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AP手机版 RSS订阅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延安历史

延安市历代建置及区域变迁

时间:2014-9-19 17:40:10   作者:代峰\编辑   来源:延安地方志   阅读:3459   评论:0
内容摘要:延安建置夏,今延安地区属雍州。商,属鬼方。西周,为犬戎与猃狁领土。春秋,本区是白翟部族居住地。战国时,分属秦、魏。秦汉,属上郡。东汉末年,匈奴南迁。魏晋两代未置郡县。前赵在陕北建上郡。北魏,在本区南部设北华州和中部、敷城、义川、乐川4郡,北部设东夏州和...

延安建置

    夏,今延安地区属雍州。商,属鬼方。西周,为犬戎与猃狁领土。

  春秋,本区是白翟部族居住地。战国时,分属秦、魏。

  秦汉,属上郡。东汉末年,匈奴南迁。魏晋两代未置郡县。前赵在陕北建上郡。

  北魏,在本区南部设北华州和中部、敷城、义川、乐川4郡,北部设东夏州和遍城、定阳、上郡、朔方4郡,以及夏州的金明郡。西魏大统三年(537),在本区东南部增设汾州。西魏恭帝元年(554),北华、东华、汾州,分别改称敷州、延州和丹州。延州辖遍城、上郡、文安、神木4郡;敷州辖中部、敷城2郡;丹州辖义川、乐川2郡;西北部仍设金明郡,属夏州。北周保定四年(564),撤神木郡,乐川郡改称丹阳郡。

  隋开皇三年(583),撤遍城、文安、中部、敷城、丹阳、乐川、金明7郡,仍设延州、敷州、丹州。大业三年(607),废州制,设上郡和延安郡。隋义宁元年(617),增设丹阳郡。

  唐,本区属关内道。武德元年(618),撤上郡、延安、丹阳3郡,设鄜州、延州、丹州。武德二年(619),增设坊州。天宝元年(742),废州制,设延安、洛交、中部、咸宁4郡。乾元元年(758),又废郡制,复设延州、鄜州、坊州、丹州。

  宋,本区属永兴军路,仍设延州、鄜州、坊州、丹州。宋初,西北部被西夏占据。收复后,设保安、定边2军。庆历元年(1041),设鄜延路。元祐四年(1089),延州升延安府。

  金仍设鄜延路,初辖延安府、鄜州、坊州、丹州、绥德州(辖地在今榆林地区)及保安、定边2军。皇统六年(1146),撤定边军。大定十一年(1171),降保安军为保安县。大定二十二年(1182),升保安县为保安州。

  元置延安路,领鄜州、葭州、绥德州(后2州辖地在今榆林地区)。

  明洪武二年(1369)五月,延安路改设延安府。

  清雍正三年(1725),鄜州升直隶州。本区有2个省辖行政建置延安府和鄜州。

  民国2年(1913),撤府、州,属县改隶榆林道。民国9年(1920),道治迁至肤施城。民国17年(1928),废道,诸县由省直辖。

  民国23年(1934)建立陕甘边和陕北两个苏区。1935年11月,陕甘边和陕北两个苏区改称陕甘省和陕北省。1936年5月,合为陕甘宁省。西安事变爆发后,改称中华民国特区。1937年9月6日,改称陕甘宁边区,11月10日,称陕甘宁特区。1938年1月,复称陕甘宁边区。1942年11月,设延属分区,1943年1月成立延属分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辖延安市和延安、子长、延川、延长、固临、甘泉、鄜县、志丹、安塞9县。

  1942年7月,陕甘宁边区政府决定新建吴旗县,隶属三边分区。8月正式设立。

  1948年1月,黄龙分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成立,辖洛川、黄陵、宜君、宜川、黄龙、澄城、韩城、合阳、白水、富平10县。1949年2月,鄜县归黄龙分区辖。

  1949年5月,陕甘宁边区政府迁往西安市。设陕北行政区,撤延属分区。陕北行政公署驻延安,辖榆林、绥德、三边、黄龙4个分区及延安、延长、延川、子长、安塞、志丹、甘泉7个直属县。

  建国后,1950年5月,撤陕北行政区,设陕西省延安分区,成立陕西省延安分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10月改设延安专区,改称陕西省人民政府延安专员公署。1955年5月,称陕西省延安专员公署。1966年5月,“文化大革命”开始。1967年,机构瘫痪。1968年8月18日,成立延安专区革命委员会。1969年9月30日,改称延安地区革命委员会。1978年6月,延安地区革命委员会撤销,延安地区行政公署成立。

  1996年11月5日,国务院批准撤销延安地区,设立地级延安市(1997年1月8日,延安市人民政府正式成立)。

延安地区建置沿革表

 

┏━━━━━━━┳━━━━━━━━━━━━━━━━━━━━━━━━━━━━━━━━━━━━┓

┃    秦        ┃    上郡南部                                                            ┃

┣━━┳━━━━╋━━━━━━━━━━━━━━━━━━━━━━━━━━━━━━━━━━━━┫

┃ 汉 ┃ 西汉   ┃    上郡南部                                                            ┃

┃    ┣━━━━╋━━━━━━━━━━━━━━━━━━━━━━━━━━━━━━━━━━━━┫

┃    ┃ 东汉   ┃    上郡南部                                                            ┃

┣━━┻━┳━━╋━━━━━━━━━━━━━━━━━━━━━━━━━━━━━━━━━━━━┫

┃ 三国   ┃ 魏 ┃                                                                        ┃

┣━━━━┻━━╋━━━━━━━━━━━━━━━━━━━━━━━━━━━━━━━━━━━━┫

┃ 西晋         ┃                                                                        ┃

