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AP手机版 RSS订阅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汉中历史

汉中市南郑县历代自然灾害(旱灾、水灾、冰雹)

时间:2015-4-27 12:17:09   作者:天地熹宝/编辑   来源:南郑县志   阅读:1593   评论:0
内容摘要:汉中市南郑县历代自然灾害(旱灾、水灾、冰雹)记录:南郑县历史上有记载的旱灾,从晋太康六年(285)至1949年的1665年间,共70次。春旱9次,夏旱14次,秋旱7次;春夏连旱3次,夏秋连旱4次,春夏秋连旱3次,夏秋冬连旱1次;未注明季节的旱灾29次。1950年至1987年的38年中,共有21年发生旱灾,其中夏旱17次,春夏连旱2次,夏秋连旱2次。
旱灾
    南郑县历史上有记载的旱灾,从晋太康六年(285)至1949年的1665年间,共70次。其中,春旱9次,夏旱14次,秋旱7次;春夏连旱3次,夏秋连旱4次,春夏秋连旱3次,夏秋冬连旱1次;未注明季节的旱灾29次。1950年至1987年的38年中,共有21年发生旱灾,其中夏旱17次,春夏连旱2次,夏秋连旱2次。

旱情
  晋代至清末 晋太康六年至清朝末年,旱灾53次:晋代4次,分别发生在太康六年春、元康七年秋(297)、太宁三年(325)春夏之交及永嘉三年(309)春。《晋书》记载:永嘉三年三月,江、汉、河、洛皆竭,可涉。
    唐代有记载2次,发生在永淳元年(682)春、天复四年(904)。《陕西通志》(雍正本)载:天复四年,“自陇西迨于褒、梁之境,数千里内亢阳,民多流散,自冬经春,饥民啖食草木,至有骨肉相食者甚多。是年,或山中竹无巨细,皆放花结籽,饥民采之,舂米而食。”
    宋代有记载5次:淳熙三年五月(1176年6月)大旱;十一年四月至八月(1184年5月至9月),汉中一带大旱,“冬不雨至明年二月(1185年3月);庆元三年(1197)和嘉泰元年(1201)利州路旱”。①
    明代有记载旱灾33次:洪武四年(1371)全陕大旱,“汉中尤甚”。宣德元年(1426)“汉中府旱”。正统三年(1438)陕南“连年旱涝,人民缺食”。景泰元年(1450),“汉中府大旱”。成化二十至二十二年(1484~1486)连年大旱,遍及陕西、山西、河南,“赤地千里,井邑空虚,尸骸枕籍,流亡日多”。弘治十四年(1501)和十七年(1504)均夏旱。正德四、五两年(1509、1510)连旱,“民多流移”;正德十六年(1521)春夏至嘉靖元年(1522)夏秋,连续大旱,并发瘟疫;嘉靖五至七年(1526~1528)全陕三年大旱,“人相食饿死无数”;十六年(1537)夏又旱。万历四十四至四十六年(1616~1618)三年连旱。崇祯元年至三年(1628~1630)、六年至十四年(1633~1641)全省大旱,“饿殍遍野”,“草木食尽”,尤以十三年(1640)最甚,“秋,全陕大旱饥,十(11)月粟价腾踊,日贵一日,斗米三钱,至次年春十倍其值,绝粜罢市,木皮石面皆食尽,父子夫妇相剖啖,道殣相望,十亡八九。”
    清代有记载旱灾8次。康熙三十年(1691)春夏旱,“民大饥”。嘉庆九年(1804)“南郑等十三厅县被旱”,十八年(1813)“夏旱,稻苗半槁,年岁大荒”。光绪二年和三年(1876、1877)陕西全省大旱,“赤地千里”,“人相食”,“道殣相望,其鬻女弃男,指不胜屈,为百余年来未有之奇”;十二年(1886)和十四年(1888)皆秋旱,收成约六分;十七年(1891)“自四(5)月以来,未得透雨”,“南山稻秧分插亦未及半”,“农田望泽甚殷”。
    民国时期 民国时期的旱灾17次。民国4年(1915),陕西大旱,“夏收全无,秋田颗粒未登,灾情之大,全省皆然,致流亡载道,卖妻鬻子,层见垒出。”10年(1921)陕西全省“复遭旱魃,灾情最为惨酷。”17~18年(1928~1929),全省连续两年大旱。《赈灾汇刊》(1928年出刊)载:17年,“自春徂秋,滴雨未沾,井泉涸竭,泾、渭、汉、褒诸水,平时皆通舟楫,今年夏间断流,车马可由河道通行。多年老树大半枯萎,三道夏秋收成统计不到二成。秋季颗粒未登,春耕又届衍期”。“陕南各属更以历年捐派过重之故,现今告罄,人民无钱买粮,其它树皮草根采掘已尽,赤野千里,树多赤身枯槁,遍野苍凉,不忍目睹”。《陕西灾害档案》(存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载,18年,汉中“旱灾尤重,收获不及二十分之一,树皮草根掘食一尽,死亡载道”。19~38年(1930~1949)间,旱灾多发,或水旱并发。35年(1946)旱麓乡仕绅在给国民党南郑县府的报告中说,28~35年(1939~1946),该乡“连年亢旱,颗粒无收”。国民党《陕西省政府工作报告(1939~1944)》也记,28年(1939),南郑“武乡镇旱灾”;30年(1941),南郑、褒城“亢旱成灾”。
    解放以来 1950~1987年间,境内出现过多次干旱天气。县气象站1966~1983年资料统计,18年共出现各类干旱天气24次,年均1.3次。由于大兴水利,干旱造成的灾害较少。据县水电局、民政局统计,解放38年间,全县发生旱灾21次,其中,灾害较轻的13次,分别出现在1950、1957、1958、1959、1961、1962、1963、1966、1968、1974、1975、1982、1986年;灾害严重的8次,发生于1955、1960、1969、1972、1978、1979、1981、1985年。
