足,影响深远。
    王麟阁
    王麟阁,凤县平木人,清末秀才。一生从事中医,为民解除疾病痛苦。长期行医实践中,注意积累资料,总结临床经验,并收集民间单方、验方,以一生心血,撰写《验方不求人》一书,自费出版,赠送亲友,为后人留下宝贵的医学遗产。
    崔四
    崔四,凤州人,本名崔世斌,字延年,号筠亭,因排行第四,人称崔四。祖籍华县,其先世于清嘉庆年间移居凤州。后家道渐裕,人口众多,凤州西街两侧,多属他家房屋,故有“崔半街”称号。同治初年,祖孙五代同居,大门上悬有“五世同堂”匾额。
    崔四性耿直,心灵慧,少时即爱好书法绘画,在外投师学画,兼学油漆,雕塑,所学皆优。精于真、草、隶、篆诸书体和山水花鸟画。所画灯屏,庙堂壁画,人物栩栩如生,山水花鸟生动真切。民国时,曾以《三国演义》内容,为凤州画“灯山”一套,共6架36格。每年正月灯节,在街头展出。其画虽系工笔,但意态脱俗,众口赞扬,被推崇为画师。生前民间留存作品甚多,尽毁于“文化大革命”,现仅存人物、花卉、禽兽画稿一卷。
    赵德懋
    赵德懋(1908~1935),又名茂亭,字勖承,凤县双石铺傅家碥人。1915年入私塾,1922年入凤县高等小学校,1924年考入陕西省单级师范学校。1925年7月,省城掀起驱除军阀吴新田的斗争,他和进步师生一起参加驱吴。1926年4月,西安发生刘振华围城事件,辍学,回家务农。
    1928年春,赴汉中考入省立第五师范学校。1930年初经黄勉初、何玉然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担任学校党支部组织委员、党小组长、中共陕南特委委员、特委机关报《前驱》编委。19310年11月,受特委委派,任汉中学生联合会常委和汉中学生抗日后援会主任。“九·一八”事变后,以抗日后援会名义,领导汉中学生开展抗日救亡工作,组织游艺会,宣传抗日救国,为东北义勇军募捐。
    1932年2月,受特委委派到南褒西南区委(驻协税镇)任宣传委员,以小学教员身份作掩护,开展党的地下工作。期间,他参与了铲除当地恶霸、区长陈金亭的斗争。又和特委其他委员,发动700余名中学生在汉台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宣传抗日。6月8日,又和余定周、王明新等发动和领导1700余名中小学生上街游行,高呼:“争取言论、出版自由”、“打倒警察局长淡栖山”等口号,并捣毁南郑县警察局,迫其释放了被逮捕的两名女师学生。
    1933年2月,赵德懋受特委派遣,回凤县开展党的地下工作。在其岳父、西街小学校长翟象仪的帮助下,受聘到西街小学任训育主任。先后在教师和学生中培养、发展党员6名,建立中共凤县西街小学支部,他担任支部书记。为加强支部工作,扩大党的活动范围,他请求特委派人前来协助。不久,特委派陈庆五、陈小平来凤县,分别在西街小学和双石铺初级小学任教。陈小平在双石铺初级小学发展党员两名,成立党小组。赵德懋、陈庆五在西街小学改组了学生自治会;指导学生办壁报、开讲演会、辩论会;向学生宣传共产主义,介绍俄国十月革命经验;揭露国民党政府的反动本质;向学生教唱他俩谱写的《红满天》、《种田人儿真辛苦》、《争回平等与自由》等革命歌曲。学校进步力量的不断扩大,引起国民党县党部党务指导员刘慕堂的注意,安插其亲信马映吉到学校任教,暗地监视地下党的活动。赵德懋根据马映吉常给学生教白字、讲错题、任意体罚学生的劣行,鼓动学生把他轰出了学校。刘慕堂见此计不成,便亲自到学校讲三民主义课。赵德懋发动学生在总理纪念周会上提出“中国有没有阶级压迫”、“民生主义能不能解决穷人的衣、食、住、行”等问题,质问刘慕堂。他还组织学生把“国民党是刮民党”、“三民主义是杀民主义”、“打倒贪官污吏”、“铲除土豪劣绅”等标语,巧妙地贴在县衙门的大照壁上;散发《共产党宣言》等油印小册子和传单。1933年11月6日深夜,刘慕堂和县长韩光裕带领军警突然包围学校,搜捕共产党人。赵德懋、陈庆五在学校工友、共产党员杨吉兆和学生、党员龙芳声的帮助下,越城脱险。到双石铺后,他把党组织遭破坏情况告知陈小平,他们三人连夜出走天水暂避。次日途经唐藏时又被当地豪绅高星北探知去向,密报县政府。韩光裕即密电天水胡宗南部进行通缉。11月12日,三人到达天水北关明德旅店,除陈小平脱险外,赵德懋、陈庆五遭到特务抓捕,关进胡宗南部第一师军法处。
    被捕后,敌人动用皮鞭、吊绑、坐老虎凳、火烤等刑法,对赵德懋百般拷打,严刑审问。面对敌人的残暴行为,他面无惧色,坚贞不屈,始终保持了共产党人的高尚气节。敌人无可奈何只得以“危害民国罪”判刑6年,关进天水第三监狱。
    在狱中,他向难友宣传共产主义,很快与共产党员刘华(原名姚仁夫,陕西韩城人)接上关系,建立了党小组,并组织越狱暴动。他提出“团结群众,发动斗争,打击敌人,暴动出狱”的越狱方针和实施计划。还做了大量宣传教育工作,争取了一批骨干分子,并把监狱看守班长张鼎位发展为党员。1935年2月4日(农历正月初一)晚,发动了震撼西北的天水渭河监狱暴动。夺得敌人长枪6支,带出难友一百余人,组成陇南人民抗日第一支队,他任支队副队长,率领大家冒雪向陇南山区进发。2月6日行至天水安集寨,遭胡宗南部追兵包围。赵德懋果断指挥与敌人英勇搏斗,终因众寡悬殊,战斗失利再次被捕。2月10日,赵德懋与战友陈庆五和暴动骨干15人,在天水北关外太山庙山根下,壮烈就义,时年27岁。
    1955年春,在中共凤县委员会、凤县人民委员会的关怀下,将赵德懋遗骨从天水搬回。1956年4月,由县委主持,在双石铺举行追悼大会。遗骨安葬于双石铺曲家山。1985年10月10日凤县人民政府在陵园立碑一座,正面镌刻“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赵德懋烈士之墓”。每年清明节,双石铺地区人民和中、小学生前往陵园扫墓、祭奠,并进行革命传统教育。
    赵西山
    赵西山(1891~1936),名鼎中,字西山,凤县唐藏乡人,清邑庠生。民国初年,在乡创办民团御盗,后在县署任职。因顶撞县知事遭祸,愤然远走外省,加入同盟会,奔走粤、陇、蜀、京、沪各地,联结志士,宣传革命。1922年奉陕西靖国军总司令于右任之命,为宣慰各军代表,赴广州觐谒孙中山,报告陕西革命战争情形,并献西北军事善后之策。1923年9月4日在广东石龙,被孙中山派为大本营出勤委员,持孙中山密令联络豫直各省同志。遍历关内外诸军,宣达孙中山对于国事之主张,转赴榆林见井岳秀、杨虎城筹商大举。1924年秋,持孙岳、胡景翼密函赴广州,觐见孙中山请示机宜。蒙颁发井岳秀等讨逆军司令委任状五件,兼程北返。10月22日冯玉祥、胡景翼、孙岳在北京发动政变,囚禁曹锟,驱走吴佩孚,联名通电恭迎孙中山北上主持国事。赵西山偕同国民二军代表寇遐谒孙中山于天津。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逝世后,赴豫任河南督署参议,后返陕。1927年随于右任会师郑州,参加北伐。国民政府奠都南京后,被任中国国民党中央党史史料编纂委员会采访委员。1936年在西安寓所病故。1937年灵柩运回凤县,暂厝太山庙内。1947年12月25日由国民党凤县县党部、县政府主持在太山庙举行公祭,有党、政、军机关和中、小学生300余人参加,会后其灵柩葬于凤凰山脚下。
    李进堂
    李进堂(1881~1940),凤县凤州人,1925年在西安协合医院学医四年,1929年回凤县,在凤州城内开设诊疗所,是本县最早的一位西医大夫。
    李进堂所学医术,内外科兼备。当时虽然条件差、设备简单,但能作局部麻醉,施行一般外科手术,为患者医治创伤和其他外科疾病,治愈许多病人。他诊病认真,对症用药,因此,一般常见病使用西药治疗,均能药到病除。
    他在凤县是传播西医西药的先驱,为西医西药在凤县之推广奠定了基础。
    后因病于1940年去世,时年59岁。
    高鹏程
