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AP手机版 RSS订阅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铜川历史

铜川市耀县历史大事件

时间:2014-10-28 12:23:42   作者:代峰\编辑   来源:耀县志   阅读:20556   评论:0
内容摘要:西汉景帝前元二年(前155)始建祋祤县,故城在今河东堡侧。同官县(今铜川市)地区,当时亦属祋祤县。宣帝神爵二年(前60)在祋祤故城建祋祤宫。神爵三年(前59),凤凰集祋祤北原(今塔坡原),因建步寿宫于此。后其地亦因此名步寿原。东汉永元元年(89)少雨,麦根枯焦,牛死日多。九年...
西 汉景帝前元二年(前155)
    始建祋祤县,故城在今河东堡侧。同官县(今铜川市)地区,当时亦属祋祤县。宣帝神爵二年(前60)
    在祋祤故城建祋祤宫。神爵三年(前59),凤凰集祋祤北原(今塔坡原),因建步寿宫于此。后其地亦因此名步寿原。
    东 汉永元元年(89)
    少雨,麦根枯焦,牛死日多。九年(97),撤翟道县(今黄陵县)入祋祤。永康元年(167)
    春正月,羌族先零部入关中,围祋祤。兴平元年(194)
    秋七月,大旱,饿死人不少,出现食人死屍者。
    曹 魏黄初元年(220)
    自甘肃侨迁北地郡与泥阳县于祋祤境内,并改祋祤县为泥阳县。
    西 晋元康六年(296)
    夏,匈奴郝度元率部攻北地,郡守张损战死。建兴二年(314)
    秋,赵染攻北地,中箭而亡。建兴三年(315)
    九月,汉大司马刘曜攻北地,大都督麴允率兵救援,围解。建兴四年(316)
    秋七月,刘曜复攻北地,城陷,郡守麴昌奔长安。
    后 赵延熙元年(334)
    北羌薄勾大扰北地,石韬、石斌夹击破之,薄勾大逃奔马栏山。
    前 秦永兴二年(358)
    苻坚于祋祤故城置宜君护军。建元七年(371)
    苻坚徙关东豪富及各少数民族部落十万户于关中,其中乌丸等部腠被安置于北地郡。建元二十年(384)
    姚苌起兵北地,自称秦王,于香山附近建秦王殿、魏王楼、地牢等。同年六月,苻坚率步骑二万,与姚苌七万大军战于北地,苻坚战败退守骊山。
    后 秦建初二年(387)
    九月,姚苌军与苻师奴军战于北地,师奴败奔鲜卑。
    北 魏皇始元年(396)
    慕容麟胁迫邑左卫将军王精谋弑(西)燕君,王精拒之,被杀。太平真君七年(446)
    并泥阳入富平,迁北地郡于通川(今富平流曲镇)。延兴年间(471~475)
    延昌公主出家于西原赵氏河畔,结草为庵,手塑万佛,人称万佛寺。景明元年(500)
    恢复泥阳县,仍属北地郡。延昌元年(512)
    敕赐万佛寺额为“延昌”。永熙元年(532)
    于泥阳建北雍州。
    西 魏废帝三年(554)
    正月,改北雍州为宜州,下领四郡。泥阳县(今耀县南部)隶通川郡,宜君县(含今耀县北部地)隶宜君郡。
    北 周建德三年(574)
    在西原唐家堰(今文家堡附近)创建崇庆寺。
    隋开皇三年(583)
    撤通川郡,泥阳县改隶宜州。开皇六年(586)
    改泥阳县为华原县,故城在今步寿原上。仁寿中(601~604)
    在步寿原龙华寺建大像阁,在照金山东峰建神聪寺,又名神德寺。仁寿四年(604)
    四月,大德法师沙门僧晖奉敕于神德寺安放舍利,建造灵塔。大业三年(607)
    撤宜州,华原改隶京兆府。同时撤土门县(今富平东北境)入华原。义宁元年(617)
    于华原建宜君郡。
    唐武德元年(618)
    于华原重建宜州。武德五年(622)
    十一月,高祖李渊蒞宜州。八年(625)十一月,高祖复蒞宜州,校猎于县西原。贞观十七年(643)
    六月废宜州,华原改隶雍州。贞观二十二年(648)
    二月,太宗李世民猎于华原。永淳元年(682)
    医学家孙思邈卒。垂拱二年(686)
    九月二十日,武则天为避祖讳,改华原县为永安县。天授元年(690),复置宜州于永安。长安二年(702)
    在西乳山置永安宫。神龙元年(705)
    二月四日复名华原县。隶雍州。
    在乙社与独塚村之间置葡萄园宫。神龙时(705~712)
    华原无水,雍州司户参军强循教民开渠灌田,一方利之,号称强公渠。开元二十一年(723)
    在五台山(今药王山)齐天台建宝云寺。天祐元年(904)
    凤翔节度使李茂贞于华原置茂州,翌年,又改耀州,兼置义胜军。
    后 梁开平二年(908)
    温韬为义胜军节度使,时唐陵在境内者,韬悉挖掘之,取其所藏金宝。乾化元年(911)
    春,温韬受歧王李茂贞之募,率兵攻长安,被康怀贞等击败。贞明元年(915)
    十二月,温韬以耀、鼎二州降梁,仍任原官职。梁改耀州为崇州,改义胜箪为靖胜军。
    后 唐同光元年(923)
    复名耀州,改靖胜军为顺义军。
    北 宋开宝五年(972)
    升耀州为感义军节度。太平兴国二年(977) 复改为感德军。雍熙元年(984)
    州人姚氏创建东岳庙于城北。雍熙二年(985)
    敕建香山胜果院、奇峰洞。大中祥符三年(1010)
    中秋前一夜,陨星落于西原。天圣中(1023~1031)
    感德军节度使薛中大创建鼓楼于州署前。庆历元年(1041)
    春三月,范仲淹贬知耀州。《续耀州志》录其《谢上表》一文。皇祐四年(1052)
    秋七月,东山忽现圆白气,晶莹可鉴,传为宝照,县令王扬庭筑望辉台于州署后,立碑为记,后东山因名宝鉴山。嘉祐三年(1058)
    太守史炤创建儒学、文庙。嘉祐四年(1059)
    邑人万俟景在五台山升仙台创建孙真人祠。熙宁七年(1074)
    知州闫充国建护城漆水堤。崇宁二年(1103)
    知州王允中奏请朝廷,敕封孙思邈为妙应真人,并赐庙额日“静应”。宣和时(1119~1124)
    大旱民饥,知州毕仲游晓谕境内,平粜官粮若干万石,有意夸大其数。富室知有备,即将囤粮粜出,合境十七万九千人,无一人外出逃荒。
    南 宋绍兴元年(1131)
    夏四月,金泾原部赵彬攻耀州,被守臣赵澄击走。绍兴十年(1140)
    夏五月,金入围耀州,郭浩遣兵救之,金兵离去。
    金大定元年(1161)
    十二月,金人副元帅完颜殼英率兵攻耀州,宋军及城中人皆降。大定四年(1164)
    敕赐石柱原安众寺为广严院。大定十三年(1173)
    冬,知州遣使入中京贡瓷器。
    蒙 古定宗元年(1246)
    近侍贴没、讲师董大朴奉阔端太子祝文,祭孙思邈于静应庙。中统元年(1260)
    耀州隶奉元路。
    元延祐七年(1320)
    元仁宗完者台皇后懿旨御香祭孙思邈。至元元年(1335)
    撤华原县并入耀州,为州直辖区。至正十一年(1351)
    十一月冬至夜,陨星落西原,光耀烛地,声如雷鸣。后西原因称落星原。
    明洪武二年(1369)
    改奉元路为西安府,耀州隶之。洪武三年(1370)
    知州魏必兴重建州治、吏舍、儒学、府署、驿站,创建城隍庙。洪武五年(1372)
    重建文庙。洪武九年(1376)
    同知陈季镛建文庙两庑、棂星门、戟门等。洪武十七年(1384)
    知州魏必兴创建阴阳学、医学。洪武二十九年(1396)
    知州高永登创建丰盈仓、预备仓,并在十四里中每里各建社学、义仓、桑枣园一处。洪武三十年(1397)
    重修鼓楼。永乐元年(1403)
    知州高永登卒于官,因政绩卓著,葬时百姓哭奠,送葬者数千人。永乐四年(1406)
    州判华子范复开金元故渠、烟雾渠、通城渠。宣德元年(1426)
    知州胡思鲁重修儒学。正统十四年(1:49)
    知州李芳重筑州城,建四门,城周长六里七十步。景泰三年(1452)
    大饥,州民乔政捐麦米豆二百石助赈,敕旌为义民,知州李芳为树义民坊,表其里门。成化七年(1471)
    知州邓真始开漆水、退滩二渠,再修水磨渠、越城渠。成化十一年(1475)
    大修儒学、文庙。成化十七年(1481)
    重建城隍庙。弘治五年(1492)
    知州任奎尽撤鼓楼旧制,扩建新鼓楼。弘治七年(1494)
    复修城隍庙。弘治八年(1495)
    再修儒学。弘治十八年(1505)
    原田赋以粮折布,同知李宪鉴于米贱布贵,怕官府吃亏,以州人不种木棉为由,请示上级,停止折布,直接交粮,致使粮价两倍于布,老百姓大受其苦。正德九年(1514)
    知州崔屡起事端,勒索重贿,以贪罢去。嘉靖二年(1523)
    知州赵时在明德寺旧址创建文正书院。嘉靖六年(1527)
    邑人张琏继左经未成之稿,纂成第一部《耀州志》。嘉靖九年(1530)
    知州陈文学奉命修八蜡庙。嘉靖十六年(1537)
    雷扩建北?洞孙真人祀殿,创建一天门石踏步。嘉靖二十四年(1545)
    知州奉朝议构筑夏侯堡、小坵堡堡城。嘉靖二十五年(1546)
    知州周廷杰筑东城石堤防御水患。嘉靖三十二年(1553)
    参政张涣令知州李廷宝修筑岸门关城。嘉靖三十三年(1554)
    拆城内寺庙修南城门楼。嘉靖三十四年十二月十二日(1556.1.23)
    夜,关中大地震,耀州城池损坏,房倒屋塌,死三千余人。嘉靖三十五年(1556)
    开修甘家中渠,灌寺沟崖上崖下田各五里。嘉靖三十六年(1557)
    邑人乔世宁纂成第二部《耀州志》(含富平、同官两县史料),被誉为陕西名志之一。嘉靖三十七年(1558)
    知州江从春大修州城,城墙增高增厚三分之一,并砖砌水沟、女墙、增修北、东、西三门城楼。四门始有名:东日丰门,西日远门,南日雍门,北日寿门。嘉靖三十九年(1560)
    创建尊经阁、敬一亭。隆庆元年(1567)
    邑人左思聪创修一天门重阁。隆庆四年(1570)
    知州望廷臣重修州治,名大堂日景范堂。隆庆六年(1572)
    秦王朱守中在药王山北洞刻立《千金宝要》石碑四通八面。万历十二年(1584)
    回民起义军约千人聚集文王山。万历四十四年(1616)
    六月,蝗虫自关东来,声如风雷,大害秋禾,遗蝻遍野。天启四年(1624)
    邑人御史公宋师襄因灾荒民困,奏请朝廷准减耀州粮赋十分之三。崇祯元年(1628)
    宋师襄疏请准予裁去耀州判官一员,教官一员,并十四里为十二里。崇祯二年(1629)
    四月,李自成固原部攻耀州,参政洪承畴率官兵乡勇万余人应战,义军退走淳化。崇祯三年(1630)
    城防戒严,改城内集市于西城外与南关外。崇祯六年(1633)
    旱灾严重,饿殍载道,既食死人,又食生人。崇祯十三年(1640)
    大饥,斗谷银五两余,人死大半。崇祯十六年(1643)
    李自成义军攻克耀州城,委杨鼎瑞为耀州牧。
    清顺治四年(1647)