    1950年夏旱,黄官区(当时属褒城县)义学梁一带无水插秧,区长王世俊组织1众修军民堰,引水灌田。
    1955年5月1日至6月21日的51天降雨仅50.2毫米,旱象严重,各级党政部门发动群众挖塘、掏井、筑挡、挖沙坑拦水,安装新式水车及龙骨车等提水,抢插秧29.97万余亩。但仍有1.78万亩水田未插上秧,改种杂粮;连同秋后的水灾造成的损失,秋粮共减产1100万公斤。
    1957年8月伏旱,持续38天未降透雨,陈家村水库灌区的稻田干裂,棉花卷叶,黄豆、红薯等日见枯萎。
    1958年5月13~26日无雨。双泉堰、玉泉堰流量分别由0.218立方米/秒、0.15立方米/秒减少到0.189立方米/秒、0.1立方米/秒;流珠堰25日断流,濂水灌区大片地区插秧困难。党政领导组织群众找水源、挖沙坑、截渗流,进行抗旱,插秧19.77万亩。
    1959年6月14~28日不雨,碑坝、福成两乡850亩田未插秧;新集区有419亩水田割了秧草。全县秋粮减产130万公斤。
    1960年5月上旬至8月上旬百日大旱,县内有许多水田未插上秧。濂水灌区7月份统计,已插秧的17.5万多亩水田,有6.4万亩断水,1700余亩干枯;冷惠渠缺水495立方米,占正常需水量的38.4%。群众在抗旱中打井1400余眼,挖沙坑1000多个,筑挡900多处,动用各种提水工具灌田5.1万亩。全县63.8万亩秋粮受旱,39.8万亩成灾,减产2585万公斤。
    1961年5月下旬至6月15日天旱无雨,许多地方插秧延到夏至后。
    1962年插秧时节干旱少雨,至7月初始雨。
    1963年夏旱,使1.46余万亩正在抽穗扬花的水稻受到严重威胁,虽经群众全力抗旱保苗,仍使秋粮减产1500万余公斤。
    1966年5~6月仅降雨81.5毫米,旱象严重。汉山、高台、新集、冷水四区34000余人,采取疏河放滩的方法,增加水量,使6万多亩田插了秧。
    1968年6月上、中旬天旱,插秧延至夏至。后期又有近20天伏旱。加之秋季低温,秋粮减产2630万公斤。其时正逢“文化大革命”动乱之际,群众生活困难,部分地方人口外流。
    1969年5月下旬至7月23日,干旱缺水,插秧受阻;8月上旬又有十多天伏旱。1972年7月13日至11月3日连旱114天,降雨仅203.3毫米,比正常年偏少59.5%,全年少收粮食2550万公斤。
    1974年伏旱,1975年伏旱25天,两年秋粮均减产。
    1978年4、5月干旱少雨,丘陵地区借田育秧;8月1日至翌年1月10日,164天连旱,降雨量仅158.1毫米,较正常年少65.4%,秋粮减收。1979年春夏又严重干旱,3月9日至7月1日,连续干旱114天,降水仅156.2毫米,较正常年少48.5%。插秧期用水十分紧张,红寺坝水库水放至死库容,其它塘库早已枯竭。全县有3万亩水稻在夏至后插秧,3.24万亩未插秧;已插上秧的有6.39万亩受旱。秋粮减产1485万公斤。
    1981年1~6月干旱少雨,半年降雨175.5毫米,比历年局期少降雨114.4毫米。县内多数河、泉、库水减少;濂水河断流,红寺坝水库仅存水150万立方米;另有25座水库、3600口塘水已放干。1.5万亩稻田未插秧,已插的有5万多亩龟裂;5.3万亩旱地作物受旱。是年因先旱后涝,全年粮食总产1.27亿公斤,较1980年少收0.52亿公斤。
    1982年5、6两月降雨仅58.8毫米,中共南郑县委、县人民政府拨出13.7万元专款,组织5万多名劳力,抗旱插秧4万多亩,保苗3.2万亩,播种2万亩。
    1985年7月下旬至8月上旬降水48.5毫米,伏旱严重,有4座水库、1200口塘水放干,2.14万亩水稻、1.2万亩旱地作物受灾。全县抽调600名干部,投入12000名劳力,开动60余台抽水机、100多部龙骨车抽水,加上人担,共浇灌水稻1.2万亩,保苗2.1万亩。是年,连同秋季低温等灾害,粮食减产3002.5万公斤。
    1986年7月1日至8月13日,降雨稀少,全县河水大降,塘库干涸,禾苗枯萎。11.2万亩水稻断水,其中3.3万亩干裂,1900亩出白穗;秋杂粮受旱面积达6.2万亩。



水灾
  史籍中有关本县的水灾记载,始于汉高后三年(前185),至1987年,有100年发生水患。其中,西汉至清朝有74年成灾——其间明清两朝居多;民国时期7年;解放后19年;水灾发生季节多在夏季(5~7月),49次;秋季(8~9月)次之,28次;夏秋连发6次。水灾中,除历史资料未注明成因的46次外,大雨、暴雨成灾31次;连阴雨导致洪涝21次;连阴雨夹注暴雨致灾3次。危害程度以后者为最;大雨、暴雨引起的洪灾为害亦大,但多在沿河两岸及山区、丘陵地区;连阴雨成灾多是全县性的,造成秋粮大幅度减产。