    高鹏程(1876~1942),名凌云,字鹏程,山西省芮城县人。幼时家贫,无力上学,及长,操持家务,从事劳作。清末,因家居无业,随其姐夫来凤县,投靠其舅父郭建本(原凤县知县,时已去世)求业,为郭之遗孀徐氏收留,并出资着其经商。曾与段凤仪合资开设当铺,始涉身商界。民国初,以精明能干,善于逢迎官府,取得官府信任,县署委其为商团团长,从而涉足政界。
    民国3年(1914),受县署委派为清乡委员,到西小路(今温江寺、瓦房坝等地)、南大路(今三岔乡和留凤关)一带清乡,查禁鸦片烟苗,乘机搜刮民财。在长坪、青龙寺一带他看到铁矿品质佳、储量丰,便决定开办炼铁厂。之后,联络留坝县富绅方星洲及岐山县周、邓两财主,合股创办凤县冶铁公司,自任经理,又在温江寺东岔沟开设锅厂,生产锅、铧,运销双石铺。
    民国6年(1917),高与各股东意见不合,诉讼县署,判准各股东权撤销。此后高鹏程即独资经营,立字号为晋太恒。在原址继续炼铁、铸铧。又在双石铺开设铧厂、盐店、中药铺、皮坊、烧锅(酿酒)。同时与甘肃省徽县、成县、汉中、凤翔、兴平、宝鸡等地铁店、酒店、药行建立业务关系,推销产品。其锅、铧亦为盐商用骡马、骆驼运至青海、宁夏、甘肃等地。因其广开财源,生意兴隆,一跃而为凤县富绅。
    高鹏程除办工商业外,还在瓦房坝、双石铺置有土地、房屋,出租或招收佃户,收租剥削。
    民国12年(1923)他乘粮价大涨,又包收双石铺斗捐,低价进,高价出,牟利甚多。
    15年(1926)高鹏程捐渡船一只,以利双石铺嘉陵江两岸百姓来往。
    高鹏程曾任商会会长,保甲处长,县财委会主任委员等职。政权、财权在握,由此威势日高,历任县长均不敢轻待。当时有民谣日:“进了凤县城,先拜高鹏程,不拜高鹏程,事情办不成。”
    民国31年(1942)病逝于凤州,时年66岁。
    刘少云
    刘少云,(1889~1943),名宪章,字少云,凤县凤州人。其父刘正高,湖北省随县人,清末以军功加提督衔,赏穿黄马卦,实授汉凤营游击,终于任所。母党氏陕西三原人,系辛亥革命陕西元老党自新之姑母。少云受党自新革命思想影响,青少年时期,即产生爱国爱乡之热情和革新精神,积极宣传孙中山革命主张,鼓励人们反对封建主义旧思想。
    民国初年,少云从陕西法政专门学堂毕业后,立志为发展地方教育和实业贡献力量。回县后,于1916年创办凤县纺织职业学校,从天津、上海购回纺织机十余台,供学生实习。并拟扩办纺织厂,后因资金不济和得不到各方支持而停办。
    民国8年(1919)于凤县城内文昌宫办私立模范国民学校,自任校长。聘请品学兼优的青年知识分子任教员。设置新课程,供给学生笔墨纸张。亲自起草教育计划和各种规章制度,身体力行。1922年经党自新推荐,先后出任陕西省高等法院二席检察官和长安地方法院首席检察官。在法界供职十余年,以公正廉洁著称。
    少云待人平等,喜济贫,对亲友同乡尤为关怀。家居西安20余年,凡凤县同乡往见者,不分亲疏贵贱,一律热情接待,安排食宿。如有困难和要求,则全力相助。
    他不但热心公益事业,还尽心维护名胜古迹。如设法安排张启贤到悲母堂任主持,使该庙千年古柏和颇有艺术价值的塑像、壁画受到妥善保护。凤州城北豆积山之果老洞及消灾寺,为凤县名胜古迹,但因久无主持,濒临荒废。1938年,他供给一切费用,从西安请来魏虎城常住果老洞。消灾寺山高坡陡,不易攀登,除每年正月初九举办庙会外,平时无人居住,随时有被破坏的危险。刘少云慨然解囊在消灾寺后野雀坪购买土地30余亩,捐作庙产,并动员李信云道士主持该寺。李上山后,用庙产收入修整道路,补修庙宇,栽植花木,使这一名刹得到保护。
    他对烟酒、赌博无一沾染。教育子女有方,不为子孙置产业营庐舍。凡公益慈善事业,尽力为之,毫不吝惜。他家在邓家台有祖置土地30余亩,皆肥沃良田。1935年回家时,邀集亲友开家庭会议,对子女晓以大义,进行教育,宣布嗣后他家土地收入,子女均不得染指。所得收益,逐年积存,作为救济贫困和举办慈善事业之用,并委托可靠亲戚经手管理,妻子儿女皆不能擅自动用。
    1943年因病逝世,时年54岁。
    赵昆山
    赵昆山(约1860~1944),原籍四川,1908年来凤县,定居于黄牛铺宽滩村。他精于医道,擅长外科、骨科,乐于治病扶伤。村人受伤或骨折,即予敷药正骨,多有奇效,因而名声远扬,许多枪伤、刀器伤和各类骨折患者,均慕名登门求治。
    赵昆山还长于制药,所制三仙丹、熊胆眼药、滴耳药和七厘散、生肌散等,用以治疗眼、耳等疾病及配合外科手术,有良好功效。
    黄牛铺李永源、陈如贤曾先后拜他为师,承其医术。李、陈学成后均以外、骨科见长,在黄牛铺等地颇负盛名。
    乔治·何克
    乔治·何克(GeorgeHogg1915~1945),1915年出生于英国一个中产阶级家庭。1937年以文学士学位毕业于牛津大学。不久随其姑妈穆里尔·莱斯特(一位激进的和平主义者)作环球旅行,来到中国上海,担任美国合众国际社自由撰稿记者。之后在八路军汉口办事处经艾格尼丝·史沫特莱帮助,到延安、晋察冀边区考察,被那里的革命精神深深感染。
    1938年夏,何克在汉口经史沫特莱介绍与路易·艾黎相识。经艾黎介绍于1939年到宝鸡“工合”西北办事处任职。先后任视察员、指导员、秘书等。他性情活跃,心胸开朗,待人接物大方自然,和蔼可亲;工作热情,深入扎实,经常到“工合”各厂、社考察、指导,并向国内外报导西北“工合”情况。他向往共产主义伟大理想,经常说:“如果参加政党的话,一定参加共产党”。
    1941年春,何克被派到双石铺任培黎学校第九任校长,并亲自讲授英语课。当时,座落在山坡上的学校有三间校舍,设备极其简陋。在他的领导和亲自参加下,经过一年艰苦创业,因陋就简新建了校舍和纺织、机械车间,还设置了花园和篮球场,使整个学校面貌焕然一新。双石铺、宝鸡“工合”厂、社多把徒工送来学习。在校学生多系贫苦人家子女,其中不少是孤儿,这期间何克曾收养过四名中国孤儿。何克对学生严格而温和,始终以“创造、分析、理论联系实际”为办学座右铭。培养出来的学生既有基础理论知识,又掌握一定的生产技能,成为“工合”各厂、社的技术骨干。
    他常利用实习课和假日带领学生参加建校,建厂劳动。为解决学校经费困难,先后八次骑自行车翻越秦岭行程100余公里到宝鸡争取经费,当夜再骑车返回双石铺。他乐观、爱唱歌,经常组织学生排练文艺节目,活跃生活。
    抗日战争后期,国民党打击“工合”进步力量。“工合”西北办事处有36名干部先后被逮捕,双石铺培黎学校也受到国民党的迫害,一位教员被抓走,何克也被定为亲共危险分子曾被警察局拘留。在这种形势下,培黎学校于1945年3月迁甘肃省山丹县,何克仍任校长。1945年7月22日,乔治·何克因破伤风不幸与世长辞,年仅30岁。他的好友路易·艾黎在山丹弱水河畔主持葬礼,并在墓前竖立一块墓碑,上面刻着一位英国诗人的诗句:
    “彩色绚丽的生命啊,光辉而又温暖,
    为了它,人们一直在奋发向前。
    他已经逝去,从此不再奋战。
    在战斗中逝者的生命,却更加光辉灿烂。”
    乔治·何克生前所著《我见到了新中国》,1945年在英国和美国出版发行。另一本介绍中国革命、宣传统战的书,前四章手稿在寄往重庆转寄国外时遗失。第五章《国内战线》,1984年发表在路易·艾黎撰写的《从牛津到山丹——乔治·何克的故事》中译本上。艾黎称赞何克是,“由中国革命的鲜血和激情浇灌的一棵幼小树苗,长成了坚实的大树。……他是中国人民和英国人民之间的纽带。他的英名是永存的。”
    卢献之
    卢献之(1877~1948),名廷琛,字献之,号席鑫,祖籍甘肃成县,清康熙初年移居凤县凤州。清末秀才,一生从事中医,以治病救人为己任。对张仲景《伤寒论》、陈修园《医学实在易》、《附方妙用》等医书颇有研究。擅长妇、儿科。1933年在凤州东街开设药铺,坐堂行医,如遇病人困难,即在自己药铺抓好中药,送给病人,不取分文。病家延请出诊,不论路途远近,从不推辞。
    1918年他倡导妇女放足,创天足会,任会长,竭力宣传缠足之害。凤州城内刘静琴、翟明华、卢育兰、黄淑贞、康金莲等十余名妇女首先响应,各区乡妇女亦闻风而动,一时成为除旧革新的盛事。