    关内道余应魁,恤耀州民贫地瘠远省会,免其运解米豆草束。顺治八年(1651)
    知州刘汉卿报荒减赋,并耀州十二里为六里。并重修鼓楼及六房衙舍。同年,吴三桂率师北上,驻兵漆水河畔,乘间登药王山揽胜,捐金修葺药王祠殿。顺治十一年(1654)
    五月初六日地震。顺治十六年(1659)
    豁免耀州荒地七干五百零六亩粮赋。康熙十三年(1674)
    饥,义军黄奇虎袭州城。康熙十七年(1678)
    金锁关营守备移驻州城。康熙二十五年(1686)
    沮水冲啮西城墙,西城外镇水铁牛漂没无迹。康熙三十三年(1694)
    知州李铨修葺州署。康熙三十五年(1696)
    大修文庙。康熙五十年(1711)
    漆水溃东北角城墙,知州吴宾彦改易河道。康熙五十五年(1716)
    于稠桑堡建普济寺。雍正三年(1725)
    升耀州为直隶州,辖同官、白水二县雍正七年(1729)
    创建河东堡、杨家庄、野狐坡、唐家堰、华原堡、小丘堡、红岩堡、中原堡、中高堡、人方堡、水峪堡社仓11处。雍正十三年(1735)
    闰四月,耀州降为散州(无辖县)改属西安府。同年大修山寿寺。乾隆十三年(1748)
    大旱,三次赈济耀州灾民一万七千七百零二户。乾隆十四年(1749)
    漆水溃东城。乾隆十七年(1752)
    大旱,赈耀州灾民一万九千余口,银米各半。乾隆十八年(1753)
    豁免应征地丁粮银。乾隆十九年(1754)
    监生胡步瀛募资修城隍庙。乾隆二十二年(1757)
    知州侯珏在西门内布政分司旧址重建文正书院,极尽竹树花木之盛。并于儒学之右建义学三间。乾隆二十五年(1760)
    漆水溃东北城墙。乾隆二十六年(1761)
    知州汪灏率州人大修东岳庙,重修大堂、仪门。乾隆二十七年(1762)
    《续耀州志》纂成,主编汪灏,修纂钟研斋。乾隆二十八年(1763)
    在州城西南角筑护城石堤二十八丈。乾隆三十三年(1768)
    知州杨东临开挖护城池,于城西北筑乱石坝百余丈。乾隆三十五年(1770)
    知州王汝洵重修州署。乾隆四十四年(1779)
    金锁关营设墩讯于孝家庄、岔口二处,塘讯石柱原一处。嘉庆七年(1802)
    知州陈仕林纂成第四部《耀州志》。嘉庆八年(1803)
    知州陈仕林修筑阴家河渠,灌阴家河村东川地。咸丰三年(1853)
    知州郝彭龄补筑沮水护城石堤。同治元年(1862)
    慈禧太后为香山寺亲笔勅赠“宣慈昭佑”匾。同治六年(1867)
    二月,西捻张宗禹联结甘肃回民攻耀州,聚集柳林一带。左宗棠命提督刘效忠率军扼守耀州山口。刘克安驻耀州,防御回捻,日夜惊报纷耒,应接不暇。同治七年(1868)
    左宗棠部刘典驻扎耀州,派高连升部副将贺茂林率兵赴庙湾,与捻军骑兵激战,回捻军由文王山向东北败走。同治九年(1870)
    州正堂王诹制定耀州六里差徭摊派章程,除粮米豆草照旧办理外,另加杂差每丁粮一斗出银一百文。光绪八年(1882)
    耀州连年旱灾,豁免旧欠地丁粮。光绪十一年(1885)
    七月二十三日,耀州三十六村遭受冰雹,豁免旧欠额赋。光绪十六年(1890)
    知州郑思敬禁宰耕牛;重刊乔、汪《耀州志》。光绪二十四年(1898)
    巡抚魏光寿派兵拓宽耀州至同官驿路。光绪二十五年至二十七年(1889~1901)
    耀州连遭水旱灾害,秋粮多未播种。光绪二十六年(1900)
    庚子赔款,耀州每人征银一两,差徭银四分。光绪三十年(1904)
    于城内西街文正书院旧址创办官立高等小学堂一所,各乡里设初等小学堂六所。光绪三十一年(1905)
    邑人宋向辰东渡日本留学,为本县第一位出国留学生。光绪三十二年(1906)
    耀州设立劝学所。光绪三十四年(1908)
    邑人樊灵山、胡定伯、马天闲等同盟会员于庙湾创办牧羊场,制造炸弹,联络同志,为反清起义进行准备。宣统元年(1909)
    二月耀州大雪三尺。西安府豁免受灾地亩未完钱粮。宣统三年(1911)
    二月初七日,知州孙寿朋派恶棍杀害同盟会员任师竹于药王山。九月初三日,胡景翼、曹世英、胡定伯等革命党人在药王山举旗“反正”,初六日(公历10月27日)革命党光复耀州。
    中华民国元年(1912)
    贾璧山首任民国耀州知州。
    邑人薛卜五(省临时议会议员)、李桐轩、郭希仁等在西安成立“易裕学社”,薛首任社务经理。二年(1913)
    废州改县,始称耀县。知州改称知事。三年(1914)
    知事张建寅创修南门外木牌坊,额题“北山锁钥”;改题署前戒牌为“民视民听”。
    邑人宋向辰东渡日本,任留学生经理员。四年(1915)
    邑人焦彦芳3月23日在富平曹村孤独寺树起义旗,号称陕西讨逆军,响应护国运动,反对袁世凯称帝。
    始种鸦片。七年后,遍及锦阳川及东西两原,面积约数千亩。
    县商会成立。
    土匪汤化龙等300余众骚扰香山,向和尚索要刀枪,囚僧众及三社官人。城内驻军闻讯出击,毙匪百余人。
    创建模范初等小学堂于学署旧址。五年(1916)
    邑人薛卜五受胡景翼之请,为其部队经理财政,筹措军饷。
    县立女子小学在城内崇德巷成立。
    陕军曹世英骑兵营驻防耀县。六年(1917)
    省定耀县为三等县。
    邑人李龙门在北京任参政院议员。
    张勋复辟,邑人宋向辰、樊灵山率郭坚警备军东渡黄河讨伐,宋壮烈牺牲,樊被俘遇害。七年(1918)
    1月,陕军曹世英部在耀宣布反陈(陕西省督军陈树藩),于鹤九、惠有光、甄寿山、冯钦哉、马青宛闻讯莅耀,与邑人高干丞、段峻生、马天闲、成柏仁等共商反陈大计,响应孙中山的护法之役。
    2月,农民组织“硬肚团”,以封赞化为首领,反抗卢占魁军暴行。
    9月(农历八月十五),本县名医、画家马效常被卢军杀害于药王山。八年(1919)
    春,辛亥革命先烈宋向辰、樊灵山公葬于药王山麓陵园,孙中山题写“国而忘家、为国捐躯”八字挽联。
    5月,农民起义军“硬肚团”遭卢军镇压死伤惨重。封赞化隐姓埋名,流亡邠县。
    滇军叶荃率部来耀,驻兵药王山。九年(1920)
    3月初,卢军、滇军同日离耀入川。
    6月2日降雹,大如鸡蛋,历三时之久,禾苗、枝叶全毁,行人死伤甚重。
    11月,创办县立乙种职业学校,培养蚕桑技术人才,张维实为首任校长。十年(1921)
    4月,药王山南庵创立“四月八”骡马大会,会期十天。
    靖国军总司令于右仁来耀视察。
    开征棉花买卖税。十一年(1922)
    秋旱,小麦多未播种。
    刘镇华部张治功率200余众,劫掠香山,后在照金为民团击溃。
    暂编陕西陆军第一师胡景翼部离耀开往三原县。十二年(1923)
    乙种职业学校师生受县公署委派,下乡劝人种树。
    妇女界天足会成立。十三年(1924)
    1月,陕西省通志开始修纂,县设采访局,知事杜继延任采访总长,聘宋润之为采访主任。
    秋,马天闲等创办县立第二高等小学校于孝义坊兴隆寺旧址。
    冬,陕北国民军前敌总指挥部驻耀,杨虎城为总指挥,邑人马天闲任军需长。十四年(1925)
    5月1日,杨虎城于县城举行孙中山追悼大会。
    8月,杨虎城于文庙创办三民军官学校,自任校长。共产党员魏野畴任政治部主任。秋,改为三民主义军官学校。
    9月,乙种职业学校改为蚕桑补习学校。
    10月,杨虎城部离耀驻西安,冯玉祥部马本斋驻耀。十五年(1926)
    邑人宋介民受国民党陕西省党部委派,回县组建耀县国民党临时筹备委员会。
    宋介民、宋多山在石仁堡召开“非基大同盟”大会,入城摧毁基督教堂,罢免孔庙奉祀官,取缔奉祀制度。
    同官“扇子会”(一名锣锣会)400余众闯入香山,大毁佛像,自称真菩萨。后在小丘镇为民团击溃。
    于右仁寓居药王山崇庆宫。十六年(1927)
    4月,县署召开第一次教育行政会议,各校校长、教育督导员、视察员参加。
    6月,国民党成立耀县“清党委员会”,旨在清除“共产党嫌疑”。
    县署始设承审员,办理司法诉讼。
    9月24日,县署颁布《严禁女子缠足,男子蓄辫》条例。
    是年,县署改为县政府,知事改为县长,废除三班六房旧制,改设一、二、三科。十七年(1928)
    3月,县政府成立平民教育委员会,小学附设平民教育学校。
    4月,国民党县党务办事处改为国民党耀县指导委员会。
    8月,撤销关中道,耀县改为省直属县。
    11月,中共陕西省委派张邦英、曹雯回县,与共产党员冯宏儒接头,在城内西街面坊建立耀县党小组。
    是年,自春至秋,滴雨未下,井泉干涸,夏秋收成不及二成。十八年(1929)
    6月,邑人何尚志任中国工农红军二十八师师长,在湖北省襄樊与国民党范石生部作战时,壮烈牺牲。
    12月,饥民成万营自三原马额镇率众来耀,闯入县府收枪劫狱,绑走县长曹长春,后以700枚银元赎回。
    是年,春夏无雨,夏秋无收,饥民以草根树皮果腹。“交农”活动在全县各村酝酿,耀县农民协会成立。十九年(1930)
    3月,杨秀春、张秀珊在西街创办华美诊所,是县城第一家西医治疗单位。
    8月,大雨成灾,洪水遍地,秋禾被淹。至此,三年连旱,六料未收,饿殍遍野,惨状空前。
    9月,马青宛部毕梅轩、雷天一率兵围攻县城,城内民团奋力防守,六七日退去。二十年(1931)
    3月,侯微、马天闲创办孤儿院。
    4月,始设雨量站。
    5月,机关、学校奉令开始宣读“总理遗嘱”。
    6月,本县运动员马骧赴青岛参加第十届全国运动会。
    中共耀县党支部在阿姑社成立(十二月改称耀县特别支部),张仲良任书记。
    9月26日,县城各学校举行国难大会,痛斥日军侵占东北罪行。学校组织演讲队,上街进行抗日演说。
    12月,各界抗日救国会成立。二十一年(1932)
    1月,抗日救国会组织寒假返乡学生,下乡宣传抗日。
    2月,刘志丹、谢子长率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游击队在本县照金、柳林、瑶曲一带宣传革命真理,开展游击战争。
    5月,漆、沮两河暴涨,水高数丈,淹没夏田20000余亩,溺毙541人及牲畜438头,毁房窑300余处。
    中共耀县特别支部组织西原及小丘等地数千农民,举行围城“交农”斗争,火烧西城门,迫使县府减免粮税,停建东营。
    6月,“虎列拉”(霍乱)流行,城乡死亡数百人。
    7月,中共耀县特别支部改为耀县区委,隶三原县委。
    9月12日,陕甘游击队在照金坟滩击溃国民党“剿共”地方武装,活捉富、同、耀保安指挥部副指挥党谢芳及小丘民团团长柴子发,击毙耀县保卫团团长马希哲。
    是月26日,邑人刘林圃(中共陕西省委军委书记)在西安英勇就义。
    是月,闫红彦率陕甘游击队骑兵队,在照金、小丘、柳林一带进行游击活动,缴获国民党驮骡队大批物资。