    南郑县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摸索出一些较有效的抵御水灾的措施。如修渠筑堰,导洪排涝;种夏粮作物前整地时,采用高畦深沟(平川地区),防止积水,使小麦、油菜等减少水害;在河、渠两旁植树种草,减轻洪水对堤岸的冲刷等。解放后的38年间,本县修建了众多水库、渠道、排灌站;花大力气治理汉江、濂河、冷水等河道;坚持不懈地进行农田基本建设;每逢汛期,县人民政府专设防汛指挥部,专司组织、指挥防洪抢险工作,气象部门加强雨情测报——多种措施的有效实施,使洪涝灾害的损失减低到最低程度。在丘陵山区,因多雨导致的地质灾害如泥石流、山体滑坡时有发生,近年有关部门已加强监测,同时及早搬迁这些地方的住户,减少损失。实践使人民意识到,在党和人民政府的领导下,继续加强水利建设,是抗御水患的根本措施。
    西汉至清代汉高后三年(前185)至清宣统三年(1911),本县发生的主要水灾如下表:①
    明、清两朝共发生水患53次,明代20次,平均13.6年一次;清代33次,平均8年一次。
    民国时期 据《秦中公报(1915~1925)》载,民国10年(1921)6、7月间,连降大雨,兼旬不止,以致山洪暴发,河水陡涨,冲毁田禾,浸没房屋,秋收无望,被灾甚重,有70~80村,幅员数百里,地方辽阔。又云,14年(1925),“夏季多雨,以致山水暴发,江河泛涨,冲毁田屋,漂没人口不计其数”。《陕灾月报(1930~1931)》记,南郑19年(1930)“江水暴涨二至三丈,沿江一带居民多被冲没。”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存《陕西灾情档案》记载20年(1931)夏秋本县及沿江各县大水灾的情况:“七月十七日大雨如注,河水陡涨”,“汉水西自勉县起经褒城到该县(指南郑)又东经城固至洋县两岸平坦,泛滥之处,损坏田禾甚多”。进入8月份汉水因雨继续大涨,水头高数丈,冲堤横流,沿江十余县尽成泽国,“冲没田庐,淹毙人数不可胜计,待赈者数十万人”。《陕赈特刊(1932)》记,21年(1932)“南郑秋涝”。国民党《陕西省政府工作报告(1939~1944)》记,28年(1939),陕南“秋涝成灾,收成锐减”。38年(1949)7~8月阴雨连绵40多天,汉江沿岸一片汪洋。因夏旱秋涝,灾害为历史少见。据解放初南郑县人民政府统计,这次水灾使5827户、24041人生活无着;淹没农田54895亩,毁房3215间,冲走衣服301件、农具542件、其他器具666件、金银首饰40两;淹死人114口,畜939头(只)。时逢国民党溃兵、游勇大肆抢掠,境内哀鸿遍野,民不聊生。

┏━━━━━━━━━━━━━━━━━━━━━━━━┳━━━━━━━━━━━━━━━━━━━━┓
┃    发    生    时    间                        ┃    灾        情                        ┃
┣━━━━━━━━━━━━━━━━━━━━━━━━╋━━━━━━━━━━━━━━━━━━━━┫
┃ 汉·高后三年(前185)夏                        ┃ 大水,汉江泛滥,4000余户被冲走         ┃
┣━━━━━━━━━━━━━━━━━━━━━━━━╋━━━━━━━━━━━━━━━━━━━━┫
┃ 高后八年(前180)夏                            ┃ 大水,汉江泛滥成灾,6000余家被水冲走   ┃
┣━━━━━━━━━━━━━━━━━━━━━━━━╋━━━━━━━━━━━━━━━━━━━━┫
┃ 建安二十年(215)秋九月                        ┃ 汉水泛滥,人民被冲若干                 ┃
┣━━━━━━━━━━━━━━━━━━━━━━━━╋━━━━━━━━━━━━━━━━━━━━┫
┃ 建安二十四年(219)秋八月                      ┃ 大暴雨,汉水泛滥                       ┃
┣━━━━━━━━━━━━━━━━━━━━━━━━╋━━━━━━━━━━━━━━━━━━━━┫
┃ 蜀·建兴八年(230)秋八月                      ┃ 大霖雨30余日,汉水泛滥                 ┃
┣━━━━━━━━━━━━━━━━━━━━━━━━╋━━━━━━━━━━━━━━━━━━━━┫
┃ 晋·咸宁三年(277)六月、九月                  ┃ 大水(两次)死人300余口,秋禾损失严重  ┃
┣━━━━━━━━━━━━━━━━━━━━━━━━╋━━━━━━━━━━━━━━━━━━━━┫
┃ 太元十五年(390)                              ┃ 大水                                   ┃
┣━━━━━━━━━━━━━━━━━━━━━━━━╋━━━━━━━━━━━━━━━━━━━━┫
┃ 南朝宋·元嘉十八年(441)夏五月                ┃ 汉水泛滥                               ┃
┣━━━━━━━━━━━━━━━━━━━━━━━━╋━━━━━━━━━━━━━━━━━━━━┫
┃ 唐·长庆元年(821)夏                          ┃ 汉水溢                                 ┃
┣━━━━━━━━━━━━━━━━━━━━━━━━╋━━━━━━━━━━━━━━━━━━━━┫
┃ 长庆四年(824)夏                              ┃ 汉水泛滥                               ┃
