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AP手机版 RSS订阅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延安历史

子长县境域历代变迁

时间:2015-1-16 13:17:29   作者:代峰\编辑   来源:子长县志   阅读:1967   评论:0
内容摘要:子长县历史悠久,县境区划变更频繁。秦置阳周县,辖今安塞、志丹、延川、靖边、横山、子洲、清涧7县全部及吴旗、米脂、延安3县(市)大部。王莽改阳周县为上陵畤,境域未变。东汉,境内为肤施县地。北魏,今境内东北部地区属城中县,余属魏平县。唐代,今境为延川县地。宋正大三年(1226)始,今境内南沟岔乡属怀宁县辖,余为延川县地。蒙...
   子长县历史悠久,县境区划变更频繁。秦置阳周县,辖今安塞、志丹、延川、靖边、横山、子洲、清涧7县全部及吴旗、米脂、延安3县(市)大部。王莽改阳周县为上陵畤,境域未变。东汉,境内为肤施县地。北魏,今境内东北部地区属城中县,余属魏平县。唐代,今境为延川县地。宋正大三年(1226)始,今境内南沟岔乡属怀宁县辖,余为延川县地。蒙古宪宗二年(1252)设安定县,境域东至今清涧县折家坪,西至安塞县真武洞一带,北至横山山脉,南至今延安市蟠龙镇,明、清境域无大变更。民国十七年(1928),境域东至今清涧县折家坪一带,西至今安塞县白庙岔一带,北至横山山脉南端,南至今延川县永坪一带,东北至今子洲县淮宁湾一带,东南至今清涧县下廿里铺西部,西北至今靖边县青阳岔一带,西南至今延安市蟠龙一带。民国二十六年(1937),陕甘宁边区政府调整行政区域,边界地带部分地区划入今延安市及延川、清涧、子洲、靖边、安塞县,形成今境,再未变更。