    1919年他兴办女子学校。在无校舍、课桌凳的条件下,自捐旧房木料、砖、瓦、资金,在凤州悲母堂右侧,修建教室三间,又把自家桌凳搬进教室,供学生使用。当时民间受封建礼教束缚,一般家庭反对女孩入学读书。他则登门劝导,宣传男女平等和女子受教育的好处,并首先让自己两个女儿入学,从此,入学者逐浙增多。
    卢献之还倡导栽桑养蚕,种棉纺织。曾于堡子山自家地里栽植桑树三四百株,养蚕缫丝。又从外县购来棉籽,试验种植棉花,收获亦佳。
    他治家极严,1920年著《献之家训篇》一书,共三十四章,文字严谨、流畅、富哲理。许多篇章对今人仍有教育意义,如重视农业生产,提倡植桑养蚕,种棉纺织,崇尚勤俭,提倡晚婚,讲究卫生与体育锻炼,劝戒吸毒,戒烟酒、戒色、戒赌、不贪无义之财,重廉耻人格等等。学界名流翟象仪为其作序,画师崔四为该书画了插图。
    1948年病逝,时年71岁。
    翟象仪
    翟象仪(1890~1950),字威如,凤县凤州人。汉中联立中学及陕西省立单级师范学校毕业,历任凤县留凤关县佐,县立高等小学教员、校长、县教育科长等职。
    翟象仪生活俭朴,严于律已,勤谨治学,数十年如一日。对一切奢侈浪费行为极为痛恨,常以“衣贵洁,不贵华”、“布衣暖,菜根香,诗书滋味长”等通俗名言教导学生。他常对学生说:“学问就是要学要问,不懂不要装懂,千万不要作半瓶子叮噹的人。要养成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的习惯。”即是星期天,学生有疑难求他解释,他亦能耐心详尽解答。他常说:“误人子弟,如杀人父兄。”
    由于他治学严谨,又是老教师,师生都很尊敬他。学校如有什么优惠,都让他先享受,但他总是先人后己,绝不特殊。搞清洁卫生,他虽年事已高,还是争先参加,不以老资格傲视同仁。他常说“人生道路漫长,做一件好事是容易的,但一辈子做好事,才是难得的。”
    1933年11月6日,中共凤县西街小学支部遭破坏,由于赵德懋、陈庆五是他聘请的教师,赵德懋又是他的女婿,因而受到株连,由校长降为教师。以后几经升降,但他不以此为怀,一如既往,勤勤恳恳,教书育人。
    1936年,军政部粮秣实验厂强占西街小学,使得学校不能正常上课。他便组织学生奋起反抗。该厂自恃有军政部为后台,大打出手。他和其他几位老师被打得头破血流,但他仍站在斗争前列,指挥学生进行护师护校斗争。在凤州各界人士及群众支持下,终于逼使粮秣实验厂撤出学校。
    “西安事变”后,翟象仪对蒋介石背信弃义,扣押张学良非常气愤,给学生讲活说:“日寇侵略我国,杀我同胞,掠我国土,国人要求抗日,何罪之有?”当学生看到街上出现“安内攘外”的标语请教他时,他说:“这是蒋介石的主张,意思是先把国内共产党肃清了再去对外抗日。‘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我们当了亡国奴,丧失了自由和主权,又有何力量抵御外侮?”“七·七”事变后,流亡学生路过凤县,借宿学校,他热情接待,妥善安排住宿。并请给本校学生教唱《大刀进行曲》、《牺牲已到最后关头》、《流亡三部曲》、《义勇军进行曲》等抗日歌曲,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他还在学校组织抗日宣传队,亲自编写抗日宣传提纲和短小节目,在街头和农村宣传。遇有群众集会,他就登台演讲,激发群众抗日热情。他还借讲授古文之机对当时社会的黑暗、国民党政府的贪污腐败、苛捐杂税进行抨击,抒发其忧国忧民的感情。
    他一生清寒,生活简朴,虽布衣粗食,却处之泰然。1950年夏病逝,时年60岁。
    杨维滋
    杨维滋(1886~1952)字玉轩,排行第四,人们尊称“杨四老爷”。凤县双石铺乡西庄村人。汉中联立中学毕业。20年代任凤、留两县联防团总。1921年与郭秀山、李恒昌创办双石铺女子小学,1934~1936年任双石铺初级小学校长。
    杨维滋青年时即爱好文学和医学,与时不合,无意竞逐官场,遂在家学医,博览各家医籍。熟读《黄帝内经》、《金匮要略》、《伤寒论》、《唐云川症论》、《审视瑶涵》等著作。对温病、妇科、眼科有特长。辨证精微,处方简练,用药剂量偏大,既经确诊,能力起沉疴。
    杨维滋行医40余年,写了不少医案和经验心得,可惜其后人不爱医学,未承父业,所遗医籍丢失无存。
    窦立庵
    窦立庵(1879~1962)名建章,字立庵,凤县凤州人。幼年苦读四书五经,1898年考取秀才,宣统己酉(1909)拔贡。
    1906年,他在陕西省师范学堂毕业后,任凤县高等小学堂教员、堂长;1911年任凤县学务局局长、校长;1912年和1915年先后任宜君县、清涧县知事;1927年任八十一军军部秘书长;1929年任合阳县县长;1930年回凤县。先后任私塾教员、县政府秘书、财务委员会主任委员、兵役协会委员。1944年被选为临时参议会议长。曾与翟象仪、赵廷壁等撰修民国《凤县志》稿。
    窦立庵饱读诗书,知识渊博,诗文兼长,工书法,善颜体。任教20余年,诲人不倦,为本县培育了不少人才,声望很高。他为官清廉,一尘不染。公余,常潜心研究中医,博览各家著作,对《伤寒论》造诣尤深。1945年卸任家居,习医为业,服务桑梓。他临床辨证精微,立方严谨,治好了不少疑难症。周围群众患病,随请即往。给贫苦人医病,分文不取。他生活俭朴恬淡,曾自作联语云:“令尹三为如醉梦,长沙一卷漫消磨”。在70岁自咏诗中写道:“孟云人乐父兄贤,教子读书理本然,愧我清风空两袖,临冬儿辈衣犹单”,足见其为官清白、廉洁。
    窦立庵对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异常痛恨。民国初年,省署派他往延安查处教案。当时帝国主义分子,把中国人打死外国教徒一事,说成是因仇教而杀。蛮横地要中国人偿命,并要该县知事扯纤送殡,地方绅士披孝吊祭。他对此苛刻要求深表愤慨。以大量事实,据理争辩,终将此案死因定为误伤致死。
    抗日战争期间,他任凤县兵役协会委员,鼓励青年踊跃从军,奔赴疆场。在各种群众集会上演说,宣传抗日,动员大家有力出力,有钱出钱,共赴国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任凤县各界人民代表会议代表和政协委员期间,虽年事已高,步履艰难,仍坚持参加会议,为地方建设献计。晚年生活困难,政府定期发给生活费补助。他常说:“我老了,不能为人民办事了,很觉遗憾,一定要教育自己的儿子,好好为人民服务”。
    窦立庵晚年瘫痪,1962年病逝,年84岁。
    宋登瀛
    宋登瀛(1909~1964),凤县凤州人。小学文化,木工出身.195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凤州乡凤光高级农业合作社副业队长,凤州农具厂党支部书记。
    宋登瀛青年时期学木工手艺,好钻研,建房造屋,制作家具、农具均很精通,尤精雕刻,能镶拼多种花纹、图形。
    建国前夕,国民党军溃退时,破坏了长途电话线路。1950年省上组织力量,全线修复,至凤县境内,因无铁丝而停工。宋登瀛研制出拔丝机,拔出合格铁丝,及时架通长途电话线路,恢复了通讯,受到上级表彰。
    农业合作化后,曾制作麦耧、玉米播种机、小麦收割机等。1959年在工具改革运动中,他废寝忘食,精心设计,研制和革新木制水轮机、绞盘牵引犁、插秧机、小麦条播机等农机具31种。其中13件送往省和汉中专区,县内制作1226件,对当时的农业生产起到积极作用,群众誉称“活鲁班”。1960年2月出席省农业生产建设先进单位和先进生产者代表会。省委、省人民委员会授予“农业生产建设先进生产者”称号。
    1960年汉中专区农科所,聘请宋登瀛为农业科学特约研究员。
    1964年病逝,年55岁。
    邓乙黎