┣━━┳━━━━╋━━━━━━━━━━━━━━━━━━━━━━━━━━━━━━━━━━━━┫

┃    ┃ 北魏   ┃  东夏州(治广武)  北华州(治杏城)                                    ┃

┃    ┣━━━━╋━━━━━━━━━━━━━━━━━━━━━━━━━━━━━━━━━━━━┫

┃ 北 ┃ 西魏   ┃  延  州(治广武)  敷  州(治杏城)  丹  州(治义川)  恒州(治归德)  ┃

┃    ┣━━━━╋━━━━━━━━━━━━━━━━━━━━━━━━━━━━━━━━━━━━┫

┃ 朝 ┃        ┃                                                                        ┃

┃    ┃ 北周   ┃  延  州(治广武)  敷  州(治杏城)  丹  州(治丹阳)                  ┃

┣━━┻━━━━╋━━━━━━━━━━━━━━━━━━━━━━━━━━━━━━━━━━━━┫

┃    隋        ┃  延安郡(治肤施)  上  郡(治洛交)                                    ┃

┣━━━━━━━╋━━━━━━━━━━━━━━━━━━━━━━━━━━━━━━━━━━━━┫

┃    唐        ┃  延  州(治肤施)  坊  州(治中部)  丹  州(治义川)鄜州(治洛交)    ┃

┣━━┳━━━━╋━━━━━━━━━━━━━━━━━━━━━━━━━━━━━━━━━━━━┫

┃    ┃ 后梁   ┃  延  州(治肤施)  坊  州(治中部)  丹  州(治义川)鄜州(治洛交)    ┃

┃    ┣━━━━╋━━━━━━━━━━━━━━━━━━━━━━━━━━━━━━━━━━━━┫

┃    ┃ 后唐   ┃  延  州(治肤施)  坊  州(治中部)  丹  州(治义川)鄜州(治洛交)    ┃

┃    ┣━━━━╋━━━━━━━━━━━━━━━━━━━━━━━━━━━━━━━━━━━━┫

┃ 五 ┃        ┃                                                                        ┃

┃    ┃ 后晋   ┃  延  州(治肤施)  坊  州(治中部)  丹  州(治义川)鄜州(治洛交)    ┃

┃    ┣━━━━╋━━━━━━━━━━━━━━━━━━━━━━━━━━━━━━━━━━━━┫

┃ 代 ┃        ┃                                                                        ┃

┃    ┃ 后汉   ┃  延  州(治肤施)  坊  州(治中部)  丹  州(治义川)鄜州(治洛交)    ┃

┃    ┣━━━━╋━━━━━━━━━━━━━━━━━━━━━━━━━━━━━━━━━━━━┫

┃    ┃ 后周   ┃  延  州(治肤施)  坊  州(治中部)  丹  州(治义川)鄜州(治洛交)    ┃

┣━━┻━━━━╋━━━━━━━━━━━━━━━━━━━━━━━━━━━━━━━━━━━━┫

┃  北宋        ┃  延安府(治肤施)  坊  州(治中部)  丹  州(治宜川)鄜州(治洛交)    ┃

┣━━━━━━━╋━━━━━━━━━━━━━━━━━━━━━━━━━━━━━━━━━━━━┫

┃    金        ┃  延安府(治肤施)  坊  州(治中部)  丹  州(治宜川)鄜州(治洛交)    ┃

┣━━━━━━━╋━━━━━━━━━━━━━━━━━━━━━━━━━━━━━━━━━━━━┫

┃    元        ┃  延安路(治肤施)  鄜州                                                ┃

┣━━━━━━━╋━━━━━━━━━━━━━━━━━━━━━━━━━━━━━━━━━━━━┫

┃    明        ┃  延安府(治肤施)  鄜州                                                ┃

┣━━━━━━━╋━━━━━━━━━━━━━━━━━━━━━━━━━━━━━━━━━━━━┫

┃    清        ┃  延安府(治肤施)  鄜州                                                ┃

┣━━━━━━━╋━━━━━━━━━━━━━━━━━━━━━━━━━━━━━━━━━━━━┫

┃  民国        ┃  陕甘宁边区延属分区(专署驻延安)  陕西省第3行政督察区(专署驻洛川)   ┃

┣━━━━━━━╋━━━━━━━━━━━━━━━━━━━━━━━━━━━━━━━━━━━━┫

┃ 中华人民     ┃                                                                        ┃

┃  共和国      ┃  延安地区行政公署(驻延安市)                                          ┃

┗━━━━━━━┻━━━━━━━━━━━━━━━━━━━━━━━━━━━━━━━━━━━━┛

 

  注:本表以1996年政区为准。由于表格局限,表内只列主要朝代。同一朝代,政区名称若有多次变更,

 

        仅列最后一个名称。括号内注有“治××”者,为该行政单位官署所在地,如清代栏内,延安府

 

        后面括号里注“治肤施”3字,说明延安府官署设在肤施县。

       同一郡县,若后代沿袭前代,且官署所在地未变,则上下对齐排列。

  

 

   各县(市)建置沿革情况如下:

  延安市 沿用延安郡名,始于隋代。延者,长也,取名“长治久安”之意。

  春秋,为白翟部落居住地。战国前期属晋,后属魏,再后归秦。秦汉时该境为高奴县,隶上郡。新始建国元年(9),改高奴县为平利县。东汉,复名高奴县。魏晋,为匈奴所居,未设县。北魏太安二年(456),在南部设临真县,隶北雍州定阳郡;西部设沃野县。太和元年(477),东部设广武县,并设遍城郡,隶北雍州,领广武、沃野两县。北魏延昌二年(513),设东夏州,领遍城郡、定阳郡、朔方郡、上郡。西魏大统三年(537),分临真县置真川县,并设神木郡,领真川、临真2县。同年,分广武县置文安县,隶文安郡。恭帝元年(554),改东夏州为延州,领遍城郡、神木郡、文安郡、上郡。北周保定四年(564),废神木郡。真川、临真2县改属遍城郡。北周建德六年(577),改广武县为丰林县。遍城郡治、延州州治均徙丰林。遍城郡领丰林、沃野、真川、临真4县。延州领遍城、文安2郡。隋开皇三年(583),废郡制,以州统县。遍城郡废。开皇十八年(598),废沃野县,辖地并入丰林县。隋大业元年(605),废真川县,辖地并入临真县。大业三年(607),分金明、丰林2县,置肤施县。同年,改州为郡,废延州,设延安郡,郡治肤施,领肤施、丰林、临真、延安等11县。延安县,西魏为广安县。大业元年(605),因避太子杨广名讳改称延安县,辖地在今延长县境内。

