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AP手机版 RSS订阅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商洛历史

洛南县县治沿革

时间:2014-12-11 8:15:50   作者:霸主哥哥   来源:洛南县志   阅读:1353   评论:1
内容摘要:洛南县名称始于隋朝,因县城在洛河之南而得名。而其沿革却可以上溯到五帝时代。唐虞(约公元前26世纪—前21世纪初)夏商(约公元前21世纪—前11世纪)时期,洛南均属梁州。据《范志》载:“唐虞之间,契封于商。舜之子均九人,亦封于商,号为十商。洛在当时为诸商分壤。”1949年5月,雒南县城解放

 

   洛南县名称始于隋朝,因县城在洛河之南而得名。而其沿革却可以上溯到五帝时代。

    唐虞(约公元前26世纪—前21世纪初)

   夏商(约公元前21世纪—前11世纪)时期,洛南均属梁州。据《范志》载:“唐虞之间,契封于商。舜之子均九人,亦封于商,号为十商。洛在当时为诸商分壤。”

    西周(约前11世纪—前771年)时,洛南原系梁州,后改梁州合于雍州,又合为豫州,属华阳地,称为“上洛”。当时周武王“纵马于华山之阳”,“华山之阳”即指洛南。

    东周(前770—前256年)时,洛南属豫州华阳地,春秋属晋,战国属秦。

    秦时,洛南隶属内史地南境,称为“京畿之地”。

    西汉元鼎四年(前113)置上洛县,治所设在今商州境,辖今洛南县和商州市,属弘农郡。东汉建武十五年(39)属京兆尹,三国时属魏弘农郡。自西汉元鼎四年(前113)至北魏太平真君二年(441)的554年中,洛南境内均属上洛。

    西晋泰始二年(266),分京兆尹南部置上洛郡,领上洛县。泰始三年(267),分上洛县北另设拒阳县,不久即废。时拒阳县隶属上洛郡所辖。

    南北朝时,北魏太平真君二年(441),在县东40里的武谷川(今古城川)又设置拒阳县,隶属洛州上洛郡。北周宣政元年(578)设立拒阳郡,领拒阳一县,仍属洛州。后周改洛州为商州,拒阳县又属商州。

    隋开皇三年(583),废郡制而设置州县,以州统县,实行州、县二级制。在废止拒阳郡时改拒阳县为洛南县,属商州所辖。大业十一年(615),县治由武谷川移到今址。

    唐代(618—907),地方行政机构始设道制,下设州、府、县,而基本建制仍为州、县二级制。洛南当时隶关内道,属商州。

    五代十国(907—960)时,废除道一级建制,实行以州统县二级制。当时洛南县原属华州,后周时又割属商州。

    北宋(960—1127),仿唐代道制,不久改道为路。初分境内为15路,后有分有合,分合不一,下仍沿州、县制。当时洛南县属永兴军路,属商州所辖。

    南宋绍兴十二年(1142),秦桧割商之半给予金人。《陕西通志》载:“商之半即洛南县境。”

    金(1115—1234)时,仍沿用宋代的路制,分境内为19路。洛南县仍属商州,先隶属京兆府路,后又改属河南路。金宣宗贞祐年间(1213—1216)曾改隶陕州,兴定二年(1218)复隶属商州。

    元(1271—1368)时,仍沿用路制,洛南县先属安西路,后改为奉元路,仍隶属商州。后改行省制,另设行中书省,洛南当时属陕西行中书省管辖(指直隶中书省的地区)。

    明(1368—1644)时,降商州为县。洪武七年(1374)洛南县改属华州辖。洪武九年(1376)后,改行中书省为承宣布政使司。宣德(1426—1435)以后,全国的州、府、县等分属两京及十三个布政使司,洛南县又属陕西布政使司。成化十三年(1477),升商县为州,洛南又隶属于商州。泰昌元年(1620),为避光宗(朱常洛)讳,将原“洛”字改为“雒”字,洛南遂改为“雒南”。

    清(1644—1911)时,仍沿明制,雒南先隶属西安府。雍正二年(1724)专隶商州,由陕西省管辖。

    民国(1912—1949)时期,初沿用省制,省下设道,雒南县属关中道。民国16年(1927),撤销道制,隶属陕西省所辖。民国24年(1935),在商县设立第四行政专员公署督察区(系十九绥靖区),雒南属其辖县之一。