┣━━━━━━━━━━━━━━━━━━━━━━━━╋━━━━━━━━━━━━━━━━━━━━┫
┃ 开成三年(838)夏                              ┃ 汉水泛滥                               ┃
┣━━━━━━━━━━━━━━━━━━━━━━━━╋━━━━━━━━━━━━━━━━━━━━┫
┃ 会昌元年(841)七(8)月壬辰(14日)           ┃ 汉水泛滥                               ┃
┣━━━━━━━━━━━━━━━━━━━━━━━━╋━━━━━━━━━━━━━━━━━━━━┫
┃ 宋·建隆二年(961)                            ┃ 汉水泛滥                               ┃
┣━━━━━━━━━━━━━━━━━━━━━━━━╋━━━━━━━━━━━━━━━━━━━━┫
┃ 淳化二年(991)七(8)月                       ┃ 汉水暴涨,冲毁民房甚多                 ┃
┣━━━━━━━━━━━━━━━━━━━━━━━━╋━━━━━━━━━━━━━━━━━━━━┫
┃ 大中祥符九年(1016)八(9)月                  ┃ 大水                                   ┃
┣━━━━━━━━━━━━━━━━━━━━━━━━╋━━━━━━━━━━━━━━━━━━━━┫
┃ 绍兴十五年(1145)                             ┃ 汉水决堤,泛滥,冲毁民舍               ┃
┣━━━━━━━━━━━━━━━━━━━━━━━━╋━━━━━━━━━━━━━━━━━━━━┫
┃ 绍兴二十八年(1158)六(6)月                  ┃ 大雨,冲毁民舍、桥栈,死人甚多         ┃
┣━━━━━━━━━━━━━━━━━━━━━━━━╋━━━━━━━━━━━━━━━━━━━━┫
┃ 淳熙十六年(1189)五(5)月                    ┃ 霖雨                                   ┃
┣━━━━━━━━━━━━━━━━━━━━━━━━╋━━━━━━━━━━━━━━━━━━━━┫
┃ 绍熙二年(1191)五(6)月己已(15日)七(8)月 ┃ 大水;久雨伤麦                         ┃
┣━━━━━━━━━━━━━━━━━━━━━━━━╋━━━━━━━━━━━━━━━━━━━━┫
┃ 绍熙四年(1193)夏                             ┃ 大水,冲毁山河堰等渠道                 ┃
┣━━━━━━━━━━━━━━━━━━━━━━━━╋━━━━━━━━━━━━━━━━━━━━┫
┃ 庆元二年(1196)夏                             ┃ 大雨                                   ┃
┣━━━━━━━━━━━━━━━━━━━━━━━━╋━━━━━━━━━━━━━━━━━━━━┫
┃ 开禧元年(1205)七(7)月                      ┃ 霖雨,庄稼受害                         ┃
┣━━━━━━━━━━━━━━━━━━━━━━━━╋━━━━━━━━━━━━━━━━━━━━┫
┃ 咸淳三年(1267)六(6)月                      ┃ 汉水泛滥                               ┃
┣━━━━━━━━━━━━━━━━━━━━━━━━╋━━━━━━━━━━━━━━━━━━━━┫
┃ 明·洪武五年(1372)六(7)月                  ┃ 大雨,江河暴溢,汉江漂满巨木           ┃
┣━━━━━━━━━━━━━━━━━━━━━━━━╋━━━━━━━━━━━━━━━━━━━━┫
┃ 洪武二十三年(1390)秋八(9)月                ┃ 淫雨,汉水暴溢,庐舍人畜漂没无算       ┃
┣━━━━━━━━━━━━━━━━━━━━━━━━╋━━━━━━━━━━━━━━━━━━━━┫
┃ 永乐十四年(1416)五月                         ┃ 汉水涨,泛滥,淹没大量公、私房舍       ┃
┣━━━━━━━━━━━━━━━━━━━━━━━━╋━━━━━━━━━━━━━━━━━━━━┫
┃ 成化六年(1470)八(8)月                      ┃ 汉水涨,高数10丈,城郭被淹没           ┃
┣━━━━━━━━━━━━━━━━━━━━━━━━╋━━━━━━━━━━━━━━━━━━━━┫
┃ 成化八年(1472)八(9)月                      ┃ 汉水高涨,高数10丈                     ┃
┗━━━━━━━━━━━━━━━━━━━━━━━━┻━━━━━━━━━━━━━━━━━━━━┛



┏━━━━━━━━━━━━━━━━┳━━━━━━━━━━━━━━━━━━━━━━━┓