  唐武德元年(618),延安郡改为延州,武德二年(619),分肤施县设金明县。天宝元年(742),复改延州为延安郡。乾元元年(758),再改为延州,治所肤施,领肤施、丰林、临真等10县。安史之乱后,延州隶鄜坊节度使府。五代(907~960),后梁时,属忠义军节度使府,余皆属彰武军节度使府。

  北宋初年,设路辖州。庆历元年(1041),分陕西路置鄜延路。庆历五年(1045),肤施县城迁至今延安城内。熙宁五年(1072),废丰林、金明2县,辖地并入肤施县。元祐四年(1089),升延州为延安府,府治仍在肤施,领肤施、临真等7县。南宋建炎二年(1128),全军攻克延安府。金亦设鄜延路,领延安府、鄜州、坊州、丹州、保安州、绥德州。皇统二年(1142),改鄜延路为彰武军总管府,金末废。

  蒙古至元二年(1265),废临真县,辖地并入甘泉县。本境仅置肤施县。元至元八年(1271),置延安路,治所肤施,领肤施、甘泉等8县及鄜州、绥德州、葭州。

  明洪武二年(1369),改延安路为延安府,领肤施、甘泉等10县,清为延榆绥道延安府。

  民国2年(1913),废延安府。肤施县隶榆林道。民国17年(1928),废道,肤施县直隶陕西省。

  1935年5月,陕北红军在该境北部设延安县,7月,在南部设肤甘县,东南部设红泉县,9月,分肤甘县设肤施县。1936年12月,旧肤施县城解放,城区设延安市;肤施县并入延安县,3月,宜川县与红泉县合为红宜县,7月,红宜县改称固临县。1942年11月,设延属分区。延安市属边区政府。延安县属延属分区。1944年5月,设南泥湾垦区(县级建制)。1945年,固临县临镇区、延安县金盆湾区划归南泥湾垦区,直属边区政府。1948年7月,南泥湾垦区和固临县部分辖区合为临镇县。1949年2月,撤临镇县,辖地分归延安县和延长县,3月,延安市降为区级市,归延安县辖,5月,撤延属分区,设陕北行政区。

  建国后,1950年5月,撤陕北行政区,设延安分区。1954年4月,延安市改称延安县城关区。1958年12月,甘泉县全境、安塞县南部并入延安县。1961年9月,甘泉、安塞2县建制恢复,归还并入之辖地。1970年5月16日,分为延安城区和延安县。1972年3月,延安城区改称延安市。1975年8月16日,延安县并入延安市。1996年11月,撤销县级延安市,改设县级宝塔区。

  延长县 县名始于唐广德二年(764),因延水由境内通过,长流入黄河而得名。

  春秋,为白翟地。战国初属魏,后属秦。秦汉,为高奴县辖,隶上郡。其间,新始建国元年(9),高奴县改平利县。三国,为匈奴所居,未设县。西晋,并入金明郡。北魏神四年(431),置广安县,属北华州敷城郡。西魏,分广安县置义乡县,属延州文安郡。北周建德六年(577),分云岩、汾川2县地,设门山县,属丹州乐川郡。隋仁寿元年(601),广安县改称延安县。大业元年(605),义乡县并入延安县,门山县并入汾川县。延安、汾川2县均属延安郡。唐武德二年(619),境内兼设北连州,增置义乡、齐明2县。武德三年(620),分汾川县地,复设门山县,属丹州。贞观二年(628),州废,义乡、齐明2县撤并。唐广德二年(764),始称延长县,改属延州。五代(907~960),沿用延长县、门山县建置,隶延州。后梁开平年间(907~910),延州归后梁,延长县隶忠义军。后唐、后晋、后汉、后周,隶彰武军。北宋初,以路辖州。延长县隶鄜延路之延州。宋元祐中(1089~1091),延州改称延安府。金,沿用延长县、门山县建置,属鄜延路延安府。金皇统二年(1142),改隶彰武军。蒙古至元六年(1269),撤门山县,辖地并入宜川县。明洪武二年(1369),属延安府。清,属延榆绥道延安府。

  民国2年(1913),该县属榆林道。民国17年(1928),废道,该县直属陕西省。

  1935年5月30日,延长县城解放,属陕北省。1936年12月10日,该县六区与红泉县合并,成立红宜县。1937年,7月,红宜县改称固临县,属陕甘宁省。1942年11月,陕甘宁边区政府设延属分区。延长县、固临县改属延属分区。1944年5月,分固临县所辖之南泥湾,设南泥湾垦区,归延属分区辖。1948年7月,撤固临县,设临镇县。1949年2月,撤临镇县,辖地划归延长、延安两县。5月,撤延属分区,设陕北行政区,该县为陕北行政区直属县。1950年5月,隶属延安分区,10月,延安分区改称延安专区,延长县属延安专区。1958年12月,延川县并入延长县。1961年9月,按合并时的地域分出延川县。1969年9月30日,延安专区改称延安地区,该县隶属延安地区。至1996年,建置未变。

