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AP手机版 RSS订阅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榆林历史

榆林市横山县历史大事件

时间:2015-3-10 12:21:40   作者:天地熹宝   来源:横山县志   阅读:13675   评论:3
内容摘要:横山县古猿人牙齿化石,石码坬出土“河套人”头顶残骨,魏文侯元年至后元六年(前445~前329)设肤施县(今横山县东南部)——我国较早的置县之一。秦昭王三十五年(前272)秦宣太后诱杀义渠王,灭翟。置上郡(治所肤施),辖今县境。
公元前40世纪~前21世纪
    先民繁衍生息于横山一带(油房头出土古猿人牙齿化石,石码坬出土“河套人”头顶残骨)。
    春 秋
    周襄王十七年(前635)
    晋文公攻戎在今县境一带。
    翟(赤翟、白狄)居于无定河以南地带。
    战 国
    魏文侯元年至后元六年(前445~前329)
    设肤施县(今横山县东南部)——我国较早的置县之一。
    秦惠文王十年(前328)
    筑长城(过今县境)。
    赵惠文王三年(前296)
    赵灭中山国,迁其王到肤施(今榆林县南)。
    秦昭王三十五年(前272)
    秦宣太后诱杀义渠王,灭翟。置上郡(治所肤施),辖今县境。
    秦
    始皇三十二年(前215)
    始皇北巡到上郡,派将军蒙恬(肤施屯兵)伐匈奴。
    始皇三十三年(前214)
    秦筑榆中34县城,今县境部分当时称新秦。
    汉
    高祖元年(前206)
    七月,始设奢延县(今县境西北部红柳河南岸,内蒙古自治区乌审旗河南乡古录附近)。
    惠帝五年(前190)
    响水一带属圁阴县(秃尾河西岸古鸿门东南)。
    永初五年(111)
    春,羌人入河套,上郡治所由肤施迁于衙(今白水县彭衙)。
    永建元年(126)
    九月,上郡治所仍还肤施。
    西 晋
    晋泰始七年(271)
    正月,匈奴南单于右贤王刘猛在此(今县境北部)叛晋。
    东晋及十六国
    东晋义熙三年(407)
    六月,持节安北将军五原公刘勃勃(南单于后裔)称天王大单于,定都统万城(白城子,在今县北45公里),国号大夏。
    大夏凤翔元年(义熙九年,413)
    赫连勃勃任叱干阿利为大匠,筑统万城。城高10仞,基厚30步,宫墙高5仞。
    南 北 朝
    北魏始光三年(426)
    十一月,魏世祖闻勃勃死,率骑兵18000袭赫连昌,迁黑水(在县西北纳林河)民万余户而归。
    北魏始光四年(427)
    五月,魏大举伐夏,赫连昌败走上邽。魏取统万城,俘虏官兵及宫人万余,牵走马30万匹,牛羊千只,掠取库藏珍物和车旗器物不计其数。
    神四年(431)
    大夏主赫连定被吐谷浑将慕容璝所擒。统万城降为镇,大夏亡(407~431)。
    太平真君七年(446)
    岩绿县治于统万镇(辖今县境)。
    延兴三年(472)
    春,统万镇民暴动被平息。
    泰和元年(477)
    三月,统万镇地震,有声如雷。
    泰和十一年(487)
    夏州治所设统万镇。
    泰和十二年(488)
    化政郡治统万镇,属夏州。
    正始元年(504)
    六月,夏州发生蝗虫灾害。
    大统二年(536)
    三月,东魏袭取夏州,既而西魏取代,改化政郡为弘化郡。
    北周保定三年(563)
    儒林(今党岔)建银州(唐辖境相当今米脂、佳县地)。
    隋
    大业三年(607)
    朔方郡治所设于统万镇。
    大业十三年(617)
    隋鹰扬郎将梁师都(朔方人)据朔方,攻占雕阴、延安等郡称帝,国号梁,年号永隆。
    永隆二年(义宁二年,618)
    德静县建统万镇东北40公里处,辖今部分县境。
    唐
    武德元年(618)
    八月,延州总管段德操攻梁师都。
    武德六年(623)
    四月,段军大败梁师都。
    贞观二年(628)
    四月,驸马都尉柴绍领兵讨梁师都。梁师都父弟洛仁杀师都降唐。唐改梁地为夏州,更岩绿县为朔方县(原址)。
    贞观八年(634)
    大将尉迟恭任夏州都督。
    天宝五年(746)
    夏州改称朔方郡。
    乾元二年(759)
    夏州恢复原称。
    十二月,回纥入夏州被唐将崇宗在鸟水(原黑水)击败。
    大历十一年(776)
    九月,吐蕃攻夏州,汾阳郡王郭子仪遣兵击退。
    贞元三年(787)
    唐置夏州节度使,银、夏、绥州属定难军辖。
    长庆二年(822)
    十月,夏州大风,沙堆高及统万城矮墙。
    大中三年(849)
    十月,夏州地震。
    中和元年(881)
    四月,宥州刺史拓跋思恭(党项族)任夏绥州节度使。
    五代十国
    后梁开平四年(910)
    夏州内乱,节度使李彝昌被部将所杀。
    秋,晋岐攻夏州被梁兵击退。
    后周广顺元年(951)
    五月,知夏州李彝殷叛后晋附北汉。
    宋
    太平兴国七年(982)
    五月,夏州留后李继捧(拓跋思恭后裔)献银、夏等四州给北宋,族弟李继迁(银州人)不愿附从,逃奔夏州东北300里“地斤泽”。
    雍熙二年(985)
    二月,李继迁在葭芦川诱杀宋都巡检曹光实,占据银州。
    雍熙三年(986)
    二月,李继迁降于契丹,辽封其为夏国王,嫁义成公主为其妻。
    端拱元年(988)
    五月,宋任李继捧为定难军节度使,赐其姓名赵保忠。
    淳化二年(991)
    七月,李继迁向宋请降,宋任其为银州观察使,赐姓名赵保吉。
    十月,赵保吉复降辽,受封为西平王。
    淳化三年(992),宋兵进夏州执赵保忠赴京,封其为宥罪侯。
    淳化五年(994)
    李继迁徙绥州居民于夏州,李继隆率师进讨,继迁逃走。太宗认为夏州深处沙漠,为患关右,遂令毁城,迁民20余万到银绥州。500多年的统万城变为废墟。
    至道二年(996)
    十月,夏州地震,城廓庐舍多坏。
    至道三年(997)
    二月,李继迁请降,宋任其夏银等五州定难军节度使。
    宝元二年(1039)
    十一月,西夏进攻北宋边疆,宋保安军巡检指挥使狄青在今县西狄青原驻防。
    庆历元年(1041)
    正月,宋军在横山一带五路讨伐李元昊(西夏王)无果。
    熙宁四年(1071)
    正月,宋将种谔谋取横山,率师在啰兀城(无定河西岸,疑即今镇川附近)大败西夏军。
    元丰四年(1081)
    知延州沈括奉命来横山防夏。
    九月,经略副使种谔在无定河川(今党岔东南)又败西夏军。谔军进攻银、石、夏州,遂破石堡城(龙州,今大理河源头)。
    元丰五年(1082)
    六月,宋侍中徐僖不顾条件在银州东南(疑在今王家坬石峁)用兵夫数万,抢修永乐城。
    金
    兴定四年(1220)
    二月,金元帅庆山奴攻夏州(西夏占)。
    元
    至元十七年(1280)
    五月,元在今县境西察罕脑儿站(红柳河东岸)筑行宫。
    明
    正统二年(1437)
    巡抚郭某建响水寨(今响水)。
    正统十年(1445)
    巡抚马恭修波罗寺寨(今波罗)
    天顺二年(1458)
    怀远堡筑于白家梁(旧县城)。
    天顺六年(1462)
    蒙古部落首领毛里孩、阿罗出等入波罗堡,都督佥事靖虏将军许宁及游击孙钺抵御,相持3日夜,蒙军退去。
    成化二年(1466)
    六月,毛里孩扰横山,将军彰武伯杨信总领各镇兵在狄青塬反击,毛弃所掠人畜逃走。
    十一月,尚书王复移响水堡于黑河山,更名平夷堡,移清平堡(砖营儿)于白狼城。
    成化五年(1469)
    巡抚王锐筑威武堡(今塔湾附近)。
    成化六年(1470)
    闰九月,改属榆林卫。
    成化七年(1471)
    三月,阿罗出拥骑兵万余掳掠怀远、响水等堡,巡抚王越、抚宁侯朱永分路伏击,阿罗出败走。
    因平夷堡泉涸和白狼城水远,巡抚余子俊呈准二堡仍还旧址,增修怀远堡城。
    成化十年(1474)
    闰六月,余子俊修东起府谷清水营西至宁夏花马池长近千公里长城,穿越县境50公里。
    成化十二年(1476)
    一月,大如碌碡两陨星一坠波罗,一坠樊河。
    成化年间(1460~1467)
    僧人雇工在响水堡东无定河床岩塄上斜穿三洞,凿成长54米、宽10米、高13米的跨越无定河唯一桥梁——“天生桥”,清时几位知县主持维修。1963年塌毁。
    正德四年(1509)
    “小王子”(河套蒙古部族首领)攻波罗堡,秭家山总兵吴江增援抵御,固守该堡。
    嘉靖十三年(1533)
    三月,参将任杰赶走犯响水堡的吉囊(“小王子”后裔)。
    嘉靖二十五年(1546)
    十月,土默特部落首领俺答入清平堡。
    嘉靖三十二年(1553)