    邓乙黎(1892~1965)原籍湖北省郧西县,幼时随父母迁居西安。1918年公费往日本留学,1925年毕业于早稻田大学体育系。曾在陕西靖国军总司令部、杨虎城38军、西安警察局任职。
    抗日战争开始后,他目睹国民党政治腐败,愤辞公职,购买胶轮马车一辆,往返成都一带经商,道经凤县,与留日同学黄锡九晤面。黄得知他决心弃政为民,遂介绍了凤县气候与自然环境,希望他在凤县落户,发展林、牧、养殖业。
    1939年,他卖掉西安、三原房地产,携带家眷来凤县定居。在凤州购置街房12间,房后土地5亩,又购猴石沟荒地50余亩,开始田园生活。
    1940年秋,他从三原县斗口农场引进苹果树苗120余株,水蜜桃、蟠桃树苗80余株和早熟大杏、临潼石榴、珍珠、牛奶葡萄等一批苗木,精心栽植,并辟苗圃一处,进行育苗推广。院内花坛,引进各种名花异草,吸引不少游人参观,使当地人大开眼界。
    他刻苦钻研技术,辛勤作务、管理。所植果树至1944年全部挂果,色泽鲜艳,品质优良,上市后轰动凤州城,供不应求。从此,附近农民争相购买树苗栽种。对买树苗者,他都热情接待,廉价供应,悉心传授科学栽培、管理技术。每年冬季还主动到农户家帮助修剪,不取报酬。
    1941年春,又从西安引进安哥拉长毛兔4只,繁殖到300余只;购进意大利蜂20箱,繁殖到30余箱;还受西安防疫处委托,代养荷兰白鼠,繁殖到800余只。
    邓乙黎栽植苹果,饲养长毛兔,意蜂,在凤县均属首创。
    邓乙黎平易近人,生活简朴,平时身着粗衣,足登草鞋,与当地农民无异。
    建国后,农业合作化后时,邓乙黎夫妇和果园一起,加入凤光高级农业合作社。1957年凤州乡羊蹄岭建苹果园(今红光园艺场),聘他作技术指导,遂全家迁入羊蹄岭居住。在建园规划、果树栽培、嫁接育苗、病虫害防治等方面,邓乙黎付出辛勤劳动,使红光园艺场当时成为全县种植苹果规模最大,产量最高,群众较早摆脱贫困的地方。
    1965年10月,在“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中,因涉嫌历史问题,怕受冲击,夫妇一同自缢而死。
    孙永生
    孙永生(1946~1967),河南省杞县人。1965年1月应征入伍,是中国人民解放军驻凤8318部队二连战士。1967年4月21日,部队在黄牛铺公社长桥大队方家湾生产队执行任务时,为奋力抢救一落水妇女而光荣牺牲,时年21岁。
    为表彰孙永生舍己救人的英雄行为,部队党委追认他为中国共产党党员,记二等功。中共凤县委员会、凤县人民委员会和中国人民解放军8318部队,于1967年5月4日在长桥村北、嘉陵江畔建立孙永生烈士墓,同时把长桥大队改名为永生大队(今名永生村),在烈士牺牲的地方建桥一座,名“永生桥”,以永远纪念烈士舍己救人的精神。
    徐造祯 徐家成
    徐造祯(?~1968),凤县南星乡榆林铺人,骨科大夫。在凤县、留坝、汉中和甘肃两当、徽县一带行医,用草药接骨和治疗跌打损伤,疗效显著。
    徐家成(1918~1991),徐造祯之子,自幼随父学习草医草药,继承父业。
    徐氏父子接骨用药,系以生长在本县浅山、路旁、水沟、荒坡上的刺龙包、千里光、野菊花,铁干蒿、水芹菜、夏枯草为原料组成。原为秘方,不传外人,特点是药源丰富、采摘方便、制作简单、费用低廉。其药性能解毒定痛,续筋生骨,活血化瘀,消肿散结。只须捣烂外敷,包扎固定,即可着手回春。因此,名声远扬,省内外骨折病人,来医者络绎不绝。
    徐氏父子在家行医期间,以扶伤助人为本,深得群众好评。建国后,在党的政策感召下,徐家成于1953年把秘方献给政府。
    1970年6月,徐家成受聘到南星地区医院。1979年又被聘请到凤县中医院,1980年3月正式录用,定职为骨科中医师。徐家成到中医院后,即开设骨科病房,设病床24张,配备助手,协助治疗并记载病案,观察草药接骨效果,分析研究,整理临床经验。在治疗中运用现代医疗仪器和新的治疗手段,提高了治疗效果。1980年3月~1984年11月,重点观察各类骨折432例,治愈率达95%以上。并总结出具有徐氏特点的“问、看、摸、比、量”五字诊断法和“拔牵、屈伸、按摩、摇碰、转施、捏挤、折挠、挤合”八大复位手法。1981年由中医董玉国代为撰写《草药治疗骨折临床经验》一文,刊登于《凤县科技》杂志,获宝鸡市科技二等奖。1983年,相继整理出《草药治疗开放性骨折的体会》、《草药试治骨髓炎、骨结核七例病案介绍》、《草药治疗挠骨远端骨折的体会》、《192例骨折病例临床资料总结》。这些资料曾提交宝鸡市草药座谈会和陕西省中医外科首届经验交流会,受到好评。《陕西日报》1984年9月29日登载《草医徐家成治疗骨病有神效》一文,介绍他15年治疗骨病患者万余人的事迹。
    徐家成对六味草药的剂型,在其他中医的协助下,进行了探索性的改进,制成粉剂和油膏剂,便于冬季应用和携带。
    徐家成先后带徒弟15名,皆成本县接骨外科骨干。徐家成1981年任第三届县政协委员。
    冯兴汉
    冯兴汉(1908~1969),曾用名左臣、银学,岐山县人,初小文化。曾任国民党岐山县岐阳乡第九保警队班长。1946年6月,经中共地下党扶风县工委书记孙宪武、陕西省工委干部刘天章等争取、教育,他把警备班拉出组成革命武装,经孙宪武、刘天章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10月,根据岐山县工委指示,建立岐山县第一支游击队,冯兴汉任游击队长。在地下党领导下,发动群众,在岐山、扶风边界地区开展抗粮、抗丁、抗款斗争。
    1947年5月,冯兴汉率部百余人进入边区。次年4月返回岐山,配合西北野战军进行西府战役。期间,游击队开展打土豪斗争,把地主的粮食、农具、衣物分给贫苦农民。1948年10月下旬,游击队护送地下党员、民主人士、进步青年143名赴边区,途中参加了永寿县卢家咀突围战斗。11月在西观山整训后,发动当地群众开展斗争,处决了搜集游击队情报的陈顺绪、乔金生和土匪霍德方、保警队中队长凤栖桐。1949年2月,他带领游击大队摧毁了岐阳乡公所,缴获长短枪47支和一批弹药。5月,又与魏文德大队联合,攻打扶风地主权文治,击毙其子权世录,缴获一批财物。
    1949年8月2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凤县县大队在宝鸡县玉涧堡成立。冯兴汉调任副大队长。他带领干部、战士,于9月3日进驻黄牛铺。在黄牛铺、唐藏组建了以三五九旅掉队战士为骨干的两支区游击队,在配合解放军侦察敌情,清理战场,配合人民政府接收国民党地方武装和支前、反霸、剿匪、肃特、保卫新生政权等方面,做出了贡献。
    1950年2月,凤县县大队撤销,成立武装科,他任武装科副科长,后任武装部副部长。1953年6月转业,先后任凤县供销合作社主任、新华书店经理。
    “文化大革命”中,受极左路线的迫害,于1969年1月4日投嘉陵江身亡。粉碎“四人帮”以后,中共凤县委员会于1978年8月为他平反昭雪,恢复名誉。
    李永源
    李永源(1892~1969),排行第五,人称李老五,凤县黄牛铺三岔河村人。
    青年时期拜当地名医赵昆山为师,潜心学医,三年后出师,行医乡里。专长中医外、骨科、掌握了三仙丹升炼技术,对内、妇科杂症的诊断、立方有独到之处,用药效果显著。看病不分贫富,一视同仁,贫穷患者不收诊费,以助人为乐事。在民国时期行医的10余年间,全县各地均闻其名。每到一地,患者竞相求诊。
    1956年经县人民委员会批准,安排在县卫生院定为中医师,曾被选为凤县第二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代表、县政协第二届委员会委员。在县卫生院工作期间,诊断认真,辩证施治,赢得群众信任,每天诊病近百人,是省、县级先进卫生工作者。1964年退休,1969年病故于家中,时年77岁。
    马映选