  延川县 县名始于隋代,因秀延水而得名。

  春秋时,由白翟族占据。战国初属魏,后归秦。秦统一后,该境西北部属上郡阳周县,东南部属上郡高奴县。秦二世三年(前207),项羽灭秦,上郡改为翟国,建都高奴。汉高祖元年(前206),灭翟国,复置上郡。该境属上郡高奴县。元封五年(前106),属并州刺史部上郡高奴县。新始建国元年(9),改高奴县为平利县。东汉,复称高奴县。永和五年(140),为匈奴所占,至三国和西晋,无郡县建置。东晋,上郡先后属前赵、后赵、前秦、后秦,在今延水关镇王家渠设临河县,不久废。东晋义熙三年(407),匈奴人建大夏国,该境属大夏。北魏神四年(431),大夏亡。延昌二年(513),设东夏州,辖遍城、朔方等4郡。该境西部归遍城郡广武县,东部属朔方郡朔方县。西魏大统三年(537),境内设文安县,兼置文安郡。文安郡辖文安、义乡、广安3县。废帝元年(552),在原临河县辖地设安民县,属安宁郡。北周,无变更。隋开皇三年(583),废郡制,以州统县。文安郡废,始置延川县,隶延州。安民县改称吉万县。隋大业三年(607),吉万县并入延川县。同年,改州为郡。延川县属延安郡。大业十二年(616),朔方郡反隋,自立梁国,该境归梁。大业十三年(617),梁在今延川县城设文州。唐武德二年(619),改文州为基州,分文州东南部置西和州,辖安民、修文、桑园3县;分文州西北部置南平州,辖义门、城平2县。武德四年(621),废南平州和义门县,归基州辖。次年,改称北基州。武德六年(623),绥州侨设于今延川县城,次年迁往魏平县。唐贞观二年(628),废西和州。修文、桑园2县并入安民县,属北基州。同年,改安民县为安人县。贞观八年(634),废北基州,复置延川县,与安人县同属延州。贞观二十二年(648),安人县改称弘风县。神龙元年(705),弘风县改称延水县。后唐同光元年(923),改延州为彰武军,延川、延水2县属彰武军。北宋太平兴国三年(978),设路、府(州)、县。延川、延水2县属陕西路延安府。庆历元年(1041),置鄜延路。延川、延水2县为鄜延路延州所辖。熙宁八年(1075),降延水县为镇,并入延川县。政和六年(1116),金兵占延川,仍置延川县,属鄜延路延安府。蒙古宪宗二年(1252),该县安定堡分出,设安定县。明仍置延川县,属延安府。清顺治元年(1644),清军占延川县。该县属延榆绥道延安府。

  民国2年(1913),该县属榆林道。民国17年(1928),废道,该县直属陕西省。

  1935年1月,中共陕北特别委员会在延川县西部设赤光县,2月,在延川县东部设延水县,赤光县改称延川县。延川、延水2县属陕北省。1937年9月,延水县并入延川县,属陕甘宁边区。1942年11月,属陕甘宁边区延属分区。1949年5月,属陕北行政区。建国后,1950年5月,属绥德分区。10月,属绥德专区。1956年10月,属延安专区。1958年12月,该县并入延长县。1961年9月,恢复延川县。1969年9月30日隶属延安地区。至1996年,建置未变,隶陕西省延安地区。

  子长县 以革命烈士谢子长名字命名。

  西周,为白翟部落所居。东周,先后属晋、魏、秦。秦统一后,在今子长县石家湾乡曹家坬一带设阳周县,属上郡。楚汉战争时,项羽改上郡为翟国,该境为翟地。西汉,复置上郡,阳周为上郡属县。新始建国元年(9),改阳周县为上陵畤,仍属上郡。东汉初,废上陵畤,置肤施县,该境为上郡肤施县地。建武十八年(42),罢州牧,置州刺史部,境内属并州刺史部,仍属肤施县。三国,为羌胡所占,未置县。东晋,相继为前秦、后赵、后秦属地。东晋义熙三年(407),该境属夏。南北朝,境内先后为北魏、西魏、北周所辖。北魏始光元年(424),属夏州。北魏中期,在今子长、延川2县交界处,设魏平县,属朔方郡。北魏神龟元年(518),该境东北部设城中县。北周,境内为城中、魏平县地,属延州。隋开皇元年(581),改城中县为城平县。大业三年(607),废延州,置延安郡,境内为延安郡辖地。大业十三年(617),延安、雕阴诸郡降唐,该境属唐。唐武德元年(618),并州县,分天下为15道,该境属关内道延州延川县。天宝元年(742),改州为郡,该境属上郡延川县地。五代(908~960),相继为后梁、后唐所辖,属延州。北宋初,以路辖州,该境属鄜延路延州,仍为延川县地。北宋至道年间(995~997),该境为西夏占据。康定元年(1040),升安定寨为安定堡。蒙古宪宗二年(1252),升安定堡为安定县,属延安路。蒙古至元元年(1264),析置丹头县。至元四年(1267),撤丹头县,辖地并入安定县。元至元八年(1271)置延安路。明洪武二年(1369),改延安路为延安府。该县属延安府绥德州。清,该县属延榆绥道延安府。

  民国2年(1913),该县属陕西省榆林道。民国17年(1928),废道,该县直属陕西省。

  民国23年(1934)8月,中共陕北特别委员会在该县涧峪岔区景家河村建立安定县革命委员会,12月,改称赤源县苏维埃政府,与国民政府所辖之安定县政府并存。1935年2月,秀延县苏维埃政府在今玉家湾柳树沟村成立(1937年10月,并入安定县),4月,安定县西北部、安塞县北部筹建重远县,5月,该区域建子长县(1937年10月废)。赤源、秀延、子长3县属陕北省,9月,改属陕甘晋省,10月,成立瓦窑堡市(县级建制),亦属陕甘晋省,11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在瓦窑堡设西北办事处。赤源、秀延、子长3县和瓦窑堡市归属陕北省。1937年9月,边区政府管辖之安定县政府与国民政府管辖之安定县政府在境内并存。1940年2月29日,国民政府管辖之安定县政府撤离。1942年5月1日,安定县改称子长县。1942年11月,属延属分区。