    俺答犯波罗堡,被御史王以期击败。
    隆庆元年(1567)
    二月,游击郭均固守清平堡,俺答再攻不克而退。
    隆庆五年(1571)
    延绥巡抚郜光先重修保宁堡至波罗堡长15公里长城。
    隆庆六年(1572)
    郜光先增修怀远、威武、清平堡城垣。
    万历六年(1578)
    官府重修怀、响、波、威、清堡,砖砌牌墙垛口。
    万历三十年(1602)
    河套部落首领猛克什力攻响水堡,被巡抚刘敏宽击败。翌年,猛又犯怀远堡,刘在县东10公里马鞍山反击,获三捷。后此地建庙,明帝赐金匾。三捷关”,民称斩贼关。
    万历三十七年(1609)
    冬,猛及沙计又攻波罗堡,被延绥总兵张承荫击退。
    万历三十八年(1610)
    境内大旱,饥民多疫死。巡抚涂宗浚重修长城,清除积沙。
    万历四十年(1612)
    张承荫在响水大败沙计,斩首级700。
    万历四十二年(1614)
    九月,怀远等5堡地震。
    崇祯元年至四年(1628~1631)
    陕北大旱饥馑,民争相参加义军。四年正月,邑人李自成赴绥州西川(大理河)王左挂子(子顺)、苗美队中当八队闯将,从者日众。巡按御史李应期到绥州计杀王子顺后,李自成率部东渡黄河到绛州合点灯子(赵四)义军攻沁水、蒲州等地。
    四年,河套部长吉能袭威武堡,守备梁璞战死。
    崇祯八年(1635)
    夏,李自成回陕北,明延绥东路副总兵曹文诏率师征讨。双方在波罗西门滩激战,群众帮助义军把明军截为两段击溃,曹自刎。
    崇祯十四年(1641)
    六月,怀远大水,人畜遭殃。
    崇祯十七年(1644)
    三月,李自成义军攻入京师,推翻明王朝。
    清
    顺治二年(1645)
    正月十四日,靖远大将英王率兵8万在常乐堡战败李自成大将高一功。十六日,清军追高至波罗西门滩打散义军。
    顺治十年(1653)
    延绥中协副总兵署衙移驻波罗堡。
    康熙二年(1663)
    怀、响、波、威、清堡设守备。
    康熙十四年(1675)
    清平堡周济民(今杜羊圈人,一说子洲人)不堪官府压榨,联定边副将朱龙、李闯王(自成)旧将贺桓起义,拥兵万余,连破清平、波罗等堡,攻向绥州,守备献城投降。接着围攻榆林三月不克,转而进逼神木,守将孙崇雅开门迎接。义军渡河(黄河)追击逃往山西的陕北东路巡道杨某,攻陷保德城,杨跳井,守备、知县等千人被杀,翌年六月,清平逆将军毕克力图率军镇压,起义失败,济民被杀。
    雍正三年(1725)
    波罗堡、威武堡分别设州同和巡检官。
    雍正九年(1731)
    怀远县始置(治所怀远堡),辖怀、波、响、威、清堡,隶榆林府。
    乾隆十年(1745)
    知县苏其炤于县城创立怀阳书院。
    乾隆十二年(1747)
    苏纂成首部《怀远县志》。
    道光二年(1822)
    怀远大疫。
    道光二十二年(1842)
    知县何炳勋修就第二部《怀远县志》。
    道光二十六年(1846)
    威武堡(今佘塌村)佘万荣(绰号“背锅”)等十数人联名上诉地方官吏增税,遭县衙严刑拷打。他们分路向府、省、都督告状均被关押。佘历尽艰辛转赴北京,拦驾御轿,终于胜诉。旨意铸于铁碑,“背锅”千里运回。官方纠正冤案,府县贪官撤换。
    咸丰元年(1851)
    县境始种罂粟,鸦片泛滥成灾,乡民不少吸毒,官方牟取暴利。
    咸丰四年(1854)
    全县丰收,斗米粜价160文。
    咸丰十年(1860)
    县境瘟疫流行,山野尸体狼藉。
    同治六年(1867)
    渭南的回民起义军进入县境。十一月十日,马大赢拥卒数千围攻响水十余日,未克。
    十二月二日深夜,一陨星发声发光坠于响水。
    同治七年(1868)
    正月初九,回军马震河万余入境连陷清平、威武堡。十一日晨,回军攻克县城,知县刘昌藩被戮。
    十三日晓,回军马文禄攻陷波罗,杀死参将、守备、靖边都司等。榆林简放总兵文星明被杀,军民死伤万余。
    十四日夜,回军扑向响水,围攻两日不克。
    三月十八日,清军董福祥部在邵家坬斗杀回军马三营部,死伤惨重。
    七月,回军杨增三抢劫土匪得粮。匪追至油房头杀回数千,杨被杀。
    同治八年(1869)
    境内豺狼成群出没,四处伤人,已成公害。
    冬,太平天国西捻军袁本尊部进据怀远,联民抗清。不久东渡黄河而去。
    同治十二年(1873)
    六月,无定河水暴溢,汁走沿川庄稼牲畜无数,淹没响水西关街市(旧街)。
    光绪三年(1877)
    冬,境内大雪,深二尺许,人畜冻死无数。
    光绪四年(1878)
    春,县内大疫,行人裹足。山野狼群吃人。
    光绪十三年(1887)
    十月二十二日夜,怀远陨星飞落如雨。
    光绪二十三年(1897)
    侯某(周至人)从西安引天主教杭神甫(西班牙人)来油房头建堂传教。稍后,荷兰、比利时、英国的20多名传教士接踵而来。在雷龙湾、景家畔等地传教,发展教徒,盗掠文物,奸污妇女,杀害百姓。至1946年教徒达600余人。1948年,教士离境,传教方止。
    光绪二十四年(1898)
    响水东南蒙骨律山王墓(待考)珍宝被盗,知县惩办掘墓人。
    十月初一至初三,境内大雾如夜。
    光绪二十八年(1902)
    夏,疫染遍境,往来隔绝。
    光绪三十二年(1906)
    七月,知县章春芳创立横山高等小学堂。
    宣统二年(1910)
    八月,状如帚形的彗星现于西北,数丈亮光,半月不没。
    宣统三年(1911)
    十月初十,河南人李大票(敬夫)在辛亥革命影响下聚“哥老会”徒80余人(名洪汉军),攻入县城。十一月十日,知县秦骏声当面专文明荐李赴西安。秦陇复汉军’效力,暗里密令民团袭击敬夫。李部行至殿市西沟遭民团千数人伏击,百余人全部遇难。
    十月初,县民王继成等响应辛亥革命占领波罗,杀死守备。十一月十六日,民团杀害王等6人,追赶其余党出境。
    中华民国
    元年(1912)
    1月,中华民国政府宣告成立,县属五堡营制废除,波罗参将、守备裁撤,知县改称知事。
    2月,官府豁免乡民历年所欠丁粮田赋。
    3月,知事秦骏声主持修复县城墙百余丈,城楼、城垛皆重修。
    怀远堡、响水堡、石湾镇始设邮政代办所,波罗堡、麒麟沟亦设信柜。
    二年(1913)
    5月中旬初,县境种植罂粟将熟,省府明令禁烟,榆林府派员会同知事李世英组织80多人赴集中种植区阳鸿台铲烟,遭到农民围攻。13日晨,四乡群众在曹二黑子(名不详)带领下尾随铲烟队至波罗,抬出土炮,鸣炮示威,阻止铲烟。对峙数时后,乡民打死扬言要动武的铲烟队员6人,呐喊要杀知事。榆府禁烟委员吓得钻入肉铺木柜,李世英藏于马槽底下,带队人躲在商号顶棚,至晚潜于响水。14日,反对铲烟苗(俗称)群众越聚越多,在师凤仪率领下追向响水,势不可挡。李等无奈,只得请乡绅曹子正等调解,最后画押答应农民提出当年不铲烟苗,打死铲烟队6人不追究责任和在响水软禁知事一月等条件。事后,农民收了罂粟,知事被撤职,师等遭惩处。
    三年(1914)
    因与安徽怀远重名,内务部令改怀远县为横山县(以境内横山山脉主峰取名)。 
    四年(1915)
    以反对男子留长辫、女子缠小脚为中心的民国革命群众组织“天足会”于县城(怀远堡)成立。
    怀远高等小学堂改称横山高级小学校,北平陈建晨(女,后为全国第六届政协委员)等名师受聘任教。
    五年(1916)
    4月,靖国军将领卢占魁率部由五原南下围县城7日,未克而去。8月,民团由波罗绕至席蓟滩截击,卢部伤亡50余人。
    七年(1918) 
    8月20日,土匪曹老九由清涧北窜夜袭破县城,大肆掠夺。石湾镇亦遭其扰。陕北镇守使井岳秀派兵追剿。
    十二年(1923)
    英国人桑神甫(天主教)在油房头鹰卧山沟挖出古猿人牙齿化石,盗运回国。
    十三年(1924)
    北平就学的李绍膺(大理河人)加入中国共产党,县内始有共产党员。此后,不少旅外学生假期回来宣传马列主义,新思想、新文化传播境内。
    十四年(1925)
    春,在绥德、榆林等地共产党活动影响下,县立第一高等小学学生曹动之等发起反奴化教育斗争。学生列队到县衙请愿,纷纷离校对抗。知事刘济南开除曹等5人学籍,并每人加罚百元学费,借故关押学生2人。学生代表高岗等5人赴榆向镇、道两署申诉,得到榆中师生声援。经校长杜斌丞调解,校方答应释放被关学生,免除罚款,被开除学生可转榆中等求学,允许学生自治,取消打骂制度。因此,校长撤换,知事辞职。“一高学潮”被称“横山革命之先声”。
    冬,一高学生发起“取消基督教活动”的运动。师生上街演讲,下乡宣传,揭露县城福音堂(天主教)欺骗群众和进行文化侵略的罪行。教士高恩占(山西汾阳人)溜跑,教堂倒闭。
    十六年(1927)
    2月,共产党员曹亚华(名丕杰,响水人,中国大学肄业)到一高任教,建立CY(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组织。