┃    发    生    时    间        ┃    灾    情                                  ┃
┣━━━━━━━━━━━━━━━━╋━━━━━━━━━━━━━━━━━━━━━━━┫
┃ 弘治十五年(1502)夏           ┃ 大雨,庄稼受损                               ┃
┣━━━━━━━━━━━━━━━━╋━━━━━━━━━━━━━━━━━━━━━━━┫
┃ 正德十四年(1519)夏           ┃ 汉水泛滥                                     ┃
┣━━━━━━━━━━━━━━━━╋━━━━━━━━━━━━━━━━━━━━━━━┫
┃ 嘉靖二年(1523)               ┃ 大水                                         ┃
┣━━━━━━━━━━━━━━━━╋━━━━━━━━━━━━━━━━━━━━━━━┫
┃ 嘉靖五年(1526)六(7)月      ┃ 五郎坝雨水3丈余,冲毁官舍、吏民70余家        ┃
┣━━━━━━━━━━━━━━━━╋━━━━━━━━━━━━━━━━━━━━━━━┫
┃ 嘉靖八年(1529)               ┃ 汉水决                                       ┃
┣━━━━━━━━━━━━━━━━╋━━━━━━━━━━━━━━━━━━━━━━━┫
┃ 嘉靖十一年(1532)夏           ┃ 大水                                         ┃
┣━━━━━━━━━━━━━━━━╋━━━━━━━━━━━━━━━━━━━━━━━┫
┃ 嘉靖十八年(1539)七(7)月    ┃ 汉水涨,冲毁民舍若干                         ┃
┣━━━━━━━━━━━━━━━━╋━━━━━━━━━━━━━━━━━━━━━━━┫
┃ 嘉靖二十一年(1542)夏         ┃ 大雨,民舍被冲走                             ┃
┣━━━━━━━━━━━━━━━━╋━━━━━━━━━━━━━━━━━━━━━━━┫
┃ 嘉靖三十年(1551)六(7)月    ┃ 霖雨月余                                     ┃
┣━━━━━━━━━━━━━━━━╋━━━━━━━━━━━━━━━━━━━━━━━┫
┃ 隆庆元年(1567)三月           ┃ 霖雨                                         ┃
┣━━━━━━━━━━━━━━━━╋━━━━━━━━━━━━━━━━━━━━━━━┫
┃ 万历二十三年(1595)秋         ┃ 淫雨连绵,庄稼不结籽                         ┃
┣━━━━━━━━━━━━━━━━╋━━━━━━━━━━━━━━━━━━━━━━━┫
┃ 崇祯六年(1633)               ┃ 大水                                         ┃
┣━━━━━━━━━━━━━━━━╋━━━━━━━━━━━━━━━━━━━━━━━┫
┃ 崇祯七年(1634)               ┃ 连阴雨40天                                   ┃
┣━━━━━━━━━━━━━━━━╋━━━━━━━━━━━━━━━━━━━━━━━┫
┃ 崇祯十六年(1643)             ┃ 水灾                                         ┃
┣━━━━━━━━━━━━━━━━╋━━━━━━━━━━━━━━━━━━━━━━━┫
┃ 清·顺治四年(1647)八(8)月  ┃ 暴雨两昼夜,汉水泛涨                         ┃
┣━━━━━━━━━━━━━━━━╋━━━━━━━━━━━━━━━━━━━━━━━┫
┃ 康熙元年(1662)(7)月        ┃ 大雨60余日                                   ┃
┣━━━━━━━━━━━━━━━━╋━━━━━━━━━━━━━━━━━━━━━━━┫
┃ 康熙二年(1663)六(7)月      ┃ 汉江大水,又雷雨                             ┃
┣━━━━━━━━━━━━━━━━╋━━━━━━━━━━━━━━━━━━━━━━━┫
┃ 康熙八年(1669)               ┃ 大水                                         ┃
┣━━━━━━━━━━━━━━━━╋━━━━━━━━━━━━━━━━━━━━━━━┫
┃ 康熙十八年(1679)             ┃ 连阴雨40日,倾盆大雨一昼夜,大水冲毁民房     ┃
┃                                ┃ 无计                                         ┃
┣━━━━━━━━━━━━━━━━╋━━━━━━━━━━━━━━━━━━━━━━━┫