  建国后,1950年5月,该县属绥德分区。1956年10月,归延安专区。1958年12月,安塞县撤销,其北部地区并入子长县。1961年9月,安塞县恢复,北部地区复归安塞县。至1996年,建置未变,隶陕西省延安地区。

  安塞县 安塞是北宋与西夏的交界处,战争频仍。宋设堡防守,取“安定边塞”之意,县名沿用堡名。

  春秋,该境为白翟所居。战国,先属魏,后归秦。秦统一后,该境属上郡高奴县。新始建国元年(9),改高奴县为利平县。东汉光熹元年(189),至三国,均为匈奴境域,郡县废。北魏太延五年(439),统一北方,置州设郡。太平真君十年(449),境内置广洛县。十一年(450),置金明郡,领因城、永丰、启宁诸县。隋仁寿元年(601),改广洛县为金明县。大业三年(607),废州制,置上郡和延安郡,辖金明县。大业十三年(617),撤金明县,辖地并入肤施县。唐武德二年(619),复置金明县。唐初在境内建立的全义、崇德、永安、定义4县,并入金明县,另有新昌县单设。唐贞观十年(636),置罢交县。天宝元年(742),罢交县改称延昌县。北宋熙宁五年(1072),撤金明县,辖地并入肤施县,分西南部为敷政县。蒙古宪宗二年(1252),始设安塞县。蒙古至元五年(1268),撤敷政县,辖地并入安塞县。元至元八年(1271)置延安路。明洪武二年(1369),改延安路为延安府,该县属延安府。成化九年(1473),设榆林堡,辖东、西、中三道,该县属西路靖边道。后,废堡、道,置府、州,该县属延安府。清沿明制,该县仍属延安府。

  民国2年(1913),该县属榆林道。民国17年(1928),废道,该县直属陕西省。

  民国23年(1934)7月,安塞县革命委员会在该县南部安家坪(今属甘泉县)成立。1935年5月,在该县北部白庙岔成立子长县(1937年10月废)。1937年9月,该县和安定县按国民政府时的县界划分区域。该县南北合并,隶陕甘宁边区。1942年11月,属延属分区。1949年5月,属陕北行政区。建国后,1950年5月,属延安分区,10月,属延安专区。

  1958年12月,撤销该县建制。北部王家湾、坪桥、肖官驿、真武洞、谭家营、化子坪、镰刀湾划归子长县,余皆归延安县。1961年9月,安塞县恢复。划归子长县、延安县之辖地,复归该县。至1996年,建置未变,属陕西省延安地区。

  志丹县 以革命烈士刘志丹名字命名。

  春秋,为白翟所居。战国初,为西戎与晋国交界地。洛河以西为西戎支派义渠戎国领土。洛河以东属晋,后属魏,隶上郡高奴县。周赧王四十二年(前273),秦灭义渠戎国,置北地郡,该境洛河以西属北地郡。秦汉,东部属上郡高奴县,西部属北地郡归德县。东汉中平六年(189),该境为匈奴所占。东晋,先后属前赵、后赵、前秦、后秦。赫连氏建大夏后,归夏。南北朝,北部属夏州金明郡广洛县,东南部属因城县。隋开皇三年(583),废郡置州,该境属延州金明县和因城县。大业三年(607),恢复郡制,改延州为延安郡,仍辖县地。唐武德二年(619),置永安县,属北武州。贞观二年(628),废北武州,所属诸县并入金明县,该境东南部属金城县(后称敷政县)。贞元十四年(798),建神策军,后改设永康镇。五代(907~960),先后为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属地。北宋太平兴国二年(977),置保安军,军治在今志丹县城,属永兴军路。建炎四年(1130),保安辖地归金,建置依旧。金大定十一年(1171),废保安军,置保安县,属延安府。大定二十二年(1182),升保安县为保安州,仍领县地,属鄜延路。蒙古至元六年(1269),降保安州为保安县。明清,仍为保安县,属延安府。

  民国2年(1913),废府置道,该县属榆林道。民国17年(1928),废道,该县直属陕西省。

  民国23年(1934)2月,在小石崖成立陕甘边革命委员会,县境西部为苏区,11月,苏区建立赤安县苏维埃政府。1935年11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驻西北办事处在瓦窑堡成立,领陕北、陕甘两省及关中、神府两个特区,保安县属陕北省。1936年6月,改称志丹县,归属依旧。1937年9月,陕甘宁边区政府成立,直辖该县。1942年11月,成立延属分区,辖该县。1949年5月,成立陕北行政区,该县属陕北行政区。建国后,1950年5月,属延安分区,10月,延安分区改为延安专区,该县属延安专区。

  1958年12月,吴旗县并入该县。1961年9月,按合并时的区域分出吴旗县。至1996年,建置未变,属陕西省延安地区。

  吴旗县 因吴旗镇(原作吴起镇)而得名。

  古代为少数民族聚居区。西周为犬戎地。战国,先属魏,后属秦。秦统一后,该境为上郡阳周县地。汉高祖二年(前205),设北地郡归德县,县治在今吴旗县铁边城镇。东汉建武元年(25),归德县并入参栾县。三国、西晋,为匈奴所占。东晋,该境先后为前赵、后赵、前秦、后秦属地,后为夏国所辖。西魏大统元年(535),复置归德县,属恒州。隋大业元年(605),改归德县为洛源县,属弘化郡。大业十三年(617),洛源县废。唐贞观二年(628),复置洛源县。五代,沿唐制。北宋初,洛源县废,辖地归西夏洪州。绍圣四年(1097),筑定边城,后称定边军。政和六年(1116),置定边县,属定边军。金皇统六年(1146),定边军边沿地域赐夏国,定边军废。明成化十一年(1475),在今吴旗县长城乡黄涧村建宁塞堡,在周湾镇徐台则村建把都河堡,属靖边卫。万历六年(1578),把都河堡并入宁塞堡。清雍正九年(1731),宁塞堡划归靖边县。