    5月,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李大钊就义消息传来,一高师生冒雨上街游行集会,举行隆重追悼大会。
    7月,一高建立横山党团混合支部(中国共产党和共青团),曹亚华任支部书记。女党员们带头撕掉缠脚布,提倡男女平等。党支部组织进步学生油印《共产主义ABC》小册子散发。
    秋,共产党人高岗等于县城办起“农民运动通俗讲习所”,到翌年被封。
    冬,根据中共陕北特委指示,中共横山区委于响水成立,辖六个支部,近百名党员。
    十七年(1928)
    冬,中共横山县委员会于县城成立,曹亚华被推选为书记,时有波罗、殿市、石湾、威武、小河沟、武镇、油房头、张家 坬等党支部或党小组,党员127名,团员110名。
    官府决定由征粮草改征银元,每石粮折银2两8钱,一束草征银一分。全县屯粮1547石,草1926束,计征6640元。
    十八年(1929)
    1月,县改府调整地方行政编制,改保为区,确定十户一甲,五甲一排,百甲一村,若干村一区。
    春夏,大旱无雨,烈风怒呼百日,田禾尽被沙埋,全境遭百年不遇大灾,饥馑越发严重,草根树皮掘剥殆尽,民甚至以骨、木果腹。 斗米银5元。贩人成市,人价不超50元,官府和绅士收取五分之二卖人税。全县有8000人出走,2000人饿死,2000人被卖,多数户绝烟火,村落成墟。
    暑期,民饥无赈,官府强索民粮。在中共党组织鼓动下,黑木头川、响水、油房头等地千余农民手执农具,涌进县城,树下栖身,围衙抗粮,县长张斗山被迫许免,历时3天。
    冬,中共陕北特委军委书记刘志丹来横山开展兵运工作。为伺机兵变,高岗、张东蛟等不少党员打入国民党军队,秘密建立中共党特别支部。嗣后,东蛟在甘肃省发动有名的靖远兵变。
    年底,石湾、油房头流行鼠疫。
    日本法政大学毕业生曹颖僧(响水人)继其父子正编就《横山县志》,靖国军总司令于右任(后为著名书法家、爱国诗人)题名,榆林东顺斋出版(石印)。
    十九年(1930)
    3~10月上旬,殿市等89村流行鼠疫,病1888人,死1566人。
    在中共党组织发动下,各地农民纷纷组织协会。黑木头川炭窑、瓷窑工人组建工人协会,会员百余。
    二十年(1931)
    春夏,鼠疫、霍乱蔓延遍境,半年丧生数千。10月23日陕西省政府公报:“据最近报告横山县八月份死亡人数已达千余”。
    春,为开展党的活动,响水小学校长曹亚华(中共横山县委书记)派教师魏××(名不详)领12名进步学生到波罗小学上学。四月,学校老师邵三春(共产党人)、朱光喜(共产党人)召集学生于睡佛洞开会。事泄,被国民党八十六师手枪队包围。邵越墙脱身,朱被保释,王××(米脂人,名不详)老师和12名学生被抓捕并在榆林活埋。从此,官府怕学生搞共产党活动,撤销波、响小学,重兵驻守波罗。
    县政府调查土地买卖价值,水田每亩银元百元,川地45元,山地30元。
    二十一年(1932)
    春,在连年遭灾群众衣食无着情况下,县府不思赈民之策,却在地金钱粮上追加“丁粮”,激起民愤,怨声载道。中共陕北特委书记赵伯平等来横山决定在响水一带发动交农具运动,责成特委团委书记鲁贲(旧城人)负责,张毅忱(共产党人,县自卫队当兵,现为陕西省人大副主任)配合行动。6月初,乡民姜玉银、杨增荣等联名给县长裘洁忱写信,要求减粮。8日,裘带一连兵马亲至响水把姜、杨绑押。群众即传“鸡毛信”。翌日晨,万余农民手持在具将区公所围得水泄不通。裘令鸣枪示警,激怒的群众高喊:“不要让秋(裘)瓜蛋子跑了”冲向区公所投掷石头。裘惶逃跌落猪圈,忙令释放姜、杨。9日晓,裘由水门溜出,未及脱鞋袜趟无定河而逃,抗粮群众遂散。裘因此被调离横山,“丁粮”再无人问津。经开明绅士曹雨山营救,县府以“共党嫌疑”罪拘留的鲁、张获释。
    8月,共产党员边临雍(波罗人)等6人在榆林国民党军八十六师炮营工兵连策划兵变,事泄,被活埋。
    秋,5堡改为5区。
    二十二年(1933)
    国民党军八十六师师长井岳秀奉南京政府之命,对陕北共产党员大肆逮捕、屠杀。中共横山县委书记曹亚华逃往北平隐居一年,县内共产党活动被迫停止。
    二十三年(1934)
    3月,井岳秀命令曹颖僧领子曹亚华赴榆自首,叛变出卖党组织,使横山党组织几乎全遭破坏。
    4月,中共陕北特委派白如冰(清涧人)来横恢复党组织。不到两月,韭菜沟、吴岔、瓦高庄、二石磕、杨沙畔、淖泥海子等建起党支部或小组14个,贫农会60个及部分赤卫队。
    5月初,有50余人参加的中共横山县党代表会在白家湾山神庙圪吴志祥家召开。由10人组成的中共横山县委员会成立,辖4个中心区委和14个支部,吴任书记。
    7月,陕北红军第四团、游击三总队在石佛墕伏击国民党军石湾驻军一连,歼连长等5人,俘7人,缴获枪械10余支。
    9月,中共横山县委组织赤卫队杀官府收税人李步深父子。县府对此惊恐,调用3连兵力清剿。
    10月16日,由于王某告密,县警察局长曹仰汉领百余兵警分路扑向山神庙圪包围吴志祥家。开完会刚躺下的吴闻声突围,中弹牺牲。警员鞭尸烈士,割首置异地,押吴兄、弟等5人到榆林,杀害4人。共产党人张洁华等3人亦被杀。
    秋冬,艾好峁南乡奶头圪塔村民殷先昆、殷先明兄弟自发组建本县第一个红军小组游击队。他们十数人用一支套筒枪和土炮、大刀等进行活动,不久被编入陕北红军游击队二十一支队。
    冬未,陕北第一个苏维埃政权——赤源县政府(驻子长县龙咀河)成立,辖境内白狼城、柳家桥、清平堡、威武堡、红墩界、鲁家河、安阳坬、吴岔等地。
    国民党陕北党务视察员、肃反委员会委员、特务李犹龙(四川彭县人)入境干扰共产党活动。
    二十四年(1935)
    3月,红军游击队支队负责人拓嘉祯率陕北红军游击队第十支队数十人在大小理河宣传、扩编、游击,后在青水沟遭国民党军石湾部队伏击,队伍打散,嘉祯牺牲。
    6月,刘明山、牛岗率领陕北红军一总队和二十三支队到武镇、石窑沟一带活动,武装开辟米西区。
    秋,红军地方游击队拉走油房头天主教堂神甫,教堂倒闭。
    8月25日,国民党陕北肃反委员会决定在横山设立肃反办事处。9月,国民党横山县党务指导委员会成立。他们采取胁迫、诱骗的办法瓦解共产党,不到一年威逼24名中共党员自首,杀害张洁忱等党员,悬头示众。
    9月24日,米西县革命委员会于折山成立,杨彩斌任主任。
    红军三总队和二十一支队在赤卫军配合下击毙国民党油房头民团团总李培银,俘40余团丁。此后,小理河流域许士友、陈勇、曹三秀相继组建3支红军游击队,队员百余,有枪50多支。
    10月16日,县境上空首次出现飞机,绕县城一周向东飞去。很多人不知何物,翘首仰望。
    11月底,米西区苏维埃政府在牛肋脖湾成立,所辖7区皆建游击队,发展党员700余。年底,长征到陕北的中共中央军委主席毛泽东在延安接见米西县、乡15名干部,赞扬他们取得的成绩。
    8月和12月,红军西北军委副主席兼北路军总指挥刘志丹挥师两次攻打县城。8月12日晨,刘率西北红军主力兵团长途奔袭县城,被国民党军发现后由偷袭转为强攻,双方决战一日,伤亡皆众,红军向南撤去。12月16日,为配合红军主力东征,刘率红军二十六军两个团和七十八师3个营由瓦窑堡来围城,佯攻5天,于22日撤到石窑沟一带休整,春节后返回瓦窑堡。刘首次攻横山,拔掉城外据点,减轻陕甘宁边区神府根据地的军事压力;再次打县城,吸引东西黄河沿线国民党军。“刘志丹上横山,一心要共产……”的歌谣,至今四乡传颂。
    12月12日,红军一总队和赤卫军数百人在元庄窠击溃200多人的“红枪会”,毙头目贺喜邦弟兄3人,获枪200多支。
    刘志丹在卧虎湾组建陕北工农红军第二十八军,由地方游击队一总队、三总队、二十一支队、二十三支队组成的陕北红军游击师编入。
    苏区进行第一次普选,逐级建立区、乡政权。不少地方群众拉乡绅,斗土豪,分田地。土地分配办法根据优劣按劳力、人口以村为单位均分。
    二十五年(1936)
    1月,中共陕北省委决定取消赤源县,恢复安定县,成立横山县。横山县苏维埃政府于李家岔成立,辖原属赤源县8个区。
    4月23日,红军米西一、二支队和横山一、二支队、安定五支队百余人在油房头集结,准备围打高家沟国民党驻军。由于天主教徒柳某告密,翌日黎明国民党军三、四百人把红军驻地团团包围。红军仓猝应战,伤亡甚众,米一支政委白云祥等30多人当场牺牲。横 二支和安五支余部向莫阳畔撤退遭国民党军便衣队伏击,二支队长陈应福等十八、九人被捕,殷先昆及弟被杀。横一支等撤至新庄墕(七区政府所在地)休整,晚又遭国民党军包围焚烧,19人遇难。国民党军追至郑家梁又杀害七区政府工作人员王月虎等11人。
    5月,国民党军队推行“碉堡政策”,强迫乡民到处修寨筑堡,组织“铲共义勇队”,蚕食苏区。
    中旬,国民党军袭击五区区政府(贺草峁),区机关7人奋起抵抗,打完子弹用锅、碗还击,直至被放火烧死。
    秋,横山县苏维埃政府在王沙湾遭国民党军队袭击,后在麻城界、黑峰子等20多处移驻,辖区只剩白狼、清平、长城。
    8月,陕北红军横山独立营长牛占彪率部分路包围国民党二十二军土壑子寨驻军,敌军溜逃,我军双方发生误会,致使牛中弹牺牲。
    红军某部骑兵团80多人由靖边县八岔出发追赶在青阳岔催粮要草的一连国民党兵。石湾国民党军闻讯绕山路切断红军退路,骑兵团急撤至白狼城瓦窑沟,因遇石崖马无法上去被围。7人牺牲,20多人被俘,余弃马跑掉。