    马映选(1908~1970),字骥伯,回族,凤县凤州人。陕西省立第二中学毕业,1931年又在陕西省公路局公路人员养成所学习,1932年回县任西街小学教员。1933年2月奉陕西省建设厅调令,参加汉(中)白(河)公路测量及施工,直至公路建成。1942年回凤,任县政府建设科技师。
    1942年县内创办初级中学,马映选任设计兼监修,次年5月4日竣工,秋季招生开学。当年又由他设计,在凤州西门外建成造纸厂。
    他在公路测设和房屋建筑方面知识丰富,热爱公益事业。建国后应邀设计凤州乡杨家山悬索桥,测量南山湾村和北山村公路、红花铺至罗卜庵矿区公路、酒奠沟至温江寺乡村公路等,为山区道路建设做出了贡献。1970年11月2日病故,终年70岁。
    高清玉
    高清玉(1945~1970),凤县凤州乡北山村人。1965年3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在1409部队任通讯班长,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服役期间,曾被评为五好战士。1970年7月,回家探亲,主动参加集体生产劳动。7月20日晚,冒雨和本村群众一起抢救集体粮食,回家途中,前行的西安市插队知识青年朱林志(女)被突涨的山洪卷走,在千钧一发之际,他临危不惧,冲上前去抢救,因山洪凶猛,抢救无效,同朱林志一起被山洪卷走而英勇牺牲,时年25岁。
    1970年7月23日,凤县革命委员会、凤县人民武装部作出向高清玉学习的决定,称他是舍已救人的共产主义先锋战士。部队党委给他追记一等功。1973年在凤州乡北山村建立高清玉烈士墓。
    文谟尧
    文谟尧(1909~1972),字焕堂,凤县黄牛铺西街人,开明绅士。幼时在本街上私塾,后就读于凤县高等小学堂。1927年考入陕西省立中山中学,1930年入陕西省公路局公路人员养成所测绘班,受训一年。毕业后,先后被派往西(安)兰(州)、西(安)汉(中)公路任监工员。1940年回凤,任黄牛铺初级小学教员、校长。
    1944年10月,县成立临时参议会。他以知名人士身份,经县政府遴选报省核定为临时参议会参议员。1945年10月,县组建参议会,被选为区域参议员,直至凤县解放。
    1949年8月29日,黄牛铺解放。他审时度势,积极靠拢人民政府,被委任为黄牛铺小学代理校长。1950年元月,召开县第一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他以特邀代表身份出席。第二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被选为常委会委员。又先后任县土改委员会、查田定产委员会委员、县文教科副科长、县政协第一、二届副主席。1956年11月,县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当选为副县长。
    文谟尧热爱教育和文艺事业。解放前在家乡任小学校长时,曾以募捐形式,修理校舍,添置课桌凳,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用自己薪水购买笔墨纸张,解决贫寒学生学习困难。1941年他出资购置戏箱,组织业余剧团,活跃农村文化生活。他还亲自扮演角色,出场献艺,很受欢迎。
    建国后,在土地改革运动中,他不避寒暑,随工作组经常下乡宣传政策。1953年11月,修建双石铺嘉陵江河堤,他参与设计和施工。1956年修建凤州至河口公路,他参加设计并负责桥涵工程施工。在主管文教工作期间,积极倡导并主持成立凤县剧团。在扫除文盲,推行普通话,文物普查,收集、整理文史资料和民间文学方面,都倾注了心血。
    1965年“四清”运动中,以漏划地主分子、国民党员、一贯道徒等罪名被揪斗,戴上地主分子帽子,撤销副县长及政协副主席职务,开除公职,遣送农村监督改造。1972年被迫害致死,时年63岁。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经复查,为其平反昭雪。
    李江升
    李江升(1901~1972),凤县双石铺乡庙滩人。排行第四,人称李老四。因家贫,10岁即为人牧羊。1926年春,流浪甘肃省徽县、成县一带。稍长,受雇于张家川镇一骡马店饲养牲口。掌柜哈丙,精于兽医,李江升遂拜哈丙为师,边干工,边学医。两年后,学会钉掌、垫鞍及扎火针、割白内障等技术。1929年回双石铺,次年佃种土地兼行医。相继购买《元亨疗马经》、《医学三字经》、《汤头歌》、《脉诀》、《神农本草经》等医药书籍,潜心研读,医学知识渐得充实,得到富绅高鹏程赏识,遂以高薪聘用。期间,他又研读了《伤寒论》、《金匮要略》、《中西医学汇通》等,并求教于老兽医徐光照,得其指点,医术长进更快。后被双石铺德盛益药铺聘为坐堂医生。
    1946年10月,双石铺重信成盐店有过往脚户两骡生病,一患白内障,一左腿肿胀,卧地不起。脚户系天水张家川镇兽医,自治半月不愈,十分着急。经店主介绍,延请李江升治疗。李对病骡珍视后,即言:保证七日病除。翌日早李江升在徒弟协助下,切除一骡白内障后,用黑布蒙眼,饮甘草水一盆,着细料喂养。中午又对病腿骡施行手术。切开后蹄,放出脓血,在腐肉中取出断钉两枚,用自配生肌散涂抹伤口。对前蹄亦如法割治,取出断钉一枚。经过手术,骡子第二天即能站立吃草。切除白内障的骡子,第五天亦恢复视力,该脚户感谢备加。
    由于他医术高超,经验丰富,建国后,受到党和政府重视。先后参加过汉中地区兽医验方汇编会、陕西省兽医经验交流会。1953年春,双石铺地区口蹄疫流行,他走村串户,宣传防疫,精心治疗。1956年获陕西省兽医药理奖第一名。
    1962年春,宝鸡军分区一匹价值万元的大马后腿患病,不能着地。曾在潼关、临潼、西安、汉中治疗,均末见效。后请李江升诊治,他采取翻掌去钉,施行手术后,次日马蹄即能着地缓行。
    李江升除精于兽医外,对人治病医术亦高,尤长妇科。
    人民公社化后,李江升被安排到双石铺公社兽医站工作。1967年下放回农村。1972年去世,时年72岁。
    陈明
    陈明(1902~1973),浙江省温州市人。1945年前,在国民军九五伤运站任军医。抗日战争胜利后,退伍定居凤县双石铺。1949年11月,在双石铺开设惠群诊疗所。1952年12月参加工作,在凤县卫生院任医师。凤县、留坝合县后,于1960年调任留坝医院副院长。
    陈明性格爽直,待人和蔼,爱读书,不慕名利,乐于助人。他个人开业期间,患者不分贫富,同样看待。对无钱买药者,分文不收。三年间,患者欠药费1600余元,1952年他参加工作时,把账本付之一炬。他曾任双石铺七街(宝鸡路)街长。1952年春节前夕,得知有些人家经济拮据,年关难过,即买大米400斤,分送到困难户家中。
    抗美援朝时,为支援朝鲜人民反帝斗争,他一次捐款1000元。国家发行经济建设公债,他踊跃认购,1952~1957年,共购买2000多元。1960年在留坝医院工作时,看到农民理发困难,就给每个生产大队赠送一套理发工具。
    由于他勤奋工作,满腔热情为群众服务,被评为县、省卫生先进工作者。1956年出席了陕西省先进卫生工作者代表会议。他还当选为凤县第二、三届人民代表、县人民委员会委员、县政协第一届委员会委员。
    黄锡九
    黄锡九(1892~1976),名建极,字锡九。凤县三岔乡三岔村人。1899年入私塾念书,颖悟好学。1906年中秀才,同年入凤县高等小学堂。1908年升入汉南中学堂,肄业一年,因成绩优异,被选入陕西高等巡警学堂深造。1909年中拔贡。