    10月,国统区中共耀县委员会在泥阳堡成立,张仲良、宋子岐任书记。
    12月24日,陕甘游击队在宜君县转角镇举行改编,授旗典礼。正式命名为红二十六军四十二师二团,照金革命根据地开始形成。二十二年(1933)
    1月,红二十六军二团在香山开仓放粮,赈济饥民。军政委杜衡(后叛变)下令火烧香山,毁殿宇90余间。
    红二十六军二团在瑶峪村建立中共香山区委。
    是月21日,中共陕西省委、团省委派员来耀巡视,国统区中共耀县县委领导调整张邦英任书记。共产主义青年团耀县临时委员会成立,辖王益、西原两个团支部,有团员44人。
    2月,照金妇女游击队在北梁村成立,队长王有莲。
    3月,中共陕甘边特委与陕甘边游击队总指挥部在照金土儿梁同时成立,金理科任特委书记,李妙斋任游击队总指挥。
    4月,农村青黄不接,国统区各村饥民先后秘密建立农民协会。中共党组织及时领导西原、石柱等地农民协会,打土豪、分粮食。
    陕甘边特委发动苏区群众,民主选举乡村级政权,先后成立照金、金盆、韩家山、芋园、香山、七界石、老爷岭、桃曲河等乡村革命委员会。
    是月5日,中共陕甘边特委召开工农兵代表大会,选举产生陕甘边革命委员会,周冬至任主席,习仲勋任副主席。
    5月,中共陕甘边区特委贯彻《苏维埃土地法》,发动农民没收地主土地,分给雇农、贫农及少地中农,并废除地租及债务契约。
    7月21日,国民军十七路军骑兵团团长,共产党员王泰吉率部于县城起义,宣布成立西北民众抗日义勇军和耀县临时革命委员会。
    22日,耀县游击队在阿姑社成立。28日在白家庄进行整编,陈学鼎、张仲良分任正副队长,张邦英任党代表。
    8月13日,红四团(原渭北游击队)到达照金根据地。耀县游击队被编为陕甘边区游击队第三支队。
    14日,中共陕甘边区特委在照金陈家坡召开党政军联席会议,习仲勋、王泰吉、张秀山、高岗、秦武山、杨森、黄子祥等参加。会后成立陕甘边区红军临时总指挥部,王泰吉任总指挥,高岗任政委。
    9月27日,国民军十七路军纠集耀、同、宜、淳、旬五县民团,对陕甘边区特委所在地薛家寨进行第二次“围剿”,游击队总指挥李妙斋牺牲。
    10月16日,薛家寨失陷,革命委员会主席周冬至及委员王满堂、王万亮等壮烈牺牲。
    11月,宋子岐任国统区中共耀县县委书记。
    是年,灾害频频发生,开春群狼伤人,时有所闻。3月13日起,狂风怒号,冷似严冬。15、16日既降黑霜,又遭火雾。25日降雹如卵,禾苗毁损严重。28日,漆沮二河暴涨,西岸滩地大部被淹。5月狂风频作,麦豆多枯。七、八月间,“虎列拉”(霍乱)四处流行,全县染病7600余人,死亡3100人。学校组织捕蝇队,市面禁卖瓜果,佛教会于北寺结坛念经祈祷。二十三年(1934)
    2月,陕甘边第三路(关中)游击队,在司禽员王安民、政委张邦英指挥下,以照金为中心,阻击国民党“剿共军”。
    7月,游击队收复照金苏区。二十四年(1935)
    8月,中共淳耀县委在桃曲原成立,郭存信为首任书记。
    9月,邑人成柏仁在西安创办“秦风日报”。
    10月,淳耀县苏维埃政府成立,姚殿森为主席。
    12月,国统区推行保甲制,改区为联保。
    是年,咸榆公路通车耀县。二十五年(1936)
    2月,封正宝任淳耀县苏维埃主席,取消委员分工制,改设工作部门。
    是月,国民党调集东北军对边区淳耀县进行全面“围剿”。
    国统区县政府召开机关及联保主任会议,部署“防匪、剿匪”事宜,开办保甲训练班。
    3月,国统区实行“新生活运动”,开展民众识字、体育卫生、戒烟戒赌、破除迷信、提倡国货、行人靠右边走等活动。
    12月24日,淳耀县苏维埃政府在苏区寺坡村召开五百人庆祝“双十二”事变大会,会后举行游行。国统区在共产党组织鼓动下,于西大操场举行耀县抗日宣传大会,宣传张、杨两将军八大抗日主张,扩大抗日影响。二十六年(1937)
    3月,中共陕西省委派员整顿恢复国统区中共耀县工作委员会,辖阿姑社、野狐坡两个区委,七个支部。郗成斋任书记。
    红二方面军在县城设立办事处,所辖战斗剧社在药王山庙会演出抗日节目,向游客宣传抗日救国和减租减息政策。
    4月,国统区县长李书亭离任时盗走北魏正光碑,被人发现,告知官府,被追回。
    5月,国统区县政府成立抗日救援会。
    7月,驻耀国民军一七七师在药王山进行三天实弹射击,加紧军事训练。
    8月,国统区中共耀县县委成立,陈景藩任书记。
    国统区县长冯景翼动员公务人员以两个月薪俸认购救国公债。
    1O月,陕甘宁边区全面建政,淳耀县苏维埃豉府改称淳耀县政府。
    11月,国统区县政府开始征兵,禁种大烟。二十七年(1938)
    1月,国统区抗敌后援会组织抗日宣传。
    6月20日,国统区县政府党政军联合伤兵管理委员会成立,国民党省党部、陕西省民政厅密令取缔“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西北青年救国会”等十三个进步群众组织。
    8月,国民党陕北党务督导团团长周心万率特工人员进驻耀县县城。
    9月,县城增开正东门,便利行旅。
    11月,国统区县府成立社会军事训练总队,开始壮丁训练。二十八年(1939)
    2月,陕甘宁边区政府主席林泊渠,途经耀县进入边区。
    国民党加紧封锁陕甘宁边区,划耀县为特种教育施教区。
    驻耀邠洛区党务督导团设立哨卡,盘查和阻截北上延安的进步青年。
    3月,淳耀县在苏区薛家河召开首届参议会,陈学鼎任议长。
    7月1日,国统区陕西省银行耀县办事处在城内民权巷设立,开办金融业务。
    10月,八路军七一八团解放庙湾地区。
    12月,咸同铁路通车耀县。
    是年,本县抗日将士邱铁生、白圭城、崔成杰、宋家龙等在中条山对日战斗中壮烈殉国。二十九年(1940)
    1月,陕西省保安处长徐经济来耀,督筑阿姑社、关庄、牛村、小丘碉堡线,对边区进行封锁。
    4月,国民党第二战区耀县钢铁厂在火车站东侧建成。
    5月23日,收复照金镇,划为淳耀县第六区。中共陕西省委留守处自云阳迁驻照金坟滩。
    6月,八路军七一八团解放柳林、安里地区。
    8月,三青团富耀分团宋启煌来耀组织三青团直属区队。
    9月,县立耀县初级中学在北寺旧址建成开学。田杰生为名誉校长,胡正修任代理校长,任耀亭任教导主任。
    省农民银行耀县分理处设立,办理耀县、淳化县农贷。
    10月,国统区中共耀县县委迁驻王堵村,刘永福任书记。
    11月,陕甘宁边区关中分区东区办事处在柳林贾家沟建立,辖同官、宜君、耀县三县解放区,郭进亭任工委书记兼办事处主任。
    12月,国民党军事委员会邠洛区军事组训民众动员指挥部在耀县成立,辖淳化、旬邑、耀县三县,由副指挥官梁干桥主持工作。主要任务是组织警备营,强化保甲制度,训练反共骨干。
    是月20日,国民党党政军联合警察处设立,保三旅旅长尤连山任处长。
    30日,陕西保安七团一六五师和骑兵三师分别驻防小叵及文王山一带,对边区实行经济封锁和军事包围。三十年(1941)
    1月,陕甘宁边区关中分区东区办事处和工委机关迁驻陈家楼子村。
    3月,陕甘宁边区政府分配淳耀县建设公债(边币)87000元,群众认购116000元。
    下旬,国民党军统局关中站耀县情报组成立,设立电台,搜集边区情报。
    邠洛区动员指挥部在国统区各乡、保、甲分别成立警备营、排、班。
    5月,边区县、乡两级选举结束,建立“三三制”政权(共产党、民主党派、无党派爱国人士各占三分之一)。本县约60%的土地和50%的人口获得解放。
    6月2日,国统区梁干桥召集联席会议,通过《特区封锁办法》及《警备营实施办法》。
    17日,东门外漆水河滚水石桥动工兴建(三十一年五月竣工)。
    7月上旬,国统区田赋改征实物,全县征粮5673石。
    9月,中共陕西省委交通科在耀县冯家桥建立地下交通秘密联络点,冯明学担任交通员。
    10月,梁干桥利用筹办耀县银行资金18.2万元,挪用农贷23.5万元,在县城西北角开办纺纱厂、织布厂。
    同月,国民党设立稽查处,拘捕进出边区商贩十三起共172人,扣截盐、布、棉花、自行车等大批物资。
    11月,烟雾渠石渠开凿工程竣工。
    12月,国统区县长李德庵因盗卖公粮被撤职。
    梁干桥在国统区一次征兵400名,加征军麦4200石,并动员大批民工,自带牛犋、种子、口粮等去淳化王家山,为指挥部开荒种地。
    国统区编查保甲,全县设6个乡镇,33保,372甲,共9463户,46008人。三十一年(1942)
    春,国民军一六五师驻耀县,加强对边区封锁。
    3月24日,日本飞机早、午两次轰炸县城,投弹两枚,幸落于城外,未造成伤亡。
    4月,陕甘宁边区淳耀县政府在照金师家道成立“难民乡”,安置由国统区逃往边区群众897户,3448人。
    7月,一六五师谍报队在阿姑社、小丘、瑶曲一带频频活动。
    8月,国民党马禄部骑兵第二师驻扎文王山、瑶曲一带,封锁同、宜、耀解放区。
    9月,省立中山中学在耀县塔坡建成开学。
    10月,陕甘宁边区淳耀县县、乡两级选举结束。召开第二届参议会,建立“三三制”政权。
    11月,陕甘宁边区贸易公司关中分公司柳林支公司在柳林镇成立,下设光华商店、票币兑换所、吉成祥骡马大店和挂子砭贸易公司。
    12月,中共关中地委命名淳耀县第五区为“占虎区”,第四区为“安民区”,以纪念烈士张占虎、王安民。
    国统区发行金元券,一元折“法币”二十元。三十二年(1943)
    1月,淳耀县武工队成立。
    2月,关中分区东区办事处改组为同宜耀县,中共同宜耀县县委成立,机关迁驻庙湾。
    16日,梁干桥密令驻耀特务机关配合驻军,连续三天,搜捕共产党员和“嫌疑分子”。
    4月,国民党中央委员张治中来耀检阅警备营官兵。
    6月,耀县城镇卫生所成立。
    8月,胡宗南在药王山设立“陕北青年招待所”,大肆捕押共产党员、进步人士及北上延安的青年学生。
    国统区首次全县秋季运动会在县城西大操场举行。
    10月,淳耀县调整区划,将三个区划归赤水县(今旬邑),其余地区与同宜耀合并,组成新淳耀县,县政府由桃曲河迁往庙湾西寺村。
    同月,国统区县国术馆成立,由武术名家王希贞任馆长。
    省教育厅特教处迁驻耀县。
    12月7日,淳耀县合作社主任田云贵、白原村农业模范石明德出席陕甘宁边区第一届劳动模范大会,双获边区特等英雄称号。三十三年(1944)
    1月,国统区县农业推广所成立,唐祖荫任主任。
    国民军一六五师组成挺进队,乘机袭击边区。
    2月,淳耀县设立柳林市,王若松任市委书记,李吉奂任市长。
    4月,淳耀县纺织合作社在陈家楼子成立。
    5月,国统区县府改组城关卫生所为耀县卫生院。
    国统区县妇女会成立,胡湘昀任主任。