    9月,米西县苏维埃政府被迫移至青阳岔,米西苏区尽失。
    陕北红军第四团团长吴亚雄和曹动之组建的蒙汉骑兵游击队,攻打顾新庄,占领黑峰子,影响颇大,上级通令嘉奖“勇敢善战可歌可泣的人民骑兵”。
    民国县政府征用上千民工修建宁洲关至石湾公路。翌年完成,但因路况较差只勉强试车一次。
    二十六年(1937)
    “七七”事变后,国共两党宣布合作(第二次合作),横山县苏维埃政府合入靖横县(上级规定国共合作后一县不能存在两个县政府)。
    8月,国民党官办抗敌委员会成立,13个堡塘设支会。翌年,主任关瑞玑发动民众募捐军鞋300双。
    9月,靖横县苏维埃政府改称靖边县政府。
    秋,国民党横山县党务指导办事处主任李鼎新组建横山县交通站,设立波罗、响水、芦河支站,管辖16个交通组,发展骨干60余,专门搜罗共产党活动情报。
    11月,横山县抗敌后援会(内称中共横山县中心县委)于麻城界成立,一面建立抗日统一战线,一面领导榆林、米脂、横山国统区中共党组织活动。
    11月16日,横山县邮局(三等)成立。
    二十七年(1938)
    夏,县立第一高级小学师生组织塞峰剧团赴农村演出,利用话剧、秧歌宣传抗日。
    中共横山县中心县委为取得合法斗争地位,争取国民党下层人士,批准拓嘉模等部分共产党员任联保主任、保甲长。
    二十九年(1940)
    春,绥德师范学校校长白进彩领部分师生转移至响水办学,称响水“绥德师范”,办7个教学班,招生近300名。至1946年9月迁往榆林。
    4月,以民国陕西省第一区专员刘学海为处长的“陕北水利工程处”在马坊设立,踏勘定惠渠工程。
    夏,国民党横山县党部成立,辖27个直属区分部。县党部加强“防务”,组建中统党网、特情、调工、除奸、通讯组、情报委、防空所等20多个特务组织,发展骨干300余,采取“发展内线,扩大外线”方针以瓦解共产党。仅1942年3~7月就逮捕共产党人等66名,杀害7名。
    中共陕北省委决定横山县党组织归靖边县委统战部领导。1942年靖边县委直属西北局领导,县委书记为惠中权,统战部长为陈宏(陈元方),地下党横山县委负责人为刘风山、张毅诚。
    三十年(1941)
    4月15日,横山至安边、定边邮路开办。
    5月8日,横山至榆林开办逐日班邮路。
    春,陕北水利工程处在赵石窑筑坝修渠(定惠)。至1943年灌渠竣工,长35公里,浇地约万亩。
    民国横山县政府调查土地占有情况,全县13000多农户自耕农75%,佃、租、典种户20%,地主、富农5%;千亩以上10户,百亩以上占8%,30亩以上占30%;贫雇农人均8.6亩,地主、富农人均42亩。
    县长王俊让躬亲筹划兴办水利,领导民众集资兴修樊家河等26处小型工程,颇见成效。
    三十二年(1943)
    冬,国民党整顿组织,相继建立怀远、波罗、响水、响水绥师、石湾、油房头区分部。
    12月,国民党横山县特委工报委员会组成。他们布网设点,检查行人,搜集情况,逮捕“共党”。
    响水绥德师范学校学生杨士伟(共产党员)发起驱逐国民党响水驻军斗争。他们罢课讲演,上街游行,张贴标语,迫使陕北十二团部属离开响水。
    三十三年(1944)
    为“维护社会治安”,官府登记人口,编订门牌,发放居民证。全县11874户,67649人。
    三十四年(1945)
    1月,陕甘宁边区政府授于杨步浩(杨家楼人,时居延安)“边区甲等劳动模范”称号。
    5月,八路军某部四团由马蹄沟出发歼国民党永丰山一排驻军后,遭武镇敌援军夹击,20多人牺牲。
    5月10日,榆林民国《阵中日报》载“较麻疹更为可怕的猩红热已在横山米脂间流行”。至6月27日,县民染病较甚,孩死500人。
    三十五年(1946)
    6月下旬国民党发动全国性内战。9月,为反对国民党军队的挑衅,中共中央决定发动横山战役。17日,西北野战军新四旅、教导旅千余人由延安开来,向武镇国民党二十二军八十六师何康伯步兵营发起反击,经两天激战,歼俘国民党军200余,擒获国民党米脂流亡县党部书记和县长。17日夜,为配合横山起义,西野教导二旅和警备三旅5个连占领郭家墩、黑家墩、东门岗楼等,重兵包围县城。
    10月13日,在中共政策感召下,国民党陕北保安指挥部副指挥胡景铎率部2000余举行著名的横山起义,在武镇整编后组成西北民主革命军骑兵第六师。
    14日晨,民国县政府以通共嫌疑罪枪杀自卫队长王正元等数人。
    17日,在中国人民解放军驻绥德教导旅、新四旅配合下,胡景铎率起义部队围歼国民党响水驻军,毙营长肖炳南。20日,胡与国民党二十二军11个精锐连激战于白界,歼国民党军700余。
    17日下午,县城国民党二十二军十七团团长王永清答应起义,解放军进城扣留县长营骏本。
    18日,共产党员李坤润等30多名工作人员进城接管政务。
    20日,中共横山县委、横山县人民政府成立。
    横山县青年联合会、横山县临时妇女联合会成立。
    11月,6个区、85个乡人民政府建立。废除保甲制。
    县委工作组配合西北党校工作团开展减租减息运动,建立千余农会小组,废除1946年 10月前地租,规定11月起地租应减25%。
    年底,区、乡干部动员富裕户献田献地给穷人。
    三十六年(1947)
    国民党军胡宗南(西北军政长官公署副长官)部大举进犯陕甘宁边区,2月19日侵占马栏,3月19日侵占延安后,县境北线国民党军卷土重来。初建的县人民政府被迫移至红石峁、尖山、七层月、邓家墕等。县城、响水、波罗、殿市被敌军再次占领。
    3月18日,人民解放军绥德分区政委高朗亭率部反击殿市寨敌军,毙俘连长王玉安10数人,收复殿市。 
    韩岔区二乡试行土地改革。
    春,县内展开反恶霸运动,镇压马志昌、白向荣、李工旺、刘天礼、惠长乐等45人。
    5月,人民解放军某部教导五旅白天强攻国民党二十二军波罗守军未果,伤亡较重。
    6月,1600名青年应征入伍,奔赴解放大西北前线。
    6月20日,二次占领县城、响水、波罗的国民党军队遁逃,国民党横山县临时办事处逃至榆林县小旭吕等地。
    7月中旬,陕甘宁晋绥联防司令员贺龙由山西赴靖边参加“小河会议”,往返于小水沟和石湾,各留一宿。
    夏、秋,区乡清查农民房、产、地,根据财产占有量及剥削程度划定成份。划定地主79户、富农278户。至10月,经过登记收回土地9万亩。
    8月,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和副主席周恩来在转战陕北途中率九支队由靖边县青阳岔出发,于3日在小水沟住一夜。翌日路过石湾镇住于肖崖村,4天后向绥德县李家村走去(其间与国民党军刘戡整编二十九师只相距20余公里)。
    冬,土改纠偏工作开始,政府给60多户错定成份农民退赔土地及财物。
    横山县民主妇女联合会成立。妇女们开展纺织自救运动,仅韩岔乡即织布2000多米。
    三十七年(1948)
    1月,陕甘宁边区政府给本县拨救灾粮37万公斤,农民赶2000多毛驴由保安(志丹)县运回。
    4月,国民党自卫队偷袭县城,地方游击队突围,有20多人牺牲或被俘。
    7月,土地评等定级及征收工作开始,收回6万多亩。
    原子洲县石窑沟、高镇区划入本县。
    10月,整党开始,本县中共党员身份公开。
    12月20日,横山县农会临时委员会成立,乡、村相继建立农会。至1951年会员发展3万余。
    石湾“黑头贴掌”反革命集团案破获,10名案犯归案。
    县卫生所于韩岔成立,本县始有人民医疗机构。
    三十八年(1949)
    3月,河北区政府(巴拉素一带)成立。
    4月,中共横山县第一次代表大会于韩岔召开。会议总结土改、整党、支前工作,选举姚进贤为县委书记。
    春,区、乡“重新统一平均分配土地。,以村为单位按人平分土地,发给证件,确定地权。
    5月,横山县人民政府由韩岔迁驻殿市。
    9月,政府动员全民灭鼠。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49年
    12月,县内第一个农业互助组——旗锋互助组建立(高镇乡)。
    1950年
    1月,邮电局发行《人民日报》等数种报纸、杂志。
    3月10日,横山县中苏友好协会成立。
    春,农村组织变工队、互助组,至1955年夏,建立互助组2563个,万余农户参加,占总数一半。
    5月,河北区划归榆林县,榆林之响水、武镇区划入本县,李先区撤销。
    9~10月,县、区、乡首次三级干部会在殿市召开,历时23天。会议整风,端正干部思想、工作作风。
    1951年
    3月,打击一贯道活动开始,处决以封建迷信搞反动活动的李全有等8名道首,惩处50余名道徒。
    春,镇压反革命运动展开,审查登记原国民党、政、军、警、特骨干分子,管制罪大恶极者。4~6月,枪决曹仰汉等15人。至10月结束。
    5月1日,万余群众于县城举行反对美帝国主义侵略朝鲜示威游行。后,近5万人参加反美武装日本的投票和拥护“缔结五大国和平公约”签名活动。至年底,农民、干部捐款288 1万元、小米4950公斤和慰问袋、针线包等支援朝鲜抗美战争。