┃ 康熙二十七年(1688)           ┃ 大风,雷雨夹冰雹,水涨甚猛,树木连根拔起,   ┃
┃                                ┃ 顺江而下,沟渠、桥梁尽毁                     ┃
┣━━━━━━━━━━━━━━━━╋━━━━━━━━━━━━━━━━━━━━━━━┫
┃ 康熙三十七年(1698)           ┃ 水灾                                         ┃
┣━━━━━━━━━━━━━━━━╋━━━━━━━━━━━━━━━━━━━━━━━┫
┃ 康熙四十二年(1703)           ┃ 水灾                                         ┃
┣━━━━━━━━━━━━━━━━╋━━━━━━━━━━━━━━━━━━━━━━━┫
┃ 嘉庆六年(1801)八~九月       ┃ 阴雨连绵                                     ┃
┣━━━━━━━━━━━━━━━━╋━━━━━━━━━━━━━━━━━━━━━━━┫
┃ 嘉庆十一年(1806)秋           ┃ 阴雨连绵,秋粮欠收                           ┃
┣━━━━━━━━━━━━━━━━╋━━━━━━━━━━━━━━━━━━━━━━━┫
┃ 嘉庆十五年(1810)初夏         ┃ 水灾,山洪暴发,田地被冲,青黄不接,人民群   ┃
┃                                ┃ 众生活十分困难                               ┃
┣━━━━━━━━━━━━━━━━╋━━━━━━━━━━━━━━━━━━━━━━━┫
┃ 嘉庆十六年(1811)             ┃ 水灾,城垣被冲,房屋被毁                     ┃
┣━━━━━━━━━━━━━━━━╋━━━━━━━━━━━━━━━━━━━━━━━┫
┃ 嘉庆十八(1813)秋             ┃ 多雨、涝,稻苗苦死,饥荒严重                 ┃
┣━━━━━━━━━━━━━━━━╋━━━━━━━━━━━━━━━━━━━━━━━┫
┃ 嘉庆二十年(1815)             ┃ 大水,沿河地被水淹沙压                       ┃
┗━━━━━━━━━━━━━━━━┻━━━━━━━━━━━━━━━━━━━━━━━┛



┏━━━━━━━━━━━━━━━━━━━━━━━┳━━━━━━━━━━━━━━━━━━━━━━━┓
┃    发    生    时    间                      ┃    灾    情                                  ┃
┣━━━━━━━━━━━━━━━━━━━━━━━╋━━━━━━━━━━━━━━━━━━━━━━━┫
┃ 嘉庆二十四年(1819)                         ┃ 江水涨溢,水淹到城根,深二三尺,浸倒民房     ┃
┃                                              ┃ 400余间,秋禾被淹                            ┃
┣━━━━━━━━━━━━━━━━━━━━━━━╋━━━━━━━━━━━━━━━━━━━━━━━┫
┃ 道光十二年(1832)八(8~9)月               ┃ 汉江水溢,决口13处                           ┃
┣━━━━━━━━━━━━━━━━━━━━━━━╋━━━━━━━━━━━━━━━━━━━━━━━┫
┃ 道光十四年(1834)                           ┃ 水灾,部分土地被淹                           ┃
┣━━━━━━━━━━━━━━━━━━━━━━━╋━━━━━━━━━━━━━━━━━━━━━━━┫
┃ 道光二十年(1840)夏                         ┃ 汉江暴涨,县城墙被折毁140余丈,淹死人无计    ┃
┣━━━━━━━━━━━━━━━━━━━━━━━╋━━━━━━━━━━━━━━━━━━━━━━━┫
┃ 道光二十四年(1844)夏                       ┃ 南山一带,山水暴发,淹没民田无数             ┃
┣━━━━━━━━━━━━━━━━━━━━━━━╋━━━━━━━━━━━━━━━━━━━━━━━┫
┃ 咸丰元年(1851)                             ┃ 大雨连旬,汉江湖河并涨,军民田地被淹         ┃
┣━━━━━━━━━━━━━━━━━━━━━━━╋━━━━━━━━━━━━━━━━━━━━━━━┫
┃ 咸丰二年(1852)七(8)月十七(31)日        ┃ 大水从南城门冲进城,房屋被毁无计,兵民被     ┃
┃                                              ┃ 淹死者300多                                  ┃
┣━━━━━━━━━━━━━━━━━━━━━━━╋━━━━━━━━━━━━━━━━━━━━━━━┫