    8月20日,陕西省第二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在耀县成立,梁干桥任专员兼耀县县长。
    国统区县府成立“三七总部调查室反奸组”。派员三人潜入边区,搜集情报。
    10月,国统区县府奉令号召知识青年从军,分配本县125名,报名120名,点交入营98名。
    12月,国民军暂编骑兵第二师及陕西省保安团第九团进驻耀县。
    是年,天气干旱,风霜为害,夏秋两料薄收,麦苗高不盈尺,亩产二斗左右。三十四年(1945)
    1月,淳耀县纺织合作社主任贾恒春出席陕甘宁边区第二届劳动模范大会,被授于特等劳动英雄称号。
    2月,国民军新七师进驻耀县。
    7月初。国统区耀县灾民代表刘景三、王良臣、宋宝珊等赴省府请愿,要求免赋救灾。
    15日,胡宗南以9个师集结同官、耀县,伺机进犯陕甘宁边区。
    29日,国民军三十六军五十九师及十二军预备二师向爷台山发起猛攻,八路军奉命撤离。
    8月10日,八路军三五八旅八团与新四旅十六团收复爷台山,歼国民军5个连,俘敌百余左右。
    11月,国统区耀县守碉自卫大队成立。
    12月6日,国统区耀县参议会成立,高干丞任参议长,张植三任副参议长。三十五年(1946)
    3月,清明前夕,台湾祭黄陵“光复致敬团”一行12人途经耀县,被国民党当局多方阻拦,无奈在药王山朝北叩拜,举行遥祭。
    4月,英国间谍牧师宗卫理来耀讲经传道。
    5月,国民军整编三十六师一二三旅刘子奇部驻耀。
    6月,国民党中统局在耀县组建陕西省调统室渭北分区(后改耀县区办事处),领导同、富、耀中统据点。
    7月,国民党中央军校第七分校教导总队第三团驻耀。
    8月,国民党县党部制发《组织特区民众光复队办法》。
    同月,淳耀县各区游击队整编为独立营,由民兵配合,在高山槐、南司马梁歼灭国民军新一旅搜索排,击溃保三团一营两个连。关中分区警一旅炮击文、武王山碉堡群,国民军百余名守兵被歼。
    中共耀县工委在阿子乡故贤村成立,张少林任书记。耀县武工队同时组成。
    9月,按地下党组织的安排部署,李先念同志等一行中原军区领导人,在耀县工委武工队的护送下,从富平米家堡途经本县故贤村回到边区。
    10月,国民政府国防部“人民服务总队”武装特务第二纵队第五大队三个中队和国民军二十九军政工队先后进驻耀县,进行特务活动。
    11月,西安绥靖公署第二处派人来耀,组织“陕北民众自救军”(又称陕北突击支队),作为进攻延安的先遣部队。
    12月,胡宗南军全面进攻边区。7日,一二三旅占领武王山,向瑶曲进犯。10日,国民军地方团队进入边区道东、墓坳一带,逮捕老百姓16人(内儿童3人)。25日,一二三旅两个团侵犯柳林镇,烧杀抢掠,大肆破坏。26日,整编二十九军战工队进犯挂子砭、白瓜一带,抢掠破坏,逮捕群众。三十六年(1947)
    1月,国民政府发行500元票面“金元券”,十二月抛出1000元、2000元、5000元大额券,粮价大涨,每石小麦突破100万元法币。较年初增长10数倍。
    2月,国统区成立自卫总队,各乡成立自卫队。
    中旬,胡宗南部暂二旅三个旅团三万余人,分三路向淳耀县大规模进犯。14日,占领柳林、照金、庙湾。16日,淳耀县政府在照金师家道召开紧急会议,决定突围。20日,二区专署与国民党耀县党部联合组织“宣抚团”,赴稠桑、安里、小丘以北地区进行反共宣传,编组保甲。27日,国民军十二旅开往小丘以北,进入边区进行“清剿”。
    3月,国民军整编二十九军战地工作团继续在柳林、庙湾地区实行“清剿”。烧杀抢掠,移民并村,破坏淳耀县政府坚壁粮仓10余处。
    24日,中共淳耀县工作委员会在师家道成立,郭进亭任书记。一、三、四区成立东线工委,张彦儒任书记;二、五、六区成立西线工委,杜兴全任书记。
    5月3日,关中分区警备三旅五、七两团在文王山歼胡宗南部新一旅一个营。
    5日,关中分区警一旅、警三旅攻克耀县城,歼灭国民军保安三团1500余人,俘专员严崇师及400余人,缴获大批枪械和军用物资,当晚撤离。
    23日,关中分区警一旅解放小丘镇。
    6月,淳耀县游击队在宋家湾击退保三团,副团长宋保善被俘处决。
    7月,国统区县府发放国民身份证。
    15日,在药王山陵园举行辛亥革命先烈宋向辰、樊灵山殉难三十周年公祭典礼。马青宛代表陕西省政府主祭。
    8月,国统区保安团及地方自卫队、清乡队对边区频频“清剿”,移民并村,实行“三光”(杀光、烧光、抢光)政策,边区群众遭到空前浩劫。
    10月10日,淳耀县独立营及游击队300余人,由县长封正宝率领,在寺坡全歼西爱乡自卫大队及保安团130人,击毙乡长张彦宁,独立营游击队无一伤亡,创0对69光辉战例。
    12月2日,本县国民党、三青团组织实行合并,国民党员统一登记。
    12日,同官县保警队进犯瑶曲,火烧上下葫芦村,金村64间房子尽毁,烧死婴儿1名,烧毁粮食61石,群众郭生林被杀,9人被捕。
    26日,“移民并村”工作队在边区小丘、柳林、照金、庙湾一带,继续实行“三光”政策。三十七年(1948)
    1月3日,陕西省政府主席董钊来耀县召开“移民并村会议”,发布破坏边区命令。8日,派出两个“清乡队”(移民并村工作队),由保安三团、四团及保警队配合,分头去照金、白瓜、柳林、阿子、稠桑一带进行破坏。
    2月,淳耀县25个乡结合整党进行土地改革和乡级选举。
    3月,淳耀县党政军联合命令各区游击队,摧毁国统区乡、保公所,建立新政权。
    4月12日,西北野战军主力结集马栏、庙湾、照金一带。
    21日凌晨,共产党员、进步青年武梦名等32人,被国民党自西安押解耀县,活埋于药王山南庵山麓之下。
    5月,军统局西安站耀县潜伏组,驻城内邻德巷。
    6月,陕西省第三区行政专员公署在耀重建,张士智任专员兼保安司令。
    26日,十八绥靖区耀县绥靖督导组成立。
    7月,张士智调集保一旅及泾阳、富平、三原等县自卫团3000余众,配合国民军第一军进犯边区小丘、照金等地。
    国民党团防部第三厅二五六组副组长王成武率特务30余人,携电台两部来耀活动。
    十八绥靖区二处第二谍报组在县城建立。
    10月,淳耀县政府干部集中于洞子崖整党。
    中国青年党耀县筹委会在县城成立。
    11月,国民党保密局西安站在耀县成立策反组。三十八年(1949)
    1月,中共耀县执行委员会及耀县政府在庙湾同时成立,白天民任县委书记,封正宝任县长。
    2月初,陕西省第三区行政公署迁驻三原。
    18日,自卫团第一大队大队长杨俊中率部起义投诚。
    20日,驻耀国民军六十九军退防三原,县府要员随军南逃。
    22日,中共耀县执行委员会、县政府干部入城接管,县城解放。
    3月11日,青海马步芳部二四八师东犯,第二野战军在墓坳、中底进行南北夹击,毙敌师长马德胜以下千余人,获战马500匹。
    12日,国民军六十九军北上反扑,占领县城。
    15日,三区专员及耀县县长在县城召开反共大会,叫嚣要与共产党周旋到底,并改耀县为“德胜县”。
    下旬,国民军六十九军一四四师成立谍报队,开展情报活动。
    4月上旬,国民党耀县党部、县府连续四次召开“锄奸救国”小组会,研究潜伏措施。
    25日,国民党党部、县府协迫公、教、乡、保人员及耀中部分学生南逃三原。
    28日,耀县全境解放。
    5月2日,耀县党政机关由庙湾迁驻县城,初驻北门外塔坡中山中学,4日进驻北大街学古巷(今县委)。召开安民大会,县城群众敲锣打鼓,欢庆解放。
    5日,接管耀县邮政局。
    8日,中国人民银行耀县支行在城内南大街成立。
    9日,以旧商会为基础,成立新的商会筹委会。
    10日,县政府发布一号公告。
    15日,中共耀县执行委员会举办干部训练班,扩大充实干部队伍。
    30日,县供销合作社由庙湾迁入县城,定名耀县县联社。
    6月1日,县政府发出通知,决定暂停地主、富农及学田、庙田收租收债。
    7月6日,中共耀县执行委员会改称中共耀县委员会,耀县政府改称耀县人民政府。
    25日,首届教师座谈会在耀县中学举行。
    8月14日,耀县人民法院成立(原称司法处)。
    19日,县人民政府发布征集公粮命令,全年额征公粮小麦3.8万石(代金10%),麦草60万斤,附加地方公粮20%。
    9月1日,中山中学并入耀县中学,本县始有高中班。
    5日,县政府动员新老区人民组织担架队、驮骡队,支援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大西南。
    29日,中共耀县党员代表大会在西街小学开幕,传达三原地委党代会精神,讨论通过《耀县近五个月工作基本总结及今后工作的方针任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49年
    10月11日至14日,耀县首届一次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在县政府召开。
    15日,耀县农民代表会议开幕,讨论通过《耀县农会简章(草案)》,成立耀县农会筹备委员会。
    11月,耀县人民卫生院,中国人民银行耀县支行相继成立。
    12月,陕甘宁边区慰问团来县慰问新解放区。
    25日,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耀县工作委员会成立。
    1950年
    1月4日,老区23个乡进行土地复查,颁发土地证,建立农会。小丘、柳林两区进行“三反”(反匪、反霸、反特)试点。
    2月,耀县妇联筹备委员会成立,同时建立各区基层妇联组织。
    3月15日至17日,第二次农民代表会议在县城召开,选举产生县农民代表常务委员会。张仲平、蒙大奎为正、副主任。
    18日至21日,第二次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召开,讨论通过《耀县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组织章程(草案)》,选举产生耀县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常务委员会。
    是月,龙首区出现锄麦互助组,受到专区表扬。
    4月1日,耀县保险公司成立。
    是月,调整行政区划,将原12个区,74个乡调整为9个区,60个乡。
    5月15日,耀县烈士陵园在药王山南庵下立碑建园。
    20日,耀县农民协会(简称农会)成立。各区、乡农民协会相继成立。
    6月1日,耀县人民监察署成立。
    7月,开展反霸减租,清匪肃特运动。
    8月,禁烟禁赌,取缔妓女,11人从良。
    9月1日,土地改革委员会成立。开始在新区进行土改,先在石仁乡进行试点,全县分两期进行,至翌年4月结束。