    横山县新华书店成立。
    陕西省广播电台给县政府送来本县第一部收音机。
    1952年
    1月,反贪污、反浪费、反对官僚主义的“三反”运动在本县展开。违法乱纪的党员受到教育或惩处,至10月结束。
    2月26日,县委决定3月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运动月,派26名报告员和580名宣传员设46处宣传站大张旗鼓宣传婚姻政策。乡村组织秧歌、社火宣传《婚姻法》内容。全县解除200余对包办、买卖成婚及感情破裂的夫妻关系。
    5月,县政府保安科改称横山县公安局。
    14日,本县第一个国营商店——西北贸易公司榆林支公司殿市商店开业。
    8月,中共横山县第二次代表大会召开,通过整党建党及五年生产计划。
    秋,高镇乡民高万宪用“高粱剃头法”使高粱亩产由57公斤提到190公斤。榆报刊载。
    本县第一个初级农业合作社——旗锋社建立,5个自然村77户(428人)农民参加。他们按土地、牲畜、劳力入股,集体劳动,评分记工,以股分红。
    王有地“游击队”预谋暴乱案被破获。
    省驻榆林第八电影队来县城(殿市)首次放映,观众千余。
    1953年
    3月,部分地区雹灾。
    春,石窑沟、党岔区设立。全县10区、58乡、185行政村、909村民小组。
    夏,首次人口普查开始,查清7月1日零时全县人口113547人。
    7月,不少地方谷虫危害秋田,政府动员全民灭虫抗灾。
    石窑沟、殿市乡进行普选试点。
    8月15日、16日,8个区遭灾,雹洪交加,受灾田地3000亩,减产七成多。
    9月,全县51496名(女22819)选民首次参加普选,选出村、乡人民代表,产生85个乡人民政府委员会。
    秋,国家统购统销粮食,当年县内收购粮食237.5万公斤。
    10月,县、区、乡干部开展反行贿、反偷税漏税、反盗窃国家资财、反偷工减料、反盗窃国家经济情报的“五反”运动。
    榆定公路横山段破土动工,由榆林地区公路工程大队修建。至1955年12月竣工通车。
    1954年
    春,互助合作运动蓬勃展开。至翌年夏,全县办148个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入社农户占总数5.5%。
    5月,杂交玉米于县内落户,当年获亩产三四百公斤收成。
    6月23日,横山县首届人民代表大会于殿市召开。85名代表学习、讨论《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选举县人民政府县长。
    12月,县委广泛宣传“要解放台湾”。
    根据国家“利用、限制、改造”政策,对私营手工业和商业、服务业的社会主义 改造工作展开。至翌年,个体私营商业组成公私合营商店7个、合作商店5个、小组6个,个体手工匠组成铁业社、木业社、缝纫社。
    县邮电局首次设立无线电台,开始收发电报。
    1955年
    2月,城乡人民签名反对使用原子武器。
    春,县内第一所中学——横山中学创建,首期招生180人,大学生黑父忠(绥德人)任校长。
    4月,本县兑换货币(比率10000:1),新人民币开始流通。
    秋,县内首座土坝——沙沟(高镇)土坝竣工。
    10月,文教部门宣布:全县小学由1946年12所增到105所(完小6所,普小99所),学生由544名增到5077名。
    冬,义务兵役制始行。经过宣传,近3000人报名参军,111人获准入伍。
    县政府建设科改为横山县农林水牧局。
    横山电影队成立。
    横山县人民剧团组建。
    1956年
    1月,中共横山县委召开全委会议,决定试办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夏,初级社“突击迈进”高级社。至翌年春,建社365个,所有农民加入高级社。土地私有制历史结束。
    2月,干部工资改革。“工资分”和物价津贴制取消,始行工资制。
    9月,城乡扫盲协会成立。至年底,县内办民校203处、夜校42处、识字组1159个,60%农民(男32647,女12320)参加学习,近千人脱盲。
    10月,横山县第二次人民代表大会召开,选举产生横山县人民委员会。
    《横山报》社成立,翌年2月1日创刊,计出80余期。到1958年12月横山县建制撤销停刊。
    10~11月,肃清反革命(“肃反”)工作展开。群众评审“四类分子”(地主、富农、反革命、坏分子),75%吸收为正式或候补社员,25%作为监督对象。
    11月18日~22日,首届全县体育运动会于殿市举行。县直机关及各区10个体育代表队200余名运动员参加田径、球类比赛。
    樊家河煤矿由公私合办转为本县第一家国营煤矿,招工百余,扩建井口。
    10个区并为石湾、高镇、赵石畔、殿市、响水、武镇6区,辖36乡。
    区、乡架通电话线路。
    学校推广普通话教学,学生始学汉语拼音。
    1957年
    2月,中共横山县委决定整顿农业社。至秋,区、乡整社,365个高级农业社合为290个。
    7月,县委、县人民委员会由殿市迁至怀远堡底滩(今县城)。
    黑木头川红光渠建成灌水。
    下旬,樊家河煤矿用30千瓦蒸汽机带动10千瓦电机发电,本县无电历史结束。
    8月,公安机关破获武镇“联盟党”案,白进功等300余党徒受审。
    8~12月,县内精简机构,审查下放干部。11月,县级59个单位裁为44个,400多机关干部、工人“自愿”或被动员有计划返乡劳动。
    9月,整风运动开始。
    11月,赵石畔东方红灌渠修通。
    11月26日~12月15日,县、区、乡400多干部参与整风会。会议动员贴“大字报”,开展“大鸣、大放、 大辩论”,揭发领导中存在的官僚主义、宗派主义、主观主义作风,突出揭露干部中纪律松弛、工作疲踏、不求进取现象。此后,必要的反右斗争扩大化,使部分知识分子蒙受不白之冤,被错定的“右派分子”达24人。
    1958年
    “三面红旗”(大跃进、公社化、总路线)运动开始,大刮共产风,农村工作中的“左”倾愈来愈严重。
    2月,四级(县、区、乡、村)干部会议提出“山地亩产过黄河(亩产300公斤)、水地产量跨长江(亩产400公斤)”的超越实际可能的生产计划。
    3月,县委提出不切实际的《1958年生产大跃进25条奋斗目标》在城乡广泛宣传。
    7月,数千干部、师生下乡突击扫盲,提出“大搞特搞拼命搞,一年变成无盲县”的口号,急于求成。
    夏、秋,除鼠、雀、蚊、蝇“四害”高潮掀起。在突击月中,县、乡分别召开万人、千人动员大会。机关干部、师生和农民白天上山追赶扑打,晚上持灯笼火把寻找封窝,致利害皆有的麻雀受到毁灭性打击。
    7月,小理河第一灌渠修通。
    9只,毛泽东主席说“人民公社好”。县委在城关、雷龙湾不到10天就试点建成人民公社,大办人民公社热潮接着掀起。至11月中旬,36个乡建成17个人民公社。290个高级农业合作社改称260个生产大队、800个生产小队。
    秋,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赠县政府美制吉普车一辆,县内始有汽车。
    县内办“大食堂” 178个(全村人一块吃饭),3000余农户参加。至年底,全县实现“食堂化”。由于粮食浪费颇严重,农民不满,到翌年停办。
    10月,在上级压力与布置下,全县人民投入“大炼钢铁”运动。有的地方不顾客观条件,不惜砸锅炼铁。
    不少地方搞“工具改革运动”。架子车始用。
    11月中旬,雷龙湾公社试行供给制和工资制。由于缺乏物质基础,未久流产。
    秋、冬,农民修田、拦坝、打旱井,实行大兵团作战。6000余劳力兴修雷惠渠、响惠渠、石湾渠。
    12月10日,实行“大县制”,横山县被撤销。石湾、岗城、马家窑子归靖边县,付家坪、孙园子归米脂县,余并榆林县。
    年底,横山放大站转播榆林县广播站节目,农民首次听到有线广播。
    本年到处“放卫星” (谎称亩产几千斤、上万斤)。白界竟放出亩产小麦9.6万斤的“卫星”,实是多亩地合产。多数计划属一纸空文。群众或明或暗抵制生产上高指标、浮夸风、瞎指挥和公社“一平二调”。
    石马坬农场创立。
    横山境内县级医院成立。
    杜羊圈大队青年造林突击队受到国务院奖励。
    1959年
    2月,根据中共中央指示,区、乡批判“共产风”,扭转“各取所需”分配方式等“左”倾错误做法。
    3~6月,境遭雹灾,大雹径5厘米。
    7月10~12日,公安机关破获赵石畔“分共党”案,惩处高怀山等70余党徒。从1958年开始,高等秘密串连,发展党羽,购置武器,预谋暴乱。国务院命名破案有功的周炳旺为“全国模范民兵”,赠五六式半自动步枪1支。
    至1962年,有关部门摘部分“右派分子”、“四类分子”帽子(仍留尾巴)。
    石马坬农场始用拖拉机生产,“铁牛耕地”变成现实。
    1960年
    春,“一平”(平均主义)、“二调”(统一调配劳力、物资)始得纠正。
    雷惠渠竣工放水。