┃ 同治六年(1867)                             ┃ 因雨受灾                                     ┃
┣━━━━━━━━━━━━━━━━━━━━━━━╋━━━━━━━━━━━━━━━━━━━━━━━┫
┃ 同治七年(1868)七月                         ┃ 大水,平地水深数尺,田地被淹,房屋被毁甚多   ┃
┣━━━━━━━━━━━━━━━━━━━━━━━╋━━━━━━━━━━━━━━━━━━━━━━━┫
┃ 光绪十年(1884)闰五(6)月                  ┃ 连次大雨,山水暴发,河流泛涨,大量田地、房   ┃
┃                                              ┃ 舍被淹没,人被冲走                           ┃
┣━━━━━━━━━━━━━━━━━━━━━━━╋━━━━━━━━━━━━━━━━━━━━━━━┫
┃ 光绪十二年(1886)六(7)月二十一(22)      ┃ 连日大雨,河水暴涨,东乡二坝被水淹没土地     ┃
┃ 至二十五(26)日                             ┃ 200余亩,浸倒草房20余间                      ┃
┣━━━━━━━━━━━━━━━━━━━━━━━╋━━━━━━━━━━━━━━━━━━━━━━━┫
┃ 光绪十四年(1888)                           ┃ 大水,汉江泛滥,西乡七里坝淹淤地2顷,倒房    ┃
┃ 光绪十五年(1889)                           ┃ 36间                                         ┃
┣━━━━━━━━━━━━━━━━━━━━━━━╋━━━━━━━━━━━━━━━━━━━━━━━┫
┃ 光绪十九年(1893)四(5)月四(19)日        ┃ 冰雹、大风、大雨,平地水深数尺               ┃
┣━━━━━━━━━━━━━━━━━━━━━━━╋━━━━━━━━━━━━━━━━━━━━━━━┫
┃                                              ┃ 大水发,汉江暴涨,汉江波浪滔天,冲淹田地、   ┃
┃ 光绪二十九年(1903)六(7)月六(29)日      ┃ 房屋、人口和牲畜,大水淹至镇江楼,为数十年   ┃
┃                                              ┃ 罕见                                         ┃
┣━━━━━━━━━━━━━━━━━━━━━━━╋━━━━━━━━━━━━━━━━━━━━━━━┫
┃ 宣统三年(1911)                             ┃ 大水,淹地毁房甚多                           ┃
┗━━━━━━━━━━━━━━━━━━━━━━━┻━━━━━━━━━━━━━━━━━━━━━━━┛


    民国10年至38年,平均4年发生水灾一次,灾害甚为严重。
    解放以来 1950年~1987年发生的19次水灾,12次发生在夏季,秋季4次,3次夏秋相继;大雨、暴雨所致15次,连阴雨加注大雨成灾的2次,霖雨为涝的2次。38年间,平均2.1年发生一次。按灾害程度分,重灾6次,分别发生在1952、1955、1956、1961、1981、1983年;一般性水灾13次,分别发生于1951、1957、1958、1963、1964、1970、1974、1979、1980、1984、1985、1986、1987年。
    1951年7~9月,三降暴雨。7月11日南海区山洪暴发,冲毁农田1595亩,倒房98间,淹死2人。7月19日晚,红庙发生洪水灾害,冲淤农田602亩,毁堤1160米。9月上旬,汉江水涨,沿江6047亩农田被淹。县人民政府发动群众生产自救,弥补损失。
    1952年7~8月,阴雨连绵20余天。8月16日、17日梁山、汉山、冷水、红庙、南海等9区普遍遭受洪水袭击。全县有39863.9亩农田受灾,损失粮食61.85万公斤,棉花4.85万公斤;毁桥22座,道路2430米,渠堰218处;倒塌房屋713间,死伤8人。灾情发生后,县委书记张建德带领干部奔赴灾区,组建42个抢险组,搬迁被水围困的262户、595人;政府发放救济款3000元,银行贷款5.42万元,帮助灾民安排生活、生产,重建家园。
    1955年9月15~16日,全县大部分地区降大雨,梁山、汉山、冷水、南海等7个区有8660亩农田遭水灾,倒塌房屋741间,死2人。由于入夏以来先旱后水灾,全县秋粮减产1105万公斤。县长张正范带领各部门负责人赶赴重灾区,组织群众防洪抢险。
    1956年6月23~24日连降大雨,郭滩、回龙、山口等33乡,淹没水稻22112亩,沙淤农田1812亩,冲毁旱地3910亩;毁河堤351处、渠堰851处;淹死10人,伤5人;冲走粮食7.6万公斤;秋粮减产871万公斤。县委、政府抽调130多名机关干部,分赴灾区,与群众一起抗洪抢险。6月24日,用渡船、木筏救出被水围困的群众1617人。政府发放救济款1000元,帮助群众生产自救。