政区变迁
   境内明代前政区无考。明洪武二年(1369),全县编为忠顺一里、忠顺二里、忠顺三里、孝敬一里、孝敬二里、立义一里、立义二里、宗信一里、宗信二里共9里,里驻辖村无考。
    清沿明制,对里进行调整,道光年间(1821~1851),全县设二里九甲:宁泰里辖忠一甲仁字号、忠二甲义字号、孝一甲礼字号、崇一甲智字号、孝二甲信字号;泰乐里辖立一甲泰字号、立二甲宽字号、忠二甲敏字号、崇二甲惠字号。
    民国初,改里甲治为区治,全县设区13个,即东一区(区公所驻栾家坪)、东二区(区公所驻杨家园子)、东三区(区公所驻热寺湾)、南一区(区公所驻寺湾)、南二区(区公所驻蟠龙)、西一区(区公所驻三十里铺)、西二区(区公所驻中山川)、西三区(区公所驻李家岔)、北一区(区公所驻玉家湾)、北二区(区公所驻南沟岔)、北三区(区公所驻水园子)、中原区(区公所驻瓦窑堡)、城区(区公所驻安定)。民国十六年(1927)五月安定县农民协会成立后,将13个区公所改称区农会,当年八月恢复原称。
    民国二十三年(1934)十二月,在县境西北部成立赤源县苏维埃政府,辖区11个,其中3个(西一、西二、西三区)在今子长境内,7个在今横山县内,1个在今靖边县内。陕西省安定县政府在辖区内设6个联保处:中原镇联保处、杨家园子联保处、玉家湾联保处、南沟岔联保处、涧峪岔联保处、任家寺联保处,下辖保甲。
    民国二十四年(1935)二月,秀延县苏维埃政府在境内成立,辖区13个,其中一区(驻地玉家湾)、二区(驻地涧峪岔)、三区(驻地杨家园子)、四区(驻地栾家坪)、八区(驻地南沟岔)、九区(驻地湫峪沟)、十区(驻地任家寺)、十三区(驻地冯家新庄)等8个区在今子长境内,其余5区在今子洲、靖边境内。
    民国二十四年(1935)五月,子长县苏维埃政府在境内成立,辖区8个,今子长境内只有寺湾区(辖7个乡),其余7区在今安塞、靖边、横山县境内。
    民国二十四年(1935)十月,瓦窑堡市苏维埃政府成立,辖区5个:米粮区、下河滩区、后桥区、稍木则沟区、冯家屯区。
    民国二十五年(1936)二月,废赤源县、瓦窑堡市,设立安定县苏维埃政府(驻地强家湾),辖西一区、西二区、西三区、中区、南区、瓦市区等6区。
    民国二十六年(1937)九月,国共合作形成后,边区安定县辖西北部5个区:西一区、西二区、西三区、中区、南区;陕西省安定县辖6区:中原区、杨家园子区、玉家湾区、南沟岔区、涧峪岔区、任家寺区。
    民国二十九年(1940)二月全境解放后,边区安定县辖区11个,名称相沿。
    1949年10月,县辖8区46乡。东一区(驻地杨家园子)辖5乡:杨家园子、热寺湾、徐家岔、吴家寨子、丹头;东二区(驻地湫峪沟)辖6乡:任家寺、东沟、界石堡、湫峪沟、任家园子、宜家畔;西一区(驻地安定)辖7乡:十里铺、椿树砭、唐家川、韩家崖堤、郭家坪、栾家坪、二十里铺;西二区(驻地李家岔)辖5乡:李家岔、柏山寺、石灰岔、水晶沟、东沟;北一区(驻地玉家湾)辖6乡:路家寺、路家坪、砖窑峁、玉家湾、南沟岔、新窑湾;北二区(驻地涧峪岔)辖7乡:庙墕、宋家坪、刘家坪、郭家河、杨家老庄、上高台、下高台;南区(驻地滴哨)辖6乡:滴哨、潘家坬、禾草沟、李家川、寺湾、阳台;瓦市区(驻地瓦窑堡)辖4乡:城内一、二、三乡,水沟坪乡。
    1950年,全县辖8区44乡。东二区原任家园子乡改为刘家坪乡;西一区原韩家崖堤、郭家坪、十里铺3乡撤销;北二区原上高台乡改为高老庄乡;南区阳台乡改为新寨河乡,禾草沟乡改为余家坪乡;瓦市区新设芋则湾乡,其余区乡未变。同年9月,东二区撤销,并入东一区,全县设7区45乡,各区辖乡作了调整,区所驻地未变。一区辖8乡:宜家散岔、界石堡、任家园子、水园子、湫峪沟、杨家园子、宜家畔、徐家岔;二区辖6乡:安定、二十里铺、椿树砭、唐家川、栾家坪、十里铺;三区辖5乡:李家岔、东沟、柏山寺、石灰岔、水晶沟;四区辖5乡:路家坪、路家寺、玉家湾、南沟岔、新窑湾;五区辖7乡:庙墕、宋家坪、刘家坪、高新庄、杨家老庄、郭家河、高台;六区辖7乡:滴哨、李家川、寺湾、余家坪、王家庄、强家峁、阳台;七区辖7乡:祁家湾、芋则湾、新寨河、吴家寨子、芽坪及城内五、六乡。
    1952年,恢复湫峪沟区,原一区划为一、八区。
    1956年撤销滴哨、玉家湾、湫峪沟3个区,全县辖1镇5区27乡,即城关镇:辖城内五个政村;杨家园子区辖6乡:宜家畔、任家寺、湫峪沟、杨家园子、热寺湾、冯家岔;瓦市区辖6乡:寺湾、枣林、滴哨、余家坪、湫沟台、玉家湾;安定区辖5乡:二十里铺、栾家坪、关庙坪、富汉家河、安定;李家岔区辖5乡:马圈坪、李家岔、湫滩沟、周家崄、柏山寺;涧峪岔区辖5乡:南沟岔、宋家坪、刘家坪、高新庄、墩墕。
    1958年9月,人民公社实行政社合一,全县划为10个人民公社,即东风公社(驻地湫峪沟)、永胜公社(驻地杨家园子)、先进公社(驻地玉家湾)、红旗公社(驻地瓦窑堡)、卫星公社(驻地栾家坪)、火箭公社(驻地寺湾)、友好公社(驻地安定)、子长公社(驻地李家岔)、和平公社(驻地涧峪岔)、先锋公社(驻地南沟岔)。同年11月安塞县治撤销后,安塞北部的坪桥、化子坪、真武洞3个公社划入本县。同时撤销东风、先锋2个公社,并入杨家园子、涧峪岔公社,全县所有公社都以驻地命名,时县辖11个公社,372个生产大队,1302个生产队。
    1961年5月,将全县11个公社调整为25个公社,即杨家园子、史家畔、界石堡、冯家屯、栾家坪、城关、安定、余家坪、芽坪、热寺湾、湫峪沟、南沟岔、阳道峁、李家岔、寺湾、高台、真武洞、谭家营、郝家坪、坪桥、西瓦界、化子坪、镰刀湾、玉家湾、涧峪岔。
    1961年6月,安塞县治恢复。原安塞县辖的真武洞、谭家营、郝家坪、,坪桥、西瓦界、化子坪、镰刀湾公社划归安塞,全县辖18个公社。
    1965年4月,阳道峁、芽坪、高台、湫峪沟公社分别并入李家岔、冯家屯、涧峪岔、史家畔公社,界石堡公社社址移至马家砭村,并更名为马家砭公社。时全县辖14个公社,321个生产大队,5个居委会。
    1980年10月10日,城关公社改名为城关镇,1983年4月5日又改名为瓦窑堡镇。同年10月,改变“政社合一”体制,公社改为乡(镇),设立乡政权,乡下为村,设村民委员会,村下设村民小组。安定、玉家湾、杨家园子、瓦窑堡为乡级镇建置。
    1984年9月,由李家岔乡分设石家湾乡,涧峪岔乡分设高台乡,全县辖16个乡(镇),333个村民委员会,1309个村民小组。
    1990年,全县辖乡(镇)16个,村民委员会344个,居民委员会14个。



欢迎您投稿“秦之韵 陕西村史”公益网。 (投稿EMAIL:30999626@qq.com 在线投稿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