    11月1日,县城至各区委会电话线路全部架通。
    12月27日,在县城南门外召开五千人公审大会,处决恶霸,反革命分子程日春。
    1951年
    1月,耀县抗美援朝分会成立,掀起轰轰烈烈地“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运动。
    2月,杨钰等8户农民在阿堡寨村组成全县第一个农业生产互助组。
    3月,镇压反革命运动在全县开展,连续召开公判大会,依法处决罪大恶极的土匪,特务、反革命分子50名。
    4月8日,小丘区乙社村贯匪王纪明纠合小股土匪进行武装暴乱,21日被县公安干警围剿歼灭。
    是月,广大青年积极响应抗美援朝,参加志愿军的号召。全县有513人报名参军,134名男女青年学生报名参加军事干校。
    5月1日,全县城乡6万余名群众纷纷举行示威游行,开展反美爱国签名运动。
    20日,工商业第一届全县代表大会召开,选举产生耀县工商业联合会。
    是月,派工作组下乡进行土地改革复查。
    取缔“一贯道”,道首冉洛斌等16人落入法网,1254名道徒声明退道。
    6月,全县掀起支援抗美援朝,生产捐献运动,捐献飞机、大炮款1.77亿元(旧币)。
    9月3日,县区干部295人集中参加“整风清查”运动,历时一月。
    24日,解放后首次物资交流大会在县城举行,成交额18.1亿元(旧币)。
    11月,首届妇女代表大会在县城召开,成立县民主妇女联合会(简称妇联)。
    1952年
    1月,耀县成立节约检查委员会,县级机关“三反”(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及工商界“五反”(反行贿、反偷税漏税、反盗窃国家财产、反偷工减料、反盗窃国家经济情报)运动陆续开始。
    2月,县联社开始在农村试销化学肥料。
    4月,耀县扫除文盲委员会成立,推广祁建华速成识字法,办起速成识字班52处,学员万人以上。
    6月11日,省农林厅在柳林镇设立雨量站,测量沮河水文资料。
    7月,取消干部供给制,改行工资计实分和包干制。
    县委、县政府召开生产劳模及互助组长代表会议,交流经验,开展爱国增产竞赛运动。
    8月,解放后第一次全民运动会在县城举行。
    干部、职工开始实行公费医疗。
    9月26日至30日,中共耀县第一次代表大会召开。整党工作全面开始(53年冬结束)。
    10月,首届团代会选举产生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耀县委员会。
    12月,成立查田定产委员会,丈量土地,颁发土地证书。翌年三月结束。
    1953年
    1月1日,全县商品按九五折减价三天。
    3月,开展贯彻《婚姻法》宣传活动月。
    4月,召开首届工会会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耀县工会委员会。
    6月15日,县供销社在农村设立六个代购代销点,并为粮食部门代购代销小麦。
    7月,进行第一次人口普查,全县共23151户,98070人。
    10月,县委、县政府分期分批举办互助组组长训练班。
    11月,开展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宣传教育。实行粮食统购统销。
    12月20日,县委派出工作组,帮助阿堡寨杨钰互助组、槐林堡权寿山互助组试办建立农业生产合作社。
    是月,国、合商业第一次分工。国营商业经营工业品批发,合作商业主要经营手工业产品、农副产品购销业务。
    1954年
    2月,首次发行建设公债,分配17.36亿元,完成93.11亿元(旧币)。
    3月,阿堡寨五星、槐林堡村光明两个初级农业社建成。当年全县建成七个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15日,进行春荒救济,发放社会救济款1.5亿元,优抚款6亿元(旧币)。
    5月,公安机关破获“中国派遣军”反革命暴乱案。
    6月16日至29日,中共耀县第二次代表大会在县城召开。
    24日,全县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宣传活动,登记选民,进行普选,选举出乡人民代表。
    7月3日至6日,首届县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县城召开。讨论《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选举出席省第一届人大代表。
    7月,国、合商业第二次分工。国营商业负责领导县城市场,供销合作商业负责领导农村市场,取消对社员的优待价格。
    3日,耀县花纱布公司成立。
    27日,县委在泥阳农业社进行“大鸣、大放、大争、大辩论”的农村整风试点。
    9月2日,公安机关破获“太行山突击军”反革命集团案。
    3日,实行棉花统购和棉花、棉布凭证定量供应政策。
    15日,在西大操场召开公诉“一贯道”罪行大会。
    1955年
    1月,开始第二次肃反审干运动(1959年8月结束)。
    3月1日,新人民币开始发行。新币一元合旧币一万元,四月一日停止旧币流通。
    4月1日,耀县百货公司成立。
    21日,耀县人民政府改称耀县人民委员会。 
    7月,国家工作人员工资包干制改为货币工资制,确定耀县为七类工资标准地区。
    26日至29日,共青团县委召开全县青年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代表大会。
    8月,耀县烟酒专卖公司成立,专营烟、酒批发业务。
    是月,贯彻粮食统购统销政策,取缔粮食自由市场。
    国、合商业系统进行反贪污盗窃运动,9月结束。
    11月1日,始用粮票。
    12月,农业合作化进入高潮。全县有18个乡基本实现农业合作化,35个初级社升为高级社。
    1956年
    2月,行政区划再次调整。全县共设4个区(柳林、瑶曲、照金、小丘)和6个直属乡镇(郭家、王益、寺沟、孙原、稠桑、城关)。 三原县郝家咀,铜川县南村、吕家坡、穆家原、白莲村划归本县。
    3月16日,省监察厅,粮食厅及渭南专署派工作组来县,查处库粮霉坏亏损粮食30万斤一案,对失职人员分别给予撤职、降职与记过处分。
    4月11日至15日,中共耀县第三次代表大会在县城召开。
    5月,陕西省国营柳林林场、耀县饮食服务公司先后成立。
    6月,陕西省耀县水泥厂(原称西安水泥厂)在药王山麓动工兴建(1959年竣工投产)。
    8月6日,药王山石刻、柳公权墓、耀县塔坡宋塔被列为全省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9月,开始对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年底完成手工业合作化、工商业公私合营合作化,并成立手工业联社。
    10月1日,耀县广播站建成开播。
    11月20日至24日,耀县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县礼堂召开。
    23日,县委机关报《耀县报》出版发行(1958年12月县、市合并停刊,共出刊156期)。
    1957年
    1月,铜川变电站送电耀县水泥厂,城关地区开始用电。
    2月8日,县委召开三级干部会。安排整社,并在农业社广泛推行包工、包产、包投资的“三包”制。
    3月20日,共青团县委受省农业厅与团省委之托,向本县吴庄、石坡、耀光、白社四社青年先进集体颁发1956年全省玉米高额丰产奖。
    5月1日,烟雾渠渠面改建和渠道延长工程动工,年底建成,扩大水浇地一千亩。
    31日,塔坡遗址、文庙、东街石碑坊、万佛寺塔与石刻、青龙魏碑,被列为第二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6月2日,本县4名运动员在省武术观摩评奖大会上受奖。70岁老人宋士杰二路洪拳获优胜奖,并出席第一次全国武术运动会。
    7月,全县实现高级农业合作化,入社农户占总农户93.7%。
    8月,第一个电力抽水站在城关镇新城村动工修建。
    9月10日,“反右派”运动全面开始(1958年9月结束,全县共划定右派分子37人)。
    9月18日,以袁德娃为首的反革命集团“豫鄂陕川救命集团军”在香山被破获。
    11月8日,精简机构,下放干部。全县共撤并单位21个,缩减干部300名。
    15日,幸福渠动工兴建(1959年4月9日清峪河水第一次引上小丘原)。
    12月11日,260名县、区、乡干部在县城集中整风,进行“大鸣、大放、大辩论”。
    16日,王益乡青年扫盲工作荣获团中央嘉奖。
    是年,猪瘟流行,生猪死亡3547头,死亡率占13.6%。
    1958年
    1月3日,小学教师集中在西街小学进行整风。
    20日,耀县被省政府命名为全省扫盲工作先进县。《陕西日报》发表社论:《学习耀县扫盲经验》。
    2月21日,千人四级干部跃进大会在县城召开。提出所谓“七年过荑河,十年下江南”等口号。
    3月15日,县级机关、工商企业、中小学开展“双反”(反保守、反浪费)及横扫“五气”(官、暮、阔、骄、娇)运动。
    5月1日,铜耀渠自流引水工程开工,1959年通水至泥阳堡。
    7日,全县打击流窜犯,收容356人。
    6月1日,耀(县)柳(林)简易公路通车。
    7月10日,在县级行政、事企业、中小学教师中开展“反坏”(坏人坏事)运动,11月结束。
    26日,县办铁工厂建成投产,日产生铁3000市斤。
    8月12日,县办面粉厂建成投产,设计年产面粉6000吨。
    14日,1500人五级干部会在县城召开。采用“五大”方式,批判“条件论”、“定局论”、“紧张论”等所谓右倾松劲情绪,为粮食增产创造条件。会后,大搞不切实际的所谓深翻密植运动,翻地最深达1.5丈,有每亩下种300斤者。
    9月1日,耀县供电所成立,县城开始通电。
    5日,县委在瑶曲召开大炼钢铁现场会。决定九月为所谓全民大炼钢铁突击运动月。是月,万人上山炼铁,建土高炉121座。
    12日,全县实现人民公社化,撤销区乡建制,实行政社合一。
    29日,耀县民兵师成立,辖十三个民兵团,实现全民皆兵。
    10月9日,首批两台“东方红”牌拖拉机分配到县。
    11月15日,千人水利会议在县城召开,号召全县人民“大干一冬春,实现水利化”。
    23日,农村大办公共食堂,实行所谓“做活不记工,吃饭不要钱”。