    1957年7月10~16日,连降大雨,南海、冷水、红庙、汉山等区的16个乡受灾。山洪冲淤稻田5216亩、淹没19753亩;毁旱地4300亩,河堤6.1万米;倒房312间;死28人,伤23人。灾情发生后,中共南郑县委、县人民委员会立即派出工作组,赴灾区慰问灾民,发动群众抗灾自救;并发救灾款3500元。
    1958年8月阴雨连绵,19日大雨倾盆,汉江、濂河波浪翻滚,决堤而出,沿河36村2123户农家受灾。淹淤农田15396亩,倒房425间,毁堤、堰坎692处,死1人。全县秋粮减产1358万公斤。
    1961年春夏之交连续降雨30余天,山洪暴发,江河横溢,全县27.16万亩农田成灾,其中,5万余亩夏粮霉变生芽;17172亩田禾淹没冲毁。水毁房屋1405间,水利设施129处;死7人,淹死家畜77头。夏插时干旱无雨;入秋后又阴雨连绵45天,秋收、秋种难以进行,人民生活十分困难。
    1963年6月,部分地区洪水肆虐,4.4万亩农田受灾,倒房235间,死8人,伤7人,夏粮减产557万公斤。
    1964年4月,20天降雨254.8毫米,洪水为害,32453亩夏粮作物被泡坏;塘、库、渠、堤塌方1229处;倒房69间,死1人。县委、人委领导人分赴各地,动员群众抗灾。全县排除田间积水29800亩,扶秧补苗1347亩,修复塘、库、渠、堤890余处,87户农民的危房被及时搬迁。
    1970年7月28日,黄官、新集、高台、汉山、冷水等区猛降暴雨。新集5小时降雨150毫米,黄家河水涌进镇区,部分房屋进水,区医院被冲,溺死3人。沿濂河、汉江岸,冲淤稻田11672亩;冲走粮食6.4万公斤;毁房1999间,死14人。冲毁新集、高台两地的公路、桥涵、通讯线路多处。2万多群众投入抗洪抢险,共恢复水田及秋杂粮8200余亩,补种蔬菜1300亩,修复渠道661条,修补房屋807间。
    1974年9月12日后半夜,马元乡突降暴雨,蒲家沟村发生大滑坡,泥石堵塞河道,形成水坝壅水高达16米,坝垮,水泻,使下游20公里处的福成街被冲,死31人。
    1979年7月14~15日,县内部分地区降大雨20多小时,雨量达140毫米,35850亩农田受灾;189间房屋倒塌,1人被雷击身亡。是年先旱后涝,秋粮减产1485万公斤。
    1980年6月15日至7月2日,全县三次降中到大雨,局部地方降暴雨。毁田、地2.07万亩,沙淤秋粮3万余亩,倒房638间,死8人。
    1981年春夏干旱,8~9月连阴雨34天,总降雨量665.3毫米,为历史所罕见。8月15~23日全县普降大雨、暴雨,9天降水374.6毫米,8月22日汉江大桥洪峰流量达8360立方米/秒。县内大多数塘、库满溢,河流洪水泛滥,使68个公社、504个大队遭受不同程度的灾害,汉江沿岸的8个公社尤为惨重。水灾给全县造成严重损失:决堤721处,长31.6公里;毁渠354处,长13.5公里;水库滑坡7处;毁坏农田42590亩;有45个自然村被水包围;倒房1.47万间,2.4万多人无家可归,在公路或高地上搭棚而居;21人死于洪水;冲走粮食50多万公斤,淹死牲畜514头。全县经济损失达7864万元。中共南郑县委、县人民政府立即动员全县人民紧急行动,抗灾救灾。县委书记傅廷辉、县长杨吉荣等带领各部门负责人,日夜坚守在救灾第一线;物资部门把各种救灾物资及时运到灾区;商业部门将熟食送到灾民手中;医疗部门派出大批医务人员赴灾区防疫治病;民政部门把救济粮、款、衣、被发给重灾户;县内机关单位、厂矿企业的干部、工人纷纷捐钱物帮助灾民。中央、陕西省、汉中地区的党政领导也深入灾区慰问灾民,并拨专款进行救济(详见《民政志》)。广大群众一面与洪水搏斗,一面开展生产自救。经各方努力,至1982年,受灾的85580户、381100人的生活得到妥善安置,没有发生要饭和饿死人的问题;修复水毁农田22840亩,及时种上各类作物;修复渠道42条、塘库58个、抽水站6处、汉江堤防16.6公里,砌护6335米,打井12眼,新建住房8500多间,维修13086间,95%的灾民搬入新居。

    1983年5月23~26日,县内多处普降大雨,使615处河堤决口,淹没农田51813亩,倒房801间,死3人,夏粮减产500余万公斤,经济损失达400多万元。
    1984年5~9月共降雨882毫米,比历年同期平均增多190.4毫米,使部分地区遭受洪灾。7月1~5日,红士乡全新村、喜神乡沙梁村发生滑坡,幸未伤人;24日晚周家坪降大雨一小时半,部分单位和50户民房进水;25日新集、黄官等区又降暴雨,造成毁田垮房等损失。
    1985年5月13日,全县大雨,碑坝区尤甚,7个乡有96个村受灾。县长张光中等到灾区慰问群众。
    1986年6月2~8日,连天阴雨,6天降雨量44毫米,使未及收割的小麦生芽霉变。
    1987年5月31日部分地区突降大雨,雨量达71毫米。县城东南部被淹;歇马乡遭山洪袭击,毁坏公路、农田,损失甚重。7月16~18日,全县大雨。碑坝地区22小时降雨277毫米,多数乡村受灾。县委书记李晃等带领有关部门负责人赴灾区现场办公,解决救灾中的实际问题。

欢迎您投稿“秦之韵 陕西村史”公益网。 (投稿EMAIL:30999626@qq.com 在线投稿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