  民国23年(1934)2月25日,陕甘边革命委员会成立。该境白豹川、脚札川、小涧川、卜罗川为苏区,属赤安县。1935年7月,定边县革命委员会在宁塞川凤凰寺成立,辖黄砭、毛砭、凤凰寺3区。1936年6月,中共陕甘宁省委员会在今吴旗县二道川塔儿湾建立苏维埃政府,7月移至洛河川刘渠子,辖杨青、新寨、水泛台、凤凰寺、黄砭5区。1937年10月撤销,辖地划归定边、靖边、志丹和甘肃省安化县。1942年7月,陕甘宁边区政府划定边、靖边、志丹、安化等县部分区域,设吴旗县,属三边分区,辖6区33乡。8月,吴旗县正式成立。1949年9月30日,陕甘宁边区政府取消该县建制,辖地划归华池、志丹、定边3县。

  建国后,1950年4月,陕西省人民政府复设吴旗县,隶属延安分区。1958年12月,并入志丹县。1961年9月,该县恢复。至1996年,建置未变,属陕西省延安地区。

  甘泉县 以泉水得名。《太平寰宇记》载:县南谷崖有泉水,飞流急下,甘甜味美,故名甘泉。

  西周初属翟,后归晋。春秋,仍为晋辖地。战国初属魏,后属秦。秦汉,该境东南部(今道镇地区)为雕阴县辖,西北部(石门至桥镇)为高奴县辖,均属上郡。三国,魏置青州县,后属大夏。西晋,该境仍为大夏属地。前秦和后秦,为长城县辖,属长城郡。北魏太和元年(477),置因城县,辖今境西北部及志丹县南部。太和八年(484),设石城县,辖今甘泉县东部。西魏恭帝元年(554),改石城县为银城县,隶上郡;改长城县为三川县,属鄜州,隶中部郡。北周保定二年(562),银城县治迁石龟镇(今神木县南),辖地并入因城县。隋开皇三年(583),废郡制,设州县。大业三年(607),恢复郡制,改延州为延安郡,并置洛交县,今境东南部为洛交县辖,隶上郡,西北部为因城县辖,也隶上郡。唐武德元年(618),置伏陆县,辖今境东南部,并废郡为州,隶鄜州。武德二年(619),改因城县为金城县,置洛盘、新昌、土塠3县及永州。贞观四年(630),永州州治迁至洛源县(今吴旗县境内)。贞观八年(634),撤洛盘、新昌、土塠3县,辖地并入金城县,隶延州。天宝元年(742),废州设郡,改伏陆县为甘泉县,隶洛交郡,改金城县为敷政县,隶延安郡。乾元元年(758),废郡设州,甘泉县隶鄜州,敷政县隶延州。北宋元祐四年(1089),改延州为延安府,甘泉、敷政2县均属延安府。金沿旧制,属鄜延路延安府。蒙古至元二年(1265),撤临真县,辖地并入甘泉县。至元六年(1269),撤敷政县,辖地并入安塞县。元至元八年(1271)置延安路。明洪武二年(1369),改延安路为延安府,辖甘泉县。清代,该县属延榆绥道延安府。

  民国2年(1913),该县属陕西省榆林道。民国17年(1928),废道,该县属陕西省。

  1935年初,该县解放。今境劳山一带为肤甘县革命委员会辖地;清泉和临真一带为红泉县革命委员会辖地;道镇、府村川一带为鄜甘县革命委员会辖地,11月,成立甘洛县苏维埃政府。安塞县所辖之桥镇、下寺湾、石门并入甘洛县。甘泉县所辖之临真并入延安县。1937年,改甘洛县政府为甘泉县抗日民主政府,属陕甘宁边区。国民政府管辖之甘泉县政府同时并存,辖今甘泉县东南部及延安市南部,属国民政府陕西省第三行政督察区。1941年,该县为陕甘宁边区直属县。1942年11月,属延属分区。1949年5月,属陕北行政区。

  建国后,1950年5月,属延安分区,10月,属延安专区。1958年12月,并入延安县。1961年9月,甘泉县恢复。至1996年,建置未变,属陕西省延安地区。

  富县 本作鄜县,因祭祀神灵的鄜得名。

  西周,该境属白翟。春秋,为晋上郡辖地。战国,属魏。秦惠文王十年(前328),魏献河西15城予秦,秦设雕阴县,该境始为秦地,仍为雕阴县辖地。东汉永初五年(111),雕阴县废,地入羌胡。东晋升平元年(357),在今吉子现乡固现村设长城县。南北朝,为北魏所辖,魏在长城县境内分设利仁县。北魏太和十五年(491),在杏城(今黄陵县境内)设东秦州,长城、利仁2县属东秦州。熙平元年(516),改东秦州为北华州。西魏大统元年(535),改北华州为敷州。恭帝元年(554),改长城县为三川县,撤利仁县,辖地并入三川县,属敷州。隋开皇三年(583),分洛川、三川2县北部,于五交城(今富县城)设洛交县。大业二年(606),改敷州为鄜城郡。大业三年(607),鄜城郡治自杏城迁至洛交县治五交城,并改称上郡,领中部、敷城、洛川、三川、洛交5县。唐武德元年(618),改上郡为鄜州,分洛交县北部设伏陆县(今甘泉县)。武德三年(620),分洛交、三川2县西部,设直罗县。鄜州领洛川、三川、洛交、直罗、伏陆5县。天宝元年(742),改鄜州为洛交郡。乾元元年(758),洛交郡复称鄜州。宋熙宁七年(1074),降三川县为镇,属洛交县。鄜州领洛川、直罗、洛交等县。蒙古中统四年(1263),撤洛交、直罗2县,辖地归鄜州,奠定今富县区域。鄜州属延安路,领洛川、中部、宜君等县。明代,鄜州仍领洛川、中部、宜君等县,归属延安府。清雍正三年(1725),升鄜州为直隶州。