    29日,开展全民大办工业,发行地方工业集资券10万元。同时,大搞所谓滚珠轴承化,机关干部、学生、市民也参加砸制滚珠劳动。
    中国少年先锋队耀县首届队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耀县少先队委员会。
    12月2日,红军军属及残废、退伍、复员、转业箪人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代表会议在县城召开。
    13日,县人大三届二次会议宣布耀县为基本无盲县,“四无”(无苍蝇、蚊子、老鼠、麻雀)县,“四化”县(公社化、气象化、农村食堂化、产院托儿化)。
    21日,撒县并入铜川市,原辖区划为耀城、小丘、柳林三个大公社。
    1959年
    2月,开展取缔“瑶池道”活动。
    3月,学习贯彻《关于人民公社若干问题的决议》。实行人民公社、生产大队、生产队三级所有,以生产队所有制为基础的产权制度。
    5月,柳林林场被评为全省造林先进林场。
    7月,贯彻省委《人民公社体制和若干政策问题》的规定。恢复社员自留地,贯彻执行等价交换,按劳分配政策,并对大刮共产风无偿调拨的劳力、牲畜、资金、土地进行退赔。
    9月,党内开展“反对右倾机会主义”斗争。107名干部受到批判(1960年6月甄别)。浮夸风、命令风和高指标、高征购现象又有抬头。
    10日,陕西省业余教育现场会在小丘公社召开,掀起普办“铁民校”高潮。
    10月,耀光(南街)幼儿园荣获全国先进儿童工作集体称号。
    11月30日,高尔原水库动工兴建。设计灌溉能力5.3万亩,有效灌溉3万亩(1969年12月竣工放水)。
    1960年
    2月1日,贯彻国务院统一计量制度,改16两秤为10两秤。
    6月1日,城关镇铁民校,耀光幼儿园代表及先进教师马希超、吴成仓等4人出席全国文教群英会。
    20日,开展整顿“三风”(共产风、浮夸风、命令风)、新“三反”(贪污、浪费、官僚主义)运动,11月结束。
    12月,耀(县)小丘照(金)简易公路先后建成通车。
    1961年
    3月1日;国务院宣布药王山石刻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5月,三个大公社改建为13个人民公社。
    7月13日,压缩城镇商品粮人口,精减职工。至年底精简职工153人,市民下乡4800余人。
    8月,大诈骗犯王全喜在耀县城落网。王在耀县假冒外调干部,以代买手表、衣料、自行车及传讯证人等手段,骗取钱物、奸污妇女。
    9月1日,恢复耀县建制。
    26日至28日,耀县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县城召开。
    是月,陕西省水土保持工作站迁驻耀县塔坡。
    耀县人民委员会设立人民来信来访接待室。
    10月,继续贯彻人民公社《三十条诤,下放核算单位,增加自留地,开放市场,允许社员经营家庭副业。
    11月,耀县博物馆在药王山成立。
    12月,恢复耀县工商业联合会。
    22日至25日,中共耀县第二次代表大会在县礼堂召开(按原铜川市届次排列)。
    1962年
    2月,全国戏曲家协会主席田汉参观药王山,并题诗留念。
    4月,精简职工,压缩城市人口基本结束。全县共减少城镇人口3791人。
    15日,中共耀县县委党校成立。
    17日,耀县供销社首届一次社员代表大会召开。
    12月,为促进货币回笼,按上级规定,国营商业部门实行部分商品高价政策。手表、自行车、糖果糕点价格提高10倍左右。
    1963年
    1月,本县实现“四无”粮仓县。
    2月,县委召开扩大会议,贯彻中共中央八届十中全会精神。各项工作逐步纳入“以阶级斗争为纲”的轨道。
    4月,城镇掀起“向雷锋同志学习”的活动。
    是月,从上到下,采取“洗手洗澡”的办法,在干部中开展反贪污盗窃、投机倒把、铺张浪费、分散主义、官僚主义的“五反”运动。
    5月,农村开展学雷锋争当“五好”社员活动。
    26日至30日,耀县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县礼堂召开。
    7月,贯彻中央《关于目前农村工作的若干问题的决定》(前十条)精神。县委抽调120名干部,在下高埝公社进行“四清”运动试点。
    23日至24日,中共耀县第三次代表大会在县礼堂召开。
    10月,四清(清政治、经济、组织、思想)运动在农村开始,分期进行。
    1964年
    2月,耀县人民剧院在东关动工兴建,翌年建成。
    22日,县委召开四级干部会议,开展学解放军、学大寨、学大庆、学杨谈、学徐杨的“五学”活动。
    3月10日,全县开展“大搞水利水保突击月”活动。
    4月,县城私人出租房屋实行社会主义改造,年底结束。共改造177户。
    5月,航天部六二三研究所在寺沟公社苏家店动工兴建。对外称二号信箱。
    6月5日,县委召开扩大会议,贯彻中央五月工作会议精神。县级行政事企业单位干部进行大鸣、大放、大揭发,揭阶级斗争盖子,揭露“四不清”问题。
    7月,进行第二次全国人口普查,全县共26610户,156034人。
    8月20日,县委抽调38名干部和积极分子进驻城关公社新城大队进行民主补课,历时三个月。5名村干部以所谓“反革命集团分子”罪被逮捕,40多人被批斗、批判。
    10月,县委书记赵焕民率百余名干部和社教积极分子,赴长安江村公社参加全省万人社教会战。
    建设银行耀县办事处成立。
    26日,县委召开三级干部会议,学习中央《关于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中一些具体政策的规定》(也称“后十条”)。抽调大批干部下乡,宣传贯彻3双十条”,开展面上社教。
    12月18日,县级机关实行合署办公。成立社教,外贸,生产三个办公室,其余干部下乡包社。
    20日,贫下中农代表会议在县召开。会议其间开展“挖根子,揭盖子,打尖子”活动。错误地逮捕所谓阶级敌人110人。
    是年,耀县被列为黄河中游100个水土流失重点县之一。
    1965年
    2月13日,县委召开2800人参加的四级干部会议,学习贯彻中央《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中目前提出的一些问题》(也称“二十三条”)。纠正“四清”中左的错误,对贫代会检举逮捕的人平反释放。
    6月1日,铜川市辖区的石柱、演池、王家砭三个公社划归耀县。耀县瑶曲公社南坡生产队划归铜川市。
    8月10日,根据中央《二十三条》有关精神,县委召开县社两级500余人干部会议。进行“洗手洗澡、放下包袱,轻装上阵”。会后,全面开展农村“四清”运动,进行面上社教。
    10月1日,县城至六二三所(苏家店)黑色路面公路专用线和漆水河七一路大桥建成通车。
    是月,全县土地复查核实工作全面开始,11月底结束。
    陕甘两省第二十届子午岭联防会议在耀县召开。
    12月13日至16日,耀县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县礼堂召开。
    1966年
    1月,咸榆公路沮水河大桥动工兴建,“七一”建成通车。
    2月2日至9日,中共耀县第四次代表大会在县礼堂召开。
    5月19日,耀县中学学生向校党支部贴出第一张大字报。西安交大3名学生回乡“点火”,贴出《炮轰县委》的大字报。
    6月,县委传达贯彻中央《5.16通知》精神,成立耀县文化大革命委员会。县委决定:停止文教卫生局及耀县中学领导职务,派工作队接管。
    7月,县委派出工作队,在下高埝中学举办中小学教师集训会,与会780名教师有百余人遭受“揪斗”,3人自杀,36人被送往高尔原水库劳动改造。
    8月8日,中央公布《十六条》,学校、机关“红卫兵”组织纷纷成立。
    9月,“红卫兵”冲出学校,“杀”向社会,横扫“四旧”(旧思想、旧文化、旧风俗、旧习惯),部分文物古迹,古书画、古物、古戏装等均遭空前浩劫。
    10月3日,第一批城镇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
    11月,“红卫兵”代表240人赴京,在天安门接受毛主席第8次检阅。
    是月,“红卫兵”小分队开始徒步长征,到全国各地串联,县委成立大串联接待站。
    学校和机关单位纷纷成立“司令部”、“兵团”、“战斗队”等造反组织。各级领导干部大多数被划为“走资派”,一律靠边站,工作陷于瘫痪状态。
    12月,国家冶金部西北耐火材料厂在孙原公社孝北堡动工兴建,1970年正式投产。
    1967年
    1月,在上海“一月风暴”影响下,机关、单位掀迤夺权风,大批领导干部被罢官批斗。
    是月,中小学校“复课闹革命”。
    2月,造反派组织形成两大派系:一为红色造反统一指挥部(简称红统);一为无产阶级联合总部(简称联总)。以“革”与“保”之争,两派对立,互相攻击,小的武斗时有发生。
    3月,县人民武装部,驻军8088部队奉命实行“三支两军”(支左、支农、支工和军管、军训)。
    20日,支左部队、公安局发出联合通告,宣布解散“红统”,4月20日又宣布“平反”。
    耀县抓革命,促生产第一线指挥部成立,领导全县各项工作。
    4月30日,耀县中学“造委会”学生数百人在公安局门前静坐示威,持续三日,抗议“镇压革命群众运动”。
    6月,全县掀起“揪叛徒”高潮,两派造反组织分别公布所谓220名“叛徒”名单。
    7月,耀县汽车站开始兴建,年底投入营运。
    8月21日,支左部队在东关剧院集会,公开表态支持“红统”。
    9月6日,造反派组织于晚11时许砸坏广播站广播设施,播音中断七天。
    10日起,打、砸、抢一度成风,县武装部、公安局、县中队武器弹药七次被抢。
    10月,农村推行大寨“政治工分”,开展“割资本主义尾巴”活动,传统家庭副业遭到严重破坏。
    1968年
    3月,造反派组织进驻县委,抢走“社教”、“三反五反”及“贫协”档案。
    5月,“红统”在县委、人委两院私设公堂、禁闭室,历时近半年,63名干部被关押刑讯或游街批斗。
    6月14日,军、干、群“三结合”的耀县革命委员会成立(简称革委会)。之后,社镇及县级机关、学校,也先后成立“革委会”或“革命领导小组”。
    19日,在县体育场召开革命委员会成立群众大会。这次大会后被确认为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
    是月,在干部中开展“清理阶级队伍”(简称清队)。同时成立“耀县群众专政指挥部”,对列入审查对象的干部、群众及地、富、反、坏、右“五类分子”2870余人,进行批斗。
