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AP手机版 RSS订阅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标签匹配
  • 韩城民国行政区划

    陕西省韩城民国行政区划:辛亥革命后,全县设5区,由区直辖至村;而里民局及所属乡、里、户的编制,继续存在,专司民间粮赋征纳事务。 阅读全文>>
     2017-9-20 8:58:55
  • 汉中市明代、清代、民国、新中国行政区划

    陕西汉中市明代、清代、民国、新中国行政区划:明洪武初年,南郑县编户5里.清初沿袭明代的乡里制。清同治时期城内初设10坊,即书香坊、府西坊、仓场坊、新街坊、华庙坊、察院坊、孝义坊、什字坊、官官坊、行台坊。民国18年废地方团总制,实行区长制,城乡共设5区。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析置南郑市,辖原南郑县的城关五镇及近郊的石马、汉水;同时设南郑县,治所十八里铺,辖原南郑县的农村乡镇。 阅读全文>>
     2017-8-20 0:12:51
  • 旬邑县清及其以前行政区划

    旬邑县清及其以前行政区划

    咸阳市旬邑县清及其以前行政区划:明初县境广70里,袤70里,编户32里;明成化中复分三水县,编户18里,万历年间,清代,编户6里。 阅读全文>>
     2017-6-12 8:47:44
  • 长武县明清行政区划

    咸阳市长武县明清行政区划:明朝初年,实行以田亩征赋税、以丁口派劳役之制。洪武十四年(1381年),编造“赋役黄册”、“鱼鳞图册”。县以下实行里、甲制。旧《长武县志》记,宜禄镇“编民三里”,归属邠州。 阅读全文>>
     2017-4-28 8:47:52
  • 凤县自古行政区划

    凤县自古行政区划:凤县行政区划,隋代前无考。据《元和郡县图志》载,唐开元间(713~741)梁泉县(今凤县)设12乡。《元丰九域志》载,宋梁泉县设三乡和黄花、保安、方石、东河桥、白涧、囱土、武休七镇。元(1271~1368)无考。明初实行里甲制,设乡、甲约。洪武十四年(1381)诏天下编赋役贡册,以110户为里,推丁粮多者10户为长,余百户为10甲。 阅读全文>>
     2016-11-12 9:01:56
  • 宝鸡市陇县行政区划

    陕西省宝鸡市陇县行政区划:第一区(县功),第二区(八渡),第三区(杜阳),第四区(城关镇),第五区(河北),第六区(温水),第七区(天成),第八区(固关),第九区(马鹿)。 阅读全文>>
     2016-9-12 12:57:19
  • 山阳县新中国行政区划

    山阳县新中国行政区划

    商洛市山阳县新中国行政区划:1949年11月,全县组建8个区,将民国末年的98个保,变为98个村;将1861个甲变为1861个闾。1950年2月,县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健全县区行政机构与改造村政权的命令》,将全县划为8个区,85个乡。乡下设行政村、自然村。 阅读全文>>
     2016-6-6 8:51:43
  • 山阳县明清、民国行政区划

    商洛市山阳县明清、民国行政区划:明初县辖12个里。明末增至20个里,清顺治二年(1645),县令赵廷臣以户口凋耗,改明20个里为两个里,称东十攒里、西十攒里。康熙三十二年(1689)改为东一里、西一里,每里各领10甲,甲的规模大体相当于明代的里。 阅读全文>>
     2016-6-3 9:00:33
  • 洛南县历代行政区划

    商洛市洛南县历代行政区划:洛南行政建置始于隋代,元代以前文卷无徵,资料失存,明正统年以后才有记载。据考,明时推行里制,清初沿袭。清末实行乡保制,民国初期沿用,后改为保甲制。建国初为乡村制,1958年人民公社化后,实行社队制,1983年恢复乡(镇)村制。 阅读全文>>
     2016-4-26 8:56:59
  • 白河县历代行政区划

    安康市白河县历代行政区划:明嘉靖、隆庆时,白河行政区划为8里,每里领百余户不等,里以下设甲。8里名称,现仅知有归仁里,余无考。清初,行政区划沿明制。 阅读全文>>
     2016-3-23 9:15:55