  民国2年(1913),废鄜州,设鄜县,属榆林道,民国17年(1928)废道,该县直属陕西省。

  民国23年(1934)春,中共陕甘边特委在该县北部、西部、南部设鄜甘、鄜西、中宜3县。1935年11月,鄜甘、鄜西2县合并,成立鄜县苏维埃政府,驻北道德乡东村。中宜县革命委员会改称中宜县苏维埃政府,驻张村驿。鄜县、中宜县苏维埃政府与国民政府管辖之鄜县政府并存。1937~1939年,该县为统战区。中共领导的鄜县抗日救国会(实为中共县委、县政府)与国民政府管辖之鄜县政府同驻该县城内。1940年2月,国民政府管辖之鄜县政府撤离,该县归属陕甘宁边区。1947年3月,国民党军侵犯边区,复设国民政府管辖之鄜县政府。1948年4月,该县光复。陕甘宁边区所属鄜县政府仍驻该县县城。1949年2月,归黄龙分区辖。

  建国后,1950年5月,该县属延安分区。10月,属延安专区。1958年12月,该县与洛川县合并。1961年9月,该县恢复。1964年,改鄜县为富县。至1996年,建置未变,属陕西省延安地区。

  洛川县 始设于后秦建初七年(392),因纵贯该境西部的洛河得名。

  西周,该境为犬戎所居。春秋,为白翟活动地区。战国,属赵、魏,后归秦。秦设鄜县,属上郡,该境东北部为定阳县所辖。汉高祖元年(前206),该境属翟国。新始建国元年(9),改鄜县为修令县。东汉,废修令县,辖地并入定阳县,属上郡。魏晋、三国,该境为匈奴所占,郡县废。前秦,复设鄜县。后秦建初七年(392),分鄜县北部设洛川县,与鄜县同属东秦州。北魏改鄜为敷,置敷城郡,领敷城、洛川、定阳3县。东秦州改称北华州。敷城、洛川、定阳同属北华州。西魏改北华州为鄜州,领敷城郡。隋开皇三年(583),改敷城郡为敷州,领敷城、洛川2县。开皇十六年(596),分三川、洛川县地,置洛交县,属鄜州。大业元年(605),改敷城县为鄜城郡。大业三年(607),改鄜城郡为上郡,领鄜城、洛川、洛交3县,郡治由杏城(今黄陵县境内)迁至五交城(今富县境内)。唐,鄜城县属坊州,洛川县属鄜州。宋,鄜城县、洛川县同属永兴路军鄜州。金,为鄜延路鄜州所辖,后属延安路鄜州。蒙古至元四年(1267),废鄜城县,辖地并入洛川县,属延安路。元至元二十三年(1286),洛川县属延安路鄜州。明代,属延安府鄜州。清雍正三年(1725),鄜州升直隶州,辖洛川县。乾隆三十三年(1768),县治由旧县镇迁至今凤栖镇。

  民国初,该县属榆林道。民国17年(1928),废道,直属陕西省。1935年,国民政府在该县设第三行政督察区,辖洛川等县。1941年,国民政府分该县东部设黄龙设治局。

  1948年4月,该县解放,属陕甘宁边区黄龙分区。

  建国后,1950年5月,改属延安分区,10月,属延安专区。1958年12月,鄜县并入该县。1961年9月,按原辖地,分出鄜县。至1996年,建置未变,属陕西省延安地区。

  宜川县 本为义川县,因境内之义川水得名,始设于宋代。后避宋太宗赵光义名讳,改称宜川县。

  西周,该境为翟地。春秋后期,归晋。战国初,先属晋,再属魏,后归秦。秦置定阳县,属上郡。汉元朔四年(前125),设西河郡,辖本境阴山县。东汉光熹元年(189),为匈奴所占,郡县废,直至三国、西晋。东晋,为定阳县。北魏,仍为定阳县,属东夏州乐川郡。太和八年(484),境内设安平县,属乐川郡。太和十八年(494),设永安县,亦属乐川郡。西魏在古孟门河西地置汾州、义川郡。大统三年(537),设义川县。在今云岩镇置永乐县,属义川郡。大统十三年(547),改永乐县为云岩县,改永安县为太平县。大统十七年(551),改安平县为汾川县,属义川郡。恭帝元年(554),改汾州为丹州。北周大象元年(579),分汾川、云岩2县地,置门山县,属义川郡,改义川县为丹阳县。隋开皇三年(583),废义川、乐川2郡,皆入丹州,复改丹阳县为义川县,属延安郡。开皇十八年(598),改太平县为咸宁县。大业元年(605),废丹州,门山、云岩2县并入汾川县,属延州。大业三年(607),在义川县城内设延平县。义宁元年(617),设丹阳郡。唐武德元年(618),改丹阳郡为丹州,属关内道。武德三年(620),析汾川县,置门山县,析义川县,置云岩县。天宝元年(742),改丹州为咸宁郡。乾元元年(758),咸宁郡复称丹州。五代后周,废咸宁县,辖地并入义川县。宋太平兴国元年(976),改义川县为宜川县。淳化五年(994),改道为路,丹州咸宁郡属永兴军路,复置咸宁县。庆历元年(1041),在敷城县置永定郡,领宜川县。熙宁七年(1074),降云岩县为镇,由宜川县辖,门山县改隶延安府。南宋建炎二年(1128),金军攻占延安府,宜川县属鄜延路丹州。蒙古至元二年(1265),门山县废入宜川县。至元六年(1269),丹州并入宜川县,元至元八年(1271)置延安路辖宜川县。明洪武三年(1370),明军攻占延安,改延安路为延安府,该境仍为宜川县,属延安府。清沿明制,建置依旧。