    7月25日,县委、县人委干部学习班在县委举办,集中“清队”、揪“叛徒”、“特务”、“反党集团”,59人被隔离审查、轮番批斗。
    8月,“贫宣队”进驻中小学校,实行贫下中农管理学校,领导学校“斗、批、改”。
    9月,农村开始“清队”和“民主补课”,翌年6月结束。共新定地主、富农358户,连同社教补定的59户,共417户(1979年纠正)。
    10月,耀县“五七劳校”成立(后改称五七干校),开始对揪出的“黑帮”进行劳改、审查、定案,历时三年零五个月。
    11月,农村中小学校下放社队管理,170余名外籍骨干教师返回原籍。
    省水土保持工作站奉命撤销。
    12月,贯彻“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的指示,全县87%的大队实现合作医疗。
    是年,中小学毕业生一律实行插队(农村学生回队劳动,城镇学生上山下乡),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全县1500余名老三届毕业生下乡落户。
    1969年
    1月,动员县城居民下乡落户。至年底有485户,2263名居民到农村落户。
    2月,耀县革命委员会斗批改领导小组成立,组织“工人宣传队”、“贫下中农宣传队”,进驻机关、企业单位、农村社队,进行“斗、批、改”。
    7月,桃曲坡水库及干渠工程破土动工(1976年建成)。
    10月,县医院60名医护人员下放农村卫生院。撤销城关镇卫生院,人员安置到公社卫生院。
    11月3日,县城东门外漆河团结大桥动工兴建(1972年竣工通车)。
    12月,梅七铁路动工修建。本县组织铁路民兵团15000余人参加大会战(1972年5月竣工通车)。
    1970年
    2月,全县开展“一打三反”(打击反革命破坏、反对贪污盗窃、投机倒把、铺张浪费)和深挖“5.16”反革命集团运动,一批干部群众遭受迫害。
    3月,县级机关、学校、商店一律恢复原名。取消“革命委员会”或“革命领导小组”称谓。
    6月,耀县汽车运输队成立。
    7月15日,耀县“特工人员集训班”在药王山开办,先后有263人“对号入座”。
    22日,有线广播改为载波,全县15个公社放大站实现载波化。年底,209个大队实现队队通广播。
    8月,全县各集镇传统集日一律改在星期天,名日“社会主义大集”(1980年恢复传统集日)。
    10月8日,农村掀起“学大寨,赶昔阳”和“农业上纲要”新高潮,纷纷组织基层干部赴山西大寨参观学习。
    是月,国营陈家山煤矿在庙湾动工兴建(1979年6月建成投产)。
    是年,城关镇解放大队豇豆亩产8000斤,超过国际水平(1978年获国家科学大会奖)。
    1971年
    1月,公社(镇)党委陆续恢复。
    2月8日至11日,中共耀县第五次代表大会在县礼堂召开。
    3月,本县特产线辣椒参加全国第二十七届广州交易会展出,备受客商青睐。
    5月,全县开展中草药资源调查,共查出药材千余种,采集标本400余种,收集民间单方、秘方千余个(已汇编出版)。
    9月,县城四条大街扩修成水泥路面,全长2350米。
    县城始通自来水。
    10月,贯彻“备战、备荒、为人民”指示,城乡开展大挖防空洞的群众性活动。
    11月,演池与石柱公社联合兴建友谊水库(1976年竣工受益)。
    12月,批林整风运动全面开展。
    1972年
    3月,开展“反击右倾翻案风”,城乡反“复辟”、反“回潮”斗争全面铺开。
    5月,成立耀县民兵独立团。
    开展“三批一清”运动(批判无政府主义、资产阶级派性、极左思潮,清查五,一六集团),121人被批判。
    7月,高等院校开始招收工农兵学员。至1976年全县累计推荐选送192名。
    8月,撤销“三支两军”机构,人员陆续调回部队。
    9月,耀县医院眼科大夫杨光明参加出国医疗队,赴非洲苏丹国工作。
    10月,耀县服务楼动工兴建(1974年5月建成营业,1985年增建餐厅,改称耀县饭店)。
    12月,全县普及有线广播,喇叭总数增至31724只,入户率达92%。
    1973年
    2月9日,召开两千人农业学大寨经验交流会,140个先进集体和42名先进个人受奖。
    4月18日,西北八省区造林科技座谈会在耀县召开。
    5月1日,耀县计划生育委员会成立。
    9月,耀县水土保持工作站成立。
    12月,农村推广“小靳庄经验”,组织社员大唱革命歌曲,大演革命样板戏,并开展赛诗、打篮球等活动。
    1974年
    2月,撤销革命委员会办事组、政工组、生产组,恢复县委组织部、宣传部和两委办公室,实行县委核心小组和革委会合署办公。
    3月,农村基本路线教育运动分期开始(1976年8月结束)。
    4月,县、社机关开展“批林批孔”运动,连系实际,批判“右倾”、“回潮”思想。
    12月,耀县民兵指挥部成立,组织民兵小分队“抓阶级斗争”,配合公安部门管理社会治安。
    是年,本县荣获全国林业先进县称号。白皮大蒜开始出口。
    1975年
    6月12日,桃曲坡水库高干渠试水灌溉。
    7月,开展“批儒评法”运动,批判修正主义,使刚刚起步的整顿工作又复陷入停滞状态。
    9月,省、地、县三级人员进行本县第二次林业资源清查工作。
    10月,桃曲坡水库高干渠赵氏河倒虹工程开工(1982年7月竣工)。
    11月,全县十一个公社集中上劳1.5万人,完成桃曲坡水库剩余工程。
    是年,本县被评为渭南地区养牛先进县。
    1976年
    1月10日,五千人“农业学大寨”会议在县城召开。会议号召全县人民“苦战三年,建成大寨县”。
    3月,开展“反击右倾翻案风”运动,各级干部层层转弯子,解决“方向道路问题”。
    4月,开展“批邓”。农村收回“三边”地及社员饲养的大家畜,再次刮起“割资本主义尾巴”歪风。
    5月,渭南地区足球赛在本县体育场举行。
    6月1日,耀县消防中队成立。
    7月,耀县防震办公室成立,城乡搭起防震棚,进行防震抗震准备,一时气氛紧张。
    8月,唐山地震受伤群众149人来县医院治疗。
    9月9日,毛泽东主席逝世,县级单位和公社、厂矿均设灵堂,干部群众纷纷吊唁,万分悲痛。18日在县体育场举行万人有线广播追悼大会。
    10月18日,粉碎“四人帮”消息传来,城乡欢呼,共庆胜利。24日召开万人庆祝大会。
    1977年
    1月8日,县级机关、团体和各界代表千余人在东关剧院隆重集会,纪念周恩来总理逝世一周年。
    2月,新建七一路碎石路开工,七月一日完成(1983年10月改水泥路面)。
    4月,香山庙会失火,烧毁林木4000余亩。
    5月,耀县影剧院在北大街北段动工兴建(1981年12月落成)。
    7月12日,龙卷风袭击阿子、小丘公社,摧毁秋庄稼220亩,房屋19间,折断树木、电杆4670根,5人受伤。阿子河村女社员刘凤琴被风卷起,落到40米以外沟坡上。
    9月,全国豇豆高产经验交流会在本县召开。
    15日,首次计划生育先进代表会议在县城召开。
    10月,动员机关干部及城关农民治理沮河,筑成10公里石河堤(因设计不周,施工质量不高,部分被洪水冲毁)。
    12月13日,在体育场召开万人大会,贯彻党的十一大精神。动员开展“一批双打”(揭批四人帮,打击反革命分子及贪污盗窃、投机倒把、严重违法乱纪分子)运动。
    1978年
    1月21日至25日,县委召开常委扩大会议,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解决领导班子思想、路线、干劲、作风问题。
    2月11日至15日,第二次千人“农业学大寨”会议在县城召开。围绕“高标准地学大寨,高速度地发展农业生产,为普及大寨县而奋斗”的中心议题端正思想,献计献策。
    6月24日至27日,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县礼堂召开。
    7月,县、社党委通过整风方法,学习贯彻中央37号文件,42号文件,落实农村经济政策,纠正干部强迫命令等作风。
    耀县老区建设委员会及其办公室成立。
    8月,本县第一座居民楼在北大街落成。
    10月,首次科学大会在县城召开,奖励先进集体24个,先进个人38名。
    11月,深入揭批“四人帮”,清除草委会领导班子中造反派头头,逮捕文革中打砸抢首恶分子,并对文革中造成的冤假错案彻底平反,销毁材料,恢复工作。
    沮河北大桥动工兴建(1981年10月1日建成通车)。
    12月13日,县委在东关剧院召开干部职工大会,为文革中错定的“李忠魁反党集团”、“封正宝叛徒集团”两案平反昭雪。
    15日,恢复中小学校招生考试制度,贫宣队撤离学校。
    是月,耀县在下高埝西原动工修建教师进修学校(1981年8月建成开学)。
    1979年
    1月,传达中央信访工作会议精神,开始全面复查“四清”、“社教”以来冤假错案。
    2月8日至13日,县委召开四级干部会议,学习贯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开展“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讨论,恢复发扬群众路线和实事求是的优良传统作风,把工作重点转向经济建设上来。
    3月,地主、富农、反革命分子等“摘帽”评审工作开始。至7月底,评审摘帽者557人,占应摘帽的92.8%。
    4月,全县37名“右派”全部“摘帽”,并分别给予抚恤、退休或安置工作。
    5月,县委学习贯彻中央31号文件,进一步落实按劳分配原则,在三级所有,队为基础前提下,按实际情况实行生产责任制:原区实行定额管理,山区包产到组,单庄独户包产到户,大家畜公有私养或分户喂养。
    7月10日,县委、县革委会分开办公。
    9月1日,全县以三个月时间宣传计划生育,开展无三胎活动。
    10月,县委召开常委扩大会议、三干会议,集中开展“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大讨论,批“唯书唯上”、“凡是”、“僵化”、“极左”思潮等,解放思想,端正路线,大干快上。
    11月,中央、省、地三级信访检查组一行12人来耀检查纠正冤假错案落实工作。
    12月,王家砭公社团委及西柳池团支部分别获得团中央“全国新长征突击队”与“全国优秀青年之家”光荣称号。城关镇耀光(南街)幼儿园荣获全国先进单位。
    是年,全县地方病甲状腺肿大治愈率达88.3%,基本实现了5年规划。
    1980年
    1月,耀县划归铜川市管辖。