    1911年,陕西革命人士响应武昌起义,10月27日成立临时军政府,黄锡九投笔从戎,参加革命,任民政部机要科员。1912年春至1913年夏,任陕西第六混成旅书记官。1913年6月,派赴日本留学。1914年在东京参加孙中山组织的中华革命党。1915年夏,日本无理向我国提出“二十一条”,即愤然回国,以示抗议。回国后,受到北洋政府监视,不得已,9月仍去日本留学。1916年春,受中华革命党陕西负责人派遣,回陕西做策动陕西省督军陈树藩反对袁世凯的工作,被委任为陕西护国军总司令部秘书。后又被委督军府秘书处长,因建议陈倒袁遭拒绝,愤而未就。9月又东渡日本继续在明治大学就读。1921年毕业,获法学士学位回国。1924年春至1927年冬,任西安私立成德中学学监、校长。成德中学虽为军阀陈树藩所办,但中共地下党员和进步学生甚多。在大革命时期,学生经常参加示威游行,上街宣传、书写反对军阀统治标语。他身为校长,对学生的爱国行动颇表同情,从而引起当局注意,认为该校是共产党的据点。1927年9月,省公安局要求他采取措施,防止共产党活动,对闹事学生给予惩处。黄锡九拒绝了警方要求,继续对学生革命活动持放任态度,激怒了陕西省主席石敬亭,下令查抄学校,并把他扣押于省公安局,免去校长职务。后经教育厅长黄统说情,始被释放。
    1928年元月,受教育厅委派到南郑筹办陕西省立第二女子师范学校,兼教育督察员。
    1929年任陕西高等法院民庭后补推事。1930年冬任杨虎城十七路军总指挥部少校秘书,旋改任陕西省政府参议。1932~1939年在西安任律师。期间,1933年被选为长安律师公会会长,并先后受聘为陕西省财政委员会、禁烟委员会、经济建设委员会委员。1939年冬任宝鸡司法处审判官。1941年春复在西安任律师。
    1942年回凤县,暂住凤州城内。当时,县长陈卓戡横征暴敛,鱼肉人民,激起县民公愤。一些青年组成“铲除贪污工作团”,印发传单,揭露陈卓戡罪状,向省控告。黄锡九对此正义行动积极支持,虽受到陈卓戡监视,但他毫不畏缩,一面为青年们出谋划策,一面向省政府要员写信,反映陈卓戡恶迹。经过坚决斗争,赶走陈卓戡,为人民除了害。
    1939年,凤县丈量土地、定等错误,田赋税额增加近6倍,农民负担畸重。黄锡九应地方人士之请,组成以他为团长的赴省请愿团,经四处呼吁,据理陈述,终于获得省上批准,1945年将凤县田赋总额由76398元,减为29599元。
    1942年,凤县各界人士倡建初级中学,他任建校委员会副主任。1943年秋学校建成开学,他任首任校长。期间,他还与县长刘汉治共同倡议,在凤州西门外兴建造纸厂。
    1945年11月,黄锡九被选为陕西省参议员,1947年8月又被选为凤县国民代表大会代表,次年4月赴南京出席国民代表大会。
    1949年11月27日,凤县全境解放。他即随宝鸡分区工作团回到凤县,担任支前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陪同首任县委书记陈光尘、县长王笃到瓦房坝、长坪、二沟、闸口石等地,安抚群众,宣传党和人民政府的政策。
    1950年元月,在县第一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上,当选为常务委员会副主席及出席省各界人民代表会议代表。之后,先后任凤县1~3届人民代表、县人民委员会委员、县土改委员会副主任;省1~3届人民代表、省人民政府委员、民革陕西省委委员等职。1952年9月,调任陕西省人民政府参事室参事。
    黄锡九酷爱书法,数十年如一日,坚持练字不断。楷书苍劲有力,草书潇洒秀逸,形神兼备。抗战时期居住凤州,乡民多有求字和请求书写对联者,他皆乐允,概不推辞。他性格开朗,注重修养,虚怀若谷,平易近人。1976年1月8日,病逝于西安,年84岁。
    康健才
    康健才(1914~1978),字华生,陕西省华县人。15岁在西北军第四师护士训练班学习,1931年在西北军第三军医院见习,后由少尉军医连续升为中校军医、院长。建国后于1950年参加工作,在凤县卫生院任医师,曾于1950年8月~1954年10月,为卫生院负责人。擅长内、儿科,有丰富的临床经验,诊断细致,用药经济实惠,医疗效果良好,在群众中有较高声誉。凤县卫生院创建之初,医务人员缺少,设备简陋,工作中困难甚多。他以身作则,带领医护人员,发扬艰苦奋斗精神,辛勤建设,使院务工作逐步走向正轨。他还经常到乡村调查疫情,防治疾病,开展农村卫生工作。
    1957年12月被评选为县卫生工作者甲等模范。曾任第二届凤县各界人民代表会议代表和县政协第一、二届委员会委员。1978年11月病故,终年66岁。
    邵桂英
    邵桂英(1910~1979),女,凤县红光乡磨湾村人。195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磨湾大队妇女主任、副大队长、公社党委委员等职。
    邵桂英一生勤劳朴实,热爱集体,工作踏实。曾先后被评选为省和全国妇女社会主义建设先进生产者,受到中共陕西省委和全国妇联表彰。
    1958年秋,她白天带领社员抢种抢收,送交公购粮,晚上冒着寒露在场里守护集体粮食。因劳累过度,感受风寒,突患半身不遂,说话艰难。可她想:一个共产党员,身子瘫了,志气不能瘫,因此,决心要继续为党做工作。
    1959年春,病情好转,听到上级提出在农村办托儿所,她首先响应,立即在大队(李家垭)办起一所托儿所。群众担心她的身体支持不了。她说:“这病是随着天气转的,变了天就重些,天一暖也不咋的了。就是犯了病,也还有一半好身子,一条好腿,也能干。新社会的娃娃,都是党的人,咱们要把他们经管好。”于是她腾出自家的房子做幼儿活动室;拿出家里的床板、材板,为孩子们做桌椅和玩具;拿出家里的糖、油、面粉、鸡蛋给孩子们吃,家长们都很感激。她又拖着病身子,到堡子山、西湾、磨湾生产队,帮助那里办起托儿所,让更多的孩子受到集体的关怀。到1960年春,邵桂英办的托儿所名扬全县,吸引了全县各地干部、社员前去参观学习。
    1960年她出资149元,为生产队办养猪场,饲养母猪4头。3年中繁殖仔猪161头,育肥猪50余头,为生产队增加收入3000多元,积肥5300多背。在养猪过程中,她拖着病身子,经常上山采蒿籽、打猪草,母猪产仔时,守护在猪圈里经管猪崽。由于她办猪场成绩显著,中共陕西省委授予她“养猪模范”称号。
    1963年4月1日,《陕西日报》第一版登载《她真不愧为好党员》的长篇通讯,报道邵桂英的先进事迹。同时,在《思想漫谈》专栏,还发表评论文章,对邵桂英的苦乐观,幸福观作了评介。
    “四清”运动中,邵桂英受到极左路线的迫害,1966年6月27日被撤销“养猪模范”称号,受到留党察看两年处分。
    1979年2月22日,中共凤县委员会为邵桂英落实政策,撤销了1966年6月27日的处分决定,恢复她“养猪模范”称号。
    李恒顺
    李恒顺(1913~1981),山西省临县人。高小文化,1941年参加革命,194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9年冬随军南下到留坝县,任县委副书记、书记。1959年1月凤县、留坝合并为凤县,调任凤县县委第一书记。
    凤县山大林深,居住分散。李恒顺经常步行或骑自行车深入社队和农民家庭,调查研究,因地制宜指导生产。1960年夏,上级要求凤县大种稻谷。李恒顺在县委扩大会议上说:“在汉中地区是‘夏至插老秧,跟上喝米汤’。咱凤县地势高,气候寒冷,秧插多了,恐怕连米汤都喝不上”。他要求各级干部,从当地实际出发,多种稳产、高产的玉米,从而使粮食连年稳定增长。
    李恒顺在大抓粮食生产的同时,根据凤县特点,主持制定了发展多种经营计划。号召各社队栽核桃、苹果、花椒、党参等,增加经济收入。他在南星公社榆林铺大队蹲点时,发动群众,在公路两旁广栽核桃树,使酒奠沟至高桥铺一段公路既全部绿化,又使群众得到经济收益。
    李恒顺善于发现典型,培养典型,用典型指导工作。先后树立、推广了马国栋、邵桂英等先进个人典型,还总结推广唐藏公社隘口大队10年无林火和发展多种经营的经验。他还深入农村,耐心给饲养员讲解短草喂牛的好处,并帮助饲养员铡草,在全县推广了短草喂牛的经验。