  民国2年(1913),该县属榆林道。民国17年(1928),该县直属陕西省。

  1935年,在北赤镇(今新市河乡北赤村),建立宜川县人民政府。翌年,移驻临镇,更名固临县。同年,该县改隶国民政府陕西省第三行政督察区。1948年3月3日,该县解放,建立民主政府,属陕甘宁边区黄龙分区。

  建国后,1950年5月,该县改属延安分区,10月,属延安专区。1958年12月,黄龙县并入该县。1961年9月,黄龙县恢复,将黄龙、圪台、砖庙梁、崾崄、小寺庄5个公社划归黄龙县。次年,又将瓦子街、袁朵、任家湾3个大队划归黄龙县。至1996年,建置未变,属陕西省延安地区。

  黄龙县 因黄龙山得名。

  周平王元年至周敬王四十四年(前770~前476),为白翟所居。春秋至晋桓公二十年(前369),先属晋,后属魏。秦惠文王十年(前328),魏以上郡15城予秦,该境为秦地,秦统一后,该境北部属上郡,东南部属内史。汉高祖元年(前206),该境属左冯翊。东汉与西汉同。三国,北部为匈奴占据,东南部属魏之冯翊郡。后秦,中部和西北部属鄜城县和洛川县。北魏,西北部属鄜城县,东北部属义川县,东南部分属夏阳、合阳、澄城3县,均为北华州所辖。唐,中部和西部属坊州鄜城县,西北部属鄜州洛川县,东北部属丹州义川县,南部属同州韩城、合阳、澄城3县。北宋,中部、西部属鄜城县和洛川县,东南部分属韩城、合阳、澄城3县,北部属宜川县。宋庆历元年(1041),今三岔一带为康定军驻地。靖康元年(1126),金灭北宋,该境为金人所占,地域与北宋同。明,该境分属洛川、宜川、韩城、合阳、澄城诸县。清雍正三年(1725),鄜州升直隶州,今界头庙乡、石堡镇、曹店乡、三岔乡、崾崄乡、小寺庄乡属洛川县,瓦子街乡、砖庙梁乡、圪台乡属宜川县,柏峪乡、白马滩镇属韩城县,红石岩乡属合阳县,范家卓子乡属澄城县。

  1938年,成立陕西省黄龙山垦区办事处。1939年,改称国营陕西黄龙山垦区管理局。1941年,设陕西省黄龙设治局,属国民政府陕西省第三行政督察区。

  1947年10月2日,该境第一次解放,成立黄龙县。1948年3月1日,瓦子街战役胜利结束,该境第二次解放,属陕甘宁边区黄龙分区。

  建国后,1950年5月,该县改属延安分区,10月,属延安专区。1958年12月,该县撤销,辖地分别归入洛川、宜川、韩城等县。1961年9月,该县恢复,原辖地仍归黄龙县。至1996年,建置未变,属陕西省延安地区。

  黄陵县 本作中部县,后因境内有人文初祖轩辕黄帝的桥陵,改称黄陵县。

  夏商,该境为桥国领域。西周,先由白翟占据,后属晋。东周,先属晋,后归魏,再属秦之上郡。西汉,始设翟道县,属左冯翊。新始建国元年(9),改翟道县为涣县。东汉初,复称翟道县,旋废,辖地并入今耀县,属北地郡。中平六年(189),上郡、北地郡被匈奴占据,郡县废,无建置。东晋时,后秦在该境东部故城(今侯庄乡故城村)设中部县,在中部县域设中部郡,后废。北魏正平元年(451),于杏城设北雍州,在西部设狄道县。太和十五年(491),改北雍州为北秦州,并复设中部郡,郡治在中部县。孝昌二年(526),改北秦州为北华州。西魏恭帝元年(554),改北华州为敷州,领中部、敷城2郡。北周,撤狄道县,辖地并入中部县,治所杏城。隋开皇元年(581),改中部县为内部县。开皇三年(583),中部郡废,内部县属敷州。大业三年(607),改属上郡,县治由杏城迁至下城。唐武德二年(619),在内部县址设坊州,属关内道,内部县复称中部县。天宝元年(742),坊州改设中部郡。天宝十二年(753),分宜君县西北部(今建庄川一带),设升平县。乾元元年(758),复改中部郡为坊州,治所设中部县。宝应元年(762),废升平县,后复设。宋,中部县属永兴军路。金天会六年(1128),属鄜延路坊州。蒙古至元二年(1265),废坊州,中部县改属延安路鄜州。明,中部县属延安府鄜州。建文四年(1402),县治迁隆坊。成化年间(1465~1487),移于桥山下城。清雍正三年(1725),中部县属鄜州直隶州。

  民国初,中部县属榆林道。道废后,直属陕西省。西安事变后,以马塔、北长墙、高松树一线为界,西为中共领导的苏维埃政府所辖,东为国民政府陕西省第三行政督察区辖地,仍称中部县。1944年,中部县改称黄陵县,县治设上城。

  1948年3月,该县解放,同年5月,成立黄陵县人民政府,属陕甘宁边区黄龙分区。

  建国后,1950年5月,该县属延安分区,10月,属延安专区,治所仍为上城。1953年冬,治所移至下城。1958年12月,黄陵、宜君合县,仍称黄陵县。1961年9月,黄陵、宜君分县。至1996年,建置未变,属陕西省延安地区。


欢迎您投稿“秦之韵 陕西村史”公益网。 (投稿EMAIL:30999626@qq.com 在线投稿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