    在榆林开渠治沙中,干部杨增占(杨老庄人)创造奇迹,国务院授予“全国治沙英雄”称号。
    1961年
    春,农村下放“十边地”(路边、田边等),适当放宽限制农民家庭生产。
    6月,北部雹灾,大雹重2.5公斤。
    7月,横山中学48名首届高中生毕业,近半数考入大专院校。
    9月18~21日,东南部降雹,甚者雹积1米,持续数天。
    10月1日,横山县制复设,辖32个公社、519个大队、2029个生产队。县政府确定生产队为基本核算单位,分配方式“评工记分,按劳分配加照顾”。
    11月,榆林地区中级人民法院在高镇乡召开千人大会,为被称横山千古奇冤的“宝生圪塔案”公开平反,宣布撤销直接责任者榆林县公安局副局长高某职务,判处冤案制造者韩继绪等徒刑。1959年,被定“富农分子”的宝生圪塔村民王学敏、王学纯、王学儒和王治善背地咒骂有行奸等行为的本村党支部书记韩继绪。韩图谋报复。9月初,唆使杨某等书写反标,投放砒霜,捏造罪状,嫁祸王家。30日 ,榆林县公安局拘留4王,屈打成招。11月7日,4王被捕。1961年6月11日,榆林县人民法院以“反革命罪”判处王学敏(1960年冬死狱中)死刑,王学纯、王学儒“死缓”,王治善徒刑10年。省高级人民法院复审,后经查核实系冤案。
    全县精减职工210人。
    榆林专员公署分配给县政府苏制卡车一辆,县内始有载货汽车。
    1962年
    5月,大批干部被减,至年底“精减”千余。
    7月,雹灾遍境,减产严重。
    10月,6个中共区工作委员会成立,分片辖人民公社。
    旱续9月,一年未落饱雨,不少地块籽种不归,政府救济。
    1963年
    1月,“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展开,历时八月。
    春,县人民委员会动员沿公路居民广植“行道树”。
    9月,县人民委员会派出机构——6个区公所设立。
    秋冬,农村兴修水地、梯田,展开农田基本建设。
    机关、学校开展学雷锋活动。
    某考古研究所(不详)在石码坬挖出“河套人”残头骨,运往北京。“河套人”是新石器时代最早人类。石码坬出土其头骨,对研究陕北以至黄河中游人类起源、演变有重要价值。《中国古代史》(郭沫若善)详细记述。
    职工工资调整。
    1964年
    1月,公社依规定清理林权,私人林木尽被没收,挫伤了群众植树积极性。
    4~7月,第二次普查人口,7月1日零时全县167883人。
    5月,陈家沟等村由榆林划归横山白界公社。
    10月,县委召开四级党员干部会议,历时21天。会议解决“反修防修”问题。
    中旬,畜病“口蹄疫”自西传入,全县防范,未遭大患。
    冬,在“反修防修”“左”倾思想影响下,农村大杀所谓单干风,阻挠家庭副业发展。
    1965年
    2月,“清政治、清经济、清思想、清组织”的“四清”运动展开。
    3月,学习毛主席著作运动广泛展开。至翌年达到高潮,时延数年。其间,形式主义盛行,搞“活学活用”,比背诵多少,形成套用片言只语绝对化倾向。
    春,陕西省医疗队一行38人帮助横山开展工作。翌年,马桂祥等17名优秀队员留横工作。
    9月,6个区工委、公所撤销,36个人民公社并为21个,辖341个生产大队。
    10月,石码坬——哈兔湾、响水——高镇、绥德——石湾(横山段)公路破土动工。
    12月,党岔——武镇公路通车。
    本年干旱并遭雹,重灾遍境,称“黑籽老年馑”。10月始至翌年春,政府调拨近2000万公斤粮食和7万余元救济款运往灾区,民皆安度荒年。
    1966年
    3月,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传染,经组织医疗队全力防治,幸未蔓延。
    春,旱续400天。县人委动员大批干部轮番下乡抗旱救灾。
    6月26日,在外地影响下,高镇中学部分学生贴大字报、刷标语,列队高喊。打倒当权派”、“打倒反革命修正主义分子’云云,围攻校领导,校长被迫离校。本县开始“文化大革命”。
    8月1日~10月20日,县委举办“教师集训会”。会上“斗私批修”,定31名教师为“黑帮”、“坏分子”、“反革命”,围攻64名所谓“第三类教师”,免除20名小学校长,辞退25名民请教师。
    9月,县人委克服干扰,动员全民搞柠条采种、种植。当年采种30万公斤,国家林业部通电表扬。
    10月,“红卫兵”组织纷纷成立。横山中学、高镇中学等选百余代表赴京,于11月3日、7日两次受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主席毛泽东接见(第6、7次接见全国各地。红卫兵”)。
    11月,“红卫兵”开始“串联”,吃、住概不付钱。至翌年3月结束。城镇学校“停课闹革命”,工厂被迫停止生产。
    冬,“红卫兵”(实“文革”中造反组织)“小将”们大破“四旧”(旧思想、旧文化、旧道德、旧风俗),“横扫一切牛鬼蛇神”,强索民间散银,拆毁神殿古迹,乱砸房屋雕刻,焚烧书籍字画。
    年底,粉房台3人煤气中毒身亡。
    1967年
    1月,中共横山县委成立“文革领导小组”,各系统“文革”办公室相继成立,县委书记停职。
    2月,横山中学“红卫兵造反司令部”、“东方红造反司令部”,县委、机关“红旗战斗队”,高镇中学“6.26兵团”等造反组织四起。
    7月,《毛主席语录》、像章大量发行,“红宝书”、像章摆满商店柜台。
    秋冬,工厂、农村“抓革命,促生产”,只搞阶级斗争,不管生产。县、社、队领导和“四类分子”惨遭游斗,站大会,戴纸帽,立冰滩,跪板凳,抹黑脸,套草绳,备受侮辱,甚者惨遭拳打脚踢。
    年底,横山造反派组织与榆林所谓“红工机”、“二红”等造反组织挂勾,形成两派对峙,武斗萌动。
    1968年
    1月,武斗成风,动刀动械,致伤致残多人。
    3月,“造反派”实行。革命大联合”。横山县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会议“交流学习毛主席著作经验”,产生“横山县革命委员会”(代替县人委)组成党的“核心领导小组”。后公社、单位由“革命委员会”掌权。
    4月,“横山县军事管制小组”(后称政法组)成立,公安局、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被夺权。
    6月11日夜,“横中造反兵团”私设刑堂,严逼拷打,动鞭用械,当场致死县委监委副书记马子义。
    6~7月,“政法组”一一登记国民党员、“三青”团(三民主义青年团)员、复兴社成员等,“集中教育”两月。
    8月,县内乱搞“群众专政”(群专),“只许‘四类分子’规规矩矩,不许乱说乱动”。“四类分子”每月逢5日到公社或治保会“受教育”。
    8月,韭菜沟钢筋混凝土丁字型公路大桥建成。
    9月,樊家河煤矿一号井沉陷报废。
    10月,在“左”的思想指导下,县内“清理阶级队伍”到处“挖叛徒”,补捞“漏划地主、富农”成分。
    11月,大批被批斗干部下放农村劳动。
    1966~1968年初、高中毕业城镇知识青年被动员到农村落户,“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至1978年,先后500余人参加劳动。1979年后陆续迁回。
    农村办合作医疗站,设有“赤脚医生”。到1979年700余“赤脚医生”改称保健员。
    民间始用手扶拖拉机、磨面和碾米等加工机具。
    1969年
    1月,樊家河煤矿二号井投产。
    2月,“一斗、二批、三改造”运动展开对“四类分子”、“权派”改造。
    春,“工人毛泽东思想宣传队”进驻城镇中学,农村“贫下中农管理学校”。21个公社不顾条件办高中班,近百个大队亦设戴帽中学。
    夏,部分被打倒的“当权派”获“解放”。
    秋,修筑“人防工程”高潮掀起,到处“深挖洞”,造“土武器”。
    10月1日,植树造林做出成绩的杜羊圈大队党支部书记张泽义应国务院邀请赴京参加国庆观光典礼。
    冬,横山县“革命委员会”组织百余人赴山西省昔阳县大寨“取经”。
    1970年
    2月,根据中央3、5、6号文件,“打击现行反革命破坏活动,反对贪污盗窃、投机倒把、铺张浪费”运动展开。
    春,“农业学大寨”运动展开,时延10年。县、社皆设领导机构,各地分批派人参观。300多干部常年战斗在“第一线”,推行大寨“天斗、与地斗、与阶级敌人斗”经验,长期进行“以阶级斗争为纲”教育,大割“资本主义尾巴”,限制副业发展,摧残商品生产。社队片面追求粮食“过纲要”(亩产200公斤)、“跨长江4(亩产400公斤),大搞农田基本建设,“大年三十不停工,正月初一照常干”。农民“白天修地,晚上开会”。农田基建成效明显,涌现出一杆红旗(石窑沟)十朵花(古水、杜羊圈等)先进集体。
    夏,县内推行“社会主义大集”(各镇一个集日),严厉打击所谓投机倒把,限制粮、肉、蛋等农产品上市。市场萧条。
    6月,在吴(堡)定(边)国防公路绥(德)石(湾)段施工中,寺湾砭滑坡,压死响水民工19人,重伤11人。中央通报全国。