    凤县虽有宝汉、华双公路和宝成铁路穿境而过,但边远乡村交通闭塞,生产、生活资料全靠肩挑人背。李恒顺深感“要想富,先修路”的重要性。1965年在他主持下,成立了修路指挥部。他跋山涉水和技术人员一起勘测路线,采取发动群众,自力更生,民办公助的办法,先后修通了双石铺至唐藏、河口经岩湾至平木、酒奠沟至温江寺、连云寺至瓦房坝的简易公路和架子车路。当年9月12日全省地方交通工作现场会在凤县召开,肯定了凤县依靠群众办交通的经验。
    1960~1961年经济困难时期,办公室要给书记设小灶,他坚决不同意,坚持和机关干部一起在大灶排队买饭。他家人口多,负担重,从不要组织照顾。他为政廉洁,不谋私利,与人民同甘苦,共患难,深受干部、群众的尊敬。
    李恒顺1965年9月调岐山县任县委书记,1981年病故。
    陈正恒
    陈正恒(1920~1981),又名陈浩,城固县人,毕业于西安红十字会医院附属学校。1937~1949年,在国民政府军队供职,历任少校军医和代院长。1949年11月在广西解放,留用为柳州军事管制委员会军医。1950年在广西军政大学学习,结业后分配到中国人民解放军49军164团任军医。1952年转业,在城固县卫生院工作,1955年调凤县卫生院任医师。
    50年代前期,凤县卫生院外科力量极为薄弱,常见的阑尾炎也需转往外地治疗。遇到孕妇难产,更是束手无策。陈正恒到院后,即开展了下腹中和剖腹产等手术,为医院开拓了业务范围,为病人带来方便。
    陈正恒长期在病房担任住院医师,一人管50张病床,对各科病人都能妥善处理。遇到重病人,日夜守护在病房,详细观察,做到正确诊断,精心治疗。他关心医院的人才培训,热情帮助医护人员学习业务技术。在他的辅导下,不少人成为业务骨干。
    1970年5月,陈正恒被下放到基层。虽已年过半百,身患高血压、心脏病,仍在设备差、条件艰苦的坪坎乡和三岔乡卫生院竭尽全力为农民防病治病,并为一些无法转院的病人作手术,治好许多危重病人。
    “文化大革命”中,陈正恒被定为历史反革命分子。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为其平反昭雪。1981年病逝于三岔乡卫生院。
    徐良
    徐良(1944~1981),留坝县人,幼时,父母双亡,仅上小学一年半。1959年到凤县食品加工厂工作。因年少,为厂放牧牛羊,次年为糕点车间看炉工。积极参加职工夜校,学习文化,自买书籍,钻研电机知识。终于掌握电器和机械维修技术,被调蔬菜公司酱货厂任车间机修工。他善于创造和革新,先后设计改制出酱货生产专用粉粹机、电动小钢磨、双筒自动摇包机,并改装成功酱油泵、配电柜等设备,使酱货、食品生产成倍增长。职工们称他为“十三能”。
    后,他又任蔬菜公司汽车驾驶员,经常是既开车,又当采购员、装卸工,被誉为“三合一”司机。他爱护车辆,经心保养、维修,行车中特别注意安全,节约油料。因此,连续3年被评为先进工作者。1979年出席宝鸡市商业系统先进工作者代表会,受到表彰奖励。
    徐良一向尊敬长辈,乐于助人,常给同院两位五保老人送新鲜蔬菜,问寒问暖。同事有事求他,从不推辞。
    1981年8月21日,凤县发生特大洪水灾害,嘉陵江水暴涨,处在嘉陵江边的蔬菜公司面临严重威胁。上午,徐良冒雨和其他职工一起抢运粮食和机械设备。中午十二时,洪峰来临,河堤崩垮,蔬菜公司院内已进洪水。公司党支部决定:人员立即撤到南边山坡上去。但徐良没有撤走,也没去照顾自己的家庭,却去帮助其他同志和家属撤离。他先把一个身背小孩的妇女,从泥石流中搀扶到安全地带,又到一幢大楼上去接应其他三名职工。当他爬上大楼,到处寻找,却未发现人迹(三职工已从大楼另端脱险),便急忙下楼准备返回南岸,不料大水已把大楼包围,无法渡过。他从一楼爬上三楼,准备另想对策,但楼的一端已开始倒塌,形势非常危险。公司领导派人营救,却无法靠拢。就当大楼即将全部塌垮时,他抱着一张床板从三楼跃入水中,打算以此脱险。但水势太猛,终被洪水夺去生命,时年37岁。陕西省人民政府授予徐良革命烈士称号。
    马世清
    马世清(1911~1984),回族,甘肃省徽县江洛镇人。10岁在本县回文小学上学,因衣食不继辍学,在家务农。1932年应聘在徽县回文小学任教,旋辞职,先后在江洛镇和县城卖熟食。1943年受邀到凤县双石铺清真寺任阿訇。
    建国后,曾任县第一、二届各界人民代表、土改委员会委员、查田定产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一至八届县人民代表、一至三届县政协委员会副主席、陕西省政协委员、省伊斯兰教协会委员等职。
    土地改革期间,他走乡串户,向回民宣传土改法令,积极投入运动;镇压反革命运动中,他立场坚定,旗帜鲜明,与反革命分子进行说理斗争;抗美援朝运动中,他发动回民踊跃捐献,积极参加世界和平理事会和平宣言签名活动,并动员一些社会人士为国家捐献文物数十件。
    1953年,双石铺成立各界人士学习组,他首先参加,积极学习。1956年8月,担任县各界人士学习委员会办公室主任,经常到双石铺、唐藏、黄牛铺各学习组了解情况进行辅导。
    1955年,县政府送他到兰州西北民族学院学习一年。嗣后,又参加西北少数民族参观团去北京、上海、广州等地参观学习。还参加国庆观礼,受到毛泽东、周恩来亲切接见。
    1961年,他组织双石铺地区政协委员、工商界人士,到农村参加劳动,又在双石铺公社前山建立综合农场,开垦荒地197亩,种菜种粮。为搞好汉、回民族和回族内部的团结,他经常下农村,宣传民族政策,讲解民族团结的重要意义,发现矛盾,就亲自去解决,使许多问题及时得到处理。
    “文化大革命”中,马世清被诬为“宗教界反动头子”、“牛鬼蛇神”,被揪斗和监督改造。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平反。80年代初,他积极努力,克服困难,恢复了双石铺清真寺,建立了凤州、唐藏、南星3个回民活动点,使伊斯兰教的活动又得到正常开展。
    1984年3月9日,马世清参加县政协会议期间,突患脑溢血,于3月13日病逝,年74岁。
    张广德
    张广德(1966~1985),原籍河南省阜平县人,出生在一个革命干部家庭中。1975年上学,1983年高中毕业,同年6月加入共青团。
    张广德在父母和老师教导下,从小养成爱学习、爱劳动、乐于助人的习惯。星期天常帮家居农村的同学拾柴禾、打猪草。从小学到中学多次被评为三好学生。
    1983年冬季征兵时,他积极报名。同学劝他说:“当兵很苦,还是考学校吧”。他说:“青年人干什么都一样,祖国在召唤,我们应该站出来让祖国挑选”。11月入伍,在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新疆昌吉县队直属大队二中队当战士,后任副班长。
    入伍后,他严格要求自己。军事训练、劳动出勤、整理内务、打扫卫生,样样工作都干在前。他团结同志,热爱集体,关心他人,经常牺牲假日或休息时间,打扫厕所、猪、羊圈,帮助炊事员、饲养员干活。两年里做好事300件,五次受到连队嘉奖。
    1985年11月16日,他带领6名战士拆除旧营房,当大家干得正欢的时候,山墙突然倒塌。在这紧急关头,他想到的首先是6位战友的安全,他大呼一声:“快出去!”并把身边正脱衣服的王建设猛力推出墙外,其他战士亦闻声脱险,张广德却被墙体压在下面,献出了年轻的生命。
    张广德牺牲后,武警部队总部党委根据他舍己救人的精神,追认他为中国共产党正式党员,并批准为革命烈士。中共凤县委员会、凤县人民政府号召全县人民向张广德学习。
    唐拥军