    是月,县委召开计划生育工作会议,开展一孩化活动,并开始实行经济奖惩制度。
    2月,省取消本县植棉计划任务。
    是月,土壤普查工作开始(1981年12月完成)。
    3月21日,成立选举委员会,恢复县乡人民代表直接选举。
    4月,实行“划分收支,分级包干”的财政体制。
    5月28日,耀县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县城礼堂召开。选举产生县人大常务委员会,作为县人民代表大会常设机构,改耀县革命委员会为耀县人民政府。
    6月15日,因夏粮干旱歉收,上级下拨返销粮500万斤,救济款18万元,贷款75万元,解决群众夏荒困难。
    9月10日,中共耀县第六次代表大会在县城召开,选举县委、县纪律检查委员会。
    1981年
    2月,县委召开(扩大)会议、三干会议,贯彻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81>1号文件),各种承包责任制在全县广泛推行。
    3月,成立“五讲四美”领导小组,城乡开展“五讲四美”双月活动。
    4月,地名普查和烈士事迹编纂工作开始(1984年12月完成)。
    5月,630名下乡知识青年,全部由农村返城(9月底基本安置完毕)。
    耀县贫下中农协会宣布撤销。
    8月22日至26日,全省少年儿童运动会(田径)在耀县体育场举行。
    是月,县办第一座电视差转台在塔坡建成。
    11月,铜川市区沮河取水工程开工(1982年8月建成,年取水量300万吨以上)。
    1982年
    2月,开展打击经济犯罪活动,改进党风,纠正“三招三转一住”不正之风。
    3月,本县出口线辣椒获国家外贸部荣誉证书。
    是月,整顿民办教师工作开始,8月17日结束,通过整顿向1723人颁发了任用证书。
    4月14日,柳林街北大桥动工修建(10月3日建成通车)。
    7月1日,进行第三次全国人口普查(普查结果,本县共48017户,249461人)。
    20日,草场资源普查工作开始(翌年4月完成)。
    8月8日,县政府召开劳动致富先进典型表彰大会,奖励先进集体62个,先进个人128名。
    9月,开始普及初等教育(1985年11月8日达到部颁标准,省、市发给达标证书)。
    10月,贯彻中央<85>52号文件,下乡居民全部返城。
    11月5日,中华医学会纪念孙思邈逝世1300周年大会全体代表自西安专程来耀县药王山参观旅游。
    是年,本县被列为全国“绿化县”之一。
    1983年
    3月,药王山旅游线路动工修建(当年完成路基,翌年10月完成柏油路面)。
    5月,农村政社分设,撤销人民公社,建立乡村政权。
    8月,开展严厉打击刑事犯罪第一战役。9月25日在县体育场召开万人公判大会,99名刑事犯罪分子分别被判刑和劳动教养。
    9月,全县农业资源和农业区划工作开始(1984年10月完成)。
    11月,县级机关进行机构改革,始设正副科级督导员。
    是月,安里沮河大桥开工(1984年9月16日建成通车)。
    1984年
    1月,中国工商银行耀县支行成立。
    3月,成立清理核查办公室,开始清查各级领导班子中的“三种人”(11月底结束)。
    4月26日,县城物资交流大会开幕,历时15天。 
    是月,推行荒山荒坡绿化承包。
    5月4日至6日中共耀县第七次代表大会在县礼堂召开。
    9日至14日,政协耀县首届一次委员会在城关镇礼堂召开。
    10日至14日,耀县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县礼堂召开。
    耀县妇女保健医院在民主路动工修建(1986年6月建成)。
    8月9日,耀县保险公司恢复。
    9月,瑶曲、照金、董家河三个乡改为镇建制。
    县城四大巷改建水泥路面,12月底建成。
    10月,孙思邈中医医院在塔坡破土兴建(1987年3月落成开业)。
    20日,石柱乡办起农村第一个敬老院,10名“五保户”、两名孤儿享受社会供养。 
    是月,辛亥革命先烈宋向辰、樊灵山墓迁建药王山起云台侧。
    是月,流行性出血热在本县首次发现。县政府及时拨出防治专款,广泛动员群众
    灭鼠。
    12月,县委、县政府自上而下狠刹以权经商和乱涨价歪风。
    1985年
    1月,增建庙湾镇。柳林乡北部8个村民委员会划归庙湾镇,镇政府1987年由庙湾街迁陈家山。
    县城中心农贸市场动工兴建(9月落成)。
    3月26日,中华药王山孙思邈研究社在本县成立,省内外140余名专家学者出席大会,举行典礼挂匾仪式。
    是月,全国妇联书记处第一书记张帼英视察城关镇南街幼儿园。
    4月,新辟北新街水泥路面开始铺筑,路长575米,宽30米,8月竣工。
    群众集资兴建塔坡小学(1986年8月25日建成)。
    30日,香港宝莲寺圣一法师一行12人专程来香山朝拜,并捐款7000元人民币。
    是月,小丘文化中心及第一个农村影剧院动工兴建(1986年7月底建成)。
    5月13日,县级机关开始整党,所有共产党员按照《党章》规定重新登记。
    9月8日,县委、县政府迎接第一个教师节,在耀县饭店宴请百名优秀教师。
    10月,前外交部副部长,驻日本大使符浩夫妇向本县捐赠日本影印北宋版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一书。
    12月20日,县城军民数千人集会,隆重欢送驻军84805部开赴云南老山前线(1987年5月凯旋)。
    是月,耀县文化馆大楼动工兴建(1987年12月落成)。
    1986年 
    1月8日,耀县卫生学校成立。
    3月,“二月二”庙会期间,西安、咸阳等地30多位名老中医首次应邀来药王山义诊,接待患者1400余人。 
    是月,瑶曲教场坪公路大桥动工修建(11月建成通车)。
    4月,香山庙会恢复,朝山游人愈万。
    文庙大成殿开始维修(1987年12月竣工)。
    7月27日凌晨,演池乡西头村因搞封建迷信发生6名罪犯重大纵火杀人案,死伤群众11人(主犯张永民、张存生、刘生金后被依法处决)。
    是月,耀县百货大楼在北新街动工兴建(1987年12月落成)。
    8月,本县被列为全省22个苹果生产基地县之一。 
    中断20年的耀县工商业联合会恢复建制,并召开第七届会员代表大会。
    9月,耀县交通警察大队成立。县城街头始有交警值勤。
    10月,农村开始整党,翌年1月结束。
    11月,中国人民银行耀县支行恢复建制。
    12月9日,本县被列入全省40个粮食生产基地县。
    是月,“三北”防护林建设领导小组、林业部联合评定本县为“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第一期工程先进单位。
    是年,本县被列为全国重点扶持的234个贫困县之一。
    1987年
    1月,本县被省体委评为全省首批体育先进县之一。
    县办第一条黑色路面——耀小公路楼村至小丘段开工(10月竣工通车)。
    4月4日,成立颁发居民身份证领导小组,进行身份证登记、照像、发证工作。
    27日,陕西省水泥厂五号窑动工兴建。
    5月4日至10日,政协耀县第二届一次会议在花园饭店召开。
    5月5日至11日,耀县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县礼堂召开。 ”
    6月27日,老山前线英模报告团在东关剧院作首场报告,听众千余人。
    是月,耀县高级职业中学在下高埝动工兴建(1989年12月建成)。
    7月1日,开始百分之一人口抽样调查(调查测算结果:全县总人口258074人,较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增加8614人)。
    24日,县委、县政府领导在照金镇现场办公,决定为照金镇兴建自来水、电视差转站和水泥街道(于当年8月及翌年元月、3月建成)。
    8月3日,耀县城市信用社成立。
    9月15日,耀县碑林在药王山集禖宫旧址动工兴建(1989年10月1日落成)。
    10月24日,耀县老龄问题委员会成立。次日举行老年节大会,向210位年逾古稀的老红军及退休人员颁发寿星章。
    是月,省政府续定小丘、稠桑、石柱、演池、下高埝、孙原6个乡32个村为革命老区范围。
    11月,开展物价、税收大检查。
    12月,城乡开展“土地管理法”宣传活动。
    28日至31日,中共耀县第八次代表大会在县礼堂召开。
    1988年
    2月,县委、县政府颁发《党政机关干部目标管理责任制实施办法》。
    3月11日,世界银行官员在省种籽公司领导陪同下,来耀考察玉米种籽生产,对两万亩播种基地进行评估。
    是月,阿子公路桥动工(10月建成通车)。
    4月,本县被列为陕西省玉米种籽基地。
    6月20日,县政府批准将小丘乡前咀子村划归白瓜乡。白瓜乡政府驻地迁往前咀子村,同时,柳林乡政府驻地由田家咀村迁柳林镇。
    21日,城关南街鱼池130亩水面,因受西北耐火材料厂油液污染,死鱼46.7万尾,直接经济损失10万余元。
    28日,省委、省政府授予本县“整顿社会治安先进芸”称号。
    11月15日,全县开展“两打击五整顿”(打击抢劫、盗窃犯罪和整顿社会治安、市场、交通、办公秩序、市容卫生)活动。
    1989年
    1月,城关镇西街小学少先队大队被团中央少工委命名为全国百名红旗大队之一。
    19日省委、省人大、省政府授予董家河镇党委“陕西省信访工作先进单位”称号。
    3月,本县被列为全省优质丰产花椒基地县。
    4月5日,关中四地市农村科普工作会议在耀县召开。
    27日县政府被评为全省计量执法先进单位。
    5月,兰州军区运输团为本县高尔原、柳林、高山槐、石柱等林区进行飞机防虫灭虫。
    6月3日,本县自办电视新闻节目开始播映。
    7月8日,1l座孙思邈医德纪念碑立于药王山北洞大殿东院。
    8月17日,演池乡上龙村村民王茂连一次交售小麦15390公斤,获省“丰收杯”优胜户光荣称号。
    9月11日,多次盗挖柳公权墓的罪犯王金玉、周树超等被抓获。
    9月28日,孙原村党支部书记李梦斌赴京参加全国劳动模范表彰大会及国庆四十周年庆祝活动。
    10月,普及六年制义务教育开始,规划四年内实现。
    12月,开展扫除“六害”专项斗争,清理整顿城乡文化市场。


欢迎您投稿“秦之韵 陕西村史”公益网。 (投稿EMAIL:30999626@qq.com 在线投稿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