    秋,公安机关破获“一贯道复辟案”,审查千余道徒。9月26日一次枪决谢永恒等首、主犯14人。谢等从1967年开始在横、榆、靖3县发展道徒,活动猖獗。
    9月,装机容量125千瓦响水塘坝前式水电站发电,塔湾、赵石畔等80村受益。
    优种晋杂四号、五号高粱在县内落户。
    1971年
    春,横山县“革命委员会”政工组、农业组(生产)、财贸组设立。
    初夏,县全民运动会举行。15个代表队的300名运动员参加比赛,选拔出男女排球等8个体育队赴榆出席第四届全区运动会。
    7月23日,大理河川暴雨,冲毁石湾等社土坝54座。
    冬,双城公社刘家河村山滑窑崩,一家9人丧生。
    12月,县城至石湾始放客运班车。
    全县养猪“达《纲要》”,办集体猪场1700余,年底存栏近7万头,户均2.5头。翌年天旱,“杀母猪,丢仔种”。
    石湾高梁沟钢筋混凝土双曲拱型大桥竣工
    1972年
    春,全县开展“批林批孔”、“批林整风运动”。
    4月,横山县林业局成立。
    9月,横山县水电局、横山县计划委员会成立。
    10月,《中国养蜂》第五期载蜂场工人王子和《蜂群四季管理》。1980年,王被吸收为中国畜牧兽医学会会员。
    县境大旱成灾,作物严重歉收,部分人口外流。国家调1400万公斤粮食、130万元款运往灾区,饥民得救。
    吴定公路石湾段原称县内第一条国防干线公路(麻湾一中青湾)通车。
    1973年
    2月,横山县税务局成立。
    春,川水地区推广间作套种和草木樨压青种植法,变作物一年一熟为多熟。
    夏,高镇中学40多名学生食死猪肉中毒,经抢救脱险。
    7月,横山县。革命委员会”撤销政法组、政工组等,县人民法院、公安局和县委组织部、宣传部等复立。
    秋,装机容量3600千瓦响水水力发电站发电,沿川城镇农村开始大量用电。该站1969年完成设计,1972年动工始建。
    “依尼亚”良种小麦引进县内。
    1974年
    2月,横山县幼托所成立,县城不少幼儿入托。
    3月,横山“五七共产主义大学”在党岔开办。学生每天学习6小时,劳动4小时。至1979年停办,共办专业短训班20期,培训千余农技人员。
    春,农村推广“小靳庄经验”,办“政治夜校”。
    6月,县人民武装部组织2000余“基干民兵”野营训练,行程1200公里。
    夏,建筑面积近3000平方米的横山影剧院筹建,1977年使用。
    秋,学校批判“教育战线回潮”,教育事业又遭破坏。
    秋冬,学校、机关开展“评法批儒”运动。
    12月,横山县电力管理局成立。
    有效库容2580立方米的河口庙中型水库竣工。此库能防洪、灌溉、发电、养鱼。1972年破土动工。
    1975年
    3月,文革期间的省委第一书记李瑞山来横检查工作。
    春,机关、学校“评《水浒》”,批判所谓投降主义。
    林业部门引进“杂交杨”优良树种,城乡多植。
    夏,外贸部门始制柳制品、草制品出口。后,柳制品远销10多个国家和地区,很受日本、西德商人欢迎。
    秋冬,“反击右倾翻案风”运动展开,党员干部讨论所谓“资产阶级就在共产党内”问题。
    3000多农户(占总户9.3%)享受政府重点救济(“拔穷根”)款27万余元、棉花近4万公斤、棉布2万余米,户均款73元、布45米、棉花10公斤。农民说:“共产党是穷人的命根子”。
    1976年
    1月,响(水)——南(塔)公路竣工,社社通公路。
    春,县委、县“革委”决定根治无定河。县委副书记何立勋率数百人河堤治理基建团开赴无定河畔,在石码 坬至硬地梁河口移河改道。他们坝水于北缘挡沙,开辟河床为广阔水田,至1979年,植树10余万株,造地5000多亩。
    7月,肖崖村民20多人吃死驴肉中毒,2人身亡。
    9月,县广播站购回县内首台电视机,测试效果良好。
    11日,县级机关干部和群众在县委院设堂沉痛悼念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主席毛泽东逝世。
    18日,县级机关干部和各界人士万人在武装部体育场举行追悼毛泽东主席大会,收听首都追悼大会实况广播。
    10月,县武装民兵基干团在党岔一带进行近似实战的反空降演习,3个民兵步兵营和1个民兵侦察连约400人参加。
    25日,粉碎“四人帮”(王洪文、张春桥、江青、姚文元)消息传来,县城机关干部、师生走上街头,游行庆祝。此后,全县开展揭批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活动。
    冬,百余科级干部获得“解放”,重新工作。
    1977年
    春,国家两次给本县下放救济返销粮200余万公斤。
    5月,在榆林地区中学少年运动会上,横山代表队获男子总分第一名。
    夏,沙沟梁村民40人食死驴肉中毒,经抢救只死1人。
    秋,教育界恢复招生考试制度。
    冬,部分职工工资调整(奖级占40%)。
    1978年
    3月,榆林地区横山火电厂在高家沟筹建。3年后被调整下马。
    26日,王有地一农民酒后驾驶拖拉机至响水肇事,7名妇女丧生。
    春,雷龙湾等农民自发分为农业作业组生产。
    县内大量引进种植适用性强、产量高、坝沙好的沙打旺牧草。至1985年,全县植沙打旺30亩,占人工牧草60%。
    5月,全县开展“说清楚”运动(说清楚“文革”中事情),不少受骗上当的人向“文革”中受迫害者赔礼道歉。
    6月中旬,横山县第八次人民代表会议召开。会议通过《为实现新时期的总任务,把我县建成大寨县而奋斗》报告。
    7月,有关部门摘掉反右斗争中错划的24名“右派分子”帽子,恢复其中18人公职和2人党籍,把其中有农村户口的家属转回城镇。
    秋,党岔等地引种“京引39”良种水稻,喜获丰收。
    机关干部、学校师生开展“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大讨论。认识大有提高。
    10月,揭、批、查运动展开。县委采取措施,查清。文革”中本县重大案件,清理领导岗位“三种人”(造反起家的人、帮派体系严重的人、打砸抢分子),纠正冤假错案。有关部门为“文革”致死及蒙受不白之冤者平反昭雪或恢复名誉。
    冬,全县人民学习、贯彻中共第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彻底否定“以阶级斗争为纲”,实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工作着重点的转移。
    在延安召开的陕北冰球运动会上,横山代表队获冠军。
    11月,县人民法院复查“文革”(1966~1976)中判处的221件(327人)案件,宣布纯属冤案者21件(29人)平反,错定或定性不准者15件(15人)改判(减刑)。
    卫生部门报告:县内地方性甲状腺病防治已达国家规定标准。
    1979年
    春夏,公安机关纠正“社教”运动中补定地主、富农成份,摘掉“地、富、反、坏分子”帽子,定其子女一律社员成份。
    春,畜牧站分批引进辽宁省盖县白绒山羊,经与本地山羊杂交繁殖,杂交羊绒产量显著提高。
    畜牧部门进行大家畜人工授精和人工孵化小鸡获得成功。
    4月,横山县农垦局成立,横山县农牧局分为横山县农业局、横山县畜牧局。
    5月,横山电视调频台转播节目,其覆盖范围榆、米、靖、横4县,电视机进入千家万户。
    7月,樊家河煤矿被省“革委”命名为“大庆式企业”。
    9月,县内首栋三层楼一县水电局办公楼竣工,住房面积1817平方米。
    30日,可容万人的县城灯光球蛎建成,建筑面积约1537平方米。
    秋,高镇公社试行“两法种田”(水平沟、沟垄种植),使山地平均亩产由20公斤增到75公斤。全县大面积推广,开辟山旱地增产途径。
    横山县定惠渠管理处获榆林地区科技大会引洪淤沙改土成果奖。他们从1967年开始引洪漫地3000亩,使亩产由50公斤提到200多公斤。 石码坬农场党委书记安吉祥率先改革,压缩非生产人员,实行生产责任制和经济承包制。农场由长年亏损(最高年亏损25万元)变为年盈利5万元,被国家农垦部命名为“红旗单位”。
    农民开始大量使用化肥,供销系统销售化肥5000余吨。
    根据中共中央(1979)6号文件,县委为119名起义人员、23名投诚人员落实政策,恢复其中55人名誉和27人公职,给予13人生活补助,把因株连下放农村的57人户口转回城镇。
    5万余1~12岁儿童免费驱虫,驱虫率达90%。
    1980年
    春,农村普遍试行责任制。至年底,90%的生产队把土地、牲畜、大中型农机具等生产资料包给作业组。农民以作业组为集体劳动形式和核算单位。
    县财政局改革财政体制,改“统收统支为划分收支,分级包干”。
    秋,农业局副局长叶芝华研制的单管多弹头空炸炮防雹试验成功。县内普遍应用,雹灾有所减轻。
    10月,韩岔中型水库竣工,坝高60米。
    11月,由农技站负责的土壤普查工作铺开,至翌年10月结束。查清境内有风沙土、黄土性土等9个土类(23个亚类)