    1949年5月,雒南县城解放,隶属陕南区商雒专员公署领导,10月,隶属陕南区商雒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商雒区专员公署)领导。1955年4月为陕西商雒专员公署领导。1964年9月,因“雒”字生僻,经国务院批准改“雒”为“洛”,遂复名“洛南”。1968年9月,隶属商洛专区(地区)革命委员会领导,1978年6月,隶属商洛地区行政公署领导至今。

 

 

区域开发

 

    考古资料表明,上古时洛南县气候温和湿润,中心地带森林茂密,低洼地区河流湖泽广布。据《陕西远古人类生活的自然环境》(《文博》1990年第四期)一文所载,1977年发现的“洛南猿人洞穴”系中更新世早期或稍早的洞穴,在该洞穴中不仅发现了人牙化石,同时还发现有大熊猫、貘等脊椎动物化石。这一发现说明,在距今100万年前,洛南猿人即在森林草原的环境中生息繁衍,使用粗糙的打制石器,过着渔猎生活。

    1982年,在梁头塬乡发现了河口遗址,出土了大量石斧、石锤、石球等。这些石器证明在距今8000至1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的晚期,洛南的先民们就生息在秦岭浅山中,过着原始群居生活。

    新石器时代初期,先民们已从山地走向洛河两岸,开始从事原始的农业和畜牧业生产。1970年至1980年在灵口发现的焦村遗址,证明先民已使用磨制的石器(石斧、石铲、石砸器、石网坠、石核器、石片刮削器)、骨器和简单粗糙的陶器(碗、钵、盆、罐、灶)进行农牧业生产和生活活动,并在河旁台地上营造土屋。1979年发现的灵口狗滩遗址、县城的曹洼遗址及石坡遗址证明,仰韶文化时期,洛南先民已进入母系氏族社会,后因人口增加,他们开始向坪、川、塬地区迁徙,生活用具和生产工具不断改进,陶器开始出现了泥质红陶,石器通体磨光。龙山文化时期,先民已进入了父系氏族社会。据《畅志》载,“黄帝时‘凤衔图’”(址在阳虚山)、“大禹时‘洛出书’”(址在灵峪口)等奇迹已在洛南出现。据《范志》载,“仓颉为帝(轩辕皇帝)南巡,登阳虚之山,临玄扈洛汭之水(址在眉底乡)。灵龟负书,丹甲青文以授之,计文二十八字。后刻于玄扈山石壁,至今拓本犹存。为文字之始。”夏禹治水,曾在洛南东临河南省境内的熊耳山下导洛水入河南,投入黄河。从此以后土地增多,谷物蔬菜和果树方有较多的繁殖。

    商周时期,先民们已开始种植黍、稷、稻、麻等作物,驯养牛、羊、猪、马、鸡等畜禽。从已出土的商代爵杯、鼎等证明先民们已经使用甲骨文字。此时,卢灵关以西、火龙关以东一些秦岭古道已经开通。周武王伐商胜利后,“渡河而西,马放之南山,而弗再乘”,时称洛南为“武王归马地”。至秦代,商鞅变法,“废井田,开阡陌,励农耕”后,洛南土地得以开发,一些不毛之地成为良田。

    秦、汉、隋、唐时期,农耕发展,人口增加,村落集中,鸡犬相闻,出现了古城、三要、石门、保安、桥耳等小镇。秦时为内史地南境,西晋在武谷川建立拒阳县。隋代改为洛南县后,县城由武谷川(今古城川)移至今址清池川。在关中水利发展的影响下,洛南先后修建了大、小渠水利工程,农业生产水平显著提高,一些宏大的庙宇建筑开始出现。

    宋代以后,战乱频繁。金时始在今县城修筑土城,全县集镇时有8个。至明嘉靖年间,人口3.3万人。清乾隆时,由于流民迁入,开垦荒地较多,至乾隆八年(1743),全县耕地达到41.86万亩,农村经济活跃。

    民国时期,战祸累起,民无宁日,尽管煤炭、陶瓷、矿冶业开始兴起,粮食、药材、木材外运,外地货物相继输入,但苛捐杂税摊派较多,农村经济日趋衰败。

    建国后,洛南县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工业、农业、商业、交通运输等各行各业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人民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欢迎您投稿“秦之韵 陕西村史”公益网。 (投稿EMAIL:30999626@qq.com 在线投稿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