    唐拥军(1968~1986),汉中人,生于凤县平木乡。中学读书时,品学兼优,加入共青团,被评选为优秀团员。1985年高中毕业后应征入伍。谦虚好学,听从指挥,团结战友,刻苦训练。11月部队赴云南执行参战任务,在临战训练中,他发扬“钉子”精神,超负荷进行训练,很快掌握了军事技术,受到连队嘉奖。当他得知自己所在连担负出击拔点任务后,连续三次向连队党支部递交决心书、请战书,要求到最危险的地方去,担任最危险的任务。1986年10月14日,严惩九六八、六零四高地敌军的战斗打响,唐拥军担任第一突击队队员。当出击令下达后,他就和战友们冲向敌阵地,迅速接近敌军据点。三名战友中弹倒下,他抱起炸药包,塞进敌军据点内,消灭了据点里的敌人。这时,他左臂和大腿受伤,班长要送他下去,他说:“不要管我,完成任务要紧”,与战友们又冲上高地消灭残余敌人。突然一发炮弹飞来,他高喊:“快卧倒!”立即扑向身边一个战士身上,用自己身体掩护了战友。牺牲时年仅18岁。
    唐拥军牺牲后,部队党委追任他为中国共产党党员,追记二等功,批准为革命烈士。
    唐拥军骨灰盒于1987年3月15日由部队送回凤县。3月17日中共凤县县委、县政府在双石铺举行隆重追悼会。烈士遗骨安葬于双石铺曲家山。
    陈宏伟
    陈宏伟(1966~1986),曾用名行宏伟,生于凤县双石铺镇。1972年入学读书,1985年高中毕业,同年10月应征入伍。新兵训练中,不怕艰苦,努力学习军事技术,受到连队嘉奖。训练结束,被分配到有线电话班,为掌握过硬本领,每天坚持比别人多跑一公里,多练一小时。调到无线电通讯班后,白天在电台上苦练操作技术,晚上用手电照明熟背密语,考核中,获优秀成绩。他遵守纪律,热爱集体。一个寒风凛冽的晚上,连队拉回一汽车煤,当时战友们都去看文艺演出,他一人把煤卸完,却一声不吭。
    部队赴云南前线参战,他三次向连队递交决心书,表示要上第一线作战。领导同意让他到前沿观察所执行任务。
    前沿观察所十分艰苦,白天烈日当空,晚上躺在阴暗潮湿的工事里蚊叮虫咬,无法安睡,周围到处布满地雷,时刻有遭敌枪炮袭击的危险。可陈宏伟把艰苦危险置之度外,白天和战友们背水、背食品、观察敌情,夜间主动站哨。还冒着生命危险4次越过炮火封锁线,查接线头,保证通讯联络畅通。
    1986年8月28日上午,陈宏伟和班长一起,把被敌炮炸断的电话线修复好不久,敌炮又从三个方向击来。观察所周围硝烟弥漫,一片火光。在上级指示下,他和4名战友迅速进入掩蔽工事,一边防炮,一边密切注视敌人动向,及时向上级报告情况。11时20分,一发迫击炮弹击中掩蔽工事,陈宏伟等3名战友光荣牺牲,时年仅21岁。
    陈宏伟牺牲后,部队党委追认他为中国共产党党员,批准为革命烈士,追记三等功。
    陈宏伟骨灰盒于1987年3月15日由部队送回凤县,3月17日中共凤县县委、县政府在双石铺举行隆重追悼会。烈士遗骨葬于双石铺曲家山。
    路易·艾黎
    路易·艾黎(RewiAIler1897~1987),新西兰著名社会活动家。1897年12月2日,出生于新西兰斯普林尔德一位农村教师家里。
    1927年4月2日,来到中国上海。他看到中国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决心抛弃舒适的生活,为中国人民做些有益的事。先后在上海消防处,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任职。1937年冬,他与埃德加·斯诺等积极筹办“中国工业合作社协会”(简称“工合”)。1938年8月5日“工合”在武汉成立,路易·艾黎任代理总干事。同时,南京国民政府任命他为行政院技术顾问。他以履行公务的机会,奔波于中国的东南、西北和西南等地。建立了“工合”东南、西北、西南办事处及所属工厂、合作社,安排大批难民就业。以其产品支援中国抗日战争。还与“工合”国际委员会取得联系,争取对中国“工合”的援助。
    1939年3月,艾黎从宝鸡“工合”西北办事处来到凤县,成立“工合”双石铺事务所。在柏家坪山根下,打两孔窑洞住下,领导“工合”运动。先后建立机器、造纸、制革、纺织、供销等17个合作社,还在嘉陵江边安装水力发电机,使双石铺街市首次使用电灯照明。路易·艾黎在《关于工合生产技术的几点意见》中指出:“比较满意的是,双石铺和成都仿制小型毛纺机的设计,对甘肃和蒙藏边疆产毛区域的人民以莫大的希望”、“除了宝鸡机器合作社制造的织袜机、缝纫机、织背心机以外,双石铺机器厂是西北区唯一仅有的”。之后,又在双石铺建立“工合”小学及附属幼稚园、招待所、黄牛铺通讯处和“工合”医院。
    路易·艾黎在双石铺,除为“工合”事业操劳外,还把心血倾注在创办培黎工艺学校上。他在自传中写道:“当‘工合’决定开始小规模地举办训练班,为合作社培养技术员和指导员。这种培训班就叫做‘工合培黎工艺学校’。我选用‘培黎’这个名称,是为了纪念约瑟夫·贝利(传教士,创办了南京大学农学院并执教),一个从1891年起一直在中国的美国人。他主张我们这种培训方法,而且在美国很出名;我们曾从美国筹集到大量资助。再者‘培黎’在中文里是‘为黎明而培训’的意思,我们认为这样命名很合适”。
    培黎学校的座右铭是:创造、分析、理论联系实际。开设基础课六门,专业课五科。经费由国际工合协会资助,设备齐全。学生多系沦陷区逃出的贫苦人家子女。首次招生80余名,实行半工半读。艾黎经常指导教学并带领学生在本校的纺织车间、机修车间和其他厂、社生产实习。
    他为了专心致志为中国人民做事,不愿有家室之累,因此终身末婚。在双石铺期间收养4名革命烈士遗孤。对学校的学生和收养的孤儿,他既当严师,又当慈父,不仅教他们文化知识,又照顾他们的生活,亲自为他们理发、洗澡,使他们健康成长。
    由于艾黎支持中国共产党地下组织和支持抗战,受到国民党政府的监视,把他定为亲共危险分子。1942年9月21日,重庆国民政府发电到双石铺,通知艾黎:“行政院决定终止你在中国工业合作社技术专家的职务”。1943年8月19日陕西省政府向凤县发出密令:“外侨艾利(黎)行迹诡密,即交由新镇长秘密监视,并电中央设法调离该地。”由于政治形势严峻和经济困难,艾黎计划把学校迁往延安或甘肃。随即给周恩来捎去口信,征求意见,但未得到信息。他权衡利弊,认为去西边可以得到设备和人员,在那里为解放作准备较为有利。于是,于1945年4月,带领部分学生和机器设备,迁往甘肃省山丹县。
    1961年艾黎在我国各地旅行、考察时,又来到凤县双石铺看望故旧。他和凤县人民结下深厚友谊,群众亲切地称他“艾老”。
    1981年8月21日,凤县遭受特大洪水灾害。艾黎心急如焚,不顾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劝阻,执意到凤县了解灾情,看望受灾群众。10月5日上午10时,在陕西省宝鸡市有关领导陪同下,乘轨道车来到凤县草凉驿,冒雨看望住在临时窝棚中的灾民。在红花铺又登高爬低,察看火车站受灾情况。在座谈会上,他全神贯注地听取县长关于灾情和抗洪救灾情况的介绍,又详细询问双石铺镇和嘉陵江大桥等设施的受灾情况。对抗洪救灾取得的成绩深表称赞,他说:“你们是英雄,战胜了这么大的灾害,佩服你们的革命意志”。
    1987年12月27日凌晨,路易·艾黎因病在北京逝世,年90岁。
    汪兆谟
    汪兆谟(1923~1989),凤县河口镇人,8岁读书,曾在汉中师范肄业一年,1940年回家务农。
    他从小喜爱绘画。在学校或在家,有空就拿笔在纸上临摹,或用树枝在地上练画。辍学后,边劳动,边习画。1944年投师康生银学艺,随师五年,先后在草凉驿、马鞍山、苇子坪等地绘画和雕塑。出师后坚持绘画不懈,艺技大有长进。他善画龙、虎、猫、牛、雀鸟及山水、花卉、人物、仕女,作品深含诗情画意,受到人们的欣赏。凡有求画者,他均慨然应允,群众特别喜爱他画的虎,多将其挂于中堂或室内以镇宅舍。作品在河口一带流传较广。
    1960年和1983年,两次受聘到留坝县留候祠作文物修复工作。先后画了上百幅人物、山水、农田、珍禽、异兽,留下珍贵的笔迹。1984年被陕西省文史研究馆接纳为馆员。

标签:宝鸡市 凤县 古今 名人  

欢迎您投稿“秦之韵 陕西村史”公益网。 (投稿EMAIL:30999626@qq.com 在线投稿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