    下旬,县城长千余米、宽10米的水泥混凝土街面铺设完毕。
    12月,横山县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召开。188名代表首次差额选举横山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主任、副主任,横山县人民政府县长、副县长。
    个体户始购汽车。至1985年个人汽车达40辆,城乡运输较前方便。
    1981年
    2月,横山县人事局、横山县司法局成立。
    春,城乡集市贸易恢复并发展,全县贸易点增到16个,每月有80个集日。商品剧增,市场繁荣。
    5月,县工农教育委员会组成。大批中青年干部补文化课或参加“自修大学”、电视大学等形式的学习。
    6月,地名普查工作开始。
    7月,横山县法律顾问处、横山县公证处组成。县内诉讼人聘请律师代诉、答辩日多,法律公证工作也逐渐开展。
    秋,所有生产队建立农业生产责任制,多由“作业组”转。包干到户”。农民承包的土地只有使用权。
    农副产品收购价格提高,大豆(黑)提50%,绿豆提35%。
    10月,畜牧站鱼功超等完成陕北绵羊改良和品种群建立,被评为陕西省农牧业科研成果。经过二十多年培育,本县绵羊改良达到培育新品种要求和原定方案指标,每只羊产毛由1公斤提到5公斤。1983年获省科技成果一等奖。1985年5月15日,通过内蒙、宁夏等7省(区)16位专家组成鉴定组的鉴定。
    不少外流人口陆续迁回。
    本年起,由于部分干部忽视思想政治工作,农村赌博、封建迷信、买卖婚姻之风有所抬头。
    县人民法院复查“文革”前后期159件初终审案件,宣告24人(23件)无罪,7人(7件)免于刑事处分,88人(79件)减刑。
    取消公社“革命委员会”,设立管理委员会。
    1982年
    春,县、社300余干部到农村定林、定地、定人和查毁林事件,落实“谁造谁有”林业政策。农民大量种草栽树。
    3000余大队干部不再坐办公室,走进责任田。
    5月,横山县志编纂委员会及办公室成立,新编《横山县志》始纂。
    7月,第三次人口普查结束。1日零时全县人口223083人。
    11月15日,横山县沙漠学会组成,40名会员从事沙漠及其治理研究活动。
    川水地区推广塑料薄膜育秧技术;插秧水稻万亩,平均亩产325公斤,单产最高达700公斤,一般产量比撒播高1.5倍。经榆林地区农业局、科委鉴定,负责此科研课题的助理农艺师 刘兆年获省“农技推广”一等奖。
    千余农户收入超千元,百余户产粮过万斤。
    一大批符合离、退休条件的干部、工人离、退休。
    国家林业部定本县为柠条采种基地县。至1984年,种子收购量连续3年超5000万公斤,每年向东北、华北、西北兄弟县提供40万公斤种子,成为全国最大的基地县。
    “四清”、“文革”中“三案”(冤、假、错)甄别工作结束。县纪委复查、审定300余干部、工人“历史遗留问题”,建议恢复百余人党籍。
    1983年
    1月,全县整顿社会治安,严厉打击各种严重刑事犯罪分子。吕月19日,政法部门突击缉拿一批团伙、流窜作案等犯罪分子。
    3月,“全民文明礼貌月”活动展开。
    3日,《陕西日报》第一版载“横山4农民自费逛北京”,报道吴家沟农民实行责任制,生活富裕后旅游北京的事。
    春,各公社普遍建立科学技术普及协会。到年底,300多位能工巧匠、“田秀才”加入协会。
    6月,人事局改革干部人事制度,通过考试招聘40余名农村青年当轮换干部。
    8日,由90多人参加的横山县社会科学学会组成。
    夏,农业自然资源调查和农业区划完成任务,《横山县综合农业区划》等5个专业报告获省科技成果奖,国务院奖励农业区划办公室。
    秋,8万多名团员青年义务采集柠条种1万余公斤,支援甘肃等省500多公斤。共青团中央表彰团县委“青少年义务采种先进单位”。
    10月1日,横山县工会俱乐部正式开放。节假日前去活动者络绎不绝。
    冬,一胎上环、二胎结扎、三胎引产的计划生育突击运动展开。至翌年3月,全县做结扎手术6000余例,人工流产800余例,中期引产400余例,节育率达82%。
    12月8日,中共横山县第九次代表会召开。236名代表选举产生中共横山县委员会和中共横山县纪律检查委员会。
    100余专业技术干部被评定技术职称,1000余名享受“地区津贴”(每月10元),700余家属陆续转为城镇户口。
    800多农民进城经商或从事工、副业生产,促进个体工商业发展。至翌年底,个体工商户达1800余,从业人员2100多,拥有资金100万元。
    县内调整学校结构,“加强小学、压缩中学”,保留2所高中、9所初中。
    国家农牧渔业 部确定本县为山羊板皮生产基地县。
    按照国务院税制改革方针,税务部门增收国营企业所得税、建筑税、试制增值税和公益事业费等。
    商业供销部门停止派购生猪、菜羊、鲜蛋等,议购议销农副产品。
    15马力“延河”牌小四轮拖拉机大量开进农村。
    1984年
    1月,横山县首届政治协商会召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横山县委员会成立。
    3月,农技部门引进塑料薄膜覆盖栽培技术应用于花生、西瓜、蔬菜生产,皆获高产。
    春,各行各业试行岗位责任制。
    100余“半脱产人员“被聘为公社合同制干部。
    4月24日,在小水沟水库施工中,山体滑塌,8名民工牺牲。
    5月27~31日,三北(东北、西北、华北)造林局于陈家沟等村飞播种草,出苗七成。
    夏,为加强后备力量,本县组编榆林陆军预备役步兵第三团,约3000人。
    9月,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横山教学辅导站建立,首次招生30余。
    政府鼓励农民不放松粮食生产,改粮食收购为倒三七比例价格收购。翌年易合同定购。
    横山中学70余名学生考入大专院校,升学率名列全区前茅。
    秋,县啤酒厂、黄板纸厂筹建。
    外贸公司调运出口绿豆、红小豆1000余吨,质量、数量居全省首位。
    在陕西省、榆林地区联合召开的赛羊会上,马家梁村民马登繁饲养2044号杂交一代4岁母羊产原绒975克,获全省“冠军”,创国内高产记录。
    10月,21个公社管理委员会改为17个乡、4个镇人民政府,辖341个行政村、2323个村民小组。
    横山县审计局、横山县科技干部管理局成立。
    冬,县委、县政府调整各部门负责人,40余名党外人士担任县、乡领导,促进领导干部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
    商业、农牧企业单位试行经济承包制、经理(厂长)负责制,改革成果明显。
    县供水公司安装或改建水管近万米,县城居民基本用上自来水。
    卫生部门调查证明县内大骨节病基本得到控制。
    横幽县人民政府通知接引寺、响铃塔、长城、肖崖革命旧址等10处为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接引寺逐步修复。
    1985年
    春,打击严重刑事犯罪活动,杀迷信、赌博、偷婚风运动于城乡展开,歪风有所收敛。
    3月1~22日,外贸公司柳编师傅张玉涛赴日本表演编柳技术,赢得日本商人赞誉。
    5月30日,县政协、县委统战部召开首次三胞(台胞、侨胞、港澳同胞)亲属座谈会,听取他们意见,登记8户台、侨属海外关系。
    6月,县内广泛进行法制宣传教育活动。至9月宣传8000场次,受到教育者约万人。
    8月,鉴于党内存在行贿受贿等不正之风和政府机关存在官僚主义、工作效率低等腐败作风,全县整党,延至翌年。党员通过自查和民主评议,重新登记。极少数党员被开除或“缓登”。
    9月,职工工资改革。党政部门、国家机关及事业单位近5000人由工资制改为结构工资制。
    冬,武镇、横山等12乡镇办敬老院,数十位孤寡老人入院享受集体供养。
    12月,有关部门普查、登记非党知识分子。500余位非党知识分子中有不少人被选为县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或政协委员。
    年底,劳动人事局报告,1979年以来1000余城镇待业青年得到安置。
    农业生产获得大丰收。县委、政府工作报告中称全县人民温饱问题基本解决。
    近200户农民从事养鱼,养殖水面达1200多亩。鲜鱼上市。
    三北林业局检查团来横,认为林业生产成效显著,二石磕、白界、雷龙湾等毛乌素沙漠南缘出现“人进—林茂—沙退”景象。
    《横山腰鼓》(省歌舞团强凯编导)在葡萄牙、西班牙、法国民间艺术节上表演。
    县剧团编导何同其获国家文化部“边陲优秀儿女”奖。
    县花炮厂产品增为70余种,远销省内外。

欢迎您投稿“秦之韵 陕西村史”公益网。 (投稿EMAIL:30999626@qq.com 在线投稿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